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分田地發老婆
反清:從大明穢土轉生開始 作者:聽風煮雨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即便如此,受於時代與生產力的限製,這個時期中國農村所擁有的資源數量,依舊要遠超城市所擁有的資源數量。
對現在的大明來說,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指定沒什麽毛病。
“將單獨的一座縣城留給滿清也無妨,對現在的我大明來說,鄉野之中的資源暫時足夠支撐我們發展了。”
朱靖垵如是說道。
朱簡灼聞言,點頭表示了認可。
然後接著詢問道。
“那在太子看來,我大明接下來該怎麽做?”
朱靖垵開口說道。
“迴父王的話,在兒臣看來,我大明應該在金田鎮的士紳大戶們將民團聚集起來之前,主動出擊。”
“與其等著敵人將兵力匯聚完畢,且做好十足的準備之後殺來,不如我大明趁著敵人未能將兵力匯聚起來之際,主動出擊,將其各個擊破。”
在說這話的時候,朱靖垵的眼神裏滿是戰意。
朱簡灼聞言,覺得自己兒子所言有理,但他卻並沒有第一時間答應下來,而是準備要和大明的其餘高層商議一下。
“此事關乎重大,還是先和群臣商議一下,再做決定為妙。”
朱簡灼開口說道。
朱靖垵聞言自然不會拒絕,隻是點頭表示父王英明。
……
議事堂!
大明諸多高層再次匯聚。
王順,李沐,郭大山,張虎,韓思古等人齊聚一堂。
朱靖垵父子一前一後走了進來,然後各自落座。
朱簡灼剛坐下,便直接了當的表明了現在大明麵臨著極其嚴重的糧食危機。
“我大明府庫中的存糧即將告罄,諸位卿家可有解決之法?”
“若有,孤王當不吝重賞。”
眾人聞言,皆是沉默。
很顯然,他們暫時也沒什麽好的辦法解決現在明軍所麵臨的缺糧問題。
朱簡灼對此也不意外。
然後又說出了朱靖垵的方法,請他們幫著參謀一下。
“太子的建議是我明軍不要被動的等著敵人來攻,而是要趁著敵人未將兵力聚集起來,主動出擊打糧,將敵人各個擊破。”
“諸位卿家認為如何?”
王順聞言,站出來說道。
“迴監國的話,在微臣看來太子殿下所言或許可行。”
“但我大軍畢竟剛剛組建不久,操練時日尚短,若是就此出山的話,風險怕是不小。”
王順並不讚同明軍主動出山迎敵。
他有些沉迷於層巒疊嶂的大山所來的,虛假的安全感中了。
覺得既然有大山作為依托,可暫保平安,那他們又何必冒險出山呢?
王順此言落下,一旁的韓思古站出來說道。
“啟稟監國,末將讚同太子殿下的建議。”
“因為現在唯有大軍打出山去,才能緩解我軍缺糧之現狀。”
張虎也是甕聲甕氣的開口說道。
“我軍現在擁兵過千,其中不乏精壯之士,是不怕打仗的,反正敵人遲早要打過來,那我們何不在敵人打過來之前主動打出去呢?”
“反正按照我從小到大和人打架的經驗來看,雙方對打時,後手的總是吃虧些。”
“先下手為強,這話肯定沒錯!”
朱靖垵見此,也是在一旁開口說道。
“打仗嘛,本質上說白了就是揚長避短,打出優勢,想方設法始終讓自己處於優勢地位。”
“集中優勢兵力,去將分散的敵人各個擊破,這才是最理想的戰爭狀態。”
朱簡灼聞言,再次沉吟了起來。
一旁的李沐開口說道。
“啟稟殿下,微臣也讚同太子的想法。”
“現在金田鎮方麵的士紳大戶都還在備戰,沒能將民團給聚集起來,而是散布於各村寨,正是我大軍主動出擊,將其各個擊破的大好時機。”
李沐的表態打動了朱簡灼。
終於他點頭說道。
“好,就照此安排吧!”
“傳令全軍,準備開拔,在敵人進犯紫荊山之前主動出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揚我大明國威!”
