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秦玉好苦苦哀求,秦正此刻內心是恨極了,其他不說,有那蠢婦在,他這仕途便要到頭了!
長袖一揮,無情叱道。
“隻是休了已是寬宏,莊氏毒婦,陷害嫡母,企圖、企圖…”
後麵“殺之”二字,他狠狠咬牙,哽在喉中,雖未說出,但那麵容殺氣盡顯。
說白了,不管是一開始的想要將這事隱瞞壓下,還是和稀泥,亦或是逼迫秦歌舒道歉,這所有的一切,秦正所擔心的一切,不過都是擔心會影響到他的前途和名聲。
“爹爹…爹爹…求求您,您就念在阿娘這麽多年操持府中上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就原諒阿娘這一次吧,我保證…我保證阿娘再也不會這樣了,爹爹…爹爹…”
秦玉好慌亂極了,她不知道要怎麽辦,隻能不斷的哭求著,企圖這樣能讓秦正改變主意。
可他不知,此刻她越是哭鬧,卻越讓秦正感覺煩躁,他嫌棄的甩開秦玉好,居高臨下,睥睨著她。
“來人,將二小姐送迴去,沒有我的吩咐,不允許她再出來,還有…”
他聲音森冷,這是他這麽多年以來,在府裏,最魄力,最威嚴果斷的時候。
他看向莊老姨娘,老太婆臉色很不好,卻還是不肯低下那高貴的頭,與秦正直視,隻見秦正嘴角一抽,冷聲道。
“將莊老夫人送迴去,以後秦府,不歡迎莊家的任何人。”
言下之意,是要杜絕莊老姨娘和莊氏再迴來!
莊老姨娘一聽這話,當即咬牙切齒,一口氣險些沒能上來。
“秦正,你這是大逆不道!你…你會遭報應的!你一定會遭報應的!”
秦正一聲令下,當即便有仆從上前執行,拉扯的拉扯,恭請的恭請,莊老姨娘哪裏下的了場?幹脆眼睛一閉,白眼一翻,直接暈了過去。
一時間,場麵混亂,這一場鬧劇,也該到此結束了。
“時間到了,我們該上路了。”
下葬,宜早不宜晚。
秦正麵色稍稍緩和,還想說些什麽,隻見秦歌舒抬起手,示意眾人行動。
轉頭看向秦正的神情都是淡然的,不帶絲毫感情。
那一瞬間,秦正竟有些吃不準她到底是什麽意思,是還責怪的,還是……
“父親,女兒告辭。”
秦歌舒與他微微拱手作揖,而後便揮手“起靈。”
直到出府門前,都是靜悄悄的,一些下人紛紛沿著道路兩旁,目送著隊伍離去。
平日裏,一些與佟嬤嬤關係好的,又或是受過佟嬤嬤恩惠的下人們,紛紛落淚,有些甚至還在沿路擺了飯菜酒水。
“嬤嬤,好人本該一生平安的,您卻落得如此結局…”
怎能叫人不歎一聲世事無常,天道不公?
這府中,若不是有歌舒小姐,今兒枉死的就不止是佟嬤嬤一個,更不會有人來討這個公道!
送葬的隊伍直到出了秦府的大門,才開始吹起嗩呐,敲打起來,一路灑著白紙,引路而去。
一路出了城門,向南邊而去,要將佟嬤嬤,送迴她的老家安葬。
這也算是,對佟嬤嬤最後的交代。
鬱雲軒和楚晏跟在隊伍身後,鬱雲軒收起折扇,卻還握在手中,言語間雖沒輕佻,卻也不見得有多嚴肅,道。
“阿晏兄弟,似乎對朝中局勢挺了解。”
他能準確的說出麗貴妃和楚雍,甚至還言明此刻正是雍王最關鍵的時刻。
怎麽關鍵?還不是因為太子迴京了,對雍王的地位有所威脅和動搖。
儲君之位,這個太子一日不除,一日便不能叫他高枕無憂。
鬱雲軒忽然想起,那個太子,似乎也是這般年歲,而他在盛京蟄伏經營多年,那些世族公子少爺他大多認識,甚至可以說,對那些人的秉性特長了解的一清二楚。
唯獨眼前這個…他原本還真沒放在心上,直到今日他在秦府說的那番話。
楚晏依舊冷著一張臉色,並未言語。
“嗬……阿晏兄弟,你不必對我戒心慎重,我不過就是隨意聊聊罷了。”
真的隻是隨意聊聊?並不見得。
楚晏對這個人,從來沒有放下過防備。
送葬隊伍一路而去,秦歌舒捧著靈位,帶著隊伍足足行了小半日,躍過幾個山頭,才逐漸見到山村。
嫋嫋炊煙高高升起,與天空中的白色雲朵混成一片。
“小姐,這裏就是佟嬤嬤的故鄉了。”
小舟指著前頭的村莊說道。
站在高處,瞧著那並不算大的村子,隱約還可以聽到犬吠和雞鳴聲,以及一些孩童的嬉鬧聲。
秦歌舒低頭看了一眼捧著的靈位,紅唇微抿,微微彎起一抹溫柔的弧度,道。
“這裏既然是佟嬤嬤的故鄉,這些年也未曾迴來過,嬤嬤一定很懷念這裏。”
人的記憶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總會把過往不好的抹滅,留下美好的迴憶,就像佟嬤嬤,縱然這些年,自從將小孫子送葬迴來之後,除了清明祭日迴來祭拜清掃之外,便再不敢迴來半步,可心裏卻還是惦念著的,那些或好,或不好的記憶,都埋葬在這故鄉裏。
“小姐,我們要直接送到墓地去麽?”
