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淮聞聽得謝景行這麽短時間便想出法子,心中對他也是稱賞不已,可他同時也與錢易之想到一處去了。


    他搖了搖頭,“這等向民間募集的事情需先經由內閣商議,同意後,才能將命令下發到各地,不說底下百姓是何反應,就說內閣中有何懷仁和張文進,此事也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辦到。”


    “讓官員捐獻出部分俸祿,也算是個好主意,可是就算有人帶頭,總有一些不願事情順利進行的官員,也不會拿太多錢出來,就算最後籌得了銀子,怕也隻是杯水車薪。”安淮聞臉上憂色又起,主意是好主意,可奈不何朝堂中有一大群拖後腿的呀。


    謝景行蹙眉,一時之間也有些一籌莫展,時間太短了,他怎麽可能如此輕易便解決連顧紹嘉和安淮聞聯手都奈何不了的難題。


    旁邊安淮聞也是一臉愁容,可謝景行無意之間抬眼時,卻發現端坐於他旁側的錢易之,嘴角卻掛著一抹不明的笑容。


    電光火石之間,謝景行猛然轉頭,緊緊盯著錢易之,“小子一時之間再想不出辦法了,可我猜錢大人心中應該對解決此事胸有成竹。”


    安淮聞這時才反應過來,他居然被錢易之岔開了話題,也將一雙眼牢牢盯在錢易之似笑非笑的臉上,他此次尋錢易之不便是為了此事嗎?


    錢易之擱在桌上的手動了動,食指翹起,輕輕敲了一下桌麵,“為何如此猜測?”


    謝景行心中越發篤定,“錢大人身為戶部尚書,而我還隻是一介布衣,錢大人不可能無端與我浪費著許多時間才是?”想來便是一開始便有心相助,還早已有了辦法,才會悠然自若地考校他。


    錢易之突然放聲大笑,“景行可不隻是一介布衣,武能造出火藥和紅衣大炮,文能讓當世大儒盛大家特意寫一篇文章稱讚於你,怕是明年景行就能與我一道,作為京中官員為朝廷效力了。”


    見安淮聞和謝景行都未接他的話,心知他們心中急切,錢易之再不賣關子,而是看向安淮聞,“看今年賬單,確實虧空了近三十萬兩,可那隻是賬單。”


    看他送了口,安淮聞和謝景行眼睛一亮,對視一眼,安淮聞立即道:“還請錢兄明言。”這時連錢大人也不喊了,一聲“錢兄”直接就拉近了關係。


    錢易之也未推拒,甚至順著他道:“安兄日理萬機,想必同何次輔一般,不小心便將一些微末小事拋在了腦後。”


    安淮聞凝神細思,一時之間卻想不起來他到底忽略了什麽。


    謝景行更是隻能安靜聽著,朝堂之事,他一介微末舉人,除了聽別人說起,更是不可能知道其中詳情。


    “先帝在時,禦駕親征將周邊蠻夷全都打服了,為了保得太平,周邊小國每年都會來京城朝貢,可在陛下登基之後,前十來年,倒還有幾個小國每年按時來京,可最近幾年卻再未來過。”


    錢易之微微一笑,“可他們不來,禮部卻不能不有所準備,每年在列出開支預算時,都將為迎接外國諸番朝貢所需耗用的資金也列了出來,戶部和內閣也都批了。”


    安淮聞眼睛越來越亮,搶先道:“可那錢在外國諸番真正來京前,禮部都不能從戶部支出來,那些銀子便一直全部存在了戶部。”


    每年外國諸番前來朝貢,禮部接待規格隻能算是不出岔子,反正都是蠻夷,他們作為上國,自然不許多加費心,每次接待外國諸番,禮部都隻預算了十來萬兩銀子,與其他預算中動輒上百萬兩銀子來比,十來萬兩銀子,就是禮部尚書也並沒有多放在心上。


    “正是。”錢易之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閣老們貴人多忘事,一年一年的,那些銀子也就都堆在了戶部庫房中,算下來也有三百多萬兩了。”


    至於身為戶部尚書的錢易之,是忘了這筆銀子,還是有意為之,那便不得而知了。


    安淮聞心中激動,又強製按捺著說:“錢兄的意思是?”


