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離開前,也就是站在楚禎家一樓大門口,就要迴洛陽的時候,問了他最後一個問題:


    “李元吉進言殺秦王,”


    他停頓下來,方才問:“史書裏,唐高祖如何應答?”


    史書裏,唐高祖。


    幾人都看過來。


    楚禎就知道,李世民最在乎的還是父親李淵的態度,其他與兄長、四弟的明爭暗鬥,他有信心應付。


    楚禎看向李清照問道:“我記不太清細節,你們記得嗎?”


    主要是問李大才女,她的記性在幾人中是最好的。


    當然,林妹妹也不差。


    在李世民注視下,李清照說道:“此事史書多有記載,取《資治通鑒》所言:


    元吉密請殺秦王。


    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狀未著,何以為辭!’


    元吉曰:’秦王初平東都,顧望不還,散錢帛以樹私恩,又違敕命,非反而何!但應速殺,何患無辭!’


    上不應。”


    李世民聽了,不由得為自己辯解:“東都初定,民心不穩,且夏軍多有逃亡歸還河北,我不過在東都逗留三月……再者,打完仗豈能不給將士賞賜?!”


    可惜,他在楚禎幾人麵前辯解沒用。


    得李淵信了才行。


    朱元璋笑道:“留在洛陽三月不算久,奈何洛陽乃隋朝東都,珍寶無數,咱剛才也見識到了。”


    在二樓時,李世民將從東都洛陽挑選出的幾件珍貴寶物,贈予楚禎。


    此外,他還提了與從長安到洛陽的幾人,張婕妤、尹德妃等產生間隙一事。


    楚禎看向李清照問:“後麵沒有記載了?比如高祖責罰李元吉。”


    “史書隻記載這些,未曾言高祖因此斥責齊王。”


    李清照迴答,看了一眼秦王。


    這句話是楚郎君特意說給他聽的。


    李世民點頭,沒有再說什麽,朝幾人行禮告辭,帶著一盞台燈與一些東西,返迴洛陽去了。


    他離開後,李清照才提出疑問:“秦王遣散府中將領,不會因失去兵權而被太子所殺?”


    “他的兵權又怎麽會丟?”


    朱元璋笑了:“天下是他打的,他與將士共甘共苦,又賞罰分明,且打仗都能贏,將領願聽他的,兵權自然就在他身上。即便沒有李淵調令,他出了長安也能調兵遣將,何須兵權?”


    楚禎聽明白了。


    對李世民、李淵這種站在權力頂層的人來說,兵權來自於真正統兵的中層將領。


    李淵想撤掉李世民兵權,隻撤他天策上將、十二衛大將軍等頭銜是沒用的。


    必須換掉軍中許多將領,李淵才能夠執掌大唐這支由李世民帶出來的軍隊!


    李世民會坐看父親、兄長換掉唐軍中層將領?


    “若是在長安呢?”


    李清照好奇問。


    “長安禁軍也是他的兵,他若是能到軍營,少說也能拉一半人。”


    “一半少了。”


    楚禎笑道:“玄武門時,禁軍紋絲不動,隻太子府的兩千人來攻宮門。”


    “長安既如此兇險,還不如留在東都。”


    李清照光是迴想史書裏玄武門之變前的事,就覺得秦王危機四伏。


    朱元璋說道:“他想要帝位,就必須迴長安,與他的兄長鬥。若是一開始就意圖謀反,逼父退位弑殺兄長,如此暴虐,天下人會如何看他?”


    他意味深長道:“且還不說李承乾的事。”


    如今李世民與李淵、李建成,還維持著表麵的和平,秦王府將領蠢蠢欲動,但也不敢明著讓秦王去奪太子之位,隻能暗示他。


    結合兵權來自中層將領,楚禎這才明白朱元璋上策裏蘊含的意思:


    低調行事,博得李淵重新信任,與太子鬥,讓天下人看到,他秦王李世民是被迫反擊,是因太子與齊王步步緊逼。


    這一係列事情中,博得李淵重新信任是最重要的。


    楚禎之前說了,史書裏秦王府幕僚會被驅逐,李世民幹脆主動遣散,讓他們在外麵當官,以退為進,將來如果要幹大事,再召他們迴來。


    這一步很險,如果召不迴來,李世民就得玩完。


    但如果連人召迴來的信心都沒有,李世民也不必和太子爭了,太子府必然會收買秦王府的人。


    李世民在,秦王府曾經的將領、幕僚就不能成片的倒下,需得鈍刀割肉。


    反過來講,有他們在外統兵、當官,身處長安的秦王才不至於被李淵下旨殺了。


    李淵、李建成想殺天策上將秦王,要有充分理由,和剛才李清照提的“罪狀未著,何以為辭”一樣。


    李淵,李建成,不知道玄武門。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如果知道,他們說什麽也要搶先下手。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局麵,還能維持一段時間。


