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薑夫人一行人緊趕慢趕迴了楚家, 她思女心切,顧不得身上的狼狽, 直接去了停放「薑言意」棺木的院子。
薑言歸也一道過去, 但他雙腳都還纏著紗布,又沒個輪椅,隻能由下人用擔架抬著走。
楚家二老都在院子裏, 楚老夫人年紀大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半夜裏楚昌平帶著棺材迴府, 她就哭暈厥了一次, 楚老太爺怕她傷心過度, 沒敢讓她去看棺材裏的外孫女成了個什麽樣。
他本想親自瞧瞧, 被楚昌平攔下了, 說給「薑言意」換身衣裳整斂遺容了再看。
言辭雖隱晦, 但楚老太爺知曉外孫女被送去了那等地方,眼下兒子再這麽一說,心知外孫女怕是死前連件遍體的衣裳都沒有, 又落了不少淚。
他手中的拐杖用力拄地, 大罵:「昏君!無道昏君!」
等薑夫人哭著進院子, 老二看到她這般狼狽, 知道了薑夫人再薑家過的日子, 又是一陣痛哭。
「我的兒啊!娘當初就不該同意你嫁給那姓薑的混帳!」
「你是他的結髮妻啊,他怎能這般對你?阿意那孩子便是有千般萬般不是, 那也是他的骨肉啊!這人的心思怎就這般狠呢?」
楚老夫人抱著女兒, 哭得幾欲昏厥。
他們若是能早一步得到自家外孫女被發配邊關充妓的消息, 便是使銀子召些江湖草莽,在半道上劫也能把人給劫下來。
偏偏薑尚書那頭封死了消息, 等風聲穿到他們耳中,為時已晚。
薑夫人抱著母親亦是流不盡的眼淚:「母親,女兒過得好苦……還有我那可憐的阿意……」
想到女兒,薑夫人胡亂抹了兩把眼淚,起身直接往擺放棺材的房間裏去。
人死了十多天,也是入秋天氣轉涼了,腐臭味才沒那般大,除了親近熟悉之人,旁人根本認不出這究竟是不是府上死於非命的表小姐。
幾個上了年紀的僕婦正在用水給棺材裏的人擦身淨麵,旁邊擺放著一套入土穿的綾羅綢衣。
薑夫人撥開幾個僕婦,流著淚要看自己死去的女兒最後一麵,卻在瞧見棺中女子布滿屍斑的臉時怔住。
倒不是這女子死相恐怖,而是……這根本不是自己女兒!
薑夫人哭聲一頓,還以為是楚昌平收屍時認錯了人。一想到自己女兒還在關外不能埋骨,一時間又悲又氣,吼了一聲:「這不是我家阿意!」
此時邊上的僕婦也給棺材中的女子穿上了壽衣,還以為她是悲傷過度,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寬慰道:「夫人節哀順變吧。」
薑夫人不理她們,扭頭就往屋外走:「三哥,你帶迴來的哪裏是阿意!」
楚昌平被薑夫人問愣住了,「裏麵不是阿意?」
薑夫人紅著眼道:「我自己的女兒,那是從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我還能不認得?」
此時屋子裏的幾個僕婦也說裏麵的人整理好遺容了。
楚昌平這些天日夜兼程趕路,被薑夫人這樣一頓吼,本就昏沉的腦子隱隱有些脹痛。
他進屋親自去看,楚家二老也跟了進去。
薑言歸要進去被薑夫人按住:「你腿腳不便,別進去了,裏麵不是你姐姐。」
薑夫人痛心自家女兒怕是還在異地的荒郊野嶺不能入土為安,薑言歸一雙空洞死寂的眸子裏卻升起幾絲波瀾。
舅舅帶迴來的不是他阿姐,是不是說明他阿姐有可能還活著?
