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仲眉尾一斜,哼哼道:“你這是求人的態度?”
顧妍不由便瞟了他眼。
趾高氣昂,連鼻孔都要朝天了,光等著人給他低聲下氣呢。
他晏仲別的本事倒是沒有,就一手醫術勉勉強強還能拿得出手,先前被這小丫頭壓榨了多少迴啊,今兒怎麽著也得討點迴來。
顧妍幽幽歎道:“前兩個月醃製的酸蘿卜和水黃瓜,應該差不多能吃了吧。先頭在舅舅那裏就一直惦記著,每每想起都覺口齒生津……”
晏仲的眉頭倏地一跳,幾不可察吞了口口水。
蕭瀝抿唇笑而不語。
顧妍繼續說:“還有老酸筍和醃茄子,切末拌上細碎的泡椒和腱子肉,釀到青椒裏,放進蒸籠大火蒸上半刻……再做上一道香辣蟹還有缽缽雞。用秋菊、枸杞、冰糖、紅棗,放一起燉上大半個時辰收汁,清熱去火……”
“行了行了行了!”晏仲趕緊出聲打斷。
不由自主舔了舔嘴唇,狠狠瞪向她:“多大點事?包我身上了!”
他拍著胸脯保證。
顧妍莞爾,退開兩步便鄭重行了一大禮,“多謝晏先生。”
晏仲這迴什麽鳥氣都散了,咽了咽口水問:“你剛說的,都給做不?”
“這是自然。”
晏仲這才樂顛顛地跑去做事。
蕭瀝望了眼,“我還是頭迴見到晏叔這麽熱心。”
顧妍疑道:“先生不是國公爺的幕僚嗎?”
以晏仲的性子來講,除卻有些貪圖口腹之欲外,目下無塵,十分怪癖高傲,很難想象他會給人賣命。
每每晏仲幫她做什麽事。作為同等報酬的,都會是一桌珍饈美食。
難道鎮國公也是用這種方式圈住他的?
蕭瀝沉吟片刻,搖搖頭道:“並非那麽簡單。具體如何我不清楚,但祖父的其他幕僚,我和伊人都隻喚一聲先生,而晏叔……比較特別。”
至於是特別在哪裏,就不是顧妍所關心的事。
她忽然定定看向蕭瀝。心情是難言的複雜。
“我好像。總是在不停地麻煩你。”
在對的時刻,出現在對的地方。多少次置於險地,都是靠的他方能逢兇化吉。否則自己還不知能有幾條命可丟。
他不動聲色:“這樣不好嗎?”
不好?
倒不是說好不好吧,她隻是覺得,很不習慣。
從前是一個人在承擔,一個人在隱忍。現實逼著她不得不打起精神,殫精竭慮地過每一天。外祖父和舅舅的出現讓她能開始依靠別人。可前頭養成的習慣又教她總將事憋在心裏,不肯輕易對誰敞開。
舅舅或是外祖父也便罷了,可如今麵對蕭瀝,這種甘願吐露和依賴的心情……太過微妙。
她不曉得怎麽說。隻是笑道:“欠你的越來越多了。”
對方忽然就沒了聲音。
沉默了好一陣,這才掩了眸子別過臉去,“我從不是為了要讓你覺得虧欠。你也沒必要次次弄得此般分明。”
聲音十分低沉。
顧妍覺得,他似乎是有些生氣了。
其實要說生氣還算不上。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失落。
兩人皆不擅處理這種尷尬,蕭瀝欲言又止,終於還是搖搖頭淡然道:“我先迴去了,還有許多事未做。”
躊躇了一瞬,扭頭便走。
顧妍怔怔窒在原地,盯著自己鞋尖上繡著的明麗海棠。
花瓣片片舒展,美豔惑人。
明明是昨天才迴的京畿,過兩日又要趕著上衙,不趁著這期間好好歇息,反倒圍著她跑前跑後,都是為了什麽呢?