    錢易之不徐不疾地抬眼看他,“前次安兄可以去請一道聖旨,越過內閣,直接將大炮和炮彈送去金匾城,想來這次也能再去請一道聖旨,將這些銀子用來購買軍需和救濟物資送去金匾城。”


    “等事成定局,就同上次一般,何次輔就算再想反對也來不及了。”錢易之輕飄飄地就將話說了出來,好像安淮聞直接去向泰安地請旨是多麽輕易的事情一般,“隻看安兄和陛下有沒有這個魄力了?”


    謝景行顧不得高興,就算是他,也知其中不易,設置內閣的初衷便就是為了給皇帝提供決策建議,而內閣官員大多政治經驗豐富,如此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朝廷的決策不出什麽大的問題。


    甚至內閣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限製皇帝無所顧忌的濫用權力,尤其是對泰安帝這種表現得懦弱無能的皇帝而言,內閣甚至有著比皇帝更高的話語權。


    安淮聞卻絲毫不擔心,朗聲道:“隻要錢兄有心相助,此事便算是成了。”


    反正已與何懷仁撕破了臉,也不在乎多添一樁事了。


    隻是安淮聞還有一事不解,“可錢兄為何此次願意相助?”


    他又將視線移到了謝景行身上,“難道與景行有關?”


    第179章


    聽見安淮聞此問,謝景行再一次迴顧了一遍記憶,確認他之前從未見過錢易之,可安淮聞並不會無緣無故問出這個問題,謝景行望向身旁水波不興的錢易之,麵露疑惑。


    安淮聞甚至還將一直擺在桌麵上的山水畫又往錢易之那邊推了過去,“錢兄,你就別賣關子了,這畫你也收了吧,就當感謝你一解我們心中疑惑。”


    這次錢易之居然沒再推遲,先前猶豫是擔心謝景行與英護侯之間並無特別關係,現在連金匾城救濟物資和軍需一事他都插了手,也不在乎多收這一幅畫了。


    他眼饞地看了看桌上的卷軸,再說他確實喜愛明大家的山水畫,這禮真是送到他心口裏了。


    “那我便不客氣了,多謝安兄。”錢易之搓了搓手指,將卷軸更扒到了麵前。


    他笑得一雙狐狸眼都快隻剩了一條縫,也不再繞圈子,“說來,若不是景行早有老師,我與景行現在說不定就是同門師兄弟了。”


    電光石火間,一點靈犀閃過,謝景行驚詫道:“錢大人乃是盛大家的弟子?”雖是問話,可看他的神情已是確定。


    錢易之點點頭,“我乃是老師的關門弟子。”


    安淮聞更是驚異,他們在錢易之登上戶部尚書一職時,可是查過他,怎麽卻沒查到錢易之與盛大家之間的關係,而且若錢易之是盛大家的關門弟子,他要是透露出些風聲,怎可能在官場沉浮幾十年,才撿漏了一個戶部尚書之職。


    當世兩位大儒,在朝孔起元,在野盛自心。


    孔起元是內閣首輔兼兵部尚書和當朝太傅,每當京城會試之年,在孔起元門前候著,指望得他隻言片語指點的讀書人不知凡己。古有程門立雪,可若是在會試之年去孔起元府門前看看,定也不弱於此。


    盛大家雖不在朝堂為官,可聲名比之孔起元卻是平分秋色,甚至正因他沒有入朝,更得一些隱士的尊崇。


    有盛大家作為老師,錢易之居然在朝堂默默無聞多年,安淮聞無論如何也想不通。


    現在院中的也可以說都是自己人了,安淮聞就沒有隱藏自己神情,錢易之自然將他疑惑看得清清楚楚。


    他笑歎一聲,“世人都知老師有四個徒弟,大師兄英年早逝,二師兄現為徽江府府學山長,三師兄隨伴在老師身側,第四個便是我了。”


    他臉上逐漸露出迴憶的事情,當年盛大家收錢易之為關門弟子時,隻宴請了相熟的幾位朋友作為見證人,不隻是錢易之,其他弟子也是如此。那時恰是盛大家聲名最盛之時,為了不讓名下弟子被吹捧得不知天高地厚,盛大家對名下弟子保護得很好,並沒有將名下弟子姓誰名誰廣而告之,就連最年長的大師兄和二師兄都是在出師之後,才有人知道他們乃是盛大家的弟子。


