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從北宋軍兩次攻遼說起吧。”


    楚禎的一句話,又讓大宋君臣額頭冒汗。


    北宋,這稱唿倒也罷了,之前他們已經聽過。


    可竟然有兩次伐遼?!


    在宋朝群臣求知欲極強的目光中,楚禎繼續說道:


    “第一次伐遼,金兵已經攻下西京,天祚帝逃入夾山,燕京成了孤懸之地,且耶律淳被遼國耶律大石等擁立為天錫皇帝,建立北遼。


    且那時天祚帝聽信蕭奉先讒言殺死晉王,人心背離,遼國已等同於分裂為兩半。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北宋群臣決議在這時伐遼,以收複幽雲十六州!”


    “……”


    北宋君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誰都不敢說話。


    坐著的向太後不禁詫異問道:“遼已如此境地,國破在即,我大宋官軍竟還攻不下?”


    跪地中的童貫神情難看,口中連說“臣之罪也”等話。


    楚禎說道:“北宋軍伐遼前,宋徽宗給童貫定下三策:燕人望風投降,上也;燕王納款稱藩,中也;燕人不服,按兵巡邊,下也。”


    趙佶聽了,立刻讚許道:“此三策正合吾意!”


    楚禎、李清照、向太後等周圍人目光看向他。


    趙佶表情凝滯,連忙再改口:“朕非是宋徽宗,朕隻是認為……這王師,該如此。”


    他神情尷尬,訕笑著。


    楚禎懶得理會,繼續說道:“宋徽宗、王黼、梁師成等支持聯金滅遼的人,以為大宋王師一到,燕地百姓就會簞食壺漿,開門來迎,豈知燕地已被遼朝管轄二百年,漢人早已成了遼人,耶律大石輕易就能召集數萬人成軍。”


    趙佶不敢吭聲了。


    被點到名的太尉梁師成,把腦袋低著,心裏祈禱仙官別再提到他的名字!


    跪著的種師道歎道:“聯金滅遼實乃師出無名,宋遼已相安無事百年,金滅遼之際,我等即便不出手相助,也不該趁人之危。”


    沒人接他的話,隻童貫看他一眼。


    楚禎說道:“伐遼之前,蔡攸指著宋徽宗身側的二位美嬪,說若是伐遼得勝歸來,就把她們賞賜給他。”


    趙佶聽了,勃然大怒,朝群臣中一人罵道:“蔡居安,你竟敢窺視朕宮裏的人!”


    群臣驚詫看來,蔡攸慌忙下跪,俯首拜倒,悲戚的喊道:“陛下,臣不敢!!”


    不敢?


    楚仙官豈會汙蔑他?


    向太後看不下去了,對趙佶說道:“官家,且聽完楚仙官的話再說。”


    於是君臣噤聲,繼續聽仙官所講述的曆史。


    “監軍尚且如此,底下人又能好到哪裏去?”


    楚禎說道:“再有宋徽宗三策在前,童貫定策猶豫不決,種師道見了他後,又還說了不該伐遼之事。該戰還是該退,該招降還是該力克,北宋始終遲疑不定。”


    童貫立刻對種師道指責:“三軍已發,種將軍卻還在瞻前顧後,致使伐遼失利!”


    種師道無言以對,隻得磕頭請罪。


    趙佶看向了楚仙官,之前仙官說過,種老將軍是難得還能打勝仗的人。


    “此事,我也認為是鍾老將軍你做錯了。”


    楚禎說出自己意見,“但這並非隻你一人,北宋君臣皆如此,或者說,自黨爭以來,北宋朝廷就紛爭不斷,有人支持的事,就必然有人反對!很多時候都是為反對而反對。”


    聯金攻遼這一計策,不能說是錯,若是能順利收複燕京,這一步棋就是英明之舉。


    可惜大宋實在太爛了,皇帝不行,大臣不行,將領也不行,也就別指望士兵有士氣。


    李清照看了一眼大宋群臣,見這些往日裏威風八麵的大臣,此刻都被楚郎君說得抬不起頭來。


    群臣焉能不知黨爭之害?


