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拜師庚陽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 作者:拔劍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庚陽此處洞府,說是洞府其實可以算是一座宮殿了。跟隨陳升明一路進入宮殿正殿,程振見到正中雲床上坐著一位道人,兩側各有一人隨侍。
當此情境,程振作為晚輩要持禮,不便仔細打量。之匆匆一瞥便低下頭去,隨著陳師兄步伐走到大殿中央。
程振也隻看清雲床上是一位玄袍年輕道人,知道那便是自己要拜師的對象。
“師尊,弟子已經將程師弟帶到。”
程振知道該自己表示了,在陳師兄稟明後,朝著雲床位置納頭便拜。
“弟子程振拜見真人,弟子雖拙愚之資,也有誌一攀大道。望真人垂青,能允弟子於坐下聆聽法訓。”
參拜完還從袖囊取出拜師禮,由陳升明接過送至上方。
拜師禮是程氏之前按照慣例為他準備好的。
李庚陽等程振走完流程,接過拜師禮後,讓程振起身。然後淡淡說道:“善!自今日起,你便是我座下第六徒。我們下規矩不多,不過若有違背也是會重罰。”
“多謝師尊成全,弟子日後定然謹遵師命!”
見李庚陽如此簡單就走完了過場,程振也鬆了口氣。他也不喜歡那種繁文縟節。
等程振拜師完成,陳升明又起身來到程振身側對著程振笑道:“恭喜師弟入門,今後我等便是真正的師兄弟了。”
“多謝師兄這些時日的指點,日後還需要師兄時時提點指教。”
“師弟不比如此客氣,我先為師弟介紹幾位師兄……”
李庚陽座下原來一共五名弟子。除了已經認識的五弟子陳升明,大弟子和三弟子此時沒在殿中。
經過陳師兄介紹,程振也認識了殿中剩下兩人。
左側白衣修士乃是二師兄崔恆,出身九城,已經是化丹修士。
右側那位淺綠宮裝女修是三師姐林美嬋,出身世家,也是化丹修為。
至於未到場的大師兄熊顯華,和四師兄陸不疑,一個目前在閉關,一個外出曆練不在門中。
兩位師兄對程振都還算友好。
此時師長在上,眾人不便多聊,簡單認識之後便各自安坐。
李庚陽之前一直默坐,眾人坐好一會,他才再度開口。
“你等無事便各自迴去吧。程振,你隨升明去擇一座洞府安頓,三日後再來見我。”
“是,弟子遵命。”
眾人聞言各自起身告退。
眾人都有各自事情要忙,因為程振要拜師入門才聚到一處。
如今事了,崔恆和林美嬋便簡單和程振寒暄幾句,約好日後再聚便離開了。
陳升明則是帶著程振去選取洞府。至於其他雜事,自有島上管事料理。
對於程振,雖然隻是明氣弟子,但確實掌院弟子,無人敢小覷。
島上一種管事雜役巴結還來不及,自然都是盡心盡力,無人敢偷奸耍滑。
不過一二時辰,程振便在在收拾好的洞府中打坐調息了。
經過之前拜師之事,程振也看出來了。自己師尊是一位做事幹淨利落之人,也不太在乎繁文縟節。
在這樣的師尊門下修行,也算是一件好事。不需要擔心有太多事情拉扯精力。
程振接下來三天還需要好好準備一下。李庚陽讓他三天後去拜見,應該是要指點他修行。
元嬰真人平日也需要修行,李庚陽作為寶陽院掌院要處理的公務也不少。
所以,能夠指點弟子的時間其實不是太多。
他又不止一名弟子,所以,能花在程振身上的精力就更少了。
所以,在修行之初,每一次單獨指點都是彌足珍貴的。
尤其是剛入門這次,機會難得。對程振確定今後的道途有這指導作用。
接下來的三天,程振除了熟悉一下周圍環境,其他時間都用在梳理修行之上。
早在小比後,程振就在閉關中做過一次了。如今主要是針對要接下來的單獨指導做了針對性的梳理。
之前避光中,程振已經整理了得失,知道了自己當前欠缺什麽。
現在,是要將這些體悟整理成具體的疑問好向李庚陽請教。
三日一晃而過,程振這日早起獨自來到了李庚陽的洞府。
……
“你還有何疑惑,可以一並問了。”
花了兩個時辰,將程振在修行上的諸多疑惑解答後,李庚陽見程振還有未盡之意便繼續問道。
“是,弟子還有幾個問題,隻恐師尊覺得弟子好高騖遠。”
“你且說說。”
“弟子首先想問,弟子修行的《太乙金華秘要》有望大道?比之五功三經中《寶金雲籙》如何?”
