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七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 作者:拔劍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追查之事交於族中便算是告一段落,程振也不再管家族和冷氏那邊怎麽交流的。接下來一段時間他直接在自家洞府閉關。
主要是在消化再次頓悟時的收獲,其中元磁珠中的印記就讓程振看得如癡如醉。這件他自己煉製的法寶,此時再看,其中細節卻讓他這個當事人無法完全參透。
這多少有些尷尬,但事實就是如此。此寶確實是他親手煉製,但是那是處在恍惚之中,可以說是諸般道理假他之手在元磁珠上體現了出來。
煉寶時,所用手段確實都是程振所掌握的不假,沒有一絲絲超綱。但是,那種精微玄妙的運用方式卻又不是程振正常狀態所能做到的。
從元磁珠其中的印記,程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進步的空間。
這件寶物,讓程振知道了自己一身手段盡數發揮,達到完美狀態時會是什麽樣子。
煉製元磁珠就是程振此時實力理論能發揮的上限,讓他明確看到了正常狀態和理論上限的差距到底在哪裏。
每每參悟元磁珠中禁製印記,程振都禁不住有個想法:這是我煉製的?這是玄光修士能做到的?我有這麽厲害?
不怪程振自我懷疑,實在是這種手段聞所未聞,有些打破認知了。程振甚至懷疑,自家老師有沒有本事煉出這種法寶還要兩說。
元磁珠中禁製渾然天成,已經有了道理韻味在其中。在程振接觸的煉器知識中,這不是煉器技巧能夠做到的,非要順應天機,還要有機緣方能成就。
元磁珠目前被煉製了,但又沒有完全被煉製,但是本身狀態很奇特。若是以法寶品階看,甚至連靈器都夠不上,但是論玄妙,卻又遠遠超過。
程振沒見過玄器,真器,但是他感覺自己元磁珠應當不會弱於一般玄器。對於程振來說,此寶重要性更是遠遠超過玄器!
玄器最多是用於護道,而元磁珠卻能讓他體悟道理,提升自身。這種和自身如此契合,又能增進道行的寶物,找遍九洲也未必有幾件。
程振如今每日至少會抽出幾個時辰仔細體悟元磁珠中禁製的玄妙,在這種體悟中,他能感覺到自己法道和煉器的水準在緩慢提升。
這也讓程振一度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幾乎忘了時間。直到那交望前來提醒他甲子四候水降下的時間快到了,程振才想起還有這麽一件事。
事有輕重緩急,元磁珠在程振手中,隨時都可以體悟琢磨,程振也就暫時出關準備去取甲子四候水。
按照交望所說,那降下四候水的海域在北玦島東北方向。由於他們每次都是跟隨暗流前往,中間要繞不少路程,所以也不說不好具體距離有多遠。
牧鯨人計算距離和程振他們有些區別,他們是按照時間算的,而非距離。他們辨別方向也不會精確辨別東西南北,也是以海流走向來計。自北玦島出發,中途要在幾條暗流中穿行,要走近兩個月時間。
算時間,距離四候水降下的時間不足三月了,為防意外,此時確實要出發了。
這次程振就不是一個人出發了,除了交氏眾人,程氏也派出了修士隨行。他們主要是記錄海圖,以期將來把那處秘地完全掌握在家族手中。
甲子四候水這種能提升金丹品級的大藥,對於大家族來說,重要性要遠大於個人。如果能夠獨占一處大藥產地,那就意味著每隔一甲子便可采攝一次甲子四候水,對於提升家族底蘊是很重要的。
程氏對於此事很重視,派了多名玄光修士跟隨。主要是此次不同於亂離海,程振即便知道亂離海中有明石乳出產,但受限於環境,變數太大,不值得投入太多。此次何時確定的地點,連一支牧鯨人都能成功采集數次,可見危險也不算大。
有了交氏作為向導,程振此次不必自己去找尋路線,隻要潛入水中跟隨鯨群前行便可。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程振看來,鯨群行進速度太過緩慢,比不得飛舟在空中穿行的速度。
程振閑來無事,幹脆躲入靈舟中閉關參悟元磁珠奧妙,也不算耽擱時間。至於記錄海圖之事,自有程氏其他人負責。
若是沒有沒有其他事情,程振此次說不得還要見識一番這海底風光。隻是他最近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到了提升自身之上,也就無暇他顧了。
眾人隨鯨群在水下海流中穿行,時深時淺,沿途也自有一番瑰麗玄奇的海底風景。對此,程振也都視而不見了。
如此月餘時間不覺過去,一行人也快到目的地了。
“上師,我們應當是快到風暴海了,後邊海流會變得湍急,鯨群也會潛入更深的海流中才能安全穿過。”
聽到交望的解釋,程振點點頭,示意他們正常前行便是。
按照交望先前所說,那處地界便是處在風暴海之中。
所謂風暴海,和程振去過的亂離海類似,都是廣大北海中的一片區域。風暴海,因此地常年暴風驟雨修士難渡,因而得名。且此地並無特別寶材產出,是以少有修士至此。
或許正是如此,那處甲子四候水產地方才至今沒被他人知曉。按照交望所說,那處地界也是隻有降下四候水前後幾個時辰,周圍風暴會短暫平息,然後又會變迴惡劣天候。
甲子四候水,顧名思義,一甲子方才有一次。這樣來看,若非機緣巧合,修士還真很難發現這處地方。
隨鯨群潛入幾乎完全漆黑的海中,隨著海流急速前行十餘日,鯨群終於再度上浮。
這也標誌著,此行目的地到了。
……
主要是在消化再次頓悟時的收獲,其中元磁珠中的印記就讓程振看得如癡如醉。這件他自己煉製的法寶,此時再看,其中細節卻讓他這個當事人無法完全參透。
這多少有些尷尬,但事實就是如此。此寶確實是他親手煉製,但是那是處在恍惚之中,可以說是諸般道理假他之手在元磁珠上體現了出來。
煉寶時,所用手段確實都是程振所掌握的不假,沒有一絲絲超綱。但是,那種精微玄妙的運用方式卻又不是程振正常狀態所能做到的。
從元磁珠其中的印記,程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進步的空間。
這件寶物,讓程振知道了自己一身手段盡數發揮,達到完美狀態時會是什麽樣子。
煉製元磁珠就是程振此時實力理論能發揮的上限,讓他明確看到了正常狀態和理論上限的差距到底在哪裏。
每每參悟元磁珠中禁製印記,程振都禁不住有個想法:這是我煉製的?這是玄光修士能做到的?我有這麽厲害?
