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楊碩的邀請,程鎮住進了福通商號名下的一座小院中。


    福通商號常年在附近山中收購草藥、皮毛等山貨,為了方便中轉,在牛角鎮上置辦了一些產業。


    程鎮住的這個小院是楊碩為自己置辦的,他雖是商人,卻愛好清淨,置辦的院子也是在鎮子邊上的僻靜處。


    程振本身對於居住環境沒有太多要求,不過有好一點的環境他也不拒絕。


    楊碩一行會在牛角鎮停留月餘,等將周邊山民手中山貨收得差不多便會離去。


    問清他們將會前往西邊的城鎮後,程振決定跟隨他們一起。對此,楊碩自然很高興就答應了。也是接觸,楊碩就越是覺得程振深不可測,結交之意也越發重了。


    程振現在每日隻在晚間打坐修行,白天則是自行運轉功法,並不影響日常行動。在牛角鎮閑來無事,有一日便去福通號所在的商鋪轉了轉。


    這間商鋪就是以福通號為名,在牛角鎮中算是比較體麵的門店,但也就是一間店鋪。福通號這間店鋪主要業務就是收山貨,收來的皮毛會也會在這裏硝製加工,草藥也會歸類炮製。若是有人要買這些加工過的產品,福通號也是賣的,隻是在牛角鎮這裏賣家多,買家少之又少。


    程振到店鋪中轉了轉,看到分揀草藥的夥計將一株半風幹的紅參當成下等品相歸類了,程振便順口指點了一句。


    此事被掌櫃報到了楊碩那裏,對於楊碩有辨藥的本事,楊碩倒是不太意外。他心中已經將程振歸為有道高人門下,有些這些本事很正常。他裝作好奇,提及此事,然後接口收貨期間人手不足請托程振幫忙把把關。


    為了增加說服力,楊碩特意將原來負責收藥的管事派到別處去了,做出一副真的很缺人的樣子。


    對於楊碩一番作為,程振看在眼裏,卻沒有點破,反而答應了下來。


    對此,程振有自己的考量。他此番既然決定以普通人的身份開始遊曆,那還是要找份營生的,不然是無法真正融入這世間的。


    他此前是想扮演世子或是少俠來著,不過所謂世子、少俠隻能算是一種身份,不算是職業。


    楊碩的提議算是正中下懷,程振正好可以給自己少俠身份外邊再套上一層馬甲。


    至於能否勝任辨別藥材這種工作,對於出身修行世家的程振來說,分辨藥材這種事情隻能算是小兒科。


    程振可是從幾歲起就接受程氏修行教育的,丹器符陣的基礎知識可是學了二十年。他還七八歲時就跟著族老學習藥理,無論是普通草藥還是修士需要的靈藥,他基本認識。


    起先,店中夥計們見到程振年輕,還隻以為他是借著關係進來的。已經做好陪著大少爺玩耍的準備了。不過,程振隻是經手收了幾個山民的草藥,其展現出的見識就讓那些夥計知道這位是有真本事的。


    程振看過的草藥那時絕不會有錯的,最初可能因為不太了解藥材市價需要有夥計提醒。幾筆生意做下來,對其中門道程振就摸了個七七八八。


    在福通號中主持收藥大半月,程振其實大半時間都是坐在店裏等人上門。對於他這樣的修士來說,沒人時就打坐練功,也不會覺得無聊。


    經過多日晴天後,這兩日牛角鎮來了風雨。風不是大風,雨也不是暴雨,就是一直連綿不停。這種天氣,無論是鎮上人還是山裏人都少有人外出,福通號的生意也變得有些冷清。


    這樣的天氣下,店裏的人都變得懶洋洋。有的夥計有一搭沒一搭聊著天,有的則是坐靠在角落裏打瞌睡。


    程振泡了一壺山茶就坐在門邊看雨。


    他指尖隨著屋簷低落的雨滴輕輕叩擊著桌麵,心思不知道飄到哪裏去了。


    不知過了多久,這般寧靜被一個匆匆而來的身影打破。來人身著蓑衣鬥笠,身量不高,看著卻很壯實。


    男人身上盡是水跡,蓑衣下的粗布衣物也已經濕了,顯然在雨中走了不短的路。再看男子腳上的草鞋和綁腿,也沾了許多泥巴,十有八九是從山上下來的。


    男子是衝著福通號來的,本來走路很快,不過到了門口卻突然停了下來。他先看看自己身上的泥濘又看看幹淨的店麵,猶豫一下後就用兩邊腳後跟互相一搓把腳上那糊滿泥的草鞋拖了下來。


    他就這地上的水坑涮了刷腳這才踏入了福通號的門檻。


    程振早已經注意到了這位顧客,在他進來時就招唿夥計上去招唿。


    福通號風氣被楊碩治得很好,即便來人如何狼狽落魄,夥計都是客氣招唿。接過來人的鬥笠蓑衣將人讓進店中。


    “尊客辛苦,這種天下山不易,請到這邊先坐下歇息歇息,喝杯熱茶。”


    江湖上都是見麵道辛苦。


    “山中野人一身泥汙,髒了貴號的門店,還望不要怪罪。”


    “尊客說的哪裏話,尊客能光顧本號,是我們要道謝才是。”


    主客一番客套後,來人半推半就喝了一杯熱茶,卻怎麽也不肯坐下。然後,很幹脆道明來意。


    這位山民此來乃是有些藥材要出手。本來他也不必非等著今日前來,無奈天有不測風雲,家中又有急用,這才不得不冒雨出來。


    這時就到了程振出麵的時候了,他將山民帶到靠裏麵的一張桌子旁邊。那山民便從懷裏掏出一個粗布卷,打開鋪在了桌上。


    粗布卷裏是一個用幹草紮住樹皮卷。


    程振一看就知道這裏多半是山參了。山民采參為了保存都是以樹皮包裹的,這叫以木養木。


    待山民自行將樹皮卷打開,程振隻簡單看了看,眉頭不由微皺。


    當即說道:“這山參不知尊客要價幾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拔劍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拔劍少年並收藏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