她又不是傻子,哪還能不明白……
“這個笨蛋。”她輕聲喃喃。
眼前驀地一暗,身前似乎是多了一個人,高大的個子擋住光亮,隻將她籠罩在那片暗影裏。
顧妍看到有一根鮮紅的絡子在眼前晃動不已,猛地便抬起了頭。
連她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此時眼裏的欣喜和期待。明亮濕潤的眸子一瞬不瞬盯著他瞧,裏頭有一種璀璨的東西深深攝住心魂。
她問:“怎麽又迴來了?”
蕭瀝不大自在地掏出隻平安符遞過去,“一緣大師加持的,可保平安,剛忘了給你。”又說:“不管有沒有用,你帶著再說。”
顧妍愣愣接過。
明黃色符咒上用朱砂繪著符文,疊成三角形封上口,看著再普通不過了,若說唯一的不同,大約就是它是出自一緣大師之手。
蕭瀝似乎是和一緣禪師十分熟稔,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東西,她卻能接二連三地收到。
驀地想起了一件事,她抬頭問道:“上次那一個是不是你托伊人送來的?”
兩年多以前的那個冬季,她纏綿病榻了近兩月,病情一直沒有起色。晏仲過來給她請脈,伊人則將一緣大師的平安符送來。那隻平安符,至今仍還在她床頭的香囊裏放著……
那時伊人的神情就很不自然,她不曾多想,可而今迴憶起,又覺十分奇怪。
伊人是不信這個的。在太皇太後薨逝以前,她從不曾聽過伊人對禪門有所偏好,讓她抄一本佛經她都能磨上十天半個月,直到阿白找出了巫蠱偶,伊人才懵懵懂懂開始有些信佛。
可這都是最近的事了,那個時候,伊人哪能去給她要什麽平安符去?
蕭瀝的神色更加不自在,握拳抵口清咳了聲,“沒什麽事我先走了。”
“蕭令先!”
顧妍叫住他,尾音輕顫。
有一種酸澀從心底升騰起,融貫到四肢百骸。仿佛自己就是被珍視、被寵愛的。
可隔得時間太長了,她漸漸忘了那種被喜歡的滋味,也忘了喜歡人的感覺。
“謝謝你。”
蕭瀝等了良久。聽到她這麽說,不明白她究竟是想要感謝什麽。
謝他為她求平安符?謝他總是被她麻煩?還是謝他救了柳氏和顧婼?
而沒過多久又聽她加了句,“我送你。”
雖然這麽說,反倒走到他前頭去了。
蕭瀝微愣,彎了彎唇快步跟上。
顧崇琰迴到顧宅,沒過多久,天色就黑了。照例先是去陪徊哥兒玩耍一陣。
徊哥兒現在已經能流利地說話。搖著小撥浪鼓聽咚咚咚的聲音。就咯咯直笑。
顧崇琰給他買了一些小孩子玩意兒,徊哥兒太喜歡了,一見顧崇琰就邁著兩隻小短腿“噔噔噔”地跑過去。嘴裏直叫著“爹爹”。弄得乳娘跟在後頭連連喊小心。
活潑好動的孩子,眼神單純又天真。
顧崇琰將他抱到懷裏。
李氏放下手裏的賬冊,看著兩父子大眼瞪小眼,微微地笑。
自從安氏被放妻。顧家的中饋就交到了李氏手上。
顧老太太自從中風後,身體就不大利索。也沒有這個精力去插手了。
顧大爺納了幾房美妾,全是為了給他傳宗接代的,可眼瞧著半年多過去,沒一個肚皮有動靜。反倒是顧大爺憔悴消瘦了不少。
二房唯有玉英一個姨娘,身份不夠,她也沒這個資格去和李氏爭搶。如此一來。李氏反倒成了當家太太,上上下下對她隻有尊敬的份。
顧崇琰掏了隻木風車給徊哥兒。吹了口氣,木風車就骨碌碌地轉,看得徊哥兒連連拍手。
“三爺迴來了。”李氏溫柔地要將徊哥兒接過,“這孩子長得實,可不輕,三爺累了,還是歇一歇。”
顧崇琰挑著眉說:“哪能這麽會兒就累,是不是,徊哥兒?”