小舟又問道。
秦歌舒的眼神裏難得充滿溫柔,她輕輕撫摸著佟嬤嬤的靈位,搖頭道。
“帶著佟嬤嬤進村,最後再瞧一瞧這裏。”
秦歌舒看向吹嗩呐的匠人,道。
“就不要驚動村子裏的人了,繞一圈就行,各位就不必跟著了。”
“我跟你一起。”
楚晏當即說道。
秦歌舒看了他一眼,並沒有反對,微微點頭,鬱雲軒也想開口,卻被楚晏迅速打斷,道。
“還勞請鬱公子在此守候。”
鬱雲軒微愣,而後失笑,無奈,隻得點頭,這裏總要有人守著,萬一那些吹嗩呐敲銅鑼的匠人不守規矩,悄悄迴了,那後麵下葬時可就不好辦了,尤其是那風水先生,可不能讓他半途跑了。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楚晏和秦歌舒,並著幾個抬棺的壯丁,悄然入村。
正是晌午時分,家家戶戶,男丁大多還在田地裏忙碌,家裏隻有燒飯的婦人,以及無人看管的稚童。
長袖一揮,無情叱道。
“隻是休了已是寬宏,莊氏毒婦,陷害嫡母,企圖、企圖…”
後麵“殺之”二字,他狠狠咬牙,哽在喉中,雖未說出,但那麵容殺氣盡顯。
說白了,不管是一開始的想要將這事隱瞞壓下,還是和稀泥,亦或是逼迫秦歌舒道歉,這所有的一切,秦正所擔心的一切,不過都是擔心會影響到他的前途和名聲。
“爹爹…爹爹…求求您,您就念在阿娘這麽多年操持府中上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就原諒阿娘這一次吧,我保證…我保證阿娘再也不會這樣了,爹爹…爹爹…”
秦玉好慌亂極了,她不知道要怎麽辦,隻能不斷的哭求著,企圖這樣能讓秦正改變主意。
可他不知,此刻她越是哭鬧,卻越讓秦正感覺煩躁,他嫌棄的甩開秦玉好,居高臨下,睥睨著她。
“來人,將二小姐送迴去,沒有我的吩咐,不允許她再出來,還有…”
他聲音森冷,這是他這麽多年以來,在府裏,最魄力,最威嚴果斷的時候。
他看向莊老姨娘,老太婆臉色很不好,卻還是不肯低下那高貴的頭,與秦正直視,隻見秦正嘴角一抽,冷聲道。
“將莊老夫人送迴去,以後秦府,不歡迎莊家的任何人。”
言下之意,是要杜絕莊老姨娘和莊氏再迴來!
莊老姨娘一聽這話,當即咬牙切齒,一口氣險些沒能上來。
“秦正,你這是大逆不道!你…你會遭報應的!你一定會遭報應的!”
