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鄭國主持修的水渠是疲秦之策,傳的沸沸揚揚,關中人震怒不已,導致水渠進度緩慢,將近停工!
文信侯府,愁雲慘淡,自從呂不韋辭相以後,地位一落千丈,縣官不如縣管,更何況下野的?以前門口車水馬龍,如今門可羅雀!
如此大的落差,呂不韋怎麽可能受得了,再說他舉薦的門客,如果不另投他人,早晚被排擠出官場,這誰也沒辦法,除非呂不韋能重新獲得秦王賞識,再度為相邦!
呂不韋喝著茶水,聽著李斯說著水渠之事!
李斯滿臉憂慮道,文信侯,這水渠馬上就要修好了,如今突然爆發鄭國是韓國間諜,是疲秦之策,如今秦人憤怒不已,都已經快停工了?
要說李斯也是倒黴,本想著灌溉用的水渠一旦修好,大秦來年豐收,他的官路絕對青雲直上,本就得到呂不韋的賞識,又有修渠之功,再獲得秦王賞識,正是一展抱負的大好時機!
結果呢,眼瞅水渠快修好了,呂不韋下野了,更倒黴的是流言,鄭國是韓國間諜,水渠是疲秦之策,這倒黴催的!
範增眉頭緊皺,如今形勢對呂不韋相當不利,呂不韋又不肯向秦王低頭!
這水渠是先王遺願,但最重要的是,鄭國是呂不韋舉薦的,鄭國是韓國間諜,那呂不韋是什麽?有眼無珠?也是間諜?
這特麽的,矛頭直指呂不韋,這是要呂不韋的命啊?
是誰在幕後推動此事?用腳後跟想,也是呂不韋的政敵,還有羋氏!
如今左右丞相是昌平侯和昌文侯,羋氏怎麽可能放過呂不韋?
特別是羋氏,呂不韋先奪陽泉路的相邦,又是逼死成蛟的從犯,羋氏誓殺呂不韋!
呂不韋當了十二年的相邦,在大秦敵人多如牛毛!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孫莫愁不在鹹陽,在訓練水師,要是他迴來再針對呂不韋,呂不韋不死也得脫層皮!
砰的一聲,呂不韋把手中瓷器摔碎,大怒道,混蛋,我都辭相了,這幫人還不肯放過我,非讓我死全族才甘心?
呂不韋站起來,來迴走動,權利權利,就是因為我失去權利,阿貓阿狗都敢來欺負我?
李斯這時不敢吭聲了,心裏直歎氣,我怎麽這麽倒黴啊,要是呂不韋背上間諜的名聲,他李斯仕途也毀了,能灰溜溜的返迴老家上蔡都是奢望,弄不好要死全家的啊?
李斯道,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輿論,將秦人的視線視線引到別處去,隻要水渠修好,灌溉方便,來年必定大豐收,倒時所謂的疲秦之策,不攻自破!
呂不韋聞言大喜,一拍手道,確實如此,問題是如何引導秦人視線?
範增扶須胡須沉吟片刻,我有一策,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呂不韋坐了下來,先生,細細道來!
範增歎口氣道,必策後患無窮啊!
呂不韋道,刀都架脖子上了,還在乎後患,先過這一關吧?
範增喝口茶道,明公,如今三千門客編纂的巨作已經完成,我的意思是不如懸掛在城牆上,讓諸子百家之人,觀看,能改一字者,賞千金,自古財帛動人心,這和商君,轅門立木有異曲同工之妙!
呂不韋聞言大喜,妙啊,妙啊,賞千金,轉移輿論,順便收獲一波聲望,真妙計也!
李斯眉頭緊皺,此策雖好,但有逼宮之嫌,必遭大王厭惡!
範增接著說道,但是,明公和門客所著,這本巨作,是秦滅六國後的治國思想,裏麵包含諸子百家思想,本應該先呈與大王禦覽,可如果懸與城門,有逼宮之嫌,恐被大王厭惡!
呂不韋聞言大怒,要不是我呂不韋,先王如何返秦,最後登上秦王位?
要不是我呂不韋把歌姬送給先王,嬴政怎麽可能為秦王?