抱著徊哥兒舉高,還轉了個圈,徊哥兒更開心了。
李氏由著父子兩個鬧。
等徊哥兒累了,才教乳娘將他抱下去。
李氏走近他,還能聞到他身上淡淡的檀香味。
顧三爺突然信了佛,每隔一段時日便去寺裏聽禪師講座開示,李氏沒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好。
拉著顧崇琰坐下,李氏伸手給他按壓太陽穴,柔軟無骨的手指微涼,觸碰著皮膚,好似有涓涓細流熨燙過,整個人都精神了。
顧崇琰驀地想起柳氏。
馬車翻滾了兩圈,在崖邊圍欄旁堪堪停下,一地的黑衣人屍體,還有滿目鮮紅狼藉。
侍衛丫鬟都跑到車廂邊上去,大聲喊著“郡主”和“縣主”,當時腦子裏的第一反應,便是柳氏還有顧婼顧妍。
在人堆裏瞧見了幾張熟麵孔,竟還有鎮國公世子在。
他幾乎就可以肯定了。
本該是幸災樂禍的心情,驀地發疼發緊。能巋然不動坐在車裏,一是因為前頭車馬擋了路,其次也是不知要用何種方式麵對他們。
聽說顧婼要成親了,對方是柳建文的義子,又是探花郎。
這門親事在顧崇琰看來是虧大了。身為先帝欽封的縣主,居然下嫁!怎麽著也得配上個皇子王孫啊!
信王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把女兒給柳氏養,真真是糟蹋!
顧崇琰頗有種恨鐵不成鋼之感。
至於顧妍……這個小女兒光讓他想到就覺得頭疼不已。在她手裏,他吃了多少虧啊?
百善孝為先,身為子女,她就是大逆不道!當初顧家落魄,他上王府示好,就是被那個妖孽似的小丫頭趕走,還讓晏仲指認他是個瘋子!
嗬,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瞧瞧他現在,有了魏都這個靠山,他還怕誰說事?
可這丫頭的命怎恁的好……和鎮國公世子定了親,禦賜婚約,羨煞旁人。
勳貴裏頭最拔尖的一戶,在沒有蕭泓作妖之前,哪個不會稱道一聲?
他本來還打算著,若婷姐兒沒法入後宮,也得想法子進鎮國公府……倒是被顧妍捷足先登。
轉瞬間,顧崇琰想了許多,迴過神來的時候,是聽到顧婼哭喊著娘親。
柳氏……
眉梢一挑,顧崇琰掀了車簾子望出去。秋陽高暖,照在那個臉色蒼白柔弱的女子身上。她頭上破了個口子,鮮血順著眉骨一路往下滑,看上去十分虛弱可憐,卻還是強撐著睜開眼睛和顧婼說話。
發髻散亂,神情憔悴,沾了滿臉的血,模樣如此狼狽,卻莫名吸住了他的目光。
柳氏變了許多,這一點他必須承認。
從前的柳氏,要碰上這種事,早就暈厥過去了,或是六神無主隻會嚇得直哭,膽子丁點兒大,光自己嚇自己就已經夠嗆,還要女兒想法子撐住場麵。
這個時候,倒是反過來了。
顧崇琰饒有興致地看了會兒。柳氏居然就這麽撐著,不肯合上眼皮。
顧婼拿帕子捂住柳氏的額頭,唐嬤嬤往四下裏瞅。
柳氏這種情況,必得及時就醫,可他們馬車已經壞了,眼下能借乘的,無非是他這輛。
