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穿越重生後我富可敵國 作者:假酒喝了頭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是識時務,他們還能是這片土地的世家,無非就是舍棄一些田地罷了。
若是負隅頑抗,那等待他們的後果將會是什麽,他們簡直不敢想象。
他們之前也商量過要反抗一下,畢竟他們這些世家聯合起來還是有很大的能量的。
可先是戰國公,這個武將之首,站出來主動上交了田地,緊接著又是傅正卿這個內閣首輔,站出來清點了自己的土地。
後來皇後娘娘也出麵清點自己嫁妝裏的田地。
一個武將之首,一個文臣之首,還有一個後宮之首,他們這種身份都站出來了。
這三人幾乎是除了陛下之外,都可以被稱之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了。
這樣的身份,出來做了表率。
文臣武將,哪怕是後宮的妃子,稍微聰明一點的,都順了陛下的意思。
多餘的部分,先全部充公,而充公之後,又全部等待分配給百姓。
這事情本來在春耕之前就應該定下來的。
但陛下也是個雞賊的,拖到春耕之後,才將這件事情落實。
畢竟春耕需要用到的種子農具,都是世家粗的。
那些佃戶是不用出資這部分的。
他們本身就已經被剝削的很嚴重了,世家心裏知道那些佃戶能不被餓死,就已經是萬幸了,哪裏還拿得出種子呢。
還有那什麽曲猿犁,那些普通的村子,一整個村子可能才兩三架曲猿犁呢。
都已經淪落成佃戶了,哪裏還用得起?
所以這些世家為了不耽誤農事,不得不自己出資購買。
這下好了,田地收迴來了,陛下就直接依法將那些土地分了出去。
第138章 承安
百姓們分到的土地,都是已經播種了的。
雖然,這下地的活兒,多半也是他們這些曾經的佃戶出的力氣,但這地裏的糧食,成熟之後,就全部歸他們了。
隻要一想到這裏,他們連做夢都要笑醒。
他們從前也是有地的,可能因為家裏人生病,或者因為別的原因,把家裏的地賣給地主世家了,隻能淪落成佃戶。
每年,地裏的收成,他們能足量拿到三成就已經很不錯了。
辛辛苦苦一年,家裏人隻能混一個水飽。
想要多留點兒糧食,就得多佃幾畝田,他們這些佃戶就得起早貪黑,否則根本不夠侍弄的時間。
若是沒種好,沒達到主家的產量要求,他們可能又白忙活一場了,
但是現在不同了。
他們有一個好皇帝,皇帝即便是年邁體弱了,大家心裏也有數,這位陛下在位的時間已經不短了。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估摸著,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了。
他們雖然沒有政治敏感,但也是知道的,一般的帝王,在老年時,能夠不昏庸,哪怕變得平庸一點,都是萬民的福氣了。
哪裏會像現在這位帝王那般,到老年了,還給他們這些百姓謀了這麽多的福祉。
能有這樣的帝王,真的是天下人的福氣。
百姓們不由得想,下一任的皇帝會是誰。
不求能像這位老皇帝那般英明神武,能保住如今的繁榮昌盛,還有他們底層百姓的飯碗,就足夠了。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關心起了關於立太子的問題。
民間算是漸漸地有了風聲。
百姓們從前不關心,但不代表他們沒有腦子。
如今,所有的皇子都被派出去做太守了,聽說有好有壞,反正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而做得最好的,就是七王爺的北宜州府了。
不過,七王爺是佛子還俗,是沒有這個機會的。
所以,他們猜測,會不會是七王爺的胞弟。
這風聲大概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了,居然有愈演愈烈的狀態。
朝堂上也收到了風聲,早朝上,就有大臣提起了這個問題。
這位大臣沒有直接把晏承安拉出來說事情,隻說了陛下可以考慮立太子的問題了。
但是卻有其他的大臣,直接上奏陛下,可以請立晏承安為太子。
而且說得冠冕堂皇,說晏承安雖然是年紀最小的皇子,但這次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卻充分地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老皇帝哂笑一聲,“朕還沒有老眼昏花。”
