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感選擇的造反時機實在太好,讓楊廣不得不大撤步離開高句麗,留下輜重糧草無數,高句麗大軍之前被坑過一次不敢隨便追擊,直到發現不妥,想要追擊的時候,大隋軍隊已經安渡鴨綠江,缺少水軍的高句麗一時之間無法追擊,卻不肯放過這個大好機會。
楊廣大軍撤離,高句麗趁勢反擊,雖剛開始被濟州島水匪海盜在水上狠狠的打擊了幾次,卻最終依靠絕對兵力橫渡鴨綠江,而後進逼遼東各城。
此時不同於冬季,許多守城小手段用不上,隻能看攻守雙方實力和能力,宇文傷、李神通等人兵缺將寡,被高句麗大軍打得異常狼狽,連續丟失城池,族內子弟損失慘重,與高句麗仇恨日深。
高句麗大軍兵分多路,乙支文德率兵直逼遼東城,試圖首先將這遼東一帶最難啃的釘子拔除,攻城月餘留下上萬屍體無奈而去,安隆雖不擅長守城,奈何楊虛彥手下也有能人,石之軒這位全能高手坐鎮,楊虛彥很是放心。
待得天氣轉冷,整個遼東便隻剩下遼東城依舊在大隋手中,其他各城均被高句麗光複,宇文傷、李神通等人被接到遼東城,準備冬季出兵重新拿迴各城,雖然他們自己都有些不是很有信心。
此時楊玄感怕叛亂已經結束,最後戰場成了亂墳崗,埋葬了許多人,其中僅僅楊玄感的疑塚便有三處,而楊玄感自己則隨著楊虛彥來到了遼東城。其弟楊積善則帶領殘兵逃亡西域投奔楊裕、楊筠,順便吸引楊廣與佛門注意力,免得被他們發現了楊虛彥的秘密。
他們從萊州出發直奔濟州島,而後於濟州島率領大波水軍入遼河,從背後狠狠的給了乙支文德一個狠的,讓他知道遼東城並非孤懸海外沒有援兵,這同樣是乙支文德下令撤兵的重要原因之一。
入了遼東城,易容化妝後的楊玄感深居簡出,化名楊楚,為城防軍統領。宇文傷、李神通等人試圖反攻收迴自家城池,不等他們有所動作,楊廣的責難來臨了,直接剝奪了他們的城市歸屬權,並任命楊虛彥為遼東刺史,正四品驃騎將軍,總領遼東軍政。
這一招離間計卻是讓宇文閥、李閥、崔家、王家推到了楊虛彥的對立麵,他卻不是傻瓜笨蛋,接到聖旨後第一時間舉辦宴席,宴請宇文傷、李神通等人,席間開誠布公將楊廣的心思揭穿,並允諾雖無法隨便安排官職,卻可以做主將之前幾座城市的實權交給他們。
宇文傷、李神通等人聞言大喜,隻是原本平級的城守,忽然變成了人家的手下,多收有些不舒服,再仔細一想這遼東苦寒之地,辛辛苦苦建設了一年,到頭來卻被高句麗時時入侵劫掠,到底值不值得?
他們都有自己的基本盤,之所以想要在高句麗占據一城,不過是想要跳出大隋當今這個烽煙處處的泥潭,保全自家的同時,將觸手伸得更遠。可如果遼東是比大隋更深的泥潭又如何?
之前他們確信大隋可以滅亡高句麗,屆時便沒有那麽多麻煩,可此時一看,高句麗殘存的可能性極大,隻要傅采林不死,高句麗徹底滅亡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當今大隋天下動蕩,怕是不可能再組織幾次遠征了。
不得不說楊玄感這次叛亂,真的給天下局勢帶來太多的變數,楊廣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這一點,導致第二次遠征高句麗功敗垂成,而他以此晉升大宗師的打算也就此破滅。
時間對高句麗有利,拖延的時間越長,大隋國內就越亂,高句麗大宗師傅采林就有更多時間恢複傷勢,之前憑借著信心的不對稱算計了他一把,這種機會之後怕是不會再有了,一旦傅采林徹底恢複,高句麗便軍心不失,想要拿下舉國之力守護的平壤城難如登天。
而冬季攻城的難度,宇文傷、李神通等人都領教過了,真的是地獄難度,他們想都不敢想。
在他們眼中,高句麗域外偏遠之地,不值得傾家之力治理,既如此,為什麽不急流勇退早早的從這個巨大的泥潭中脫身?