屋子裏,楚家二老看清棺材裏的人後,楚老太爺氣得給了兒子兩巴掌。
「你怎麽當舅舅的?自家外甥女都能認錯?」
楚昌平這些天都沒怎麽好好休息過,臉上胡茬都長了一截,此刻隻覺腦子裏一片鈍痛。
楚老夫人心疼兒子,楚老太爺還要動手時,就被楚老夫人攔了下來:「別打了!昌平心裏也苦。」
楚昌平喃喃道:「不可能啊,我打聽到的,埋在那裏的分明就是阿意,遼南王得知她出事,還贈棺下葬。這口棺材就是遼南王贈的……」
這時,外邊又有小廝傳話:「老爺,有您的信!」
知道楚昌平迴府的下人不多,且都是楚家的忠僕。
這小廝叫的老爺,自然是在叫楚老太爺。
楚老太爺心下正亂著,哪有心思看信,當即就道:「放書房去,我晚些時候再看!」
外邊的小廝看了一眼信上的印章,誠惶誠恐道:「老爺,這是遼南王府來的信。」
遼南王府?
楚老太爺跟楚老夫人麵麵相覷,他們楚家跟那位在朝野上下以殘暴聞名的遼南王可並無交集。
楚昌平聽到「遼南王府」四字卻是心頭一凜,快步走出房門,奪過小廝手中的信拆開。
印有遼南王大印的信封裏,裝有一張信紙和另外一個小信封。
楚昌平飛快看完那頁信紙,幾乎是狂喜道:「阿意還活著!」
楚家二老聞言忙從房裏出來,薑夫人一把奪過了楚昌平手中的信紙,看完之後一時間竟不知是悲是喜。
喜嗎?女兒尚在人世是歡喜的。可皇帝馬上就要對付楚家了,這是滅門之災啊!
她一個內宅婦人,在此之前從未想過這種禍事,眼下早已慌了神,隻惶惶不安看著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長:「三哥,陛下要以你擅離職守、意圖謀反的罪名捉拿你,這可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跟楚昌平一道迴來的親信也從街上得了消息,匆匆趕來告知:「三爺,一隊禁軍出了宣武門,往都和大道這邊來了,約莫是衝著咱們來的!」
楚老夫人才得知外孫女還在人世的消息,來不及高興,猛然得知這怕是有滅門之災,一口氣沒緩過來,直接暈了過去。
「老夫人!」
「夫人!」
「母親!」
一時間,不大的院子裏再次亂做一團。
楚昌平掐了楚老夫人人中才把人給喚醒了。
楚老夫人淚眼朦朧看著自己最得意的兒子,悲痛不能自已:「我的兒啊……」
薑夫人哭著給了自己兩耳光:「怪我,都怪我!若是我當初好好教阿意,不慣著她,她哪裏會膽大到去用那等下作的手法對付宮裏的惜嬪娘娘?都是我種下的惡果,是我曾經苛待了惜嬪娘娘,我去宮門前給她磕頭,求她放楚家一條生路,她要我的命我都給……」
楚昌平把那個小信封交給薑夫人:「這個時候莫說這些傻話,阿意便是有錯,也罪不至此!是這昏君無道!你便是跪死在宮門前,他也不會收迴成命。薑家今後你們母子不迴也罷,楚家再不濟,還是養得起你們母子二人,薑敬安那匹夫怕惹禍上身,想來近日就會寫放妻書與你。這是阿意寄來的信,你好生收著,我不能再留在家中了……」