    朱文賓和錢易之也不例外,本來錢易之該同朱文賓一般,在盛大家覺得他可以出師後,才會帶著去同其他文人騷客交流學問,可錢易之卻動了心思要參加科舉。


    盛大家一生閑雲野鶴,極其看不上在宦海沉浮的讀書人,認為他們向學之心不純,錢易之卻偏偏換了他的忌諱,當時便惹地盛大家生了好一頓氣。


    不過,當時錢易之承諾說他隻是想去翰林院混個一官半職,也好多看看皇宮內典藏的古籍,才好不容易將盛大家安撫下來。可他卻毀了諾,又去了戶部。


    自那之後,盛大家便再也不見他了,知道讓老師失望了,錢易之更從未向外人提起過他與盛大家的關係,朝堂中人自然不知。


    安淮聞聽得感歎,“錢兄瞞得也太嚴實了。”


    錢易之淺笑道:“都已經讓老師失望了,總不能還借著老師之名行方便。”


    可謝景行卻覺得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他看透了錢易之眼中隱藏在笑意之下的堅韌,“可我觀錢大人行事,就算錢大人與盛大家之間並無嫌隙,也是願隻憑自身本事在官場中摸爬滾打的。”


    錢易之臉上笑意更深,盯著謝景行看了又看,朗聲大笑,“難怪老師能看得上你小子,想要為我收一個小師弟,若你不是有老師,我也有些心動了。”


    說到此處,他臉上升起了一些好奇,看向謝景行問道:“還不知你的老師是哪位?”都知謝景行因已有老師拒絕了被盛大家收為徒弟,可迄今為止,謝景行的老師到底是誰,卻從未有人知曉,想必不少人都對謝景行的老師心有好奇,錢易之當然也是如此,“不過能教出景行這樣的徒弟,想來也不是什麽默默無聞之輩吧?”


    錢易之都已經暴露了他乃盛大家關門弟子一事,謝景行也不隱瞞,道:“說起來,錢大人說不定還認識我老師。”


    “哦?”錢易之麵上好奇之意更甚。


    這時安淮聞像是想起什麽,笑道:“可不隻是認識,曾經還是同僚呢。”


    謝景行也道:“老師曾為翰林官,錢大人也在翰林院當過差,想來確實曾是同僚。”


    安淮聞看出錢易之麵上思索之態,道:“別想了,就是祝世維祝學士。”


    錢易之恍然大悟,“原來是祝大人的弟子,祝大人好運道啊。”


    謝景行笑了笑,“能被老師收為弟子,也是我的運道。”


    錢易之心中感歎道:“長材茂學,卻又不矜不伐,還這般尊師重道,錢某著實是羨慕祝大人收徒的眼光了。”


    這世上良師難得,可佳徒也難尋覓呀,如他,不便讓他老師失望許多年嗎?若不是謝景行,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老師才會允許他再出現在麵前,喚一聲老師。


    不過現在可不一樣了,想到這幾月間與老師的通信,錢易之心情就很是愉快,現在老師都開始掛念他在官場有沒有遇到難處?需不需要他給幾個朋友的徒弟去信,也好讓他在官場中過得更順利些。


    因為這個,他看謝景行更是順眼。


    心情也不再如往年那般沉鬱,也有心思開玩笑了,“公主曾對祝大人有恩,景行又是祝大人的高徒,這麽算來,景行與安小公子之間合該是良緣天定。”有恩一事,說的便是曾經祝世維身陷囹圄時,是長公主將他撈了出來,才免了多遭受牢獄之苦。


    錢易之看向安淮聞的眼神有些莫名,笑眯眯地道:“看來再過不久,等安小公子迴到京城,錢某便能去公主府喝杯喜酒了。”


    真的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安淮聞笑容僵在臉上,不說他真不想讓嶼哥兒早早出嫁,就算他現在應了,迴頭謝景行真上門提親,還說是已得了他的準許,到時公主說不定又得使出那一招了。