要不是我呂不韋運作他們母子返秦,他們還在邯鄲受盡欺辱,早就死了!
要不是我呂不韋一直保護他,他十三歲登基,能活到親政?
如今親政成功了,一腳把老夫踹到一邊!
呂不韋越說越怒,憤恨不已,老夫當了十二年的相邦,挖水渠,儲備軍備,廣招門客,學習秦法,為的是什麽,還不是為了迴報先王的知遇之恩?
那魏國為何能稱霸天下,還不是修了鴻溝,糧食充足,沒糧,爭什麽天下?
水渠有多重要,農人會不知?官員會不知?大王會不知?
無非就是借鄭國疲秦之策,收拾我呂不韋,我都辭去相邦位了,還不肯放過我?
大王不仁,別怪我不義!
明天在城門口,懸掛出來,讓諸子百家看看,讓他們改,一字千金!
先過了這一關再說,水渠一旦修好,明年大豐收,誰對誰錯,一看便知,到時候整個關中農人都受我呂不韋的恩惠,我要複出,指日可待?
呂不韋直接拍板!
李斯離開文信侯府,心中憂慮不已,呂不韋太自大了,把一切都安在自己身上,挾恩圖報,大王豈是誰都能要挾的?
再說恩惠,你哪有孫逸給予秦人的恩惠多?
李斯憂心忡忡返迴自己院子,患得患失,此事一出,秦王大怒,呂不韋想複出更是難上加難,範增說的沒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後患無窮啊!
李斯知道,隻要呂不韋上書認錯,自請削減食邑,大王就會幫他擺平,可問題是呂不韋不願意低頭!
李斯揉了揉腦袋,有些煩悶,這大王拜你為尚父,你不能真把秦王當兒子吧?
你看那孫莫愁,他還是太後繼子,大王長兄呢?你看他當真了嗎?還不是一直以臣子自居,至於私下裏,誰在意?公事上隻有大王和臣子!
李斯歎口氣道,看來要另謀他路了,至於灰溜溜的返迴上蔡老家,他李斯可丟不起那人!
翌日,鹹陽城門上,貼著巨大的布帛,上書,呂氏春秋,布帛上全是文字,布帛下方,呂不韋的門客,大聲喊道,文信侯說了,隻要能改一字,或者削減一字,賞千金!
嘩,眾人大嘩,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一群自詡學富五車的人念著布帛上的字,皺著眉頭沉思!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鹹陽大批學富五車的人前來觀看,希望能改一字,多好的刷聲望的機會,一旦改一字,還不一飛衝天,進入大王視野,一展抱負?
城門下人山人海,議論紛紛!
一字千金”是一則來源於曆史故事的成語,最早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這個成語的典故與戰國末期的大商人呂不韋有關。呂不韋為了樹立自己的聲望,組織門客撰寫了一部名為《呂氏春秋》的巨著。書寫成後,呂不韋命令將全文抄出,貼在鹹陽城門上,並發布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字,賞黃金千兩。”布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敢嚐試改動一個字,於是“一字千金”的佳話便流傳至今!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在秦國相邦呂不韋的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學說”為主幹,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一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諸子百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雜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呂氏春秋》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所以《漢書·藝文誌》等將其列入雜家。高誘說《呂氏春秋》“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
小編這裏說一下,這個呂氏春秋不是雜學,他是治國思想!要不然大漢也不會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百家思想就是治國思想!
半部論語治天下,簡直就是扯淡,論語都治不了天下!
論語是當官的敲門磚罷了,修德跟治國有關係麽?有個毛關係?
自古王侯將相有哪個是道德高尚的?一個都沒有!
秦王宮,砰的一聲,嬴政將案牘上的奏疏,如今全換成紙張,輕便好用,鎮紙,筆筒,硯台,茶具,掃落在地!
嬴政拍著案牘大怒道,他呂不韋要幹嘛,要逼宮麽?還一字千金,他以為他是商君?
還包含諸子百家思想,他以為他是誰?他要幹嘛,是不是在逼宮,對寡人同意他辭相,心懷怨恨?
明將軍拜倒在地惶恐道,臣不知!