朱簡灼話音落下,眾人齊聲應喏。
然後,便各自去做起了戰備工作。
……
八月二十九日,明軍全軍備戰。
第二日,朱靖垵便帶領大軍開拔出征,向著紫荊山外的金田鎮而去。
他們準備在出山後,繞過了客家人聚居區域。
沿著水路,使用船隻來運輸大軍作戰所需的糧草輜重,急行軍直撲金田鎮。
來個擒賊先擒王!
直接打掉金田鎮士紳大戶的首腦楊家,讓金田鎮的士紳大戶們失去指揮,各自為戰,以方便明軍各個擊破。
紫荊山內的山道上,一眼望去,連綿數裏全部都是明軍士卒。
千人規模的軍隊如果放在平原上,自然不算起眼,可如果放在廣西這蜿蜒起伏的山道上,卻是一眼都望不到邊。
給人一種無窮無盡的磅礴感!
這些明軍士卒一個個手持刀矛,腦袋上裹著象征身份的紅頭巾,氣勢昂揚的沿著山道前行。
現在的大明雖然沒能力給將士們都把軍服配齊,可一人一塊紅頭巾還是可以做到的。
“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裏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
“好男兒,別父母,隻為蒼生不為主……”
曾經響徹天下的紅巾軍戰歌再次被唱響,聲音洪亮且充滿氣勢。
朱靖垵對此心中滿是激蕩與豪情,曾經,先輩們高唱著這首戰歌,齊心協力,將不可一世的蒙古人逐出中原。
如今,便輪到他們高唱戰歌,向滿清宣戰,為了重現先輩們的功業而努力了!
明軍上下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士氣,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在出征前,朱靖垵向明軍上下作出了許諾。
打下金田鎮,他便要給弟兄們按照軍功分田地,發老婆!
地自然是那些士紳大戶家的地。
而老婆自然是那些士紳大戶家的丫鬟侍女,以及妻妾女眷了。
至於說地和老婆怎麽分?
那自然是要按照軍功來分的。
軍功多的先選,等他們選完,剩下的才能輪到軍功少的去選。
也正是因為有這麽兩根胡蘿卜在前麵吊著,是故明軍的士氣一直保持的相當不錯。
分田不必說,這招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個大殺器。
隻要拿出來,那必然能夠見效。
中國人對土地的狂熱,是外國人所難以想象的。
對現在的大明來說,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指定沒什麽毛病。
“將單獨的一座縣城留給滿清也無妨,對現在的我大明來說,鄉野之中的資源暫時足夠支撐我們發展了。”
朱靖垵如是說道。
朱簡灼聞言,點頭表示了認可。
然後接著詢問道。
“那在太子看來,我大明接下來該怎麽做?”
朱靖垵開口說道。
“迴父王的話,在兒臣看來,我大明應該在金田鎮的士紳大戶們將民團聚集起來之前,主動出擊。”
“與其等著敵人將兵力匯聚完畢,且做好十足的準備之後殺來,不如我大明趁著敵人未能將兵力匯聚起來之際,主動出擊,將其各個擊破。”
在說這話的時候,朱靖垵的眼神裏滿是戰意。
朱簡灼聞言,覺得自己兒子所言有理,但他卻並沒有第一時間答應下來,而是準備要和大明的其餘高層商議一下。
“此事關乎重大,還是先和群臣商議一下,再做決定為妙。”
朱簡灼開口說道。
朱靖垵聞言自然不會拒絕,隻是點頭表示父王英明。
……
議事堂!
大明諸多高層再次匯聚。
王順,李沐,郭大山,張虎,韓思古等人齊聚一堂。
朱靖垵父子一前一後走了進來,然後各自落座。
朱簡灼剛坐下,便直接了當的表明了現在大明麵臨著極其嚴重的糧食危機。
“我大明府庫中的存糧即將告罄,諸位卿家可有解決之法?”
“若有,孤王當不吝重賞。”
眾人聞言,皆是沉默。
很顯然,他們暫時也沒什麽好的辦法解決現在明軍所麵臨的缺糧問題。
朱簡灼對此也不意外。
然後又說出了朱靖垵的方法,請他們幫著參謀一下。
“太子的建議是我明軍不要被動的等著敵人來攻,而是要趁著敵人未將兵力聚集起來,主動出擊打糧,將敵人各個擊破。”
“諸位卿家認為如何?”
