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禎住上了江景房。


    望江樓真能望江,且不在六宮內,不過若是在大明常住,這裏也不合適。


    第二日。


    楚禎睡到了早上七點。


    隱隱聽到門外有喊他的聲音,才醒過來。


    “楚真君,該上朝了——!”


    “朱棣?”


    楚禎清醒過來,出門外一看,天已經大亮,身穿明黃五爪龍袍的朱棣已經站在門外,看到他出來後,方才鬆了口氣:


    “楚真君請快些洗漱更衣,早朝就等著你呢!”


    “……”


    楚禎現在就有一種上課遲到,全班都在等他來的感覺。


    趕緊迴屋裏換衣服。


    但宮女們已經走進,捧著各色衣物、配飾,準備伺候他換上。


    明朝親王、郡王也能用五爪龍,形態與皇帝太子的有些不同。


    楚禎想了想後,還是換上這套大明尚衣監縫製的五爪龍服裝,照了下鏡子,果然帥氣十足。


    出門後,朱棣略看一眼,趕緊讓楚禎上了肩輿,一起前往奉天殿。


    路上。


    “楚真君,待會上朝的時候——”


    “禮儀是吧?我懂,放心,不會讓你爹難看的。”


    朱元璋一統天下後,認為是元朝的寬鬆政策導致天下失去秩序,所以他讓禮部給臣民定下了一係列規矩。


    楚禎雖然不受禮法約束,但朝會上還是給洪武帝一個麵子,免得天子威儀受損,導致叛亂頻發。


    “這倒不是。”


    朱棣臉色有愧,說道:“是這半年來,父皇改革太多政策,又興建戰船、槍炮等,最近又在準備雲南戰事,以及國子監新增數學,物理等科目的事,讓不少大臣紛紛上奏諫言。”


    花錢的地方不少,進錢的地方卻隻有開海。


    楚禎笑道:“我倒無所謂,去聽聽他們說些什麽。”


    朱棣見他聽懂了,也就沒再說。


    來到奉天殿,足有上百位穿著朝服的官員列在殿外,朱棣已經下了肩輿,但卻讓楚禎繼續坐著,一路抬到了奉天殿前。


    楚禎被諸多文武官員齊刷刷的看著,一雙雙的眼睛,眼神各異。


    有驚訝,有憤恨,也有帶著笑意的迎他。


    朱棣讓抬肩輿的八位太監在殿門前停下,“請楚真君下輿!”


    燕王都行禮了,何況其他人?


    一眾等候的大臣們,也紛紛行禮,請楚禎下輿。


    “不必多禮。”


    被朱棣、朱元璋這兩人架在火上烤的楚禎,朝眾大臣笑道:“陛下許我不受禮法約束,各位也不必對我行太多禮數。”


    “竦萃丘塚,禮不可廢也!”


    殿外,一位靠近楚禎的大臣,含著怒意看他。


    楚禎沒聽懂。


    也不打算理會他。


    在儒學的範疇內和他們理論,那是一點勝算都沒有。


    “楚真君,請!”


    太子朱標從殿內走出,親自來請他進殿內。


    眾大臣中,有不少人都是手持笏板,眼皮子半睜半閉,一副什麽都沒看到,也不想多說的模樣。


    楚禎走進奉天殿,看到殿內四品以上的官,為首的幾個估計就是胡惟庸,李善長,各部尚書,都督僉事等。


    龍椅上還沒有人,底下放了兩張椅子,左右各一張。


    太子朱標請他上座,楚禎也就坐下來,麵朝大明眾大臣,外加一個朱棣。


    這體會頗為奇妙。


    不是大權在握,楚禎並不在意在一個朝代內的權力。


    而是親自見證、參與到曆史中。


    見證曆史,記下的史事才不會有偏差。


    “啪!”


    鞭響,奏樂,朱元璋從側門走進,儀禮司的司讚唱禮。


    眾大臣紛紛作揖禮,楚禎也站了起來,迎洪武大帝走進殿內,坐到台上禦座,俗稱龍椅上坐下來。


    “楚真君請就坐。”


    朱元璋也對他客氣了下。


    禮儀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來的。


    幸好,楚禎大概也隻上這唯一一次朝會,以後是說什麽也不來了。


    早上七點鍾朱棣就來到他門前喊他起床!


