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師門2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 作者:拔劍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振在巡樞島暫時住下後,也不問其他,隻一心閉關打坐,整理突破所得。如此,一月時間匆匆而過。
“程師弟可在府中?”
這一日,還未到李庚陽說的時間,卻有人先到了,並且來到程振洞府之外。
程振沒在閉關,聽到這聲音直接起身來到洞府門外相應。
“原來是陳師兄到了,多年未見師兄,請入內一敘。”
來人正是程振的五師兄,出身陳氏的陳升明。兩人入洞府分賓主坐下後,陳升明盯著程振看了看,才笑道:“一別多年,不想師弟已經結丹有成,可喜可賀啊。”
“哈哈,要說這個,還是師弟應當先恭喜師兄才是。可惜當時師弟不在門中,未能當麵恭賀。”
原來陳升明早在數年前便成功結丹,當時程振已經外出尋藥去了,不在門中。陳升明早程振許多年入道,尋藥也早過程振,在他之前結丹也正常。
如此算來,李庚陽門下六徒全都到了結丹階段,首徒更是已經元嬰。這已是一股不小的勢力了,即便沒有陳氏的關係在,李庚陽這一脈在門中也是不容小覷。若是再算上師徒幾人各自的人脈關係,那更是了不得了。
程振兩人許久未見,先是聊了聊各自境況,陳升明還說了說近年來門中的事情,程振也說了點尋藥時的見聞。
寒暄過後,程振問起了自己此時想要問的事情。
“此次師尊召集我等,主要是為了大師兄成就元嬰之事。師兄也知我入門晚,還從未大師兄,不知師兄有何可教我?”
聞言陳升明也是笑著搖頭,說道:“若是其他幾位師兄,我倒是了解些。我們這位大師兄,我也還是拜師那會見過兩麵,後來也沒有什麽交集。大師兄平日醉心修行,除了到師尊那請教問候,其餘時間甚少與我等往來。這些年,他大多在閉關苦修,是以,我也不甚了解。”
聽到陳升明也不太了解那位大師兄,程振也不再多問。不過從陳升明話裏也能聽出,熊顯華應當也是個淡漠性子,不喜與人交流,是個一心向道之人。這樣想著,程振發覺其似乎和李庚陽有些相似。
說起來,李庚陽門下幾位弟子,除了陳升明,似乎都不是太會主動與人交往的樣子,包括程振自己也是如此。
凡間有句話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或許李庚陽挑選弟子時便已經考察了弟子性情了。
在程振洞府中,兩人又交流了一番修行。
陳升明比程振更早結丹,但也不過十年左右,也算是新進結丹,與程振都在同一階段。一番交流,兩人各有收獲。
這個過程中,兩人都很默契沒有詢問對方丹成幾品。這也是如今修界的默契,個人修行狀況算是私密,除非自己願意透露,旁人都是不便開口詢問的。即便是家族至親,師徒之間,也是如此。
不過,以程振的感應,再對比道書中的描述。程振猜測,若是陳升明沒有什麽隱匿或是改變氣機的秘法,其丹品應當夠不到上品。這多少有些窺探的意味,不過考慮到陳升明閑談間也在暗中觀察,程振就沒有什麽愧疚感了。
程振不知道對方有幾分本事,能夠看出什麽。即便能看出幾分端倪,程振也不在意,即便窺到自己丹成一品,在程振看來也不算什麽。因為將來總是會暴露在眾人麵前的。
讓他一時摸不清的是,陳升明此時前來自己這裏,到底是他自己想要維持師兄弟的關係,還是為了家族來探查情況來了。這兩者之間還是有差別的。若是後者,那他今日所見或會影響到陳氏一些人對自己的態度。
若是以前,程振作為陳真人名義上的徒孫,有著這層香火情在,陳氏眾人即便有什麽心思,也不便算計太過。如今,那位陳真人即將轉生,陳氏中主事之人的態度是否會有變化?這都是個未知問題。
想到此處,程振不免又看了眼對麵的陳升明。說起來,這陳升明作為陳氏維係與李庚陽關係的紐帶,在陳真人轉生的當口,他在族中的地位怕也會有所變化吧?
程振雖然不清楚陳氏內部錯綜複雜的派係,但想來幾千年下來,肯定分成了許多大小脈絡。能夠拜入李庚陽門下,這其中無疑有陳真人的手筆。如今接替陳真人主事之人對這位族中晚輩又是什麽態度,這也是問題。
當然,這些問題程振也隻是一念而過,並未存留心中。他雖然有意借助陳氏之力,但也不是必須。對於陳氏對自己的態度,他也不會太過看重。
說到底,想要上進還是要靠自身實力,其他種種都隻是助力罷了。程振心中,即便沒有那些助力,自己也並非沒有機會。
相談良久,陳升明離去,並邀程振此間事了去他洞府,程振自是應下。
……
“程師弟可在府中?”
