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元罡不知道的是,程振此時看起來是開局便占據上風,其實也是使出了全力的,並沒有想象中輕鬆。


    之前那道術法不是此前一直使用的“如意鋒”,而是一直未曾在比鬥中實用過的“金華礪鋒”。


    兩者都是銀白兵刃形狀,外表難以看出區別,其實威力差距很大。


    程振正是靠著這出其不意的一擊,差點偷襲成功。


    但是“金華礪鋒”需要至少三十六道靈氣才能施展。程振那道術法足足耗費了三十八道靈氣,這一擊就耗費了近半靈氣。


    當然,程振逼出了對方的防禦術法,從那術法威力也能推斷出必然耗費也是不小。


    這樣算下來,至少從靈氣消耗上來說,程振還是占據了一些優勢。


    程振知道,自己也就是靠著出其不意才讓蘇元罡吃了個悶虧。其後,他有了防備,自己的攻擊就未必奏效了。


    接下來,反倒是自己需要仔細小心對方的術法。


    按照程振計算,蘇元罡消耗靈氣應該比自己多。隻是不知道他總共有多少道靈氣。若是和自己一樣,都是八十一道,那他剩餘的靈氣估計不到四十道。


    但對方修行的畢竟是五功三經之一,若說靈氣多過自己,程振也不會意外。


    程振此時隻能以雙方靈氣相同或者相差不多來考慮。


    若是對方靈氣多過自己許多,那自己基本沒有勝算,光是消耗就能把自己耗死。


    這種情況就不需要考慮了,因為考慮無用。


    沒有讓程振等太久,蘇元罡很快就有了動作。


    從表麵看去,蘇元罡周身並沒有什麽變化,就如同上一場他與康真比鬥時那樣。


    但是,這次程振是之前對手,比昨日在場下時感應靈敏了不少。他能清晰感受到蘇元罡周身那赤紅靈氣發生了變化。


    同為煉出玄種的境界,他幾乎可以確定,蘇元罡是動用了玄光之種的。


    看樣子,蘇元罡是要動用昨日鬥敗康真的手段了。


    程振當下屏息以待,卻看見蘇元罡沒有起手發動什麽術法,而是向著自己這邊飛來。


    這一幕也是似曾相識,好像昨日他與康真比鬥時也是如此,也是不發一術,單單是朝著康真逼近便勝了。


    之前,程振還以為是蘇元罡托大,自信不需什麽術法便可將康真鬥敗。現在看來好像並非如此。


    “莫非他那術法有距離限製,甚至不能離體?”


    心中想到一種可能,程振當即飛身後退,不給蘇元罡靠近的機會。


    無論如何,先試探一下再說。對手想要幹什麽,不讓他得逞就是了。


    程振不光後退,同時還在變幻方位,又是還會飛到高空去。


    而蘇元罡則是始終追逐著程振飛遁,速度不疾不徐,就是堅定地向著程振方向靠近。


    程振見蘇元罡沒有用術法進攻,當下心中了然。自己猜測的果然沒錯,對手那術法果然有距離限製。


    程振如此想著,便在場地中與蘇元罡繞起了圈子。場地雖然不是完全開放,但是範圍也足夠大,足夠程振騰挪。


    程振也沒有一直躲避,他退避的同時也在不斷控製“金華礪鋒”形成的兵刃不斷試探攻擊。


    不過,由於蘇元罡周身有赤紅靈氣防禦,多次進攻都沒能奏效。


    蘇元罡飛行過程中,周圍赤紅光芒也在不斷膨脹,這也使得程振的攻擊效果越來越差。


    蘇元罡仗著靈氣護體,後來幹脆不理會攻擊,隻一味追趕程振。


    蘇元罡見程振一指躲避不與自己正麵交鋒,開始還不急不緩,到了後來也不免焦躁。


    在幾次加速都沒能追到程振後,蘇元罡甚至放出了飛劍開始攔截。


    程振此時早已發動了“金闕駐身”,尋常飛劍根本不放在眼中。那些飛劍劈斬在程振身上,隻會崩斷自身,完全無法造成傷害。


    程振打定主意,就是不斷遊走,將遊擊戰貫徹到底。之前看那蘇元罡的術法就知道威力強大,維持這樣火行術法消耗肯定不小。


    程振隻要拖到蘇元罡法力不繼,便可尋到破綻取勝。


    “程師弟隻知一味逃跑嗎?如此也不怕台下的師兄弟們笑話!”


    蘇元罡見程振鐵了心不接戰,終於忍不住出言譏諷。


    程振聞言隻是笑笑,也不迴話。對手越急,他就越不急,優勢在我!


    隨著時間推移,蘇元罡身周的赤紅靈光已經無法再維持巔峰範圍,開始不斷縮水。


    蘇元罡似乎是明白自己處境,開始催動靈光加速,不顧消耗追逐程振。


    程振對此仍是保持最初戰術,敵進我退。


    直到看到蘇元罡周身靈氣縮迴到最初的範圍,程振仍是不為所動。


    又過了一刻,蘇元罡周身靈光已有不穩的跡象,開始閃爍晃動。


    到了此時,蘇元罡已經放棄追逐程振,很多時候,他為了防備程振“金華礪鋒”的襲擊不得不做出閃避舉動。


    程振看到對手狀態,目光微動,但是仍沒有什麽大動作。仍是一麵與蘇元罡比鬥飛劍,一麵控製“金華礪鋒”威懾對手。


    他那道“金華礪鋒”到了後來很少攻擊,多數時間是在蘇元罡周圍遊走,引而不發。就如同一柄將出未出的利劍,時刻威脅這對手。


    這種引而不發的效果出奇的好,即減少了自身消耗,還能威懾對手讓對方不能放棄防禦。此消彼長之下,雙方靈氣差距便越拉越大。


    根據這段時間彼此的消耗,程振可以推測出對手此時的靈氣肯定要比自己少許多。


    但是,他仍然沒有急著發動攻擊。因為對手此時並非沒有後手,貿然硬拚說不定會吃虧。


    至於,一直躲避會不會為人看輕。程振不是很擔心。


    若是一直躲閃到終局,那倒是真有這個可能。但隻要最終勝得漂亮,之前過程如何就不會有人再記得了。


    程振不會覺得自己能靠著遊擊戰贏到最後,蘇元罡也沒有那麽不濟。


    遊擊戰隻是為了盡可能消耗對手罷了。


    最終決勝,還是免不了真刀真槍鬥上一鬥的。


    其實程振也感覺到蘇元罡此前表現有失水準,有些不真。


    雖然不知道對手為何如此,但是隻要能達到自己消耗對手法力的目的,程振也不介意陪他演上這場戲。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拔劍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拔劍少年並收藏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