龍淵大澤靈機蒸騰直上九霄,隻要是有功行的修行之人以望氣術觀之,數千裏外都能見到那宏偉好大靈機大潮。


    這股浩大靈機會在高天逐漸匯聚,最終歸於九天之上莫名之處。這裏,即便是元嬰真人乃至修為更高的存在,也無法勘破虛實了。


    這高天之上的莫名所在,有一玄妙宏偉卻又無法描述的巍峨宮殿懸浮。此便是溟滄派真正根本,真正底蘊,此便是太冥祖師立派所留的浮遊天宮。


    作為溟滄派的立派之基,浮遊天宮承載了溟滄派最為核心的傳承。可以說,即便外間所有島陸、門人都失了,隻要浮遊天宮還在,那溟滄派仍可重建。


    浮遊天宮這等機要之地,尋常弟子不經傳召是無法前來的。除了掌門真人及渡真、晝空兩殿殿主外,也隻少數為宗門立下大功的元嬰長老能夠在此清修。


    某一日,上極殿外玉磬金鍾被敲響。這玉磬金鍾乃是溟滄派重要法器,此為掌門傳訊聚眾所用,是唯有得了掌門真人之命方能敲響。


    今日這鍾磬之聲響時宏大,但傳出天門後卻又漸不可聞。傳至龍淵大澤上時,除了九院這等地方外,其他地界的弟子都無法感應到了。


    在巡樞島洞府中修行的程振倒是慕然抬頭,望向高天某處,待意識到鍾聲何來後,便低下頭去,不再探尋,反而仔細體悟起這鍾聲之玄妙。


    與此同時,溟滄派幾處洞天中,幾乎同時,都有一道光華閃過,向著重天之上飛去。


    天宮之中,鍾磬聲再度響起,這次聲音小了許多,隻在宮殿周圍迴響。


    隨著這聲音,一道身影出現在了天宮之中。這身影最初被清光包圍,周身似還有潮起潮落之聲,待走入天宮後,周身異象逐漸收斂,然後化作一玄袍道人。


    這身影的到來隻是個開始,在他到來之後,接著便聽見鍾磬聲不斷響起。每次都伴隨著一名道人顯現。


    他們身形衣著各不相同,有一襲素色道袍灑脫不羈的,有羽扇綸巾瀟灑飄逸的,有著金紋道袍威嚴肅穆的。各有表象,卻又都有著相似氣息。


    天宮中很快便聚集了五道身影,幾人幾乎前後腳到來,互相見禮後,沒聊上兩句,便聽得天外似有大潮之聲,繼而鍾聲再度響起。


    又一名麵容瘦削的黑袍道人出現,此人到來後,五人皆上來見禮。


    “見過萬師兄(萬真人)。”


    “幾位真人有禮。”萬真人也向眾人迴禮,接著便道:“我等齊至,便一同去拜見掌教真人。”


    眾人應是,便隨在其身後一同向著天宮深處行去。


    六人走入天宮正殿,殿中除了高處正位,相仿擺有六個蒲團。六人各找位置坐了,然後也相互交談,各自靜坐。


    未幾,隻聞一聲悠揚玉磬之聲響起,眾人抬首望去,卻見正位不知何時已經有人。


    其人身著紫色道袍,頭戴蓮花冠,手托玉如意,麵容卻讓人無法窺視。


    六人一齊起身,躬身道:“見過掌教真人。”


    “諸真歸座吧。”


    掌門真人聲音平和,但仔細聽來卻仿佛是自極遠之處傳來,讓人辨不出方位。


    眾真人聞言坐迴蒲團,等待掌門真人訓示。


    “此次召集諸真,並無大事,隻是例行問詢一番近年門中諸事。”掌門真人說到這裏轉向左首,說道:“景容,你便由你先說渡真殿諸事。”


    坐在左首的萬真人聞言稽首道:“師尊容稟,渡真殿近年並無要事,自上次伐妖後,經羅、上明諸院運行如常……”


    萬真人說話時,掌門真人隻是頷首,並未置評。待其說完,也隻是問了兩句便不再多說。


    接下來,便是右首的蘇真人開口。蘇真人是晝空殿殿主,說的是晝空殿諸事。


    蘇真人之後,其餘四位真人也將門中諸院和各洞天小界之事說了一番。四代真人大多時候隻是點頭,表示知曉,沒有置喙。


    如今溟滄派掌門真人之下,這六位洞天真人身上都掛著三殿職位。如蘇真人是晝空殿殿主,陳、蕭則是晝空殿左右偏殿殿主。渡真殿主空閑多年,萬真人的資曆本來是夠資格的,但作為掌門弟子,或是為了避嫌,隻領了左殿主之職,渡真右殿主則是韓真人。門中還有一位尹真人,也是掌門弟子,目前也在上極殿中有職位。


    這幾位真人身居殿主之位,對於門中九院及各項事務都是有管轄職權的。在四代掌門修為日益高深之後,千多年來已經少有親力親為的時候了,大多是諸位真人決斷。


    待諸位真人述職後,四代掌門也未有什麽示下,這便是今後照舊的意思了。不過,緊接著掌門真人說起的事情就讓眾人有些意外了。


    “日前貧道感應到門中氣運似有變化,查探之下,原是門中又出了一位天才弟子。諸真對此可有了解?”


    眾人聞言便知曉掌門說的乃是最近門中風頭無二的那位丹成一品的弟子了。對此諸真自是聽聞了,對此也是讚歎,但卻未想到居然連掌門真人都驚動了。居然還為此特意降身垂詢。


    還是萬真人出來說道:“師尊,門中確是出了一名丹成一品的真傳,此人跟腳行止早已收入渡真殿中。”說著便取出一方小印一抖,便憑空生出一篇金光形成的卷宗。


    掌門真人隻是掃了一眼便將之隱去,點頭笑道:“從此子行止看,卻是根性福緣俱佳,無怪能有此成就。對這弟子,諸真覺得當如何安排?”


    諸位真人聞言對視一眼,卻都沒有立即開口。


    門中出了丹成一品的弟子,門中卻是要賜下獎勵的。即便沒有掌門過問,諸真也是要商討安排的。依著立場不同,或許還要有一番爭論。隻是,此時當著掌門之麵,許多話卻是不好說了。


    旁人不知,諸真卻都知曉,當代掌門當年卻也是成就一品金丹之人。當著掌門之麵,許多說辭便不好拿出來說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拔劍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拔劍少年並收藏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