嬴政大罵道,廢物,全是廢物,寡人要你們何用,就呂不韋犯的錯,寡人都能殺他全族,不思迴報君恩,還一直要挾寡人!
把寡人的仁慈當成懦弱,真欺寡人刀不利乎?
大殿裏靜悄悄的,隻有嬴政的喘氣聲。
嬴政喝口茶,把冠軍侯召來,說完嬴政刷刷的寫下命令,加蓋秦王印!
還有,派人把呂不韋所謂的呂氏春秋,抄錄過來!
明將軍接過詔令道,尊王令!
退出大殿,明將軍長舒一口氣,這真特娘的晦氣,他呂不韋想幹的事誰能攔著,簡直是無妄之災!
明將軍招了招手,一個侍衛趕緊跑來,接過詔令,明將軍道,去詔冠軍侯!
喏,侍衛拿著王令,趕緊出去!
明將軍暗道,要不是大王攔著,孫逸早就收拾呂不韋,孫逸有這個能耐,明將軍對此深信不疑,對於孫逸所作所為,一直有人關注,這個人就是明將軍!
明將軍暗自惱怒,這呂不韋怎麽如此混蛋,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大王,這不是作死麽?
孫逸看著氣喘籲籲的羽林衛,接過詔令道,先喝口茶!
謝冠軍侯,羽林衛道!
孫逸坐了下來,打開詔令一看,速歸!
孫逸趕緊站起來問道,鹹陽發生何事?
羽林衛趕緊迴道,文信侯在城門口懸掛呂氏春秋布帛,說,誰能改一字,減一字,賞千金!
砰的一聲,孫逸一腳將案牘踹斷!
孫逸大怒道,老匹夫,欺人大甚,來人備馬,返迴鹹陽!
喏,侍衛大聲應諾!
冠軍侯,水師提督,大秦第一勇士,錦衣親軍的旗幟迎風飄揚,鹹陽城,孫逸一拉韁繩!
看著聚集的人群,人聲鼎沸,在討論呂氏春秋,孫逸眼中寒光四溢,冷聲道,多派幾人抄錄,本侯要看,少一個字,仔細你們的皮!
喏,數十個錦衣衛聽令,拿著筆墨紙張,驅趕人群,走到城門下方,四周之人敢怒不敢言,因為身穿白色飛魚服的,腰挎繡春刀的,隻有冠軍侯孫逸的侍衛!
秦王宮,武安殿,孫逸直接拜道,見過大王!
嬴政道,免禮,鹹陽城的事都知道了吧?
孫逸起身坐下,拱手道,臣都知道了,請大王下詔,臣去殺了那老賊!
嬴政聞言一愣,你怎麽就知道打打殺殺?
孫逸道,殺了一了百了,省得看見心煩,再說那老賊,臣早想殺他了!
再說有時候不一定非要解決問題,解決製造問題的人,也不失為一種手段!
嬴政扶著額頭,寡人真後悔讓你迴來!
明將軍翻了翻白眼,這貨解決問題都這麽粗暴麽,有問題殺了便是?
話說解決製造問題的人,還真特娘的有道理!
嬴政有些惱怒道,寡人是大秦的王,不是將軍,遇到問題就行軍法,治政,不是打打殺殺,哪有這麽容易?
孫逸道,那老匹夫給臉不要臉,難道要大王給他認錯,他也配?要我說,一刀宰了得了,殺雞儆猴!
嬴政滿臉黑線,不悅道,寡人讓你迴來是給我出主意的,要殺人,一紙詔令就行,還把你召來?
孫逸攤攤手道,臣又不是神仙,哪知道如何辦,再說商君之法,也沒有說不讓發布學說這一項?
他文信侯發學說合理合法,大秦又不以因言殺人!
一字千金和商君的轅門立木,有異曲同工之妙,我能如何,總不能驅趕製止吧?
他呂不韋想幹啥,大王一清二楚!
嬴政道,那你迴來幹啥?
孫逸一聽怒了,大王都下詔令了,我不迴來就是公然違抗大王詔令,臣有幾顆腦袋?
明將軍想出去,這兄弟倆要吵起來了,他在這,純屬多餘,還很危險!
