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劉駒一愣間就反映過來了,大喜說道:“賈文和到了泰山,仲德快快隨我前去相迎。”
來到大門口,隻見門外站著三人,為首一人年近半百,麵容清矍,一雙三角眼分外有神;一人年過中年,身材幹瘦,麵色黧黑,也是一對三角眼,神情有些孤傲;還有一人有些麵熟,鼻梁高挺,眼珠灰褐色,頭發卷曲,與漢人麵孔大不相同。
“胡車兒,”劉駒驚喜的叫道:“怎麽瘦成了這副樣子?害我險險沒有認出你來。”
“胡車兒見過主公。”胡車兒鼻孔一酸,兩行清淚就不爭氣地流了下來,指著為首之人說道:“主公,幸不辱命,已請得賈文和先生到此。隻因,隻因....”
賈詡躬身施禮,“賈詡見過左將軍。隻因關中大旱,物價騰貴,穀米五十萬一斛,麥菽也漲到了二十萬錢一斛。”
劉駒還禮後說道:“關中旱情竟到了這等地步?”說完目視另外一人,“這位是?”
胡車兒剛要開口,被賈詡攔住了,都是場麵上混得,劉駒瞬間就明白過來,急忙說道:“這位乃是東郡程仲德先生。諸位快請到廳內候茶。”
來到客廳內還沒坐下,麵色黧黑的那人徑直走到劉駒身前,彎腰說道:“李儒見過左將軍。”
‘竟然是李儒?’劉駒心內波濤起伏,‘這人鴆殺少帝,為董卓廢立漢帝做了許多齷齪事,實為大漢罪人。董卓伏誅,此人下落不明,不料今日竟然到了泰山?漢末四大毒士,三人就在身邊,此人我用還是不用?’
反倒是程昱看得開,對劉駒說道:“所謂時移世變,當日文優效力於董卓麾下,不得不為之。而今時過境遷,願主公胸襟若海,人盡其才。”
心內雖然苦笑,隻是人已經進了家門,劉駒隻得說道:“仲德說的是。用人不拘一格,原本是幕府向來的原則。隻是駒身為漢室之後,文優若要在我麾下建功立業,隻得委屈一下,隱去原來的名姓。”
李儒傲氣的很,一聽到讓自己更改名字,便要拂袖而去,早被賈詡攔住,附耳說道:“文優在左將軍麾下若立大功,何愁日後不能恢複本來姓名?”
賈詡的話如一場及時雨,澆滅了李儒心中的大火,略一冷靜,施禮說道:“還請左將軍賜名。”
自穿越以來,劉駒雖然算不上手不釋卷,但真心靜下來惡補了許多經史,與這個時代的大儒也能在語言上打些機鋒,看到李儒低眉順眼,於是說道:“商代有古國曰栗,後周滅商,其國子孫皆以栗為姓。商為子姓,栗源於子,也不算辱沒了文優。儒,上承聖學之教,而胸懷天下者也。學識淵博者稱儒,不知名淵字博文,可合文優心意?”
栗淵栗博文?硬生生改換姓名誰能樂意?雖然上位者賜姓自周朝時就有,但多是王者對臣下所為,如今劉駒隻不過一個左將軍,天子還在長安待著呢。李儒心裏想著賈詡的話語,壓抑著內心的不快,深深一禮說道:“多謝左將軍。”
將賈詡等人讓到座位上,閑聊了幾句,賈詡說到了正題:請求泰山早日出兵,救民於水火。
所謂計劃不如變化,往往一些意外就會打亂計劃好的節奏,如今已經到了農曆七月,驕陽似火,實在不是出兵的時機。但看到胡車兒在有劉忠的幫助下,還餓得瘦脫了形,想一想普通百姓,如何在饑餓中煎熬?
“張濟出屯弘農,”賈詡看到劉駒意動,“潼關在其掌控中。詡雖不才,出潼關時已說動了張濟歸降泰山。為關中千萬父老計,”賈詡說著站起身跪在劉駒麵前,“還請左將軍早日發兵,則天下幸甚,萬民幸甚。”
劉駒急忙站起身扶起賈詡,“關中百姓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駒若是無動於衷,豈不枉為漢室後人?隻是關中萬民嗷嗷待哺,還需攜帶大批的糧草,走潼關道緩不濟急。泰山水軍多有大船,不知風陵渡口以下河水能否承載?”
