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真定城內朝廷軍後,燕軍開始打掃戰場。


    楚禎騎著馬,緩步行進戰場中,右手側懸浮著時空史書。


    燕軍士卒見到這一幕,紛紛吃驚看來。


    有不少將領認識他,上前行禮,為他指示前往真定城方向。


    一路上,屍山血海。


    許多屍體被從河裏撈起,堆積在岸邊,楚禎騎馬走過橋時,仿佛來到了奈何橋上。


    “史官!”


    朱高煦騎馬趕來迎他,一場酣暢淋漓大戰後,他顯得越加精神。


    但見楚禎神情嚴肅,他也就識趣的收斂了笑容。


    不一會,換了一身衣服的朱棣也來了,親自指揮眾人挖坑,將眾多明軍屍首埋起,並焚香禱祝,祭吊英靈。


    楚禎也上了一炷香,才與朱棣等人騎馬進入城內。


    在知府衙門,朱棣讓人把耿炳文等帶上來。


    “賜座!”


    朱棣命人搬來座椅,讓這些敗軍之將坐下再談。


    楚禎喝了口茶,見朱高煦、張玉等人都直勾勾看著耿炳文一幹人等,大有誰不投降就宰了誰之意。


    這場大戰贏得漂亮。


    但在大戰之前,他們每個人都承受巨大壓力,特別是朱棣力排眾議,以三千騎率先衝入敵營,親自上陣誘敵,使得他們更是繃緊心弦,生怕殿下被流矢擊中,或戰馬失蹄。


    “我與諸位,已有數年未見。”


    朱棣先感慨道,又對他們情真意切的說:“你們當中,既有洪武老臣,跟隨太祖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戰功,又有我的親戚,我實在不願與諸位在這樣的情形下相見!”


    楚禎笑了下,朱棣這話說得有水平。


    先懷念舊日交情,再說起朱元璋的事,提醒他們:


    你們是洪武老臣,我是我爹封的藩王,你們不該來打我,我也不該打你們,咱們是相好,壞的人在應天府!


    朱棣再說道:“我就藩以來,一直兢兢業業,為國守邊,豈知幼主嗣位,奸佞日夜構陷,幼主聽信讒言,殘害骨肉,使太祖在天之靈不得安寧,致使有了今日之禍!”


    眾人一陣沉默。


    楚禎知道,現在就缺一個領頭的,隻要有人投降,觀望的人也會紛紛投降。


    “殿下。”


    老將耿炳文,率先無奈的開口問道:“臣所駐紮的營地被殿下衝擊,殿下徑直來到我帥帳前,莫非…殿下早有細作”


    他也實在想不通,燕王敢率三千人衝營也就罷了,偏偏還是直取他這個主帥,擄了就走,沒有絲毫猶豫!


    耿炳文當時正送朝廷使者出了營帳,聽到遠處騷動,剛要逃離,燕王就殺過來將他擒住。


    半點反抗機會也沒有!


    “長興侯不知。”朱棣笑著拿出一根竹筒狀的東西,“早在之前我就用此望遠鏡觀察,剛好見使者入營,故而知道長興侯所在。”


    “後世史官……望遠鏡”


    聽了解釋後,耿炳文把目光看向了楚禎,想通了一件事,驚訝問道:“莫非就是楚史官說燕王殿下您在將來會是太宗……”


    朝廷軍眾將,顧成、李堅、劉遂等,皆看向了這位神秘史官。


    他們先前在混戰時,聽到燕軍高喊太宗殿下,甚至誤以為自己聽錯了。


    太宗是廟號,如何與殿下這詞混在一起


    及到後來,燕軍在真定城下高唿太宗殿下威武時,他們才敢肯定,燕軍口中的“太宗”,就是燕王朱棣!


    這怪異至極的稱唿,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哪有人喊廟號的。


    如今,聽到燕王身旁有一位手持史書的史官,他們才想明白其中奧妙。


    是史官透露這場靖難的結局:


    燕王入主應天府,廢了侄兒建文帝,當上了“太宗”!


    如果是大戰之前,他們怎麽也不會信這事,隻一個都司兵力的燕王,怎能對抗剛開國三十年的大明朝


    可現在,燕王以少打多,鯨吞他們十萬大軍!


    “太宗……”


    眾將士咀嚼著這廟號所代表的含義。


    他們大概猜出來,燕王起兵造反,將士都沒多少信心,隻是追隨燕王罷了。


    如今有一位史官站出來,說燕王未來會是太宗,他們自然也就樂意相信,乃至是堅信,燕王就是太宗!


    朱高煦看不下去了,喊道:“要投降我爹的趕緊,史官說了我皇爺的天下該由我爹來繼承!”


    “你閉嘴!”朱棣罵道:“太宗殿下這詞就是從你口中傳出,我還沒找伱算賬!”


