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離開北辰府
拜訪師叔,被她抓壯丁 作者:幺五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劍斟酌著說道:“鎮北王身死,對北辰府和大陽的打擊非常之大。”
“所以陛下想將此戰定義為一場大捷。”
“並且要告訴世人,是鎮北王率領我大陽將士抵禦住了妖族的進攻,是他以一己之力斬殺數名大妖,力挽狂瀾。”
“隻有這樣,百姓們心中的恐懼才會轉變為憤慨。”
“他們知道大陽沒有輸,鎮北王也沒有白死,妖族不過宵小之輩,敢來犯我大陽邊境就是找死。”
李常樂點了點頭:“我懂了。”
“既然如此,那便將這個功勞記在鎮北王身上吧,我還樂得隱身。”
明劍微微低頭:“我代表大陽在此謝過李道長。”
李常樂擺了擺手:“別忘了我師叔是你們大陽國師。”
“我幫大陽就是幫我師叔。”
“不必客氣。”
明劍笑著說道:“話雖如此,但將斬殺二十名大妖的功勞拱手讓人,可不是誰都能做到如道長這般豁達的。”
一直默默跟在兩人身後的項乾突然開口:“李道長,我項家族記上絕不會抹除道長的功勞。”
“我知道把功勞全都記在父王身上是為了大陽好,但這對於道長而言太不公平。”
“是道長在千鈞一發之際趕到,救下了這北辰府數萬百姓,項乾僅代表北辰府百姓謝過李道長大恩。”
明劍眉頭一挑,饒有興趣地看了一眼項乾。
這年輕人,真不愧是項龍的兒子,有股子正氣。
李常樂沒有多說。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眼界也不一樣。
他覺得什麽功勞不功勞的,根本沒所謂,自己又不為大陽做事,也不謀什麽一官半職,出手是為了救朋友,盡管這個朋友沒救下來,但朋友的身後事,自己也應當出份力。
在稍微巡視了一下軍營情況後,李常樂和明劍登上了山海關城牆。
駱丹紅一看到明劍,不由咂嘴:“大陽沒人啦?”
明劍一怔:“呃……駱姑娘此話何意?”
駱丹紅說道:“我就認識你這麽一個大陽修士,你們皇帝派人還派你,不是沒人可用是什麽?”
李常樂無奈:“明劍監事別放在心上,我二師姐沒惡意的。”
明劍點了點頭,隨即說道:“話說迴來,李道長你們怎麽會在這兒?”
李常樂說道:“來北境辦點事,也算碰巧。”
“隻是來晚了一步,沒能救下項王爺。”
腰間八角銅盤墜光芒一閃,李常樂把安置在禦空舟上的那名傷重男子放了出來。
此人五境修為,倒也算運氣好,隻是被術法餘波打到,並未致命。
現在傷勢也恢複了許多,李常樂打算把他交給明劍安置。
“那些大妖在來山海關之前,還屠戮了幾個中立地帶的人族宗門,他運氣好,沒死。”
“讓他留在北辰府吧,雖然修為比較低,但也聊勝於無。”
明劍點頭:“好。”
正說著,明劍忽然瞥見了城牆下那一具具碩大的大妖屍體。
“四名九境,十五名八境,這等陣仗,說是開啟國戰都毫不為過。”
“他們究竟想幹什麽?”
“我聽說妖族不是在內鬥嗎?”
駱丹紅糾正道:“準確來說是五名九境,因為還自爆了一個。”
明劍驚訝:“九境大妖自爆?”
他又看了幾眼李常樂和駱丹紅,二人氣息平穩,絲毫沒有受傷的跡象。
“捫心自問,若是我麵對同境大妖自爆,可能就會身死當場了。”
“二位當真了得。”
李常樂說道:“也是多虧了項乾提醒,讓我們提前退開了一段距離。”
“明劍監事,你對項王爺的這幾個兒子了解多少?”