嬴政一拍案牘道,寡人不管,你不是號稱有八百個心眼,主意多麽,給寡人出出主意!
孫逸抹了把臉,臉色一黑,這臣有什麽辦法,他呂不韋要轉移輿論,一字千金,自古財帛動人心,臣有什麽辦法,再說,這也是大王的鍋,大王要借鄭國疲秦之策,敲打文信侯,他反擊,臣能怎麽辦,他文信侯又不是泥捏的,大王也忒看得起臣了?
眼瞅倆人吵吵的越演愈烈,明將軍有些後悔,不該待在這裏!
明將軍輕聲道,我去傳膳?
閉嘴,嬴政和孫逸同時大喝道!
明將軍耷拉著腦袋,真特娘的晦氣!
孫逸用手指頭敲了敲案牘,思考一會兒道,這文信侯肯定被逼急了,要不然不會行此下策,逼宮,簡直是自尋死路!
鄭國是韓國派來的間諜,目的是為了疲秦,而水渠又是呂不韋主持的,鄭國還是呂不韋舉薦的,鄭國是間諜,那呂不韋脫不了幹係,一旦坐實鄭國是間諜,呂不韋脫不了幹係!
那麽流言必是呂不韋的政敵,散布的,目的就是置呂不韋於死地,呂不韋的政敵排第一的就是羋氏。
明將軍咋舌道,這事也就孫逸敢說。
再說呂不韋當了十二年的相邦,敵人遍地走。
俗話說,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呂不韋這棵大樹快倒了!
孫逸心中暗道,此策是致呂不韋於死地,呂不韋反擊,也純屬正常,問題是這事明擺著大王要借此事敲打他,畢竟呂不韋的食邑太多,引起太多人的不滿。
嬴政想讓呂不韋上書向他認錯,嬴政借機削減呂不韋的食邑,這事就算揭過去了,以後誰在針對呂不韋,就是針對秦王!
可惜呂不韋不識趣,對於嬴政拋出的橄欖枝,理都不理,嬴政想護呂不韋都護不了,他是大秦的王,又不是賤骨頭,熱臉貼冷屁股!
孫逸攤了攤手道,臣也沒辦法,這老匹夫作死,臣不助他一臂之力,都是他祖上積德,想讓臣保他,臣做不到!
嬴政指著孫逸道,你,睚眥必報,小肚雞腸!
孫逸聳聳肩,臣就這樣,呂不韋對於臣來說,是敵非友!
嬴政拍著案牘道,你知不知道,文信侯對兩代秦王有大恩,寡人必須保他!
孫逸道,關臣何事,他挾恩圖報,臣又攔不住,再說,他文信侯,對臣一點恩惠也沒有!
反之,臣有發財的路子都賣給他一成股份,他是怎麽對臣的,恨不得臣死,他一五十歲的老頭,臣對他有什麽威脅,不過是臣擋著他的子嗣和門客的路罷了!
嬴政聞言沉默了,孫逸就是不待見呂不韋,所有賺錢的東西,他都賣與呂不韋一成,為了誰?還不是為了秦王政,要不然,孫逸是那熱臉貼冷屁股的主兒?
早就掀桌子了,孫逸可是脾氣暴躁的很!
孫逸轉頭看向明將軍道,我餓了,要吃一隻羊!
明將軍臉色一黑,對孫逸怒目而視,大怒道,我再怎麽說也是嬴氏宗親,不是你的下人!
孫逸也不搭理,喝口茶水道,大王,我餓了!
嬴政擺擺手道,明將軍,去傳膳吧!
喏,明將軍耷拉著臉,退出大殿!
心中怒道,孫逸此子簡直不是個東西,唿之即來,揮之即去,真把他當下人使!
文信侯府,愁雲慘淡,自從呂不韋辭相以後,地位一落千丈,縣官不如縣管,更何況下野的?以前門口車水馬龍,如今門可羅雀!
如此大的落差,呂不韋怎麽可能受得了,再說他舉薦的門客,如果不另投他人,早晚被排擠出官場,這誰也沒辦法,除非呂不韋能重新獲得秦王賞識,再度為相邦!