潼關距離風陵渡不遠,河水的水文情形賈詡豈能不知?當下迴道:“並州境內曾降過幾次大雨,河水的水位可行得樓船。”
黃河上可行大船,對於出征的將士來說,免受了長途跋涉之苦,體力得以保留,再則逆流而上,如果弄些偽裝,也可以做到出其不意,隻是人馬都已調派開來,再次集結需要時間。劉駒擔心賈詡生出不滿,將現實情況詳細解說了一下。
“左將軍既有袁本初在手,冀州與幽州酣戰不休,派出一支兵馬,鋼刀架在袁本初項上,何處城池不開門請降?”
“得城容易,守城難呐。”劉駒歎了口氣,“何況去歲六月寒風,導致秋收無望,泰山連年用兵,糧草不足。文和先生今日前來,若不是這數月籌措了些糧草,實不敢輕易答應用兵關中。”
“原來如此,是詡孟浪了。”
“文和先生等遠來不易,暫且休息一陣,晚間再為三位接風洗塵。”
這是左將軍要與幕僚們商議如何出兵了。賈詡老於世故,與李儒,不,現在應該叫栗淵了,一起退出,自有人跟去安排房舍。
胡車兒沒有退出去,看到劉駒盯著他不放,立時明白過來,將遇到李儒的細節一一說出。
“李儒本心也是不壞的。”程昱在旁說道:“董賊倒行逆施之時,時常勸諫,保全了不少朝中大臣。此人有大才,如董賊肯聽得進其言,說不得可保住關中不失。”
漢末毒士,又有哪一個會是弱者?李儒既然答應改名換姓,用一用又何妨?“不提他了。”劉駒笑了笑,“如何安排文和與博文兩位?仲德可有高見?”
“主公答應出兵關中,文和與張濟有舊,必然跟隨大軍出征。”程昱很快為賈詡找到了去處,“至於栗淵,秋涼後,想必海魚已捕獲無數,何不令他押著袁本初北上?”
‘這是讓李儒再做一次惡人啊。’劉駒腹誹了下,‘不過也好。以李儒的狠辣,皇帝都敢毒死,何況逼迫一個四世三公的後人?當年討董,洛陽城中,袁氏一脈懸頭城上,說不得也有這人的影子。’想到這兒,輕輕一拍桌案說道:“好,就照著仲德的意思去辦。”
來到大門口,隻見門外站著三人,為首一人年近半百,麵容清矍,一雙三角眼分外有神;一人年過中年,身材幹瘦,麵色黧黑,也是一對三角眼,神情有些孤傲;還有一人有些麵熟,鼻梁高挺,眼珠灰褐色,頭發卷曲,與漢人麵孔大不相同。
“胡車兒,”劉駒驚喜的叫道:“怎麽瘦成了這副樣子?害我險險沒有認出你來。”
“胡車兒見過主公。”胡車兒鼻孔一酸,兩行清淚就不爭氣地流了下來,指著為首之人說道:“主公,幸不辱命,已請得賈文和先生到此。隻因,隻因....”
賈詡躬身施禮,“賈詡見過左將軍。隻因關中大旱,物價騰貴,穀米五十萬一斛,麥菽也漲到了二十萬錢一斛。”
劉駒還禮後說道:“關中旱情竟到了這等地步?”說完目視另外一人,“這位是?”
胡車兒剛要開口,被賈詡攔住了,都是場麵上混得,劉駒瞬間就明白過來,急忙說道:“這位乃是東郡程仲德先生。諸位快請到廳內候茶。”
來到客廳內還沒坐下,麵色黧黑的那人徑直走到劉駒身前,彎腰說道:“李儒見過左將軍。”
‘竟然是李儒?’劉駒心內波濤起伏,‘這人鴆殺少帝,為董卓廢立漢帝做了許多齷齪事,實為大漢罪人。董卓伏誅,此人下落不明,不料今日竟然到了泰山?漢末四大毒士,三人就在身邊,此人我用還是不用?’
反倒是程昱看得開,對劉駒說道:“所謂時移世變,當日文優效力於董卓麾下,不得不為之。而今時過境遷,願主公胸襟若海,人盡其才。”
心內雖然苦笑,隻是人已經進了家門,劉駒隻得說道:“仲德說的是。用人不拘一格,原本是幕府向來的原則。隻是駒身為漢室之後,文優若要在我麾下建功立業,隻得委屈一下,隱去原來的名姓。”
李儒傲氣的很,一聽到讓自己更改名字,便要拂袖而去,早被賈詡攔住,附耳說道:“文優在左將軍麾下若立大功,何愁日後不能恢複本來姓名?”