    但無人能將之停下。


    “在這樣的情形下,北宋開始伐遼。”


    楚禎快刀斬亂麻:“第一次伐遼,蘭甸溝之戰,楊可世領數千騎遭遇耶律大石兩千人,楊可世敗,浴血殺出。


    第二戰,白溝之戰,種師道數萬西軍對耶律大石數千人隔河相望,北宋軍因有童貫下達的‘不可濫殺無辜’之令,因此躊躇不定,且西軍剛打完方臘,多不願再出征,士氣不佳。


    多方因素下,第二日郭藥師率常勝軍萬餘人來到時,北宋軍再敗。”


    大宋君臣心中驚駭。


    種師道無言以對,望了一眼童貫,而童貫則看向了趙佶。


    上中下三策,實際就隻有上策,也就是宋徽宗欲要以王師震懾遼軍,使其歸降。


    且方臘反賊竟能堅持那麽久,在伐遼之際才剛剛平定!


    楚禎繼續說:“第三戰,範村,辛興宗與蕭幹對戰,激戰數日,同樣戰敗。至此,北宋第一次伐遼以失敗告終,宋徽宗急命班師迴朝。”


    頓了一下,楚禎說道:“北宋史書所記三場大戰經曆不甚詳細,上到宋徽宗,中的童貫、種師道、辛興宗、楊可世等將領,以及士兵士氣等,皆造成此次伐遼失敗。”


    大宋君臣聽到這裏,唯有沉默。


    三戰皆敗,還有什麽可說的?


    這已不是一兩個將領的事,而是北宋,不,是大宋!就是大宋官軍爛透了。


    “但比起第二次北伐,第一次的伐遼竟還算戰績喜人。”


    楚禎的下一句話,讓大宋上到趙佶、向太後、鄭皇後,下到五六品小官,全都難以置信的看過來。


    三戰皆敗的伐遼,竟能稱得上戰績喜人?


    有何戰績可言?!


    “第一次伐遼後,種師道,辛興宗等被童貫推責,數月後耶律淳病死,郭藥師率常勝軍投降北宋。在此情形下,大宋君臣再次決議伐遼。”


    聽了仙官的話,向太後看向趙佶,歎道:“官家有收複燕地之心,奈何無北伐之力。”


    趙佶的臉色好看了許多。


    楚仙官言語犀利,將大宋上下罵了個遍,連他這個皇帝也沒例外,實在令他顏麵無光。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幸好楚仙官是一個不落全都罵了,否則他無顏再當這皇帝!


    李清照也看向了楚郎君,拚命給他眼神。


    “……”


    楚禎收到了,但沒理會她,繼續說:“依舊童貫主帥,劉延慶代替種師道,北伐,於盧溝與蕭幹所率遼軍對戰,小敗。”


    聽到“小敗”二字,眾人竟是慶幸起來。


    僅僅是小敗,而非慘敗!


    “不久後,劉延慶聽取遼國降將郭藥師的建議,派遣他與楊可世兄弟、高世宣、王奇、王端臣等領先鋒軍直取燕京,劉光世領五萬軍分先後支援。”


    這一次楚仙官點了許多人的名字,趙佶等人聽得仔細。


    “郭藥師,楊可世來到燕京後,派人裝作百姓入城,奪得燕京幾座城門,數千北宋軍隨後入城,留趙鶴壽兩千人在北門外駐守。”


    “此計甚好!”


    童貫尖著嗓子叫好。


    眾大臣總算能鬆了口氣,數千大宋官軍入了城,外邊又有兩千軍隨時支援,且有劉光世領五萬軍趕來的途中。


    燕京豈有不被大宋拿下之理?


    雖然楚仙官說第二次伐遼是大敗,但好歹拿下了燕京,保住了大宋臉麵。


    “好?”


    楚禎淡淡瞥了以宦官領軍的童太尉一眼,童貫立時不敢言語。


    “入了城後,宋軍自以為得勝,以郭藥師為首,楊可世等人開始放縱部下劫掠財物,殺戮契丹、奚人,皇城內的蕭德妃因此拒不投降,且城內契丹人皆拿起武器反抗,致使北宋軍在城內舉步維艱。”


    大宋君臣再次失聲。


    他們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他們聽到楚仙官繼續說道:“不久後,耶律大石、蕭幹等迴援燕京,同樣裝作宋軍騙開城門,入城後立刻關閉城門!”