說這話時,楚昌平又看了一眼楚家二老,這才對薑夫人道:「我若不在了,你代我好生孝敬爹娘。」
隻一句話,說得一家子人都紅了眼眶。
薑言歸坐在擔架上,從未有哪一刻像這般痛恨自己這雙廢腿,他兩手緊緊抓著擔架的扶杆,眼眶通紅:「舅舅!」
楚昌平摸了摸薑言歸的頭:「你身上有楚家一半的血,也算是楚家男兒,莫要自棄,將來你母親、你姐姐都還得倚仗你。你不立起來,她們靠誰?」
一番話說得薑言歸泣不成聲:「言歸記住了……」
楚昌平這才轉頭跪下,給楚家二老磕了兩個響頭:「父親,母親,孩兒不孝,給家中招來了這般大的禍端。」
楚家二老趕緊上前把他扶起來。
楚老太爺看了遼南王寫給他的信,知道遼南王會派人接應楚昌平,隻要他出了京城,那麽皇帝就動不了他。他道:「快些出城去!再晚些怕出什麽意外!」
隻要楚昌平不在府上,便是禁軍進府搜查,找不到楚昌平人,這罪名也就扣不下來。
楚老夫人也流著淚道:「去吧!」
楚昌平再看了家中老父老母一眼,一咬牙轉身離去。
楚老太爺這才吩咐府上的下人:「把棺材抬下去,若一會兒禁軍進府查到了,便說是何管事家中的親戚來府上遭了意外。等風頭過了,再尋個風水好的地方把這姑娘葬了,都是苦命的人……」
**
禁軍走到都和大道時,忽同一隊華貴車輦撞上。
禁軍霸道慣了,前邊的小嘍囉開口便是:「讓開讓開!禁軍辦事!別擋道!」
馬車上的金紗車簾被一雙塗著鮮紅豆蔻的玉手撩起,車中女人雍容嫵媚,唇邊噙著一絲冷笑:「你們禁軍,可真是好大的膽子,連本公主的車駕都敢衝撞!」
瞧見車中人是文淑長公主時,方才出言的禁軍噤若寒蟬。
文淑長公主是先皇最寵愛的女兒,當今聖上的親姑姑,她在聖上跟前說的話,比太後都管用。
禁軍統領發現前邊的異樣,趕緊催馬上前,得知了事情的始末,揚手馬鞭就甩到了那名禁軍身上,那名禁軍臉上被打得皮開肉綻,卻是聲都不敢吱一聲。
禁軍統領衝著長公主抱拳:「手底下的人不長眼,衝撞了長公主,肖某代他向您陪個不是。」
長公主冷哼一聲:「本公主還以為自己這是失了聖心呢,什麽狗都敢在本公主跟前亂吠!」
禁軍統領將腰身伏得更低了些:「豈敢!肖某還有皇命在身,就不陪長公主多言了,改日再親自登門請罪。」
長公主臉色一變,因為保養得宜,她半點不顯老態,三十多歲的人,瞧著跟那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差不多。她道:「肖統領這賠罪的誠意本公主可是半點沒看到,還想用皇命壓本公主麽?」
她吩咐車夫把馬車往前趕了些,嚴嚴實實堵住都和大街這條道,這才看著禁軍統領道:「本公主的車駕今日就停在此處了,肖統領要麽帶著你的人繞道,要麽……就好生給本公主賠罪。」
禁軍統領一貫知道這位姑奶奶不好惹,怎的今日就這麽巧,剛好犯到她頭上去了。
繞道走是不可能的,楚家就在都和大街中段,若是去晚了,叫楚昌平聽到風聲逃了,迴頭他在陛下跟前可沒好果子吃。
禁軍統領道:「長公主,您莫要為難在下。」