    現代人要是當了皇帝,肯定也是嘉靖萬曆,統統不上朝!


    “百官奏事!”


    禮儀完畢,司讚再唱禮,讓官員啟奏,朝議開始。


    楚禎沒說話,看著大明朝的官員到禦前輪番奏事。


    水患,民情,倭寇,農事,故元朝廷動向等。


    事不大,但不聽又不行。


    等了一會,終於有官員上前。


    “陛下,臣何公晏,彈劾楚真君。”


    一石激起千層浪。


    雖看不到百官騷動,卻能看出眾多官員受到的震動。


    終於來了。


    楚禎笑了下,等他說完。


    禦座上的朱元璋淡淡問道:“卿要彈劾何事?”


    何公晏手持笏板,啟奏道:“楚真君位雖高,卻不能作為群臣表率,初次上朝就失了儀禮,忘了時辰。且如今又坐於太子之側,與儀製相悖。臣請陛下去掉楚真君座椅,儀製與王公等同!”


    有理有據。


    楚禎都覺得他說的好!


    眾大臣雖然沒開口,但肯定大多數人都讚同。


    “楚真君之事不必再議。”


    朱元璋卻一口否定了何公晏的諫言,說道:“楚真君從天上來,能看後世千年事,非是大明臣民,自不必守世俗禮儀,你等若有意見,等你們也能看後世千年事,再來跟朕要真君封號!”


    一席話懟得何公晏啞口無言。


    但很快又有大臣站出來,“陛下,楚真君雖是天上仙家,可今日朝會卻讓陛下等候多時,此事……”


    “不用擔心這事。”


    楚禎終於開口:“我也就上這一次朝會。”


    遲到的事總算過去。


    但很快又有人站出,上奏進諫,請陛下停下建造耗費巨大的新戰船。


    此外,又有人出來,反對胡惟庸正在做的丈量田畝一事,斥責此事耗費巨大,卻於民無利。


    “陛下,臣啟奏,浙江一位姓宋的女子因不再裹腳而被夫家退婚,而跳水輕生,裹腳纏足一事……”


    “陛下,臣啟奏,廣西容縣有人借楚真君弟子之名,聚眾亂法……”


    一件件事情仿佛商量好了一樣匯報。


    先前禁了纏足,如今又再次提起。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遠不是隻要政策下達,沒人反對就能順利實行那麽簡單。


    朱元璋讓他們一件件稟告。


    最後快刀斬亂麻:“查明事實,若是事情因纏足而起,撫恤跳水輕生的女子家裏,抄了那男子的家,令其族內男丁充軍,七十以上亦不得免。朕要看看誰還敢因大腳而退婚的!”


    “以後凡敢以楚真君之名在外招搖撞騙的,一律處死,追隨者同罪,令各縣衙教導民眾,切不可信。”


    朱元璋又對楚禎說道:“野廟和尚、遊方道士借鬼神之說欺騙百姓錢財,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屢禁不絕,楚真君勿要介懷。”


    楚禎笑道:“何止大明,哪朝哪代都有詐騙的。”


    禦座朱元璋再問:“眾卿還有何事?”


    殿內安靜了一會。


    “陛下!”


    一位胡須灰白的年老大臣站出,“臣宋濂,啟奏。”


    宋濂!


    楚禎對洪武朝的官員印象不多,除開胡惟庸李善長外,就隻有這位太子老師了。


    但這宋濂說出來的話,就不怎麽好聽了。


    “臣請陛下於科舉考試中,不再考核算術,複歸宋、元舊製;國子監不再教授物理、化學,隻令工匠習之。天下士人依舊研讀記錄聖人之心的六經。”


    滿朝文武紛紛看來。


    楚禎直覺沒錯,剛才那一係列事情,裹腳,海船,禮儀等,都是針對他一人。


    也可以說是針對朱元璋推行的這一係列政策!


    上來就針對個人是愚蠢的,這些朝廷官員個個都是聰明人,會從各方麵先挑出毛病,再廢掉科舉中的數理化。


    盡管還未實行。


    “國子監現在不教六經了?”


    楚禎先問。


    “教。”


    “未來陛下會廢除科舉中的六經?”楚禎問禦座上的洪武帝。


    “聖人學問豈可輕廢。”


    朱元璋迴答他。


    楚禎笑道:“那不就成了?科舉不過是加入數理化,又不是不考六經了,你們還反對什麽?”