民間的事情,他自然也有自己的眼線來給他匯報,如今有人將這件事情利用,把晏承安拉入了大眾的視野裏。
明顯就是要把晏承安架在火上烤。
朝臣,皇子,都沒有一個人是傻子的。
承安從前年紀小,他也刻意’寵‘了承安,那些人確實沒怎麽將承安放在心上。
這次,他讓承安去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本就是有意將承安送入朝堂。
其他的皇子一般是十五歲才會送到朝堂上來曆練一下,承安十三歲,不過隻是提早了兩年罷了。
算不得問題。
至於這些想要把承安架在火上烤的。
老皇帝隻能說,讓你們失望了,朕非但不會忌諱承安,還要順勢而為。
他看著底下的朝臣們的麵容,輕嗤了一聲。
“承安確實是聰慧,至於愛卿們提議將承安立為太子的事情,朕會著重考慮的。”
提出這個建議的,還有幕後操縱輿論的人,心底都是一沉。
沒想到陛下真的動了這樣的心思。
從前承安藏拙,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
可事情都到這個地步了,他既然有心讓承安走入朝臣的視野,那承安就必然不可能再藏拙。
否則,真到了那一日,承安要如何讓服眾?
老皇帝剛發話,底下的朝臣就有些坐不住了,特別是跟其他皇子黨有關係的。
如今,所有的皇子都被派出去了,遠離京城,若真有什麽變動,這些皇子都未必能趕迴來。
甚至,陛下是否會讓他們迴來,都是一個問題。
“陛下,臣以為,十三皇子殿下年歲還小了一些,如今這隻辦成了土地兼並這一件政務,其中,還有陛下的輔助。”
瞧,他急了,他急了。
又有人繼續跟著說,“臣以為,若是真的要立太子,是否將十三殿下也送出去曆練三年?”
“陛下,臣覺得,十三殿下確實年幼,還需要時間去證明小殿下的能力。”
這說來說去,能攻堅承安的地方,也就隻剩一個年紀了。
這土地兼並的問題,如果交給其他皇子去辦,未必能給出承安這麽完美的解決方式。
當然了,老皇帝心裏也清楚,水至清則無魚。
這次雖然解決了絕大部分的問題,但肯定還有世家通過別的操作,把土地’隱藏‘了,沒讓他們查到。
這也不急,再給他們幾年的時間,看他們能浪得起多少水花。
再說,把這事情交給其他皇子的話,這些皇子背後也不缺世家,皇子想要世家的支持,未必敢得罪他們。
但是承安便是不同,背後頂多有一個戰國公,而戰國公底下的莊子,都是為了將士,根本毫無藏私。
老皇帝優哉遊哉地坐在龍椅上,看著他們互相爭吵揭短。
說實話,自此皇子們都被派出去了,朝堂上很久沒有這麽熱鬧過了。
還挺新鮮的。
老皇帝也不催促,也不發怒。
祁秋年那小子有時候給他送兩封信過來,都是讓他這個老人家保重身體,順便再匯報一下鐵礦和煤礦的開采情況。
鐵礦先不說,所有的都記錄在冊,伍錦發迴來的報告和祁秋年的報告幾乎是相差無幾的。
就說這煤礦。
他從前是真沒想到,這煤礦還能有這麽大的用處。
用來煉鐵,能讓鐵器更堅固耐用,這種事情都不說了。
就說那蜂窩煤。
聽說北方已經走入了百姓家,價格很便宜,比燒柴火還劃算。
幾乎已經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
公裏也已經用上蜂窩煤了。
在皇後的帶領下,後宮的妃子們,圍爐煮茶,這蜂窩煤比銀絲炭耐燒,而且也沒什麽煤炭的味道,都開始用這蜂窩煤了。
就說他的禦書房,批閱奏折的時候,旁邊放一個小爐子,隨時都能喝上熱茶。
當然了,他作為皇帝,要熱茶,自然是隨時都有的。
隻不過,如今是更方便了一些而已。
想到祁秋年,老皇帝嘴角都掛上了幾分笑意。
祁秋年和晏雲澈的事情,他反正是管不上了,不如成全。
若是負隅頑抗,那等待他們的後果將會是什麽,他們簡直不敢想象。
他們之前也商量過要反抗一下,畢竟他們這些世家聯合起來還是有很大的能量的。
可先是戰國公,這個武將之首,站出來主動上交了田地,緊接著又是傅正卿這個內閣首輔,站出來清點了自己的土地。
後來皇後娘娘也出麵清點自己嫁妝裏的田地。
一個武將之首,一個文臣之首,還有一個後宮之首,他們這種身份都站出來了。
這三人幾乎是除了陛下之外,都可以被稱之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了。
這樣的身份,出來做了表率。
文臣武將,哪怕是後宮的妃子,稍微聰明一點的,都順了陛下的意思。
多餘的部分,先全部充公,而充公之後,又全部等待分配給百姓。
這事情本來在春耕之前就應該定下來的。
但陛下也是個雞賊的,拖到春耕之後,才將這件事情落實。