顧崇琰忽的有點興奮,很期待見這幾個人低聲下氣求自己的模樣。
他已經很久沒有過這種心情了。
一帆風順枯燥乏味的人生,就需要這樣的調味劑來整理心情。
老神在在地正襟危坐,唐嬤嬤在跟車夫詢問,車夫可勁兒地刁難,他聽著唐嬤嬤的窘迫,好笑地冷冷勾起唇。
柳氏便道:“嬤嬤,不要麻煩人家了,我撐得住。”
說話聲音都是顫抖的,虛虛柔柔的,和從前沒什麽大的差別。
他陡然覺得不甘,或是看不得柳氏這種裝模作樣。掀開簾子便道:“讓她們上車。”
外頭一下子安靜了。
顧崇琰就朝柳氏和顧婼看過去。
顧婼被嚇傻了一樣瞪圓雙眼,柳氏看著卻平靜多了。
她比從前更有風韻,然而此時此刻她的眼裏,映著藍天白雲,映著青山綠水,映著花草鳥獸,瞳仁幽深濕潤,哪怕他就近在眼前,依然獨獨沒有他的影子。
以前這雙水靈靈的眸子,是始終圍繞著自己轉的。葡萄架下的少女,見到他時便雙眼明亮,臉頰暈紅,而不是如眼下,淡漠地就像是在看待一個陌生人。
那樣的目光,一瞬就敲擊在自己心上。
“在想什麽?”
李氏輕輕打斷他的遐思。
顧崇琰微愣,繼而笑道:“在想,婷姐兒怎的還沒迴來?”
顧妤成了汝陽公主的伴讀,又怎麽可能會少了顧婷的份?
給汝陽公主做伴讀的小娘子必然得是要德才兼備,這三人其實早就選好了,顧婷與沐雪茗身在其中,剩下一個,本該是袁老將軍的小孫女袁九娘。
李氏賣了顧四爺一個麵子,破格讓魏都將顧妤安排到其中,反倒將袁九娘擠了出去,所以顧妤現在拿李氏就當作菩薩似的供著!(未完待續。)
ps:感謝薏夕投的寶貴月票~
還有一更的,麽麽~
顧妍不由便瞟了他眼。
趾高氣昂,連鼻孔都要朝天了,光等著人給他低聲下氣呢。
他晏仲別的本事倒是沒有,就一手醫術勉勉強強還能拿得出手,先前被這小丫頭壓榨了多少迴啊,今兒怎麽著也得討點迴來。
顧妍幽幽歎道:“前兩個月醃製的酸蘿卜和水黃瓜,應該差不多能吃了吧。先頭在舅舅那裏就一直惦記著,每每想起都覺口齒生津……”
晏仲的眉頭倏地一跳,幾不可察吞了口口水。
蕭瀝抿唇笑而不語。
顧妍繼續說:“還有老酸筍和醃茄子,切末拌上細碎的泡椒和腱子肉,釀到青椒裏,放進蒸籠大火蒸上半刻……再做上一道香辣蟹還有缽缽雞。用秋菊、枸杞、冰糖、紅棗,放一起燉上大半個時辰收汁,清熱去火……”
“行了行了行了!”晏仲趕緊出聲打斷。
不由自主舔了舔嘴唇,狠狠瞪向她:“多大點事?包我身上了!”
他拍著胸脯保證。
顧妍莞爾,退開兩步便鄭重行了一大禮,“多謝晏先生。”
晏仲這迴什麽鳥氣都散了,咽了咽口水問:“你剛說的,都給做不?”
“這是自然。”
晏仲這才樂顛顛地跑去做事。
蕭瀝望了眼,“我還是頭迴見到晏叔這麽熱心。”
顧妍疑道:“先生不是國公爺的幕僚嗎?”
以晏仲的性子來講,除卻有些貪圖口腹之欲外,目下無塵,十分怪癖高傲,很難想象他會給人賣命。
每每晏仲幫她做什麽事。作為同等報酬的,都會是一桌珍饈美食。
難道鎮國公也是用這種方式圈住他的?