王順聞言,站出來說道。
“迴監國的話,在微臣看來太子殿下所言或許可行。”
“但我大軍畢竟剛剛組建不久,操練時日尚短,若是就此出山的話,風險怕是不小。”
王順並不讚同明軍主動出山迎敵。
他有些沉迷於層巒疊嶂的大山所來的,虛假的安全感中了。
覺得既然有大山作為依托,可暫保平安,那他們又何必冒險出山呢?
王順此言落下,一旁的韓思古站出來說道。
“啟稟監國,末將讚同太子殿下的建議。”
“因為現在唯有大軍打出山去,才能緩解我軍缺糧之現狀。”
張虎也是甕聲甕氣的開口說道。
“我軍現在擁兵過千,其中不乏精壯之士,是不怕打仗的,反正敵人遲早要打過來,那我們何不在敵人打過來之前主動打出去呢?”
“反正按照我從小到大和人打架的經驗來看,雙方對打時,後手的總是吃虧些。”
“先下手為強,這話肯定沒錯!”
朱靖垵見此,也是在一旁開口說道。
“打仗嘛,本質上說白了就是揚長避短,打出優勢,想方設法始終讓自己處於優勢地位。”
“集中優勢兵力,去將分散的敵人各個擊破,這才是最理想的戰爭狀態。”
朱簡灼聞言,再次沉吟了起來。
一旁的李沐開口說道。
“啟稟殿下,微臣也讚同太子的想法。”
“現在金田鎮方麵的士紳大戶都還在備戰,沒能將民團給聚集起來,而是散布於各村寨,正是我大軍主動出擊,將其各個擊破的大好時機。”
李沐的表態打動了朱簡灼。
終於他點頭說道。
“好,就照此安排吧!”
“傳令全軍,準備開拔,在敵人進犯紫荊山之前主動出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揚我大明國威!”
朱簡灼話音落下,眾人齊聲應喏。
然後,便各自去做起了戰備工作。
……
八月二十九日,明軍全軍備戰。
第二日,朱靖垵便帶領大軍開拔出征,向著紫荊山外的金田鎮而去。
他們準備在出山後,繞過了客家人聚居區域。
沿著水路,使用船隻來運輸大軍作戰所需的糧草輜重,急行軍直撲金田鎮。
來個擒賊先擒王!
直接打掉金田鎮士紳大戶的首腦楊家,讓金田鎮的士紳大戶們失去指揮,各自為戰,以方便明軍各個擊破。
紫荊山內的山道上,一眼望去,連綿數裏全部都是明軍士卒。
千人規模的軍隊如果放在平原上,自然不算起眼,可如果放在廣西這蜿蜒起伏的山道上,卻是一眼都望不到邊。
給人一種無窮無盡的磅礴感!
這些明軍士卒一個個手持刀矛,腦袋上裹著象征身份的紅頭巾,氣勢昂揚的沿著山道前行。
現在的大明雖然沒能力給將士們都把軍服配齊,可一人一塊紅頭巾還是可以做到的。
“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裏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
“好男兒,別父母,隻為蒼生不為主……”
曾經響徹天下的紅巾軍戰歌再次被唱響,聲音洪亮且充滿氣勢。
朱靖垵對此心中滿是激蕩與豪情,曾經,先輩們高唱著這首戰歌,齊心協力,將不可一世的蒙古人逐出中原。
如今,便輪到他們高唱戰歌,向滿清宣戰,為了重現先輩們的功業而努力了!
明軍上下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士氣,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在出征前,朱靖垵向明軍上下作出了許諾。
打下金田鎮,他便要給弟兄們按照軍功分田地,發老婆!
地自然是那些士紳大戶家的地。
而老婆自然是那些士紳大戶家的丫鬟侍女,以及妻妾女眷了。
至於說地和老婆怎麽分?
那自然是要按照軍功來分的。
軍功多的先選,等他們選完,剩下的才能輪到軍功少的去選。
也正是因為有這麽兩根胡蘿卜在前麵吊著,是故明軍的士氣一直保持的相當不錯。
分田不必說,這招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個大殺器。
隻要拿出來,那必然能夠見效。
中國人對土地的狂熱,是外國人所難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