    趙佶,童貫,種師道等人,皆目瞪口呆。


    同樣的計策,竟然奏效兩次!?


    楚禎說道:“楊可世兄弟,高世宣等與遼軍廝殺,城外趙鶴壽的兩千人馬卻不見人影,劉光世的五萬軍走了兩日都未到燕京。”


    “於是,高世宣、王奇、李嶢、石洵美、王端臣等人戰死,楊可世,郭藥師等逃離燕京。據說一位姓嶽的南宋名將也在此戰中得以幸存。”


    眾人皆沉默,大宋官軍隻差一步,便能奪取燕京城。


    誰知峰迴路轉,竟是如此慘烈的收場!


    “趙鶴壽,劉光世為何不至?!”


    趙佶再次大怒,從楚仙官講述中,他幾乎看到了大宋收複燕京,結果就因這兩人而功敗垂成!


    趙鶴壽不在汴京。


    “陛下,臣有罪!”


    在很遠處站著的劉光世跪倒在地,與其他人一樣請罪。


    從他站的位置,就知道他如今官職低微。


    他的父親劉延慶,也跪下來請罪。


    “他們二人不來支援有很多說法。”


    楚禎不想看下去了,繼續說道:“有人說,是因為投降來的郭藥師不想趙鶴壽立功,他也是遼人降將,劉光世同樣與楊可世有間隙,於是故意拖延。”


    “陛下!!”


    遠處的劉光世高聲叫冤,他如今壓根不認識楊可世!


    楚禎沒等趙佶說話,就繼續說道:“敗退燕京後,耶律大石等傳訊劉延慶,稱有三十萬大軍將至,劉延慶大驚,燒營南逃,北宋二十萬軍不戰而潰,被殺得屍橫遍野,糧草武器盡數丟失,北宋從此一蹶不振。”


    “……”


    “……”


    趙佶臉色慘白,望向底下劉延慶,見他冷汗直冒,卻已經沒力氣指責他了。


    不戰而潰,豈是一句丟人可概括?


    大慶殿前站著的宋朝武將文臣,在這一刻心裏隻剩下對遼國的深深恐懼。


    但還沒完。


    楚禎又往下說:“童貫見戰事失敗,怕宋徽宗責罰,於是請金兵攻燕京,他再以錢財從金國手裏買,總算收迴了燕雲十六州。”


    童貫:“……”


    他此刻隻想求仙官給他一點臉麵!


    “宋徽宗大喜,命人刻《複燕雲碑》,宣揚他的不世之功,又封童貫為廣陽郡王,其餘將士皆有賞賜。”


    “……”


    眾人已無話可說,趙佶臉上漲紅。


    “不久後,看出北宋虛實的金兵開始南下,沿路宋軍、各城池望風而降,金兵毫無阻礙渡過黃河,童貫棄太原而逃,被宋欽宗下令誅殺,懸首示眾。”


    楚禎的話帶著冷意,童貫隻覺手腳冰冷,慘叫一聲求饒:“陛下,臣……!”


    他竟未察覺宋徽宗變宋欽宗了!


    他上一句話剛當上廣陽郡王,以太監之身封王爺,可下一句話就被誅殺,梟首示眾!


    何其淒慘!


    “與童貫一起被殺——”


    楚禎的話,令諸多大宋臣子再次駭然,紛紛豎起耳朵聽。


    “或放逐而死的,還有蔡京,朱勔,王黼,李彥,梁師成,蔡攸,高俅,趙良嗣等。”


    楚禎看著這些人,淡淡說道。


    大慶殿內,無人不膽寒。


    任由你此時此刻大權在握,田宅眾多,家中仆役成群,可金兵南下後,盡皆屠戮。


    連宋徽宗也被擄走,成為金國階下囚!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時空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業火之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業火之劍並收藏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