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程振心神徜徉在恍惚之境,如同迴歸先天母胎。


    此時的程振就如同未出生的嬰孩,在母胎中被不斷滋養。


    同時,所有清醒時的想法念頭,在這一刻也都消褪的幹幹淨淨。


    一切外界加諸的理念,一切自我的認知,一切肉身的本能。


    所有這些思維念頭,此時全都不再興起。


    人心如一片大湖,每一次動念都會在湖上激起漣漪。


    而此時程振的心湖中,則是一片平靜,不起一點波瀾。


    所謂一念不起,就是這種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心湖就是世間最明亮最清晰的鏡子,能將任何細微之物映照的纖毫畢現。


    程振心湖之上此時就將自身一切映照其上,自身功法運轉的每一個細節,玄光每一次閃爍波動,周身經脈竅穴每一點細微變化。


    一切一切,全都逃不過心湖這麵寶鏡的映照。


    甚至這些表象背後隱藏著的那些道理,規則,此時也都被映照出來。


    若是放在清醒時,那程振此時要麽就被如此龐雜的信息流衝散神誌,要麽就會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但是,此時不會。因為程振此時心神一片平靜,隻是單純地映照出這一切,不起一點波瀾。


    程振的心神此時完全沉淪在了更深層次的妙理之中。


    那是一種妙理,一種莫名,一種被太冥祖師強名曰“音”的存在。


    此存在以音為名,卻無法以耳聆聽,因為大音希聲。


    程振此時可以聽見這音,因為他是以心神在聆聽。


    這種天地妙理,若以口述耳聞,窮盡眾生之口舌說上千年萬年也無法言明,窮盡眾生之耳竅晝夜不歇地聆聽也無法聽懂半點。


    但若有一人,有悟性,有機緣,以心神為耳。


    那麽,天地間,這妙理隨處可聞。此妙理,一聽即懂,一點就通。


    程振聆聽這道音,心神仍然一片平靜。而程振體內那一點玄光,卻借由與心神之間那一絲絲聯係,不斷發生著變化。


    玄光閃爍的頻率不斷試圖追隨道音的頻率。


    雖然始終無法完全一致,但是卻在不斷向著那種狀態趨同。


    這種狀態也在不斷影響著周圍。


    體內靈氣轉化而成的玄光不斷被影響,同調的玄光開始不斷融入中心處玄光。


    所有玄光都向著中心匯聚坍縮。


    同時外間靈氣也在不斷被吸納,然後被煉成玄光。然後被同調,繼續向中心坍縮。


    隨著中心那團玄光越聚越多,越來越明亮,吸納靈氣的速度也越來越急。


    後來,靈氣轉換玄光的速度再也跟不上玄光坍縮的速度。


    那團玄光各部分閃爍著,顫動著,變幻的速度越來越急,越來越難以描述。


    玄光中心仿佛蘊藏著恐怖能量,如同積蓄千萬年的火山,到了噴發邊緣。


    這種狀態太過劇烈,以至於心神都收到了影響。


    原來平靜如鏡的心湖,也終於蕩起了漣漪。


    心湖起漣漪,被心湖映照的森羅萬象諸般妙理也開始晃動,開始模糊,開始消退。


    程振隻覺一個恍惚,就從那奇妙境界退了出來,心神歸位。


    程振此前隻是忘我,卻不是對外界一無所知。一旦退出恍惚之境,立即便掌握住了自身狀態。


    程振知道此時到了關鍵時刻,更不遲疑,立即借著心神中截留的那種道韻,借由心神的聯係激發了那團玄光。


    然後,整個世界都仿佛安靜了一瞬,周圍夜色也更顯得漆黑。


    伴著一陣響徹四野的清音,就見到一道耀目白光自程振周身綻開。


    此光一生,猶如一柄光之利劍,直衝天際!


    靈脈中數層陣法如同紙糊一般,被一透而過。白光餘勢不減,直衝天際。


    若是仔細傾聽,玄光之中似有諸多聲音傳出。


    泠泠如劍鳴,釘釘若交兵。


    白光直衝護島大陣,閉關以來就始終在運轉的大陣,重重霧氣此時也被白光一斬而過,破開了一個缺口!


    此時正值中夜,護島霧氣之外,朔月下漆黑一片的龍淵大澤此刻也被照亮了一瞬。


    白光似有靈性,衝破大陣後便收斂起光輝,一個轉向就飛迴島中。


    濃霧再度籠罩全島,周圍大澤也再度隱於黑暗中。


    將玄光收迴體內,程振此時才開始細細體悟自身狀態。


    此時他全身靈氣盡數化作玄光,正是成為了一名玄光修士。


    此番突破,程振可以清晰感受到,此時自己的一身法力無論質與量都勝過未突破前十倍!


    而且,程振還能感受到,方才一擊所損耗的玄光,這一小會就已經通過吸納靈氣基本恢複過來。這迴複速度也勝過原先數倍!


    單就這幾點,就能知道玄光和明氣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更不用說,以玄光使出的術法,威力也不是明氣期可比。同時,到了玄光境界,還可以修煉威力更大的神通術法!


    感受體內光芒內斂卻內藏洶湧的玄光,程振頓生一種天地皆寬之感。


    到此境界,程振才算是有了在修真界立足的實力。此時便是出山門遊曆,也有了應對危機的手段。


    默默運轉《太乙金華秘要》玄光階段的功法,數個周天後,程振初步掌握了自身法力。


    此時,程振又開始迴憶方才閉關所得。


    恍惚之境中,心湖映照的種種玄妙此時已經如夢似幻,不再真實。


    妙境中聆聽的道音,此時去迴憶也如同霧裏看花。


    於恍惚之中,程振直麵大道,各種妙理俯拾可得。境界退轉後,則隻是一個剛剛突破玄光,大道上不過邁出兩三步的小修士。


    這種感覺,好比從一個無所不知的智者一下變成了一個白癡。


    麵對這種巨大落差,哪怕此前也經曆過,但是心中仍然生出失落之感。


    程振此前心神中那一點真靈沉入恍惚之境所“見”到的那些妙理,都是真實不虛。


    但是,見到的妙理卻並不屬於他。他目前的本質境界太低,還不足以領悟那些妙理。


    所以,恍惚之境中他見過。恍惚之境外,幾乎所有所見都消散。


    因為程振的的心智還不足以將這些妙理記憶,更不用談理解了。


    除非,日後程振本質提升,能夠做到所見即所得,那些妙理才真正能被他領悟,完全屬於他。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拔劍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拔劍少年並收藏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