畢竟春耕需要用到的種子農具,都是世家粗的。
那些佃戶是不用出資這部分的。
他們本身就已經被剝削的很嚴重了,世家心裏知道那些佃戶能不被餓死,就已經是萬幸了,哪裏還拿得出種子呢。
還有那什麽曲猿犁,那些普通的村子,一整個村子可能才兩三架曲猿犁呢。
都已經淪落成佃戶了,哪裏還用得起?
所以這些世家為了不耽誤農事,不得不自己出資購買。
這下好了,田地收迴來了,陛下就直接依法將那些土地分了出去。
第138章 承安
百姓們分到的土地,都是已經播種了的。
雖然,這下地的活兒,多半也是他們這些曾經的佃戶出的力氣,但這地裏的糧食,成熟之後,就全部歸他們了。
隻要一想到這裏,他們連做夢都要笑醒。
他們從前也是有地的,可能因為家裏人生病,或者因為別的原因,把家裏的地賣給地主世家了,隻能淪落成佃戶。
每年,地裏的收成,他們能足量拿到三成就已經很不錯了。
辛辛苦苦一年,家裏人隻能混一個水飽。
想要多留點兒糧食,就得多佃幾畝田,他們這些佃戶就得起早貪黑,否則根本不夠侍弄的時間。
若是沒種好,沒達到主家的產量要求,他們可能又白忙活一場了,
但是現在不同了。
他們有一個好皇帝,皇帝即便是年邁體弱了,大家心裏也有數,這位陛下在位的時間已經不短了。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估摸著,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了。
他們雖然沒有政治敏感,但也是知道的,一般的帝王,在老年時,能夠不昏庸,哪怕變得平庸一點,都是萬民的福氣了。
哪裏會像現在這位帝王那般,到老年了,還給他們這些百姓謀了這麽多的福祉。
能有這樣的帝王,真的是天下人的福氣。
百姓們不由得想,下一任的皇帝會是誰。
不求能像這位老皇帝那般英明神武,能保住如今的繁榮昌盛,還有他們底層百姓的飯碗,就足夠了。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關心起了關於立太子的問題。
民間算是漸漸地有了風聲。
百姓們從前不關心,但不代表他們沒有腦子。
如今,所有的皇子都被派出去做太守了,聽說有好有壞,反正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而做得最好的,就是七王爺的北宜州府了。
不過,七王爺是佛子還俗,是沒有這個機會的。
所以,他們猜測,會不會是七王爺的胞弟。
這風聲大概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了,居然有愈演愈烈的狀態。
朝堂上也收到了風聲,早朝上,就有大臣提起了這個問題。
這位大臣沒有直接把晏承安拉出來說事情,隻說了陛下可以考慮立太子的問題了。
但是卻有其他的大臣,直接上奏陛下,可以請立晏承安為太子。
而且說得冠冕堂皇,說晏承安雖然是年紀最小的皇子,但這次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卻充分地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老皇帝哂笑一聲,“朕還沒有老眼昏花。”
民間的事情,他自然也有自己的眼線來給他匯報,如今有人將這件事情利用,把晏承安拉入了大眾的視野裏。
明顯就是要把晏承安架在火上烤。
朝臣,皇子,都沒有一個人是傻子的。
承安從前年紀小,他也刻意’寵‘了承安,那些人確實沒怎麽將承安放在心上。
這次,他讓承安去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本就是有意將承安送入朝堂。
其他的皇子一般是十五歲才會送到朝堂上來曆練一下,承安十三歲,不過隻是提早了兩年罷了。
算不得問題。
至於這些想要把承安架在火上烤的。
老皇帝隻能說,讓你們失望了,朕非但不會忌諱承安,還要順勢而為。
他看著底下的朝臣們的麵容,輕嗤了一聲。
“承安確實是聰慧,至於愛卿們提議將承安立為太子的事情,朕會著重考慮的。”
提出這個建議的,還有幕後操縱輿論的人,心底都是一沉。
沒想到陛下真的動了這樣的心思。
從前承安藏拙,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
可事情都到這個地步了,他既然有心讓承安走入朝臣的視野,那承安就必然不可能再藏拙。
否則,真到了那一日,承安要如何讓服眾?