蕭瀝沉吟片刻,搖搖頭道:“並非那麽簡單。具體如何我不清楚,但祖父的其他幕僚,我和伊人都隻喚一聲先生,而晏叔……比較特別。”
至於是特別在哪裏,就不是顧妍所關心的事。
她忽然定定看向蕭瀝。心情是難言的複雜。
“我好像。總是在不停地麻煩你。”
在對的時刻,出現在對的地方。多少次置於險地,都是靠的他方能逢兇化吉。否則自己還不知能有幾條命可丟。
他不動聲色:“這樣不好嗎?”
不好?
倒不是說好不好吧,她隻是覺得,很不習慣。
從前是一個人在承擔,一個人在隱忍。現實逼著她不得不打起精神,殫精竭慮地過每一天。外祖父和舅舅的出現讓她能開始依靠別人。可前頭養成的習慣又教她總將事憋在心裏,不肯輕易對誰敞開。
舅舅或是外祖父也便罷了,可如今麵對蕭瀝,這種甘願吐露和依賴的心情……太過微妙。
她不曉得怎麽說。隻是笑道:“欠你的越來越多了。”
對方忽然就沒了聲音。
沉默了好一陣,這才掩了眸子別過臉去,“我從不是為了要讓你覺得虧欠。你也沒必要次次弄得此般分明。”
聲音十分低沉。
顧妍覺得,他似乎是有些生氣了。
其實要說生氣還算不上。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失落。
兩人皆不擅處理這種尷尬,蕭瀝欲言又止,終於還是搖搖頭淡然道:“我先迴去了,還有許多事未做。”
躊躇了一瞬,扭頭便走。
顧妍怔怔窒在原地,盯著自己鞋尖上繡著的明麗海棠。
花瓣片片舒展,美豔惑人。
明明是昨天才迴的京畿,過兩日又要趕著上衙,不趁著這期間好好歇息,反倒圍著她跑前跑後,都是為了什麽呢?
她又不是傻子,哪還能不明白……
“這個笨蛋。”她輕聲喃喃。
眼前驀地一暗,身前似乎是多了一個人,高大的個子擋住光亮,隻將她籠罩在那片暗影裏。
顧妍看到有一根鮮紅的絡子在眼前晃動不已,猛地便抬起了頭。
連她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此時眼裏的欣喜和期待。明亮濕潤的眸子一瞬不瞬盯著他瞧,裏頭有一種璀璨的東西深深攝住心魂。
她問:“怎麽又迴來了?”
蕭瀝不大自在地掏出隻平安符遞過去,“一緣大師加持的,可保平安,剛忘了給你。”又說:“不管有沒有用,你帶著再說。”
顧妍愣愣接過。
明黃色符咒上用朱砂繪著符文,疊成三角形封上口,看著再普通不過了,若說唯一的不同,大約就是它是出自一緣大師之手。
蕭瀝似乎是和一緣禪師十分熟稔,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東西,她卻能接二連三地收到。
驀地想起了一件事,她抬頭問道:“上次那一個是不是你托伊人送來的?”
兩年多以前的那個冬季,她纏綿病榻了近兩月,病情一直沒有起色。晏仲過來給她請脈,伊人則將一緣大師的平安符送來。那隻平安符,至今仍還在她床頭的香囊裏放著……
那時伊人的神情就很不自然,她不曾多想,可而今迴憶起,又覺十分奇怪。
伊人是不信這個的。在太皇太後薨逝以前,她從不曾聽過伊人對禪門有所偏好,讓她抄一本佛經她都能磨上十天半個月,直到阿白找出了巫蠱偶,伊人才懵懵懂懂開始有些信佛。
可這都是最近的事了,那個時候,伊人哪能去給她要什麽平安符去?
蕭瀝的神色更加不自在,握拳抵口清咳了聲,“沒什麽事我先走了。”
“蕭令先!”