    用朱元璋的話說就是:


    “秦王閉門不出,以示自己不會謀反,李淵或許會信,但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忍不了,他定然會做點事情,等著看吧。”


    楚禎聽了後,笑道:“想當太子的,還有一個齊王李元吉呢。”


    “和李元吉走在一起,就是他李建成最大的錯誤。”


    聊完玄武門,朱元璋問楚禎:“你什麽時候能去朕的大明?”


    李清照和林黛玉,都看向了他。


    楚禎先問道:“你遇到麻煩了?得用到我護國真君出場?”


    “談不上麻煩。”


    朱元璋否認,“就是一些人,開始上奏反對大肆造船出海,反對在國子監加入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


    教材整理出來,嚐試著推廣時,果然遇到阻力了。


    大明朝廷上那些人逐漸看出來,聖上不但要在科舉內加入算數科,以後還要加入物理、化學等,這就讓視儒學為聖人學問的讀書人無法接受。


    上諫的奏疏,怕是比反對攤丁入畝的還要多。


    楚禎看了看李清照和林妹妹,點頭說道:“快了!”


    現在四人穿越過來閑聊,也聊不出什麽東西來,點數增加緩慢。


    楚禎決定嚐試一下,看穿越過去親眼見證曆史,能不能多增加些點數。


    “朕在大明等你來做客!”


    朱元璋笑道,拿上東西準備迴去,讓楚禎幫他將弓箭、穿孔盔甲片扛上小推車。


    “你再幫我買一套沙發。”


    收拾完,朱元璋如此說道。


    “還要沙發?”


    楚禎詫異,他這都要了三套沙發迴大明了。


    “咱那老四巡海寇、建立海軍立了功,快要迴應天府了,咱總得賞賜他些東西吧?”


    “行吧,就當是給明成祖買的!”


    “他也配當祖?”


    朱元璋笑罵,拉著東西迴應天府去了。


    他們兩人走後,李清照笑盈盈的問:“楚郎君可要來汴京城?奴家可做東道主,請楚郎君遊覽一番大宋東京之繁華。”


    林黛玉也忍不住說道:“楚大爺若是也去我那裏做客,我準備些好茶……母親也想當麵謝過楚大爺。”


    兩位少女發出邀約,楚禎豈能不動心?


    他也想穿越過去看一眼。


    時空史記的點數還有十萬出頭,可以一試!


    和她們迴到二樓坐下後,楚禎當著她們的麵,召出時空史記,再拿出筆,開始嚐試書寫。


    李清照和林黛玉目不轉睛的看著。


    心中緊張,念頭大致相似:


    他究竟能不能去到她們家中,與她們父母親人見麵?


    李清照看到楚郎君筆下的文字:


    “史官楚禎,前往各朝代親眼見證並記錄曆史。”


    時空筆記與那支史官筆,微微散發出光芒,似要產生變化,李清照忍不住抬眼看了下楚郎君,見他也略有些緊張。


    她再低頭看去,看到史書上的文字如上次救林妹妹母親時一樣,增刪變化,形成一段新的文字:


    史官楚禎,攜時空史記與史筆,跟隨時空旅客去往各朝代,每往返一次,耗費點數一千。


    “啊!”


    李清照驚唿起來,滿是驚喜的看向楚禎,以眼神詢問他。


    林妹妹同樣期待的看過來。


    楚禎朝兩人笑道:“能去!”


    李清照長鬆了口氣,緊張的心也慢慢放鬆了。


    楚郎君能去她家裏做客,見到她父母!


    楚禎也挺意外的,居然隻要一千點,之前是他謹慎了些。


    但也不遲,與他們四人打好關係才能去做客,否則貿然穿越,人生地不熟,去了也幹不了什麽事。”這次我就不去做客了。”


    楚禎笑道:“你們現在都是在家裏,我不好過去,等伱們迴去告訴家裏人,邀請了我,或者你們去另一處地方,我再去。”


    兩位少女有些羞澀,若是楚禎現在就跟她們迴去,她們還不知要怎麽跟家裏人解釋。


    楚禎從她們閨房走出,光是想到就羞人。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時空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業火之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業火之劍並收藏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