李庚陽倒是沒有覺得程振好高騖遠,隻是看了看程振,還是以淡淡語氣迴答。
“《太乙金華秘要》乃是數千多年前,陳氏洞天真人所創,這位真人所居洞天為太乙金華洞天,是以功法最初便以洞天命名……”
“這位真人修行的便是《寶金雲籙》,其創功初衷是對《寶金雲籙》進行注解。後來才見見脫離窠臼,形成新的功法。可以說,是從《寶金雲籙》發祥而出……”
“當時二代掌門尚在,有一次二代掌門於金闕講法時,那位洞天真人曾求二代掌門品評,後來又根據二代掌門指點對功法做了完善,這門功法才算真正成型……”
李庚陽沒有直接迴答程振的問題,而是給他講了《太乙金華秘要》這門功法的由來。
程振仔細聽了,也明白了李庚陽的意思。
李庚陽不願品評功法優劣,但其中意思也說的很明確。
《太乙金華秘要》是由洞天真人從《寶金雲籙》中發祥而出的,兩門功法淵源頗深。
而且《太乙金華秘要》還是由二代掌門品鑒指點過的。能得一位飛升真人指點,這門功法縱然不及太冥祖師傳下的《寶金雲籙》,想來也是有望大道的上乘功法。
而且,以兩門功法的原因,想來,以後中途轉修《寶金雲籙》也是多有便利。
這也算是解了程振心中疑惑。
他修行之初,能有《太乙金華秘要》這等上乘功法自然歡喜。
但人都有得隴望蜀的本性。得了上乘功法後,程振不免勝出和頂級功法作比較的心思。尤其是小比與蘇元罡交手之後。
以前程振是沒機會,不敢奢望。小比之後,除了靈樞飛宮,還在功德院記了一上功。
程振心中的某些心思就不免被勾動了。
畢竟,三上功便可兌換五功三經修行。頂級功法,如今程振已經到手三分之一。
……
當此情境,程振作為晚輩要持禮,不便仔細打量。之匆匆一瞥便低下頭去,隨著陳師兄步伐走到大殿中央。
程振也隻看清雲床上是一位玄袍年輕道人,知道那便是自己要拜師的對象。
“師尊,弟子已經將程師弟帶到。”
程振知道該自己表示了,在陳師兄稟明後,朝著雲床位置納頭便拜。
“弟子程振拜見真人,弟子雖拙愚之資,也有誌一攀大道。望真人垂青,能允弟子於坐下聆聽法訓。”
參拜完還從袖囊取出拜師禮,由陳升明接過送至上方。
拜師禮是程氏之前按照慣例為他準備好的。
李庚陽等程振走完流程,接過拜師禮後,讓程振起身。然後淡淡說道:“善!自今日起,你便是我座下第六徒。我們下規矩不多,不過若有違背也是會重罰。”
“多謝師尊成全,弟子日後定然謹遵師命!”