若不是這位長公主當年在婚事上跟楚家結下了梁子,他都要懷疑長公主故意在此刁難,是為了幫楚昌平脫困了。
長公主顯然半點沒有罷休的意思:「肖統領既覺得本公主是在為難你,那咱們就到陛下跟前說道去吧!」
禁軍統領下馬,衝著長公主行了個大禮:「卑職管教下屬不力,衝撞了長公主,還望長公主大人不記小人過,莫與這豎子一般見識!」
長公主冷哼一聲,這才放下了車簾:「本公主的車駕過了爾等再行。」
華貴的車隊緩緩橫穿都和大道。
禁軍統領看著長公主馬車後麵還有七八輛馬車,頓時氣不打一出來。
他剛露出一臉怒容,正路過的一輛馬車突然掀起車簾來,裏麵是個唇紅齒白的公子哥兒,眼底風情萬種:「我瞧著肖統領對公主殿下還是有諸多不滿呢。」
禁軍統領趕緊抱拳:「不敢。」
此人是長公主身邊最得寵的男寵,實在是開罪不得。
後麵幾輛馬車裏也陸續有人掀開車簾,都是些或清俊或妖冶的小郎君,嘟嚷著馬車怎在此處停了這般久。
等長公主的車隊走過,已過去差不多半刻鍾,禁軍統領趕緊上馬準備前去楚府抄家。
身後卻又有小黃門駕馬趕來,隔著老遠就喊:「肖統領留步!」
禁軍統領隻得停在原地等小黃門上前。
小黃門到了跟前,勒住韁繩道:「傳聖上口諭,命禁軍統領肖幹即刻前往各城門處捉拿楚昌平!」
禁軍統領不知怎的不到半個時辰,陛下就改了聖詔,他道:「那楚家還抄不抄?」
小黃門道:「自是不抄了。」
禁軍統領心中更窩火了些,麵上卻不敢顯露,隻道:「卑職領命!」
***
皇宮。
禦書房能砸的花瓶玉器通通都叫龍椅上那位砸了個幹淨,伺候的宮女太監們哆哆嗦嗦跪了一地,偶有碎瓷飛迸過來,在臉上割了道口子,也不敢用手去擦血跡。
「廢物!通通都是廢物!」新帝將龍案的所有奏摺一併掃落在地。
「朕是怎麽交代樊威的?把人送去他軍營裏,他倒好,把人留著給朕的好皇叔當把柄!」新帝怒急反笑。
總管太監碰了杯熱茶遞上去,「陛下您喝口茶消消氣……」
他一把揮開,「滾!」
滾燙的茶澆了一身,總管太監卻也不敢多言。
新帝雙手撐在龍案上,眼中怒氣掀天:「把薑敬安給朕叫進來!」
剛退出禦書房的薑尚書又被小太監給叫了進去。
他剛一進門,一本摺子就砸到了他麵門上。
新帝怒不可遏:「你不是說那對母子都被你關在府上了嗎?怎的現在人又到了楚家?」
薑尚書心中一驚,連忙跪下:「臣……惶恐。」
薑夫人母子離府,他的確是毫不知情。
新帝額角的青筋一跳一跳的,腦仁兒也一抽一抽地疼,他一手揉著眉心道:「你那嫡女沒死。」
這話落到薑尚書耳中,隻有驚,沒有喜。
新帝狠佞道:「她如今在遼南王手中,遼南王估計就等著用她大做文章呢!朕若是此時動楚家,就正合了他的心意!」
若是單單隻有一個薑言意在遼南王手中,那麽不成什麽氣候,隻要薑尚書這頭咬死了說她不是自己女兒,一句「汙衊」就能揭過去。
但如今薑夫人母子迴到了楚家,有了她們做證人,那麽他發配世家嫡女去邊關做營妓的事情一揭露,天下人會如何看他?
君王無德,可不就是給了他的好皇叔可乘之機?