明劍思忖道:“大兒子項雲,二兒子項乾,都是人中龍鳳,即便在太安城也會聽到有人議論他們。”
“至於其他幾個便有些名聲不顯了。”
“方才我觀那項乾,是個有勇有謀的小子,鎮北王也算後繼有人,隻是修為低了些。”
李常樂說道:“修為不是問題。”
“鎮南王之子秦思武不還是個凡俗嗎。”
明劍搖頭:“情況不一樣,鎮南王還活著,而鎮北王已經死了,他的這幾個兒子都沒有能立即把北辰府撐起來的能力。”
“如果此時有別有用心之人奪權的話,項家恐怕會陷入困境之中。”
李常樂眉頭微微皺起,他並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可他又不可能把項北在白玉觀修行的事說出來。
白玉觀的名頭,無論在哪都能起到震懾的作用。
如果那些人知道項家的小兒子拜入了白玉觀,給他們一萬個膽子也不敢覬覦項家。
“你在這,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李常樂不由問道。
明劍緩緩說道:“我所做皆是為了大陽。”
“誰掌權都無所謂,隻要北辰府能安定就行。”
“我是看李道長與項家有些交情,才會將此事告知。”
“有些軍中老將,威望肯定要比鎮北王之子高得多,一唿百應,隻要他們打著為了大陽的旗號,便能行事。”
“史書上這種情況也有不少。”
“項家終歸是外姓,到底是忠誠項家,還是忠誠大陽,我認為那些將士應該不難做出抉擇。”
“不過我並不擅長此道,僅是拙見,給道長提個醒罷了。”
李常樂微微頷首:“多謝。”
“我的確沒有往這方麵想。”
明劍問道:“那李道長打算怎麽做?”
李常樂露出笑容:“我打算拜托你,請你幫忙照顧好項家。”
“你短時間內肯定不會離開北辰府,隻要你幫扶一些,我相信項王爺的那幾個兒子就能成長起來。”
明劍點頭:“好吧,既是李道長所托,我自會盡心盡力。”
李常樂說道:“不過我看那位鎮北王妃也不是尋常人物,即便項王爺已死,她肯定也絕對不會讓項家陷入被動的局麵。”
“拜托你也是想讓項家背後擁有超絕武力坐鎮,否則真要有個萬一,又是場悲劇。”
“那時候我就真的沒法跟他的小兒子交代了。”
明劍心中微動,他在白玉觀是見過項北的,但一直沒有確定那位就是鎮北王的小兒子,如今聽李常樂的話,看來那位確實就是鎮北王的小兒子。
如此看來,李常樂與項家的交情要比想象中更為深厚。
不多時,李常樂三人便告辭離去。
既然明劍已經到了,他們再待在這裏也沒什麽意義。
“所以陛下想將此戰定義為一場大捷。”
“並且要告訴世人,是鎮北王率領我大陽將士抵禦住了妖族的進攻,是他以一己之力斬殺數名大妖,力挽狂瀾。”
“隻有這樣,百姓們心中的恐懼才會轉變為憤慨。”
“他們知道大陽沒有輸,鎮北王也沒有白死,妖族不過宵小之輩,敢來犯我大陽邊境就是找死。”
李常樂點了點頭:“我懂了。”
“既然如此,那便將這個功勞記在鎮北王身上吧,我還樂得隱身。”
明劍微微低頭:“我代表大陽在此謝過李道長。”
李常樂擺了擺手:“別忘了我師叔是你們大陽國師。”
“我幫大陽就是幫我師叔。”
“不必客氣。”
明劍笑著說道:“話雖如此,但將斬殺二十名大妖的功勞拱手讓人,可不是誰都能做到如道長這般豁達的。”
一直默默跟在兩人身後的項乾突然開口:“李道長,我項家族記上絕不會抹除道長的功勞。”
“我知道把功勞全都記在父王身上是為了大陽好,但這對於道長而言太不公平。”
“是道長在千鈞一發之際趕到,救下了這北辰府數萬百姓,項乾僅代表北辰府百姓謝過李道長大恩。”
明劍眉頭一挑,饒有興趣地看了一眼項乾。
這年輕人,真不愧是項龍的兒子,有股子正氣。
李常樂沒有多說。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眼界也不一樣。
他覺得什麽功勞不功勞的,根本沒所謂,自己又不為大陽做事,也不謀什麽一官半職,出手是為了救朋友,盡管這個朋友沒救下來,但朋友的身後事,自己也應當出份力。
在稍微巡視了一下軍營情況後,李常樂和明劍登上了山海關城牆。
駱丹紅一看到明劍,不由咂嘴:“大陽沒人啦?”
明劍一怔:“呃……駱姑娘此話何意?”
駱丹紅說道:“我就認識你這麽一個大陽修士,你們皇帝派人還派你,不是沒人可用是什麽?”