呂不韋喝著茶水,聽著李斯說著水渠之事!
李斯滿臉憂慮道,文信侯,這水渠馬上就要修好了,如今突然爆發鄭國是韓國間諜,是疲秦之策,如今秦人憤怒不已,都已經快停工了?
要說李斯也是倒黴,本想著灌溉用的水渠一旦修好,大秦來年豐收,他的官路絕對青雲直上,本就得到呂不韋的賞識,又有修渠之功,再獲得秦王賞識,正是一展抱負的大好時機!
結果呢,眼瞅水渠快修好了,呂不韋下野了,更倒黴的是流言,鄭國是韓國間諜,水渠是疲秦之策,這倒黴催的!
範增眉頭緊皺,如今形勢對呂不韋相當不利,呂不韋又不肯向秦王低頭!
這水渠是先王遺願,但最重要的是,鄭國是呂不韋舉薦的,鄭國是韓國間諜,那呂不韋是什麽?有眼無珠?也是間諜?
這特麽的,矛頭直指呂不韋,這是要呂不韋的命啊?
是誰在幕後推動此事?用腳後跟想,也是呂不韋的政敵,還有羋氏!
如今左右丞相是昌平侯和昌文侯,羋氏怎麽可能放過呂不韋?
特別是羋氏,呂不韋先奪陽泉路的相邦,又是逼死成蛟的從犯,羋氏誓殺呂不韋!
呂不韋當了十二年的相邦,在大秦敵人多如牛毛!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孫莫愁不在鹹陽,在訓練水師,要是他迴來再針對呂不韋,呂不韋不死也得脫層皮!
砰的一聲,呂不韋把手中瓷器摔碎,大怒道,混蛋,我都辭相了,這幫人還不肯放過我,非讓我死全族才甘心?
呂不韋站起來,來迴走動,權利權利,就是因為我失去權利,阿貓阿狗都敢來欺負我?
李斯這時不敢吭聲了,心裏直歎氣,我怎麽這麽倒黴啊,要是呂不韋背上間諜的名聲,他李斯仕途也毀了,能灰溜溜的返迴老家上蔡都是奢望,弄不好要死全家的啊?
李斯道,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輿論,將秦人的視線視線引到別處去,隻要水渠修好,灌溉方便,來年必定大豐收,倒時所謂的疲秦之策,不攻自破!
呂不韋聞言大喜,一拍手道,確實如此,問題是如何引導秦人視線?
範增扶須胡須沉吟片刻,我有一策,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呂不韋坐了下來,先生,細細道來!
範增歎口氣道,必策後患無窮啊!
呂不韋道,刀都架脖子上了,還在乎後患,先過這一關吧?
範增喝口茶道,明公,如今三千門客編纂的巨作已經完成,我的意思是不如懸掛在城牆上,讓諸子百家之人,觀看,能改一字者,賞千金,自古財帛動人心,這和商君,轅門立木有異曲同工之妙!
呂不韋聞言大喜,妙啊,妙啊,賞千金,轉移輿論,順便收獲一波聲望,真妙計也!
李斯眉頭緊皺,此策雖好,但有逼宮之嫌,必遭大王厭惡!
範增接著說道,但是,明公和門客所著,這本巨作,是秦滅六國後的治國思想,裏麵包含諸子百家思想,本應該先呈與大王禦覽,可如果懸與城門,有逼宮之嫌,恐被大王厭惡!
呂不韋聞言大怒,要不是我呂不韋,先王如何返秦,最後登上秦王位?
要不是我呂不韋把歌姬送給先王,嬴政怎麽可能為秦王?
要不是我呂不韋運作他們母子返秦,他們還在邯鄲受盡欺辱,早就死了!
要不是我呂不韋一直保護他,他十三歲登基,能活到親政?
如今親政成功了,一腳把老夫踹到一邊!
呂不韋越說越怒,憤恨不已,老夫當了十二年的相邦,挖水渠,儲備軍備,廣招門客,學習秦法,為的是什麽,還不是為了迴報先王的知遇之恩?
那魏國為何能稱霸天下,還不是修了鴻溝,糧食充足,沒糧,爭什麽天下?