這一日,還未到李庚陽說的時間,卻有人先到了,並且來到程振洞府之外。
程振沒在閉關,聽到這聲音直接起身來到洞府門外相應。
“原來是陳師兄到了,多年未見師兄,請入內一敘。”
來人正是程振的五師兄,出身陳氏的陳升明。兩人入洞府分賓主坐下後,陳升明盯著程振看了看,才笑道:“一別多年,不想師弟已經結丹有成,可喜可賀啊。”
“哈哈,要說這個,還是師弟應當先恭喜師兄才是。可惜當時師弟不在門中,未能當麵恭賀。”
原來陳升明早在數年前便成功結丹,當時程振已經外出尋藥去了,不在門中。陳升明早程振許多年入道,尋藥也早過程振,在他之前結丹也正常。
如此算來,李庚陽門下六徒全都到了結丹階段,首徒更是已經元嬰。這已是一股不小的勢力了,即便沒有陳氏的關係在,李庚陽這一脈在門中也是不容小覷。若是再算上師徒幾人各自的人脈關係,那更是了不得了。
程振兩人許久未見,先是聊了聊各自境況,陳升明還說了說近年來門中的事情,程振也說了點尋藥時的見聞。
寒暄過後,程振問起了自己此時想要問的事情。
“此次師尊召集我等,主要是為了大師兄成就元嬰之事。師兄也知我入門晚,還從未大師兄,不知師兄有何可教我?”
聞言陳升明也是笑著搖頭,說道:“若是其他幾位師兄,我倒是了解些。我們這位大師兄,我也還是拜師那會見過兩麵,後來也沒有什麽交集。大師兄平日醉心修行,除了到師尊那請教問候,其餘時間甚少與我等往來。這些年,他大多在閉關苦修,是以,我也不甚了解。”
聽到陳升明也不太了解那位大師兄,程振也不再多問。不過從陳升明話裏也能聽出,熊顯華應當也是個淡漠性子,不喜與人交流,是個一心向道之人。這樣想著,程振發覺其似乎和李庚陽有些相似。
說起來,李庚陽門下幾位弟子,除了陳升明,似乎都不是太會主動與人交往的樣子,包括程振自己也是如此。
凡間有句話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或許李庚陽挑選弟子時便已經考察了弟子性情了。
在程振洞府中,兩人又交流了一番修行。
陳升明比程振更早結丹,但也不過十年左右,也算是新進結丹,與程振都在同一階段。一番交流,兩人各有收獲。
這個過程中,兩人都很默契沒有詢問對方丹成幾品。這也是如今修界的默契,個人修行狀況算是私密,除非自己願意透露,旁人都是不便開口詢問的。即便是家族至親,師徒之間,也是如此。
不過,以程振的感應,再對比道書中的描述。程振猜測,若是陳升明沒有什麽隱匿或是改變氣機的秘法,其丹品應當夠不到上品。這多少有些窺探的意味,不過考慮到陳升明閑談間也在暗中觀察,程振就沒有什麽愧疚感了。
程振不知道對方有幾分本事,能夠看出什麽。即便能看出幾分端倪,程振也不在意,即便窺到自己丹成一品,在程振看來也不算什麽。因為將來總是會暴露在眾人麵前的。
讓他一時摸不清的是,陳升明此時前來自己這裏,到底是他自己想要維持師兄弟的關係,還是為了家族來探查情況來了。這兩者之間還是有差別的。若是後者,那他今日所見或會影響到陳氏一些人對自己的態度。
若是以前,程振作為陳真人名義上的徒孫,有著這層香火情在,陳氏眾人即便有什麽心思,也不便算計太過。如今,那位陳真人即將轉生,陳氏中主事之人的態度是否會有變化?這都是個未知問題。
想到此處,程振不免又看了眼對麵的陳升明。說起來,這陳升明作為陳氏維係與李庚陽關係的紐帶,在陳真人轉生的當口,他在族中的地位怕也會有所變化吧?
程振雖然不清楚陳氏內部錯綜複雜的派係,但想來幾千年下來,肯定分成了許多大小脈絡。能夠拜入李庚陽門下,這其中無疑有陳真人的手筆。如今接替陳真人主事之人對這位族中晚輩又是什麽態度,這也是問題。
當然,這些問題程振也隻是一念而過,並未存留心中。他雖然有意借助陳氏之力,但也不是必須。對於陳氏對自己的態度,他也不會太過看重。
說到底,想要上進還是要靠自身實力,其他種種都隻是助力罷了。程振心中,即便沒有那些助力,自己也並非沒有機會。
相談良久,陳升明離去,並邀程振此間事了去他洞府,程振自是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