李常樂無奈:“明劍監事別放在心上,我二師姐沒惡意的。”
明劍點了點頭,隨即說道:“話說迴來,李道長你們怎麽會在這兒?”
李常樂說道:“來北境辦點事,也算碰巧。”
“隻是來晚了一步,沒能救下項王爺。”
腰間八角銅盤墜光芒一閃,李常樂把安置在禦空舟上的那名傷重男子放了出來。
此人五境修為,倒也算運氣好,隻是被術法餘波打到,並未致命。
現在傷勢也恢複了許多,李常樂打算把他交給明劍安置。
“那些大妖在來山海關之前,還屠戮了幾個中立地帶的人族宗門,他運氣好,沒死。”
“讓他留在北辰府吧,雖然修為比較低,但也聊勝於無。”
明劍點頭:“好。”
正說著,明劍忽然瞥見了城牆下那一具具碩大的大妖屍體。
“四名九境,十五名八境,這等陣仗,說是開啟國戰都毫不為過。”
“他們究竟想幹什麽?”
“我聽說妖族不是在內鬥嗎?”
駱丹紅糾正道:“準確來說是五名九境,因為還自爆了一個。”
明劍驚訝:“九境大妖自爆?”
他又看了幾眼李常樂和駱丹紅,二人氣息平穩,絲毫沒有受傷的跡象。
“捫心自問,若是我麵對同境大妖自爆,可能就會身死當場了。”
“二位當真了得。”
李常樂說道:“也是多虧了項乾提醒,讓我們提前退開了一段距離。”
“明劍監事,你對項王爺的這幾個兒子了解多少?”
明劍思忖道:“大兒子項雲,二兒子項乾,都是人中龍鳳,即便在太安城也會聽到有人議論他們。”
“至於其他幾個便有些名聲不顯了。”
“方才我觀那項乾,是個有勇有謀的小子,鎮北王也算後繼有人,隻是修為低了些。”
李常樂說道:“修為不是問題。”
“鎮南王之子秦思武不還是個凡俗嗎。”
明劍搖頭:“情況不一樣,鎮南王還活著,而鎮北王已經死了,他的這幾個兒子都沒有能立即把北辰府撐起來的能力。”
“如果此時有別有用心之人奪權的話,項家恐怕會陷入困境之中。”
李常樂眉頭微微皺起,他並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可他又不可能把項北在白玉觀修行的事說出來。
白玉觀的名頭,無論在哪都能起到震懾的作用。
如果那些人知道項家的小兒子拜入了白玉觀,給他們一萬個膽子也不敢覬覦項家。
“你在這,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李常樂不由問道。
明劍緩緩說道:“我所做皆是為了大陽。”
“誰掌權都無所謂,隻要北辰府能安定就行。”
“我是看李道長與項家有些交情,才會將此事告知。”
“有些軍中老將,威望肯定要比鎮北王之子高得多,一唿百應,隻要他們打著為了大陽的旗號,便能行事。”
“史書上這種情況也有不少。”
“項家終歸是外姓,到底是忠誠項家,還是忠誠大陽,我認為那些將士應該不難做出抉擇。”
“不過我並不擅長此道,僅是拙見,給道長提個醒罷了。”
李常樂微微頷首:“多謝。”
“我的確沒有往這方麵想。”
明劍問道:“那李道長打算怎麽做?”
李常樂露出笑容:“我打算拜托你,請你幫忙照顧好項家。”
“你短時間內肯定不會離開北辰府,隻要你幫扶一些,我相信項王爺的那幾個兒子就能成長起來。”
明劍點頭:“好吧,既是李道長所托,我自會盡心盡力。”
李常樂說道:“不過我看那位鎮北王妃也不是尋常人物,即便項王爺已死,她肯定也絕對不會讓項家陷入被動的局麵。”
“拜托你也是想讓項家背後擁有超絕武力坐鎮,否則真要有個萬一,又是場悲劇。”
“那時候我就真的沒法跟他的小兒子交代了。”
明劍心中微動,他在白玉觀是見過項北的,但一直沒有確定那位就是鎮北王的小兒子,如今聽李常樂的話,看來那位確實就是鎮北王的小兒子。
如此看來,李常樂與項家的交情要比想象中更為深厚。
不多時,李常樂三人便告辭離去。
既然明劍已經到了,他們再待在這裏也沒什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