楊廣用心雖不良,卻給了他們一個脫身的大好機會,想明白這點的宇文傷、李神通等人便開始和楊虛彥打太極,哪怕楊虛彥許諾再好,他們也不肯留下一句保證。
而最終的結果也正是如楊虛彥所料,宇文閥、李閥、崔家、王家退縮了,甚至直接舍棄了過去一年的努力成果徹底從高句麗撤離,留下無數或明或暗的資源便宜了楊虛彥。
遼東畢竟是高句麗屬地,楊虛彥隨多方努力爭取,留下了許多大隋士卒、民夫,又在大戰期間救迴了許多漢人,但其中不少以故土難離為由迴歸國內,遼東城內漢人數量不足十萬。有鑒於此,楊虛彥一封朝奏送到了楊廣麵前,事情隻有一件:要人。
因為楊玄感叛亂打亂了自己全盤計劃的楊廣正值氣頭上,見了楊虛彥的奏折,直接將叛軍和原本打算斬殺、流放的亂民一股腦全部送了過去,甚至腦子一發熱,想要將遼東充當新的流放之地,讓亂民和高句麗狗咬狗。
對此楊虛彥大喜過望,僅僅是第一波便有三萬青壯,之後更是源源不斷湧入漢人,亂世人乃是基礎,有人就有兵,有兵了才有說話權。
眼看著寒冬又至,習慣南方氣候的安隆早早的跑路了,他雖看好楊虛彥,卻並沒有為他拚命的打算,能夠幫他守一次城已經仁至義盡了。
你說遼東的巨大利益?
嗬嗬,難道自己離開了,楊虛彥這貪心的小子會放棄?自己和他都是不周商行東家,自己坐鎮川蜀總部,他在外麵打拚不是一樣的嗎?
此前他未成年之前,自己可是沒少東奔西跑,這小子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兒。
且說遼東城內,楊玄感、石之軒、楊虛彥坐成一圈圍著熱氣騰騰的吊爐火鍋大快朵頤,楊玄感忽而感歎道:“與裴兄同朝為官這許多年,原以為裴兄出身不凡武藝超群智計百出便是全部,不曾想裴兄居然還是魔門第一高手,大名鼎鼎的邪王,楊廣能夠上位,怕是裴兄出力甚多吧。裴兄能夠將我這些侄兒救出火海,於他們新生,玄感謝過!”
令人碰杯一飲而盡,石之軒卻道:“我出身裴家,也算得上豪門,隻是後來得了聖門補天道、花間派傳承罷了,本質上並沒有太多不同。身為大隋子民,想要大隋強大興旺,乃是人之常情,然則太子楊勇在佛門腐儒影響下日漸墮落,加上為人優柔寡斷無大魄力,在四麵虎狼的環境下,怕是不足以讓大隋鼎立世間為諸國霸主,這才投降楊廣。”
楊玄感仔細一想楊廣即位後的所作所為,尤其是對周邊諸國的態度和作為,輕輕點頭道:“雖看不起他奢華無度,卻不得不承認,四麵征討打壓敵國,他是真的強,隻可惜打下的那許多疆域,卻無一真正並入大隋,反而結仇無數。”
聽到這裏,石之軒目光投向楊虛彥,他卻是知道這幾年自己辛辛苦苦鼓動楊廣南征北戰東討西伐,最後白白便宜了這小子。土穀渾最大的漢人勢力首領便是楊裕、楊筠,琉球大島上也有他的一片領地,現在看來楊廣遠征高句麗,最後的受益者大概率也是這小子,遼東城便是最好的明證。
感受到石之軒的目光,楊虛彥對他嘿嘿一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弟子不過是眼光稍微好了那麽一點點,行事稍微果斷了那麽一點點罷了,不值得師父如此誇獎。”
石之軒:我是在誇你嗎?好吧,也算是誇獎了,畢竟總體說來,你們兄弟八人也確確實實是大隋皇室嫡係成員,這些地方掌控在你們手中,也不算是真的丟失了。