顧妍叫住他,尾音輕顫。
有一種酸澀從心底升騰起,融貫到四肢百骸。仿佛自己就是被珍視、被寵愛的。
可隔得時間太長了,她漸漸忘了那種被喜歡的滋味,也忘了喜歡人的感覺。
“謝謝你。”
蕭瀝等了良久。聽到她這麽說,不明白她究竟是想要感謝什麽。
謝他為她求平安符?謝他總是被她麻煩?還是謝他救了柳氏和顧婼?
而沒過多久又聽她加了句,“我送你。”
雖然這麽說,反倒走到他前頭去了。
蕭瀝微愣,彎了彎唇快步跟上。
顧崇琰迴到顧宅,沒過多久,天色就黑了。照例先是去陪徊哥兒玩耍一陣。
徊哥兒現在已經能流利地說話。搖著小撥浪鼓聽咚咚咚的聲音。就咯咯直笑。
顧崇琰給他買了一些小孩子玩意兒,徊哥兒太喜歡了,一見顧崇琰就邁著兩隻小短腿“噔噔噔”地跑過去。嘴裏直叫著“爹爹”。弄得乳娘跟在後頭連連喊小心。
活潑好動的孩子,眼神單純又天真。
顧崇琰將他抱到懷裏。
李氏放下手裏的賬冊,看著兩父子大眼瞪小眼,微微地笑。
自從安氏被放妻。顧家的中饋就交到了李氏手上。
顧老太太自從中風後,身體就不大利索。也沒有這個精力去插手了。
顧大爺納了幾房美妾,全是為了給他傳宗接代的,可眼瞧著半年多過去,沒一個肚皮有動靜。反倒是顧大爺憔悴消瘦了不少。
二房唯有玉英一個姨娘,身份不夠,她也沒這個資格去和李氏爭搶。如此一來。李氏反倒成了當家太太,上上下下對她隻有尊敬的份。
顧崇琰掏了隻木風車給徊哥兒。吹了口氣,木風車就骨碌碌地轉,看得徊哥兒連連拍手。
“三爺迴來了。”李氏溫柔地要將徊哥兒接過,“這孩子長得實,可不輕,三爺累了,還是歇一歇。”
顧崇琰挑著眉說:“哪能這麽會兒就累,是不是,徊哥兒?”
抱著徊哥兒舉高,還轉了個圈,徊哥兒更開心了。
李氏由著父子兩個鬧。
等徊哥兒累了,才教乳娘將他抱下去。
李氏走近他,還能聞到他身上淡淡的檀香味。
顧三爺突然信了佛,每隔一段時日便去寺裏聽禪師講座開示,李氏沒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好。
拉著顧崇琰坐下,李氏伸手給他按壓太陽穴,柔軟無骨的手指微涼,觸碰著皮膚,好似有涓涓細流熨燙過,整個人都精神了。
顧崇琰驀地想起柳氏。
馬車翻滾了兩圈,在崖邊圍欄旁堪堪停下,一地的黑衣人屍體,還有滿目鮮紅狼藉。
侍衛丫鬟都跑到車廂邊上去,大聲喊著“郡主”和“縣主”,當時腦子裏的第一反應,便是柳氏還有顧婼顧妍。
在人堆裏瞧見了幾張熟麵孔,竟還有鎮國公世子在。
他幾乎就可以肯定了。
本該是幸災樂禍的心情,驀地發疼發緊。能巋然不動坐在車裏,一是因為前頭車馬擋了路,其次也是不知要用何種方式麵對他們。
聽說顧婼要成親了,對方是柳建文的義子,又是探花郎。
這門親事在顧崇琰看來是虧大了。身為先帝欽封的縣主,居然下嫁!怎麽著也得配上個皇子王孫啊!
信王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把女兒給柳氏養,真真是糟蹋!
顧崇琰頗有種恨鐵不成鋼之感。
至於顧妍……這個小女兒光讓他想到就覺得頭疼不已。在她手裏,他吃了多少虧啊?