新帝正焦頭爛額時,禦書房外又有宮人來報:「陛下,大事不好了!」
新帝抓起龍案上的硯台就砸了過去:「說!」
小太監被砸的頭破血流,跪在地上帶著哭腔道:「樊小將軍酒後失儀,輕薄了惜嬪娘娘……」
新帝隻覺血氣一陣上湧,他提了掛在一旁的龍泉寶劍就往後宮去。
薑尚書跪在地上整個人也是一顫,瞬間白了臉色。
***
此時千裏之外的西州,封朔坐在西跨院的涼亭裏,一牆之隔就是小廚娘那邊廚房裏炒菜的動靜。
他跟前的石桌上的黑白兩色棋子正廝殺著,他左手落下一枚黑子,右手緊跟著落下一枚白子。
清冽的鳳眸裏翻湧的是京城此刻的風雲。
「皇侄,這一局,你破不了了。」
薑夫人一行人緊趕慢趕迴了楚家, 她思女心切,顧不得身上的狼狽, 直接去了停放「薑言意」棺木的院子。
薑言歸也一道過去, 但他雙腳都還纏著紗布,又沒個輪椅,隻能由下人用擔架抬著走。
楚家二老都在院子裏, 楚老夫人年紀大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半夜裏楚昌平帶著棺材迴府, 她就哭暈厥了一次, 楚老太爺怕她傷心過度, 沒敢讓她去看棺材裏的外孫女成了個什麽樣。
他本想親自瞧瞧, 被楚昌平攔下了, 說給「薑言意」換身衣裳整斂遺容了再看。
言辭雖隱晦, 但楚老太爺知曉外孫女被送去了那等地方,眼下兒子再這麽一說,心知外孫女怕是死前連件遍體的衣裳都沒有, 又落了不少淚。
他手中的拐杖用力拄地, 大罵:「昏君!無道昏君!」
等薑夫人哭著進院子, 老二看到她這般狼狽, 知道了薑夫人再薑家過的日子, 又是一陣痛哭。
「我的兒啊!娘當初就不該同意你嫁給那姓薑的混帳!」
「你是他的結髮妻啊,他怎能這般對你?阿意那孩子便是有千般萬般不是, 那也是他的骨肉啊!這人的心思怎就這般狠呢?」
楚老夫人抱著女兒, 哭得幾欲昏厥。
他們若是能早一步得到自家外孫女被發配邊關充妓的消息, 便是使銀子召些江湖草莽,在半道上劫也能把人給劫下來。
偏偏薑尚書那頭封死了消息, 等風聲穿到他們耳中,為時已晚。
薑夫人抱著母親亦是流不盡的眼淚:「母親,女兒過得好苦……還有我那可憐的阿意……」
想到女兒,薑夫人胡亂抹了兩把眼淚,起身直接往擺放棺材的房間裏去。
人死了十多天,也是入秋天氣轉涼了,腐臭味才沒那般大,除了親近熟悉之人,旁人根本認不出這究竟是不是府上死於非命的表小姐。
幾個上了年紀的僕婦正在用水給棺材裏的人擦身淨麵,旁邊擺放著一套入土穿的綾羅綢衣。
薑夫人撥開幾個僕婦,流著淚要看自己死去的女兒最後一麵,卻在瞧見棺中女子布滿屍斑的臉時怔住。
倒不是這女子死相恐怖,而是……這根本不是自己女兒!
薑夫人哭聲一頓,還以為是楚昌平收屍時認錯了人。一想到自己女兒還在關外不能埋骨,一時間又悲又氣,吼了一聲:「這不是我家阿意!」
此時邊上的僕婦也給棺材中的女子穿上了壽衣,還以為她是悲傷過度,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寬慰道:「夫人節哀順變吧。」
薑夫人不理她們,扭頭就往屋外走:「三哥,你帶迴來的哪裏是阿意!」
楚昌平被薑夫人問愣住了,「裏麵不是阿意?」
薑夫人紅著眼道:「我自己的女兒,那是從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我還能不認得?」
此時屋子裏的幾個僕婦也說裏麵的人整理好遺容了。
楚昌平這些天日夜兼程趕路,被薑夫人這樣一頓吼,本就昏沉的腦子隱隱有些脹痛。
他進屋親自去看,楚家二老也跟了進去。
薑言歸要進去被薑夫人按住:「你腿腳不便,別進去了,裏麵不是你姐姐。」
薑夫人痛心自家女兒怕是還在異地的荒郊野嶺不能入土為安,薑言歸一雙空洞死寂的眸子裏卻升起幾絲波瀾。
舅舅帶迴來的不是他阿姐,是不是說明他阿姐有可能還活著?