    “呃,爹,我沒喊太宗殿下……”


    朱高煦訕訕笑著。


    朱棣又對眾人說了一番自己不是為富貴,而是為國靖難的話。


    但沒人信。


    楚禎想起看的史書裏,朱能等將領,其實在建文三年時就上表勸進,讓朱棣趕緊登基稱帝。


    要知道,建文三年和元年,朱棣占的地盤都是一樣,就隻有北平周圍三個府。


    而朱能等將領卻要勸朱棣登基。


    也不知他們是絕望了,想在臨死前過一把王侯癮,還是覺得戰況僵持,朱棣登基有利於安定人心。


    但不管怎麽樣,天下人都知道燕王起兵靖難後,就隻有兩條路:戰敗身死,或登基稱帝。


    “敢問史官!”


    駙馬李堅,朝楚禎拱手行禮:“燕王殿下要如何能奪得天下”


    眾人齊刷刷看來。


    這問題很關鍵。


    關係到他們生死,也關係到他們家人的榮華富貴。


    沒有人想站錯隊,除非那些誓死不從的忠臣。


    楚禎微微一笑,招出時空史書,在他們驚疑的目光中,開口說道:“史書裏,征虜大將軍耿炳文退守真定城,燕軍圍攻兩日未果,退迴北平。”


    “啊我進了城”


    在這一戰中被朱棣直接俘獲的耿炳文,不由得愣住,那怎麽和史書不一樣


    朱棣,朱高煦,張玉等人則是一陣尷尬。


    史官怎麽就直白說“征虜大將軍”呢。


    後人編的史書也不會改個詞,叫征北大將軍不好嗎!


    “顧成投降。”


    楚禎沒理會朱棣等人的感受,繼續說道。


    “我”


    被史官點到名的顧成豎起耳朵,聽自己未來的命運,聽到自己投降後,倒也沒意外,他內心本也不想死,做好投降燕王的打算。


    “之後被燕王送迴北平,協助朱高熾守城,立功,永樂二年封鎮遠侯!”


    永樂!!


    眾人抓住了關鍵詞。


    “永樂!”


    朱高煦猛地站起來,驚喜的看向楚禎:“我爹定的年號!哈哈哈,好,永樂這年號好,爹,你有年號了!”


    “閉,嘴!”


    朱棣從牙齒裏蹦出兩個字。


    但眼神卻爆發出光彩,顯出其內心也是激動的。


    永樂帝,這年號聽著舒坦,比建文好太多了!


    “我封侯了”


    比起永樂,顧成更關心自己封侯的事,臉上神情精彩,不知該驚喜,還是該繼續沮喪。


    他才剛打了敗仗,卻聽到自己因禍得福,被燕王俘虜,反而在燕王登基成為太宗永樂帝後,被封鎮遠侯!


    他今年也七十了,追隨過太祖起兵,也參加過大大小小戰事,卻始終沒能列爵,隻得了個世襲指揮使。


    83最新地址


    八年前,有人誣告他收受賄賂、僭用玉器,太祖開恩免了他罪過,算是補了他沒能列爵的遺憾。


    顧成實在沒想到,他七十歲了還能因投降燕王而封侯……


    “對,你因功封侯。”


    楚禎收起了史書,他對這場戰役就特別記住了耿炳文和顧成,耿炳文是主帥,顧成則是在後麵發揮大作用。


    “敢問史官,我呢”李堅按耐不住問。


    “你是誰”


    “……駙馬都尉,李堅!我家中妻子乃是太祖高皇帝第七女大名公主。”


    李堅報上自己名字,剛才他聽到史官也是直唿燕王世子之名。


    “哦,是你啊。”


    楚禎記得他的事,說道:“你被燕王押往北平府,半途死了。”


    “啊……”


    李堅心都涼了。


    楚禎再說道:“你妻子在燕王登基後害怕大禍臨頭,主動把你家世襲侯爵的誥券上交,一家得以幸免。”


    明成祖殺進南京城後,不但對朝臣進行清洗,對兄弟姐妹也是毫不客氣,凡當初支持建文帝的,一律處罰。


    除開年幼的寶慶公主,她被徐皇後撫養,反而得到明成祖寵愛。


    “我願降,殿下勿要殺我!”


    李堅十分幹脆。


    他妻子是公主,建文帝不敢對其怎麽樣。


    什麽半途而死,就是燕王暗中殺了他。


    如今他主動乞降,隻求能在燕王成為永樂帝後,從北平迴去見妻兒。


    “妹夫何出此言,我怎會殺親戚!”


    朱棣痛快答應下來。


    顧成也起身拜倒,說道:“臣被奸臣逼迫,如今見了殿下,如當日見太祖!”