秦正一聲令下,當即便有仆從上前執行,拉扯的拉扯,恭請的恭請,莊老姨娘哪裏下的了場?幹脆眼睛一閉,白眼一翻,直接暈了過去。
一時間,場麵混亂,這一場鬧劇,也該到此結束了。
“時間到了,我們該上路了。”
下葬,宜早不宜晚。
秦正麵色稍稍緩和,還想說些什麽,隻見秦歌舒抬起手,示意眾人行動。
轉頭看向秦正的神情都是淡然的,不帶絲毫感情。
那一瞬間,秦正竟有些吃不準她到底是什麽意思,是還責怪的,還是……
“父親,女兒告辭。”
秦歌舒與他微微拱手作揖,而後便揮手“起靈。”
直到出府門前,都是靜悄悄的,一些下人紛紛沿著道路兩旁,目送著隊伍離去。
平日裏,一些與佟嬤嬤關係好的,又或是受過佟嬤嬤恩惠的下人們,紛紛落淚,有些甚至還在沿路擺了飯菜酒水。
“嬤嬤,好人本該一生平安的,您卻落得如此結局…”
怎能叫人不歎一聲世事無常,天道不公?
這府中,若不是有歌舒小姐,今兒枉死的就不止是佟嬤嬤一個,更不會有人來討這個公道!
送葬的隊伍直到出了秦府的大門,才開始吹起嗩呐,敲打起來,一路灑著白紙,引路而去。
一路出了城門,向南邊而去,要將佟嬤嬤,送迴她的老家安葬。
這也算是,對佟嬤嬤最後的交代。
鬱雲軒和楚晏跟在隊伍身後,鬱雲軒收起折扇,卻還握在手中,言語間雖沒輕佻,卻也不見得有多嚴肅,道。
“阿晏兄弟,似乎對朝中局勢挺了解。”
他能準確的說出麗貴妃和楚雍,甚至還言明此刻正是雍王最關鍵的時刻。
怎麽關鍵?還不是因為太子迴京了,對雍王的地位有所威脅和動搖。
儲君之位,這個太子一日不除,一日便不能叫他高枕無憂。
鬱雲軒忽然想起,那個太子,似乎也是這般年歲,而他在盛京蟄伏經營多年,那些世族公子少爺他大多認識,甚至可以說,對那些人的秉性特長了解的一清二楚。
唯獨眼前這個…他原本還真沒放在心上,直到今日他在秦府說的那番話。
楚晏依舊冷著一張臉色,並未言語。
“嗬……阿晏兄弟,你不必對我戒心慎重,我不過就是隨意聊聊罷了。”
真的隻是隨意聊聊?並不見得。
楚晏對這個人,從來沒有放下過防備。
送葬隊伍一路而去,秦歌舒捧著靈位,帶著隊伍足足行了小半日,躍過幾個山頭,才逐漸見到山村。
嫋嫋炊煙高高升起,與天空中的白色雲朵混成一片。
“小姐,這裏就是佟嬤嬤的故鄉了。”
小舟指著前頭的村莊說道。
站在高處,瞧著那並不算大的村子,隱約還可以聽到犬吠和雞鳴聲,以及一些孩童的嬉鬧聲。
秦歌舒低頭看了一眼捧著的靈位,紅唇微抿,微微彎起一抹溫柔的弧度,道。
“這裏既然是佟嬤嬤的故鄉,這些年也未曾迴來過,嬤嬤一定很懷念這裏。”
人的記憶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總會把過往不好的抹滅,留下美好的迴憶,就像佟嬤嬤,縱然這些年,自從將小孫子送葬迴來之後,除了清明祭日迴來祭拜清掃之外,便再不敢迴來半步,可心裏卻還是惦念著的,那些或好,或不好的記憶,都埋葬在這故鄉裏。
“小姐,我們要直接送到墓地去麽?”
小舟又問道。
秦歌舒的眼神裏難得充滿溫柔,她輕輕撫摸著佟嬤嬤的靈位,搖頭道。
“帶著佟嬤嬤進村,最後再瞧一瞧這裏。”
秦歌舒看向吹嗩呐的匠人,道。
“就不要驚動村子裏的人了,繞一圈就行,各位就不必跟著了。”
“我跟你一起。”
楚晏當即說道。
秦歌舒看了他一眼,並沒有反對,微微點頭,鬱雲軒也想開口,卻被楚晏迅速打斷,道。
“還勞請鬱公子在此守候。”
鬱雲軒微愣,而後失笑,無奈,隻得點頭,這裏總要有人守著,萬一那些吹嗩呐敲銅鑼的匠人不守規矩,悄悄迴了,那後麵下葬時可就不好辦了,尤其是那風水先生,可不能讓他半途跑了。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楚晏和秦歌舒,並著幾個抬棺的壯丁,悄然入村。
正是晌午時分,家家戶戶,男丁大多還在田地裏忙碌,家裏隻有燒飯的婦人,以及無人看管的稚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