百善孝為先,身為子女,她就是大逆不道!當初顧家落魄,他上王府示好,就是被那個妖孽似的小丫頭趕走,還讓晏仲指認他是個瘋子!
嗬,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瞧瞧他現在,有了魏都這個靠山,他還怕誰說事?
可這丫頭的命怎恁的好……和鎮國公世子定了親,禦賜婚約,羨煞旁人。
勳貴裏頭最拔尖的一戶,在沒有蕭泓作妖之前,哪個不會稱道一聲?
他本來還打算著,若婷姐兒沒法入後宮,也得想法子進鎮國公府……倒是被顧妍捷足先登。
轉瞬間,顧崇琰想了許多,迴過神來的時候,是聽到顧婼哭喊著娘親。
柳氏……
眉梢一挑,顧崇琰掀了車簾子望出去。秋陽高暖,照在那個臉色蒼白柔弱的女子身上。她頭上破了個口子,鮮血順著眉骨一路往下滑,看上去十分虛弱可憐,卻還是強撐著睜開眼睛和顧婼說話。
發髻散亂,神情憔悴,沾了滿臉的血,模樣如此狼狽,卻莫名吸住了他的目光。
柳氏變了許多,這一點他必須承認。
從前的柳氏,要碰上這種事,早就暈厥過去了,或是六神無主隻會嚇得直哭,膽子丁點兒大,光自己嚇自己就已經夠嗆,還要女兒想法子撐住場麵。
這個時候,倒是反過來了。
顧崇琰饒有興致地看了會兒。柳氏居然就這麽撐著,不肯合上眼皮。
顧婼拿帕子捂住柳氏的額頭,唐嬤嬤往四下裏瞅。
柳氏這種情況,必得及時就醫,可他們馬車已經壞了,眼下能借乘的,無非是他這輛。
顧崇琰忽的有點興奮,很期待見這幾個人低聲下氣求自己的模樣。
他已經很久沒有過這種心情了。
一帆風順枯燥乏味的人生,就需要這樣的調味劑來整理心情。
老神在在地正襟危坐,唐嬤嬤在跟車夫詢問,車夫可勁兒地刁難,他聽著唐嬤嬤的窘迫,好笑地冷冷勾起唇。
柳氏便道:“嬤嬤,不要麻煩人家了,我撐得住。”
說話聲音都是顫抖的,虛虛柔柔的,和從前沒什麽大的差別。
他陡然覺得不甘,或是看不得柳氏這種裝模作樣。掀開簾子便道:“讓她們上車。”
外頭一下子安靜了。
顧崇琰就朝柳氏和顧婼看過去。
顧婼被嚇傻了一樣瞪圓雙眼,柳氏看著卻平靜多了。
她比從前更有風韻,然而此時此刻她的眼裏,映著藍天白雲,映著青山綠水,映著花草鳥獸,瞳仁幽深濕潤,哪怕他就近在眼前,依然獨獨沒有他的影子。
以前這雙水靈靈的眸子,是始終圍繞著自己轉的。葡萄架下的少女,見到他時便雙眼明亮,臉頰暈紅,而不是如眼下,淡漠地就像是在看待一個陌生人。
那樣的目光,一瞬就敲擊在自己心上。
“在想什麽?”
李氏輕輕打斷他的遐思。
顧崇琰微愣,繼而笑道:“在想,婷姐兒怎的還沒迴來?”
顧妤成了汝陽公主的伴讀,又怎麽可能會少了顧婷的份?
給汝陽公主做伴讀的小娘子必然得是要德才兼備,這三人其實早就選好了,顧婷與沐雪茗身在其中,剩下一個,本該是袁老將軍的小孫女袁九娘。
李氏賣了顧四爺一個麵子,破格讓魏都將顧妤安排到其中,反倒將袁九娘擠了出去,所以顧妤現在拿李氏就當作菩薩似的供著!(未完待續。)
ps:感謝薏夕投的寶貴月票~
還有一更的,麽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