楊廣大軍撤離,高句麗趁勢反擊,雖剛開始被濟州島水匪海盜在水上狠狠的打擊了幾次,卻最終依靠絕對兵力橫渡鴨綠江,而後進逼遼東各城。
此時不同於冬季,許多守城小手段用不上,隻能看攻守雙方實力和能力,宇文傷、李神通等人兵缺將寡,被高句麗大軍打得異常狼狽,連續丟失城池,族內子弟損失慘重,與高句麗仇恨日深。
高句麗大軍兵分多路,乙支文德率兵直逼遼東城,試圖首先將這遼東一帶最難啃的釘子拔除,攻城月餘留下上萬屍體無奈而去,安隆雖不擅長守城,奈何楊虛彥手下也有能人,石之軒這位全能高手坐鎮,楊虛彥很是放心。
待得天氣轉冷,整個遼東便隻剩下遼東城依舊在大隋手中,其他各城均被高句麗光複,宇文傷、李神通等人被接到遼東城,準備冬季出兵重新拿迴各城,雖然他們自己都有些不是很有信心。
此時楊玄感怕叛亂已經結束,最後戰場成了亂墳崗,埋葬了許多人,其中僅僅楊玄感的疑塚便有三處,而楊玄感自己則隨著楊虛彥來到了遼東城。其弟楊積善則帶領殘兵逃亡西域投奔楊裕、楊筠,順便吸引楊廣與佛門注意力,免得被他們發現了楊虛彥的秘密。
他們從萊州出發直奔濟州島,而後於濟州島率領大波水軍入遼河,從背後狠狠的給了乙支文德一個狠的,讓他知道遼東城並非孤懸海外沒有援兵,這同樣是乙支文德下令撤兵的重要原因之一。
入了遼東城,易容化妝後的楊玄感深居簡出,化名楊楚,為城防軍統領。宇文傷、李神通等人試圖反攻收迴自家城池,不等他們有所動作,楊廣的責難來臨了,直接剝奪了他們的城市歸屬權,並任命楊虛彥為遼東刺史,正四品驃騎將軍,總領遼東軍政。
這一招離間計卻是讓宇文閥、李閥、崔家、王家推到了楊虛彥的對立麵,他卻不是傻瓜笨蛋,接到聖旨後第一時間舉辦宴席,宴請宇文傷、李神通等人,席間開誠布公將楊廣的心思揭穿,並允諾雖無法隨便安排官職,卻可以做主將之前幾座城市的實權交給他們。
宇文傷、李神通等人聞言大喜,隻是原本平級的城守,忽然變成了人家的手下,多收有些不舒服,再仔細一想這遼東苦寒之地,辛辛苦苦建設了一年,到頭來卻被高句麗時時入侵劫掠,到底值不值得?
他們都有自己的基本盤,之所以想要在高句麗占據一城,不過是想要跳出大隋當今這個烽煙處處的泥潭,保全自家的同時,將觸手伸得更遠。可如果遼東是比大隋更深的泥潭又如何?
之前他們確信大隋可以滅亡高句麗,屆時便沒有那麽多麻煩,可此時一看,高句麗殘存的可能性極大,隻要傅采林不死,高句麗徹底滅亡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當今大隋天下動蕩,怕是不可能再組織幾次遠征了。
不得不說楊玄感這次叛亂,真的給天下局勢帶來太多的變數,楊廣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這一點,導致第二次遠征高句麗功敗垂成,而他以此晉升大宗師的打算也就此破滅。
時間對高句麗有利,拖延的時間越長,大隋國內就越亂,高句麗大宗師傅采林就有更多時間恢複傷勢,之前憑借著信心的不對稱算計了他一把,這種機會之後怕是不會再有了,一旦傅采林徹底恢複,高句麗便軍心不失,想要拿下舉國之力守護的平壤城難如登天。
而冬季攻城的難度,宇文傷、李神通等人都領教過了,真的是地獄難度,他們想都不敢想。
在他們眼中,高句麗域外偏遠之地,不值得傾家之力治理,既如此,為什麽不急流勇退早早的從這個巨大的泥潭中脫身?