不怪程振自我懷疑,實在是這種手段聞所未聞,有些打破認知了。程振甚至懷疑,自家老師有沒有本事煉出這種法寶還要兩說。
元磁珠中禁製渾然天成,已經有了道理韻味在其中。在程振接觸的煉器知識中,這不是煉器技巧能夠做到的,非要順應天機,還要有機緣方能成就。
元磁珠目前被煉製了,但又沒有完全被煉製,但是本身狀態很奇特。若是以法寶品階看,甚至連靈器都夠不上,但是論玄妙,卻又遠遠超過。
程振沒見過玄器,真器,但是他感覺自己元磁珠應當不會弱於一般玄器。對於程振來說,此寶重要性更是遠遠超過玄器!
玄器最多是用於護道,而元磁珠卻能讓他體悟道理,提升自身。這種和自身如此契合,又能增進道行的寶物,找遍九洲也未必有幾件。
程振如今每日至少會抽出幾個時辰仔細體悟元磁珠中禁製的玄妙,在這種體悟中,他能感覺到自己法道和煉器的水準在緩慢提升。
這也讓程振一度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幾乎忘了時間。直到那交望前來提醒他甲子四候水降下的時間快到了,程振才想起還有這麽一件事。
事有輕重緩急,元磁珠在程振手中,隨時都可以體悟琢磨,程振也就暫時出關準備去取甲子四候水。
按照交望所說,那降下四候水的海域在北玦島東北方向。由於他們每次都是跟隨暗流前往,中間要繞不少路程,所以也不說不好具體距離有多遠。
牧鯨人計算距離和程振他們有些區別,他們是按照時間算的,而非距離。他們辨別方向也不會精確辨別東西南北,也是以海流走向來計。自北玦島出發,中途要在幾條暗流中穿行,要走近兩個月時間。
算時間,距離四候水降下的時間不足三月了,為防意外,此時確實要出發了。
這次程振就不是一個人出發了,除了交氏眾人,程氏也派出了修士隨行。他們主要是記錄海圖,以期將來把那處秘地完全掌握在家族手中。
甲子四候水這種能提升金丹品級的大藥,對於大家族來說,重要性要遠大於個人。如果能夠獨占一處大藥產地,那就意味著每隔一甲子便可采攝一次甲子四候水,對於提升家族底蘊是很重要的。
程氏對於此事很重視,派了多名玄光修士跟隨。主要是此次不同於亂離海,程振即便知道亂離海中有明石乳出產,但受限於環境,變數太大,不值得投入太多。此次何時確定的地點,連一支牧鯨人都能成功采集數次,可見危險也不算大。
有了交氏作為向導,程振此次不必自己去找尋路線,隻要潛入水中跟隨鯨群前行便可。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程振看來,鯨群行進速度太過緩慢,比不得飛舟在空中穿行的速度。
程振閑來無事,幹脆躲入靈舟中閉關參悟元磁珠奧妙,也不算耽擱時間。至於記錄海圖之事,自有程氏其他人負責。
若是沒有沒有其他事情,程振此次說不得還要見識一番這海底風光。隻是他最近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到了提升自身之上,也就無暇他顧了。
眾人隨鯨群在水下海流中穿行,時深時淺,沿途也自有一番瑰麗玄奇的海底風景。對此,程振也都視而不見了。
如此月餘時間不覺過去,一行人也快到目的地了。
“上師,我們應當是快到風暴海了,後邊海流會變得湍急,鯨群也會潛入更深的海流中才能安全穿過。”
聽到交望的解釋,程振點點頭,示意他們正常前行便是。
按照交望先前所說,那處地界便是處在風暴海之中。
所謂風暴海,和程振去過的亂離海類似,都是廣大北海中的一片區域。風暴海,因此地常年暴風驟雨修士難渡,因而得名。且此地並無特別寶材產出,是以少有修士至此。
或許正是如此,那處甲子四候水產地方才至今沒被他人知曉。按照交望所說,那處地界也是隻有降下四候水前後幾個時辰,周圍風暴會短暫平息,然後又會變迴惡劣天候。
甲子四候水,顧名思義,一甲子方才有一次。這樣來看,若非機緣巧合,修士還真很難發現這處地方。
隨鯨群潛入幾乎完全漆黑的海中,隨著海流急速前行十餘日,鯨群終於再度上浮。
這也標誌著,此行目的地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