    反對者遠不止一個宋濂。


    又有人站出來。


    “陛下!”


    錢塘上奏道:“秦一統六國,焚書坑儒,二世而亡。秦末大亂,漢高祖敗項羽於垓下,定鼎天下,以‘太牢之禮’祭祀孔聖人,方有漢家四百年。


    如今陛下言楚真君自天而降,要廢黜聖人學問,學這不知所謂的數理化。


    臣敢問楚真君,數理化能治天下否?”


    手持笏板的錢塘抬起頭,直視太子右側坐著的應天護國真君!


    奉天殿內安安靜靜,卻透露著比戰場廝殺還要激烈的氣息。


    接著,又有人站出。


    “臣韓宜可進言。”


    韓宜可不亢不卑的啟奏道:“楚真君固然神通玄妙,然聖人學問流經百世,為天下之本,如今陛下與楚真君欲要改易天下讀書人所學,臣以為,此乃禍亂之始,請陛下三思!”


    即便楚真君,也不能動搖聖人地位。


    這些大臣是奸臣嗎?


    不,相反,每一個都是忠臣,是良臣。


    就拿宋濂來說,《元史》就是他負責主修的。


    韓宜可是禦史,敢於直言上諫,為此入獄也不怕。


    還有錢塘,據說當初朱元璋要把孟子請出文廟殿,抬棺進諫的就是他。


    麵對這些忠臣,朱元璋的刀也不好使了。


    滿朝文武。


    朱標,朱棣。


    李善長胡惟庸,指揮使毛驤,殿內眾太監。


    以及禦座上的朱元璋。


    都在等著楚禎開口!


    “我有一千個理由反駁你們。”


    楚禎的話迴蕩在大殿內,“但我知道,伱們也能從你們所學的聖人學問中,找出一千句來反駁我。”


    朱標先看楚真君,再看向老師宋濂。


    底下,大學士胡惟庸心裏翻江倒海。


    按理說,他是因楚禎而撿迴一條小命,本該登門道謝,主動討好他。


    但楚真君驚人的言行,實在讓他捉摸不透。


    “我沒學過多少儒家知識,隻用儒家中的三句話來迴答你們。”


    楚禎繼續說道:“第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


    這句話三歲小兒都會念,遑論此刻大殿中站著的大明文武官員!


    “第二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第三句,是宋朝蘇軾寫的,渺滄海之一粟,寄蜉蝣於天地。”


    說完後,不等他們思考,楚禎又說道:“儒學發展千年,早已包羅萬象,無所不有,隻要肯去翻書,總能找到解讀孔子的話,以駁斥其他學問。


    但我的眼睛告訴我,曆史如長江黃河,勢不可擋。


    漢朝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未來有一日,世人也會罷黜儒學,轉學其他知識。


    天下學問,不隻有儒家。”


    楚禎講完了。


    大殿內安安靜靜。


    禦座上的朱元璋,心裏終於暢快了!


    他叫楚禎來,為的就是他腦子裏那些後世的學問。


    換做任何人,即便有了腹稿,也說不出楚禎這樣的氣勢!


    “其他學問,是數理化?”


    韓國公李善長終於開口。


    “在這裏我不想多說,免得誤了朝廷事。”


    楚禎想了想,“下次有機會的話,我會在國子監開一堂課,講天地萬物,風雷火山,或許還講一講日月星辰。”


    朱元璋懂他話中“或許”的意思,這小子還是想讓他廢除民間不得學天文曆法的規定。


    “不過。”楚禎朝朱棣笑了下,“下次我來不知是何時,想去聽的得慢慢等著。”


    “你們商議你們的事吧。”


    楚禎再說道。


    哪裏還有其他大事?


    朱元璋很快吩咐散朝,叫上了楚禎,一起離開了奉天殿。


    太子朱標也叫來老師宋濂,四弟朱棣,韓宜可等人,問他們怎麽看待楚真君的那些話。


    其餘朝廷大臣,也紛紛結伴而行,議論著楚真君那三句話的意思。


    以及所謂的“天地萬物,風雷火山”,到底是什麽!


    天下學問,不隻有儒家。


    這句話注定會傳遍大明,傳入天下讀書人耳中。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難道大明朝,會罷黜儒家?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時空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業火之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業火之劍並收藏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