楊廣用心雖不良,卻給了他們一個脫身的大好機會,想明白這點的宇文傷、李神通等人便開始和楊虛彥打太極,哪怕楊虛彥許諾再好,他們也不肯留下一句保證。
而最終的結果也正是如楊虛彥所料,宇文閥、李閥、崔家、王家退縮了,甚至直接舍棄了過去一年的努力成果徹底從高句麗撤離,留下無數或明或暗的資源便宜了楊虛彥。
遼東畢竟是高句麗屬地,楊虛彥隨多方努力爭取,留下了許多大隋士卒、民夫,又在大戰期間救迴了許多漢人,但其中不少以故土難離為由迴歸國內,遼東城內漢人數量不足十萬。有鑒於此,楊虛彥一封朝奏送到了楊廣麵前,事情隻有一件:要人。
因為楊玄感叛亂打亂了自己全盤計劃的楊廣正值氣頭上,見了楊虛彥的奏折,直接將叛軍和原本打算斬殺、流放的亂民一股腦全部送了過去,甚至腦子一發熱,想要將遼東充當新的流放之地,讓亂民和高句麗狗咬狗。
對此楊虛彥大喜過望,僅僅是第一波便有三萬青壯,之後更是源源不斷湧入漢人,亂世人乃是基礎,有人就有兵,有兵了才有說話權。
眼看著寒冬又至,習慣南方氣候的安隆早早的跑路了,他雖看好楊虛彥,卻並沒有為他拚命的打算,能夠幫他守一次城已經仁至義盡了。
你說遼東的巨大利益?
嗬嗬,難道自己離開了,楊虛彥這貪心的小子會放棄?自己和他都是不周商行東家,自己坐鎮川蜀總部,他在外麵打拚不是一樣的嗎?
此前他未成年之前,自己可是沒少東奔西跑,這小子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兒。
且說遼東城內,楊玄感、石之軒、楊虛彥坐成一圈圍著熱氣騰騰的吊爐火鍋大快朵頤,楊玄感忽而感歎道:“與裴兄同朝為官這許多年,原以為裴兄出身不凡武藝超群智計百出便是全部,不曾想裴兄居然還是魔門第一高手,大名鼎鼎的邪王,楊廣能夠上位,怕是裴兄出力甚多吧。裴兄能夠將我這些侄兒救出火海,於他們新生,玄感謝過!”
令人碰杯一飲而盡,石之軒卻道:“我出身裴家,也算得上豪門,隻是後來得了聖門補天道、花間派傳承罷了,本質上並沒有太多不同。身為大隋子民,想要大隋強大興旺,乃是人之常情,然則太子楊勇在佛門腐儒影響下日漸墮落,加上為人優柔寡斷無大魄力,在四麵虎狼的環境下,怕是不足以讓大隋鼎立世間為諸國霸主,這才投降楊廣。”
楊玄感仔細一想楊廣即位後的所作所為,尤其是對周邊諸國的態度和作為,輕輕點頭道:“雖看不起他奢華無度,卻不得不承認,四麵征討打壓敵國,他是真的強,隻可惜打下的那許多疆域,卻無一真正並入大隋,反而結仇無數。”
聽到這裏,石之軒目光投向楊虛彥,他卻是知道這幾年自己辛辛苦苦鼓動楊廣南征北戰東討西伐,最後白白便宜了這小子。土穀渾最大的漢人勢力首領便是楊裕、楊筠,琉球大島上也有他的一片領地,現在看來楊廣遠征高句麗,最後的受益者大概率也是這小子,遼東城便是最好的明證。
感受到石之軒的目光,楊虛彥對他嘿嘿一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弟子不過是眼光稍微好了那麽一點點,行事稍微果斷了那麽一點點罷了,不值得師父如此誇獎。”
石之軒:我是在誇你嗎?好吧,也算是誇獎了,畢竟總體說來,你們兄弟八人也確確實實是大隋皇室嫡係成員,這些地方掌控在你們手中,也不算是真的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