水渠有多重要,農人會不知?官員會不知?大王會不知?
無非就是借鄭國疲秦之策,收拾我呂不韋,我都辭去相邦位了,還不肯放過我?
大王不仁,別怪我不義!
明天在城門口,懸掛出來,讓諸子百家看看,讓他們改,一字千金!
先過了這一關再說,水渠一旦修好,明年大豐收,誰對誰錯,一看便知,到時候整個關中農人都受我呂不韋的恩惠,我要複出,指日可待?
呂不韋直接拍板!
李斯離開文信侯府,心中憂慮不已,呂不韋太自大了,把一切都安在自己身上,挾恩圖報,大王豈是誰都能要挾的?
再說恩惠,你哪有孫逸給予秦人的恩惠多?
李斯憂心忡忡返迴自己院子,患得患失,此事一出,秦王大怒,呂不韋想複出更是難上加難,範增說的沒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後患無窮啊!
李斯知道,隻要呂不韋上書認錯,自請削減食邑,大王就會幫他擺平,可問題是呂不韋不願意低頭!
李斯揉了揉腦袋,有些煩悶,這大王拜你為尚父,你不能真把秦王當兒子吧?
你看那孫莫愁,他還是太後繼子,大王長兄呢?你看他當真了嗎?還不是一直以臣子自居,至於私下裏,誰在意?公事上隻有大王和臣子!
李斯歎口氣道,看來要另謀他路了,至於灰溜溜的返迴上蔡老家,他李斯可丟不起那人!
翌日,鹹陽城門上,貼著巨大的布帛,上書,呂氏春秋,布帛上全是文字,布帛下方,呂不韋的門客,大聲喊道,文信侯說了,隻要能改一字,或者削減一字,賞千金!
嘩,眾人大嘩,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一群自詡學富五車的人念著布帛上的字,皺著眉頭沉思!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鹹陽大批學富五車的人前來觀看,希望能改一字,多好的刷聲望的機會,一旦改一字,還不一飛衝天,進入大王視野,一展抱負?
城門下人山人海,議論紛紛!
一字千金”是一則來源於曆史故事的成語,最早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這個成語的典故與戰國末期的大商人呂不韋有關。呂不韋為了樹立自己的聲望,組織門客撰寫了一部名為《呂氏春秋》的巨著。書寫成後,呂不韋命令將全文抄出,貼在鹹陽城門上,並發布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字,賞黃金千兩。”布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敢嚐試改動一個字,於是“一字千金”的佳話便流傳至今!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在秦國相邦呂不韋的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學說”為主幹,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一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諸子百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雜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呂氏春秋》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所以《漢書·藝文誌》等將其列入雜家。高誘說《呂氏春秋》“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
小編這裏說一下,這個呂氏春秋不是雜學,他是治國思想!要不然大漢也不會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百家思想就是治國思想!
半部論語治天下,簡直就是扯淡,論語都治不了天下!
論語是當官的敲門磚罷了,修德跟治國有關係麽?有個毛關係?
自古王侯將相有哪個是道德高尚的?一個都沒有!
秦王宮,砰的一聲,嬴政將案牘上的奏疏,如今全換成紙張,輕便好用,鎮紙,筆筒,硯台,茶具,掃落在地!
嬴政拍著案牘大怒道,他呂不韋要幹嘛,要逼宮麽?還一字千金,他以為他是商君?
還包含諸子百家思想,他以為他是誰?他要幹嘛,是不是在逼宮,對寡人同意他辭相,心懷怨恨?
明將軍拜倒在地惶恐道,臣不知!
嬴政大罵道,廢物,全是廢物,寡人要你們何用,就呂不韋犯的錯,寡人都能殺他全族,不思迴報君恩,還一直要挾寡人!
把寡人的仁慈當成懦弱,真欺寡人刀不利乎?
大殿裏靜悄悄的,隻有嬴政的喘氣聲。
嬴政喝口茶,把冠軍侯召來,說完嬴政刷刷的寫下命令,加蓋秦王印!
還有,派人把呂不韋所謂的呂氏春秋,抄錄過來!
明將軍接過詔令道,尊王令!