屋子裏,楚家二老看清棺材裏的人後,楚老太爺氣得給了兒子兩巴掌。
「你怎麽當舅舅的?自家外甥女都能認錯?」
楚昌平這些天都沒怎麽好好休息過,臉上胡茬都長了一截,此刻隻覺腦子裏一片鈍痛。
楚老夫人心疼兒子,楚老太爺還要動手時,就被楚老夫人攔了下來:「別打了!昌平心裏也苦。」
楚昌平喃喃道:「不可能啊,我打聽到的,埋在那裏的分明就是阿意,遼南王得知她出事,還贈棺下葬。這口棺材就是遼南王贈的……」
這時,外邊又有小廝傳話:「老爺,有您的信!」
知道楚昌平迴府的下人不多,且都是楚家的忠僕。
這小廝叫的老爺,自然是在叫楚老太爺。
楚老太爺心下正亂著,哪有心思看信,當即就道:「放書房去,我晚些時候再看!」
外邊的小廝看了一眼信上的印章,誠惶誠恐道:「老爺,這是遼南王府來的信。」
遼南王府?
楚老太爺跟楚老夫人麵麵相覷,他們楚家跟那位在朝野上下以殘暴聞名的遼南王可並無交集。
楚昌平聽到「遼南王府」四字卻是心頭一凜,快步走出房門,奪過小廝手中的信拆開。
印有遼南王大印的信封裏,裝有一張信紙和另外一個小信封。
楚昌平飛快看完那頁信紙,幾乎是狂喜道:「阿意還活著!」
楚家二老聞言忙從房裏出來,薑夫人一把奪過了楚昌平手中的信紙,看完之後一時間竟不知是悲是喜。
喜嗎?女兒尚在人世是歡喜的。可皇帝馬上就要對付楚家了,這是滅門之災啊!
她一個內宅婦人,在此之前從未想過這種禍事,眼下早已慌了神,隻惶惶不安看著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長:「三哥,陛下要以你擅離職守、意圖謀反的罪名捉拿你,這可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跟楚昌平一道迴來的親信也從街上得了消息,匆匆趕來告知:「三爺,一隊禁軍出了宣武門,往都和大道這邊來了,約莫是衝著咱們來的!」
楚老夫人才得知外孫女還在人世的消息,來不及高興,猛然得知這怕是有滅門之災,一口氣沒緩過來,直接暈了過去。
「老夫人!」
「夫人!」
「母親!」
一時間,不大的院子裏再次亂做一團。
楚昌平掐了楚老夫人人中才把人給喚醒了。
楚老夫人淚眼朦朧看著自己最得意的兒子,悲痛不能自已:「我的兒啊……」
薑夫人哭著給了自己兩耳光:「怪我,都怪我!若是我當初好好教阿意,不慣著她,她哪裏會膽大到去用那等下作的手法對付宮裏的惜嬪娘娘?都是我種下的惡果,是我曾經苛待了惜嬪娘娘,我去宮門前給她磕頭,求她放楚家一條生路,她要我的命我都給……」
楚昌平把那個小信封交給薑夫人:「這個時候莫說這些傻話,阿意便是有錯,也罪不至此!是這昏君無道!你便是跪死在宮門前,他也不會收迴成命。薑家今後你們母子不迴也罷,楚家再不濟,還是養得起你們母子二人,薑敬安那匹夫怕惹禍上身,想來近日就會寫放妻書與你。這是阿意寄來的信,你好生收著,我不能再留在家中了……」
說這話時,楚昌平又看了一眼楚家二老,這才對薑夫人道:「我若不在了,你代我好生孝敬爹娘。」
隻一句話,說得一家子人都紅了眼眶。
薑言歸坐在擔架上,從未有哪一刻像這般痛恨自己這雙廢腿,他兩手緊緊抓著擔架的扶杆,眼眶通紅:「舅舅!」