    顧成心中揣測,此話定能讓燕王殿下大喜過望,誰知不見燕王喊他起來,抬頭一看,隻見燕王臉色複雜,半晌才讓他起身。


    依史官所言,讓他迴北平守城。


    耿炳文忍不住對楚禎問道:“不知我在史書裏又是如何”


    “你此戰敗了。”


    楚禎先說道,耿炳文黯然。


    “所以你之後的記載不多,有兩種說法,一是在此戰死,二是永樂元年遭彈劾,畏懼自殺。”


    “……”


    二者皆是死,無可奈何的耿炳文,朝楚禎拱手道謝,同樣降於燕王。


    主帥已降,其餘將領也多跟著投降,一些人趁機問自己在史書裏的事,楚禎哪裏記得那麽多,全都拒絕迴答。


    但有一人,讓楚禎不得不看向他,驚訝問:“你剛才說你叫什麽”


    “迴史官,我名平安,小字保兒,為太祖高皇帝養子。”


    平安說出自己名字和來曆,朱元璋養子不少,朱棣對這個義兄弟並不在意。


    楚禎看了看他,見他神情鎮定,即使落敗也並無大喜大悲之色。


    “史書裏,明太宗對你有句話作為評價,我覺得很合適。”


    眾人仔細聽著,平安也朝楚禎拱手:“不知太宗如何評價我”


    他不說燕王,隻說太宗。


    楚禎笑道:“平安,豎子耳,往歲從出塞,識我用兵!”


    平安一愣。


    眾人也麵麵相覷,怎麽是太宗罵人的話


    但仔細一想,這話卻一點都不簡單!


    太宗罵平安,反而證明他用兵如神,在之後戰役中多次給太宗造成麻煩,太宗無可奈何之下,才罵他是因早年跟自己出塞作戰,所以多次擊敗自己。


    朱棣眼神煥發光彩,對平安讚許道:“我竟不知保兒用兵如此之神,當年就該留你在我身邊,幸而如今還不晚!”


    當然不晚,平安已經被他所俘虜,再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了。


    張玉忽然問道:“史官,莫非我就是死在平安手中”


    他還惦記著這事。


    “是另一位名將,日後你們打了敗仗,就知道是誰了。”


    楚禎沒有說出盛庸的名字,轉過話題,對朱棣說道:“先前我答應你,等你打贏朝廷第一次進攻後就送你一些東西,現在就送你吧。”


    朱棣大喜,起身行禮道謝,燕軍眾將士也跟著站起,這讓耿炳文等人不禁好奇,來曆神秘的史官會送些什麽。


    “第一個,就是你想要的無線電台。”


    楚禎直接把準備好的電台拿出來,說道:“我在北平府記得多少個人,就送你多少部電台,你自己看給誰用。”


    朱棣一看,上麵就八個裝飾精致的盒子,換句話說,史官就隻記得八人。


    是哪八人


    朱棣心裏數了下,他夫妻二人,道衍,朱能、張玉、丘福,外加他兩個兒子


    但已經夠了,他原本以為自己隻能拿到兩部,能與家裏聯係上。


    如今有八部電台,夠他安排了!


    “史官肯定也送了我一部,爹,我自己拿吧!”朱高煦沾沾自喜道。


    朱棣沒理會他。


    楚禎再看向耿炳文等人,笑道:“今天又見了幾位名將,再送你三部吧。”


    他也沒管什麽十全十美,又拿出三部電台,總共十一部,都送給了朱棣。


    “多謝史官!”朱棣再道謝。


    楚禎擺手,繼續說道:“還有一本醫書,能減少些傷亡。另有一些種子,你拿迴去讓人種下,將來推廣後,能造福天下百姓。”


    即使他不幸敗了,醫書和這些作物也能流傳開。


    朱棣再次道謝。


    耿炳文,顧成,平安等人,對朱棣如此重視這些東西感到不解。


    隻是一本醫書而已。


    種子再好,也要至少五年才能讓百姓接受。


    無線電台又是什麽


    但在楚史官拆開盒子,親自教朱棣、張玉等人怎麽使用無線電台,說出它的功能後。


    耿炳文一眾人都震驚了!


    “與千裏外的人對話……”


    平安喃喃自語,看向滿麵笑容的燕軍眾人,心裏知道,即使不管史書裏的太宗,如今的燕王有楚史官相助,這場靖難之戰,也有了幾成獲勝的把握!


    “諸位可願與我一起,為國除奸”


    朱棣正式詢問眾人。


    “願隨殿下,掃除國賊!”


    連同平安在內,眾多將領紛紛投降。


    隻是顧慮他們家人,朱棣將他們全都送往北平,對外隻說俘獲。


    處理完將領,朱棣又出城去,親自與那些投降的士兵們談,將願意留下的萬餘人編入軍中,剩餘的七八萬人,給三天糧食後,盡數遣散。


    這就是藩王造反的天然缺陷。


    一是大多數人都不願追隨,強行留下,戰鬥力低下不說,還耗費吃糧餉。


    二是地盤太小,養不起太多的兵。


    十萬大軍一天的消耗就不少。


    史書裏,這一場戰役朱棣隻接收到了兩千人,餘者也是遣散,眼前有萬人願追隨他,已經算是不錯。


    楚禎沒有跟隨朱棣後續的行動,返迴海城,準備將倉庫裏的糧食種子拿出,再送去給他。


    83最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時空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業火之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業火之劍並收藏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