    安淮聞小腿抽了抽,被一腳踢在小腿上的感覺恍惚還在昨日,一大把年紀了,可不能再這樣了。


    謝景行眼神一亮,這錢大人可真是善解人意,他笑著轉頭看向安淮聞,若是未來老丈人現在鬆了口,迴去他便去信給阿爹和阿父,讓他們在明年天氣轉暖後立即上京。


    通州府作為曾被黃娘子經營的大本營,同京城的聯係應該不少,到時麻煩一番黃娘子,讓通州府天下商行商隊進京時將家人帶來,這樣也不用憂心他們路途安危。


    真該讓嶼哥兒來看看,他們二人還在通州府時,謝景行表現得可一點不顯急切,總是嶼哥兒急,現在嶼哥兒不在他身邊了,謝景行倒是變得心心念念。


    若是嶼哥兒早知道他暫時離開謝景行一段時間,就能讓謝景行有如此轉變,說不定他還會起心尋個借口,與謝景行先小小分開幾日。


    當然,現在還遠在數千裏之外的嶼哥兒是不知謝景行此時態度的,可此時被謝景行盯著的安淮聞卻身有體會,還有些不好開口。


    錢易之眼中飛速地閃過一抹促狹,“此次我做主將戶部存下的銀子掏出來,為金匾城購買軍需和救濟物資送過去,就當是為景行和安小公子送上的賀禮了,之後吃喜酒時,錢某空手上門,安兄可千萬要同公主說說,莫將我趕出門去。”


    安淮聞哪裏不知錢易之在使壞,可他可不敢接招,隻能幹笑兩聲,在謝景行失望的眼神下,幹硬地岔開了話題。


    直到錢易之捧著明大家的山水畫告辭離開時,眼中笑意都未消散。


    謝景行和安淮聞站在院門口一直目送他遠去,之後謝景行轉頭想再說些什麽時,安淮聞卻急急轉身,對旁邊的田護衛招唿道:“我們也離開吧,公主還在府上等著消息。”


    又避開謝景行的眼神,道:“景行,舉人會應還沒結束,你此時不需與我一同離開,再去同你幾位友人聚聚吧。”


    不等謝景行說話,他又道:“為金匾城送去軍需和救濟物資一事,還須我與公主多番忙碌,之後許是顧不上你,你便在家中安心準備會試。”說到此處,他才總算是對上了謝景行的視線,“莫要分心他事。”


    謝景行嘴角微不可查地抽了抽,別以為這麽說,他就不知道安淮聞這是在迴避他說的提親之事,可他又能如何呢?隻能眼睜睜看著安淮聞說完後,便帶著田護衛離開。


    被未來老丈人過河拆橋,這他能找誰說理去?


    不過,嶼哥兒還沒迴來,確實也不用著急,他還需在嶼哥兒迴京前,備足聘禮才行。


    當務之急,還得同天下商行合作,將玻璃給弄出來。


    他都幫了這麽多的忙了,合作之時多要幾分利潤,也是應該的吧。


    第180章


    等坐在了馬車裏,再不用擔心謝景行突然說出什麽他迴答不了的話時,安淮聞才總算是鬆了口氣。


    他年入中年,還是頭一次被一個少年人溫和的視線看著,卻感覺到了如此大的壓力,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作為長輩,他們已是占了這個年輕人太多便宜了。


    前期他們對上何懷仁和太後,完全是處於劣勢,隻能艱難支撐,可在謝景行的隱藏身份,天外居士突然出現後,他們便借由華夏詩和期刊頂住了何懷仁一黨的步步緊逼,並因勢而動,一步步將局勢變成了長公主占了上風的局麵。


    而在他們又遇到金匾城的難關時,無論是在保衛金匾城一戰中,起了極大作用的火藥和紅衣大炮,還是此次金匾城急需的軍需和救濟物資,又都是借由謝景行解決的。


    想到此處,安淮聞真覺得謝景行身上好像有些莫名其妙的福氣,也多虧他是站在己方的,若是被何懷仁籠絡去,他們可不知得多頭疼。


    想來許多事情都是天注定的,幾年前嶼哥兒離開京城時,他們憤懣又無力,可殊不知正因如此,才為他們帶來了這麽大一個幫手。


    雖說沒親眼見到太後和何懷仁此時如何焦慮,可安淮聞猜也猜得到,隻要工部獨掌紅衣大炮一日,太後和何懷仁就安不下心,想來此時定是焦頭爛額。


    而所有轉變的源頭隻是一件太後都已忘記的事情,當年顧紹嘉初露鋒芒之時,太後想讓顧紹嘉將嶼哥兒送進宮,用以轄製顧紹嘉和安淮聞,迫地他們不得不將嶼哥兒送出京城,若是太後和何懷仁知道此間因果,不知該做什麽感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攻的種田科舉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一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一行並收藏穿越攻的種田科舉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