楚昌平摸了摸薑言歸的頭:「你身上有楚家一半的血,也算是楚家男兒,莫要自棄,將來你母親、你姐姐都還得倚仗你。你不立起來,她們靠誰?」
一番話說得薑言歸泣不成聲:「言歸記住了……」
楚昌平這才轉頭跪下,給楚家二老磕了兩個響頭:「父親,母親,孩兒不孝,給家中招來了這般大的禍端。」
楚家二老趕緊上前把他扶起來。
楚老太爺看了遼南王寫給他的信,知道遼南王會派人接應楚昌平,隻要他出了京城,那麽皇帝就動不了他。他道:「快些出城去!再晚些怕出什麽意外!」
隻要楚昌平不在府上,便是禁軍進府搜查,找不到楚昌平人,這罪名也就扣不下來。
楚老夫人也流著淚道:「去吧!」
楚昌平再看了家中老父老母一眼,一咬牙轉身離去。
楚老太爺這才吩咐府上的下人:「把棺材抬下去,若一會兒禁軍進府查到了,便說是何管事家中的親戚來府上遭了意外。等風頭過了,再尋個風水好的地方把這姑娘葬了,都是苦命的人……」
**
禁軍走到都和大道時,忽同一隊華貴車輦撞上。
禁軍霸道慣了,前邊的小嘍囉開口便是:「讓開讓開!禁軍辦事!別擋道!」
馬車上的金紗車簾被一雙塗著鮮紅豆蔻的玉手撩起,車中女人雍容嫵媚,唇邊噙著一絲冷笑:「你們禁軍,可真是好大的膽子,連本公主的車駕都敢衝撞!」
瞧見車中人是文淑長公主時,方才出言的禁軍噤若寒蟬。
文淑長公主是先皇最寵愛的女兒,當今聖上的親姑姑,她在聖上跟前說的話,比太後都管用。
禁軍統領發現前邊的異樣,趕緊催馬上前,得知了事情的始末,揚手馬鞭就甩到了那名禁軍身上,那名禁軍臉上被打得皮開肉綻,卻是聲都不敢吱一聲。
禁軍統領衝著長公主抱拳:「手底下的人不長眼,衝撞了長公主,肖某代他向您陪個不是。」
長公主冷哼一聲:「本公主還以為自己這是失了聖心呢,什麽狗都敢在本公主跟前亂吠!」
禁軍統領將腰身伏得更低了些:「豈敢!肖某還有皇命在身,就不陪長公主多言了,改日再親自登門請罪。」
長公主臉色一變,因為保養得宜,她半點不顯老態,三十多歲的人,瞧著跟那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差不多。她道:「肖統領這賠罪的誠意本公主可是半點沒看到,還想用皇命壓本公主麽?」
她吩咐車夫把馬車往前趕了些,嚴嚴實實堵住都和大街這條道,這才看著禁軍統領道:「本公主的車駕今日就停在此處了,肖統領要麽帶著你的人繞道,要麽……就好生給本公主賠罪。」
禁軍統領一貫知道這位姑奶奶不好惹,怎的今日就這麽巧,剛好犯到她頭上去了。
繞道走是不可能的,楚家就在都和大街中段,若是去晚了,叫楚昌平聽到風聲逃了,迴頭他在陛下跟前可沒好果子吃。
禁軍統領道:「長公主,您莫要為難在下。」
若不是這位長公主當年在婚事上跟楚家結下了梁子,他都要懷疑長公主故意在此刁難,是為了幫楚昌平脫困了。
長公主顯然半點沒有罷休的意思:「肖統領既覺得本公主是在為難你,那咱們就到陛下跟前說道去吧!」
禁軍統領下馬,衝著長公主行了個大禮:「卑職管教下屬不力,衝撞了長公主,還望長公主大人不記小人過,莫與這豎子一般見識!」
長公主冷哼一聲,這才放下了車簾:「本公主的車駕過了爾等再行。」
華貴的車隊緩緩橫穿都和大道。