見李庚陽如此簡單就走完了過場,程振也鬆了口氣。他也不喜歡那種繁文縟節。
等程振拜師完成,陳升明又起身來到程振身側對著程振笑道:“恭喜師弟入門,今後我等便是真正的師兄弟了。”
“多謝師兄這些時日的指點,日後還需要師兄時時提點指教。”
“師弟不比如此客氣,我先為師弟介紹幾位師兄……”
李庚陽座下原來一共五名弟子。除了已經認識的五弟子陳升明,大弟子和三弟子此時沒在殿中。
經過陳師兄介紹,程振也認識了殿中剩下兩人。
左側白衣修士乃是二師兄崔恆,出身九城,已經是化丹修士。
右側那位淺綠宮裝女修是三師姐林美嬋,出身世家,也是化丹修為。
至於未到場的大師兄熊顯華,和四師兄陸不疑,一個目前在閉關,一個外出曆練不在門中。
兩位師兄對程振都還算友好。
此時師長在上,眾人不便多聊,簡單認識之後便各自安坐。
李庚陽之前一直默坐,眾人坐好一會,他才再度開口。
“你等無事便各自迴去吧。程振,你隨升明去擇一座洞府安頓,三日後再來見我。”
“是,弟子遵命。”
眾人聞言各自起身告退。
眾人都有各自事情要忙,因為程振要拜師入門才聚到一處。
如今事了,崔恆和林美嬋便簡單和程振寒暄幾句,約好日後再聚便離開了。
陳升明則是帶著程振去選取洞府。至於其他雜事,自有島上管事料理。
對於程振,雖然隻是明氣弟子,但確實掌院弟子,無人敢小覷。
島上一種管事雜役巴結還來不及,自然都是盡心盡力,無人敢偷奸耍滑。
不過一二時辰,程振便在在收拾好的洞府中打坐調息了。
經過之前拜師之事,程振也看出來了。自己師尊是一位做事幹淨利落之人,也不太在乎繁文縟節。
在這樣的師尊門下修行,也算是一件好事。不需要擔心有太多事情拉扯精力。
程振接下來三天還需要好好準備一下。李庚陽讓他三天後去拜見,應該是要指點他修行。
元嬰真人平日也需要修行,李庚陽作為寶陽院掌院要處理的公務也不少。
所以,能夠指點弟子的時間其實不是太多。
他又不止一名弟子,所以,能花在程振身上的精力就更少了。
所以,在修行之初,每一次單獨指點都是彌足珍貴的。
尤其是剛入門這次,機會難得。對程振確定今後的道途有這指導作用。
接下來的三天,程振除了熟悉一下周圍環境,其他時間都用在梳理修行之上。
早在小比後,程振就在閉關中做過一次了。如今主要是針對要接下來的單獨指導做了針對性的梳理。
之前避光中,程振已經整理了得失,知道了自己當前欠缺什麽。
現在,是要將這些體悟整理成具體的疑問好向李庚陽請教。
三日一晃而過,程振這日早起獨自來到了李庚陽的洞府。
……
“你還有何疑惑,可以一並問了。”
花了兩個時辰,將程振在修行上的諸多疑惑解答後,李庚陽見程振還有未盡之意便繼續問道。
“是,弟子還有幾個問題,隻恐師尊覺得弟子好高騖遠。”
“你且說說。”
“弟子首先想問,弟子修行的《太乙金華秘要》有望大道?比之五功三經中《寶金雲籙》如何?”
李庚陽倒是沒有覺得程振好高騖遠,隻是看了看程振,還是以淡淡語氣迴答。
“《太乙金華秘要》乃是數千多年前,陳氏洞天真人所創,這位真人所居洞天為太乙金華洞天,是以功法最初便以洞天命名……”
“這位真人修行的便是《寶金雲籙》,其創功初衷是對《寶金雲籙》進行注解。後來才見見脫離窠臼,形成新的功法。可以說,是從《寶金雲籙》發祥而出……”
“當時二代掌門尚在,有一次二代掌門於金闕講法時,那位洞天真人曾求二代掌門品評,後來又根據二代掌門指點對功法做了完善,這門功法才算真正成型……”
李庚陽沒有直接迴答程振的問題,而是給他講了《太乙金華秘要》這門功法的由來。
程振仔細聽了,也明白了李庚陽的意思。
李庚陽不願品評功法優劣,但其中意思也說的很明確。
《太乙金華秘要》是由洞天真人從《寶金雲籙》中發祥而出的,兩門功法淵源頗深。
而且《太乙金華秘要》還是由二代掌門品鑒指點過的。能得一位飛升真人指點,這門功法縱然不及太冥祖師傳下的《寶金雲籙》,想來也是有望大道的上乘功法。
而且,以兩門功法的原因,想來,以後中途轉修《寶金雲籙》也是多有便利。
這也算是解了程振心中疑惑。
他修行之初,能有《太乙金華秘要》這等上乘功法自然歡喜。
但人都有得隴望蜀的本性。得了上乘功法後,程振不免勝出和頂級功法作比較的心思。尤其是小比與蘇元罡交手之後。
以前程振是沒機會,不敢奢望。小比之後,除了靈樞飛宮,還在功德院記了一上功。
程振心中的某些心思就不免被勾動了。
畢竟,三上功便可兌換五功三經修行。頂級功法,如今程振已經到手三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