賈詡的話如一場及時雨,澆滅了李儒心中的大火,略一冷靜,施禮說道:“還請左將軍賜名。”
自穿越以來,劉駒雖然算不上手不釋卷,但真心靜下來惡補了許多經史,與這個時代的大儒也能在語言上打些機鋒,看到李儒低眉順眼,於是說道:“商代有古國曰栗,後周滅商,其國子孫皆以栗為姓。商為子姓,栗源於子,也不算辱沒了文優。儒,上承聖學之教,而胸懷天下者也。學識淵博者稱儒,不知名淵字博文,可合文優心意?”
栗淵栗博文?硬生生改換姓名誰能樂意?雖然上位者賜姓自周朝時就有,但多是王者對臣下所為,如今劉駒隻不過一個左將軍,天子還在長安待著呢。李儒心裏想著賈詡的話語,壓抑著內心的不快,深深一禮說道:“多謝左將軍。”
將賈詡等人讓到座位上,閑聊了幾句,賈詡說到了正題:請求泰山早日出兵,救民於水火。
所謂計劃不如變化,往往一些意外就會打亂計劃好的節奏,如今已經到了農曆七月,驕陽似火,實在不是出兵的時機。但看到胡車兒在有劉忠的幫助下,還餓得瘦脫了形,想一想普通百姓,如何在饑餓中煎熬?
“張濟出屯弘農,”賈詡看到劉駒意動,“潼關在其掌控中。詡雖不才,出潼關時已說動了張濟歸降泰山。為關中千萬父老計,”賈詡說著站起身跪在劉駒麵前,“還請左將軍早日發兵,則天下幸甚,萬民幸甚。”
劉駒急忙站起身扶起賈詡,“關中百姓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駒若是無動於衷,豈不枉為漢室後人?隻是關中萬民嗷嗷待哺,還需攜帶大批的糧草,走潼關道緩不濟急。泰山水軍多有大船,不知風陵渡口以下河水能否承載?”
潼關距離風陵渡不遠,河水的水文情形賈詡豈能不知?當下迴道:“並州境內曾降過幾次大雨,河水的水位可行得樓船。”
黃河上可行大船,對於出征的將士來說,免受了長途跋涉之苦,體力得以保留,再則逆流而上,如果弄些偽裝,也可以做到出其不意,隻是人馬都已調派開來,再次集結需要時間。劉駒擔心賈詡生出不滿,將現實情況詳細解說了一下。
“左將軍既有袁本初在手,冀州與幽州酣戰不休,派出一支兵馬,鋼刀架在袁本初項上,何處城池不開門請降?”
“得城容易,守城難呐。”劉駒歎了口氣,“何況去歲六月寒風,導致秋收無望,泰山連年用兵,糧草不足。文和先生今日前來,若不是這數月籌措了些糧草,實不敢輕易答應用兵關中。”
“原來如此,是詡孟浪了。”
“文和先生等遠來不易,暫且休息一陣,晚間再為三位接風洗塵。”
這是左將軍要與幕僚們商議如何出兵了。賈詡老於世故,與李儒,不,現在應該叫栗淵了,一起退出,自有人跟去安排房舍。
胡車兒沒有退出去,看到劉駒盯著他不放,立時明白過來,將遇到李儒的細節一一說出。
“李儒本心也是不壞的。”程昱在旁說道:“董賊倒行逆施之時,時常勸諫,保全了不少朝中大臣。此人有大才,如董賊肯聽得進其言,說不得可保住關中不失。”
漢末毒士,又有哪一個會是弱者?李儒既然答應改名換姓,用一用又何妨?“不提他了。”劉駒笑了笑,“如何安排文和與博文兩位?仲德可有高見?”
“主公答應出兵關中,文和與張濟有舊,必然跟隨大軍出征。”程昱很快為賈詡找到了去處,“至於栗淵,秋涼後,想必海魚已捕獲無數,何不令他押著袁本初北上?”
‘這是讓李儒再做一次惡人啊。’劉駒腹誹了下,‘不過也好。以李儒的狠辣,皇帝都敢毒死,何況逼迫一個四世三公的後人?當年討董,洛陽城中,袁氏一脈懸頭城上,說不得也有這人的影子。’想到這兒,輕輕一拍桌案說道:“好,就照著仲德的意思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