禁軍統領看著長公主馬車後麵還有七八輛馬車,頓時氣不打一出來。
他剛露出一臉怒容,正路過的一輛馬車突然掀起車簾來,裏麵是個唇紅齒白的公子哥兒,眼底風情萬種:「我瞧著肖統領對公主殿下還是有諸多不滿呢。」
禁軍統領趕緊抱拳:「不敢。」
此人是長公主身邊最得寵的男寵,實在是開罪不得。
後麵幾輛馬車裏也陸續有人掀開車簾,都是些或清俊或妖冶的小郎君,嘟嚷著馬車怎在此處停了這般久。
等長公主的車隊走過,已過去差不多半刻鍾,禁軍統領趕緊上馬準備前去楚府抄家。
身後卻又有小黃門駕馬趕來,隔著老遠就喊:「肖統領留步!」
禁軍統領隻得停在原地等小黃門上前。
小黃門到了跟前,勒住韁繩道:「傳聖上口諭,命禁軍統領肖幹即刻前往各城門處捉拿楚昌平!」
禁軍統領不知怎的不到半個時辰,陛下就改了聖詔,他道:「那楚家還抄不抄?」
小黃門道:「自是不抄了。」
禁軍統領心中更窩火了些,麵上卻不敢顯露,隻道:「卑職領命!」
***
皇宮。
禦書房能砸的花瓶玉器通通都叫龍椅上那位砸了個幹淨,伺候的宮女太監們哆哆嗦嗦跪了一地,偶有碎瓷飛迸過來,在臉上割了道口子,也不敢用手去擦血跡。
「廢物!通通都是廢物!」新帝將龍案的所有奏摺一併掃落在地。
「朕是怎麽交代樊威的?把人送去他軍營裏,他倒好,把人留著給朕的好皇叔當把柄!」新帝怒急反笑。
總管太監碰了杯熱茶遞上去,「陛下您喝口茶消消氣……」
他一把揮開,「滾!」
滾燙的茶澆了一身,總管太監卻也不敢多言。
新帝雙手撐在龍案上,眼中怒氣掀天:「把薑敬安給朕叫進來!」
剛退出禦書房的薑尚書又被小太監給叫了進去。
他剛一進門,一本摺子就砸到了他麵門上。
新帝怒不可遏:「你不是說那對母子都被你關在府上了嗎?怎的現在人又到了楚家?」
薑尚書心中一驚,連忙跪下:「臣……惶恐。」
薑夫人母子離府,他的確是毫不知情。
新帝額角的青筋一跳一跳的,腦仁兒也一抽一抽地疼,他一手揉著眉心道:「你那嫡女沒死。」
這話落到薑尚書耳中,隻有驚,沒有喜。
新帝狠佞道:「她如今在遼南王手中,遼南王估計就等著用她大做文章呢!朕若是此時動楚家,就正合了他的心意!」
若是單單隻有一個薑言意在遼南王手中,那麽不成什麽氣候,隻要薑尚書這頭咬死了說她不是自己女兒,一句「汙衊」就能揭過去。
但如今薑夫人母子迴到了楚家,有了她們做證人,那麽他發配世家嫡女去邊關做營妓的事情一揭露,天下人會如何看他?
君王無德,可不就是給了他的好皇叔可乘之機?
新帝正焦頭爛額時,禦書房外又有宮人來報:「陛下,大事不好了!」
新帝抓起龍案上的硯台就砸了過去:「說!」
小太監被砸的頭破血流,跪在地上帶著哭腔道:「樊小將軍酒後失儀,輕薄了惜嬪娘娘……」
新帝隻覺血氣一陣上湧,他提了掛在一旁的龍泉寶劍就往後宮去。
薑尚書跪在地上整個人也是一顫,瞬間白了臉色。
***
此時千裏之外的西州,封朔坐在西跨院的涼亭裏,一牆之隔就是小廚娘那邊廚房裏炒菜的動靜。
他跟前的石桌上的黑白兩色棋子正廝殺著,他左手落下一枚黑子,右手緊跟著落下一枚白子。
清冽的鳳眸裏翻湧的是京城此刻的風雲。
「皇侄,這一局,你破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