老皇帝剛發話,底下的朝臣就有些坐不住了,特別是跟其他皇子黨有關係的。
如今,所有的皇子都被派出去了,遠離京城,若真有什麽變動,這些皇子都未必能趕迴來。
甚至,陛下是否會讓他們迴來,都是一個問題。
“陛下,臣以為,十三皇子殿下年歲還小了一些,如今這隻辦成了土地兼並這一件政務,其中,還有陛下的輔助。”
瞧,他急了,他急了。
又有人繼續跟著說,“臣以為,若是真的要立太子,是否將十三殿下也送出去曆練三年?”
“陛下,臣覺得,十三殿下確實年幼,還需要時間去證明小殿下的能力。”
這說來說去,能攻堅承安的地方,也就隻剩一個年紀了。
這土地兼並的問題,如果交給其他皇子去辦,未必能給出承安這麽完美的解決方式。
當然了,老皇帝心裏也清楚,水至清則無魚。
這次雖然解決了絕大部分的問題,但肯定還有世家通過別的操作,把土地’隱藏‘了,沒讓他們查到。
這也不急,再給他們幾年的時間,看他們能浪得起多少水花。
再說,把這事情交給其他皇子的話,這些皇子背後也不缺世家,皇子想要世家的支持,未必敢得罪他們。
但是承安便是不同,背後頂多有一個戰國公,而戰國公底下的莊子,都是為了將士,根本毫無藏私。
老皇帝優哉遊哉地坐在龍椅上,看著他們互相爭吵揭短。
說實話,自此皇子們都被派出去了,朝堂上很久沒有這麽熱鬧過了。
還挺新鮮的。
老皇帝也不催促,也不發怒。
祁秋年那小子有時候給他送兩封信過來,都是讓他這個老人家保重身體,順便再匯報一下鐵礦和煤礦的開采情況。
鐵礦先不說,所有的都記錄在冊,伍錦發迴來的報告和祁秋年的報告幾乎是相差無幾的。
就說這煤礦。
他從前是真沒想到,這煤礦還能有這麽大的用處。
用來煉鐵,能讓鐵器更堅固耐用,這種事情都不說了。
就說那蜂窩煤。
聽說北方已經走入了百姓家,價格很便宜,比燒柴火還劃算。
幾乎已經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
公裏也已經用上蜂窩煤了。
在皇後的帶領下,後宮的妃子們,圍爐煮茶,這蜂窩煤比銀絲炭耐燒,而且也沒什麽煤炭的味道,都開始用這蜂窩煤了。
就說他的禦書房,批閱奏折的時候,旁邊放一個小爐子,隨時都能喝上熱茶。
當然了,他作為皇帝,要熱茶,自然是隨時都有的。
隻不過,如今是更方便了一些而已。
想到祁秋年,老皇帝嘴角都掛上了幾分笑意。
祁秋年和晏雲澈的事情,他反正是管不上了,不如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