退出大殿,明將軍長舒一口氣,這真特娘的晦氣,他呂不韋想幹的事誰能攔著,簡直是無妄之災!
明將軍招了招手,一個侍衛趕緊跑來,接過詔令,明將軍道,去詔冠軍侯!
喏,侍衛拿著王令,趕緊出去!
明將軍暗道,要不是大王攔著,孫逸早就收拾呂不韋,孫逸有這個能耐,明將軍對此深信不疑,對於孫逸所作所為,一直有人關注,這個人就是明將軍!
明將軍暗自惱怒,這呂不韋怎麽如此混蛋,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大王,這不是作死麽?
孫逸看著氣喘籲籲的羽林衛,接過詔令道,先喝口茶!
謝冠軍侯,羽林衛道!
孫逸坐了下來,打開詔令一看,速歸!
孫逸趕緊站起來問道,鹹陽發生何事?
羽林衛趕緊迴道,文信侯在城門口懸掛呂氏春秋布帛,說,誰能改一字,減一字,賞千金!
砰的一聲,孫逸一腳將案牘踹斷!
孫逸大怒道,老匹夫,欺人大甚,來人備馬,返迴鹹陽!
喏,侍衛大聲應諾!
冠軍侯,水師提督,大秦第一勇士,錦衣親軍的旗幟迎風飄揚,鹹陽城,孫逸一拉韁繩!
看著聚集的人群,人聲鼎沸,在討論呂氏春秋,孫逸眼中寒光四溢,冷聲道,多派幾人抄錄,本侯要看,少一個字,仔細你們的皮!
喏,數十個錦衣衛聽令,拿著筆墨紙張,驅趕人群,走到城門下方,四周之人敢怒不敢言,因為身穿白色飛魚服的,腰挎繡春刀的,隻有冠軍侯孫逸的侍衛!
秦王宮,武安殿,孫逸直接拜道,見過大王!
嬴政道,免禮,鹹陽城的事都知道了吧?
孫逸起身坐下,拱手道,臣都知道了,請大王下詔,臣去殺了那老賊!
嬴政聞言一愣,你怎麽就知道打打殺殺?
孫逸道,殺了一了百了,省得看見心煩,再說那老賊,臣早想殺他了!
再說有時候不一定非要解決問題,解決製造問題的人,也不失為一種手段!
嬴政扶著額頭,寡人真後悔讓你迴來!
明將軍翻了翻白眼,這貨解決問題都這麽粗暴麽,有問題殺了便是?
話說解決製造問題的人,還真特娘的有道理!
嬴政有些惱怒道,寡人是大秦的王,不是將軍,遇到問題就行軍法,治政,不是打打殺殺,哪有這麽容易?
孫逸道,那老匹夫給臉不要臉,難道要大王給他認錯,他也配?要我說,一刀宰了得了,殺雞儆猴!
嬴政滿臉黑線,不悅道,寡人讓你迴來是給我出主意的,要殺人,一紙詔令就行,還把你召來?
孫逸攤攤手道,臣又不是神仙,哪知道如何辦,再說商君之法,也沒有說不讓發布學說這一項?
他文信侯發學說合理合法,大秦又不以因言殺人!
一字千金和商君的轅門立木,有異曲同工之妙,我能如何,總不能驅趕製止吧?
他呂不韋想幹啥,大王一清二楚!
嬴政道,那你迴來幹啥?
孫逸一聽怒了,大王都下詔令了,我不迴來就是公然違抗大王詔令,臣有幾顆腦袋?
明將軍想出去,這兄弟倆要吵起來了,他在這,純屬多餘,還很危險!
嬴政一拍案牘道,寡人不管,你不是號稱有八百個心眼,主意多麽,給寡人出出主意!
孫逸抹了把臉,臉色一黑,這臣有什麽辦法,他呂不韋要轉移輿論,一字千金,自古財帛動人心,臣有什麽辦法,再說,這也是大王的鍋,大王要借鄭國疲秦之策,敲打文信侯,他反擊,臣能怎麽辦,他文信侯又不是泥捏的,大王也忒看得起臣了?
眼瞅倆人吵吵的越演愈烈,明將軍有些後悔,不該待在這裏!
明將軍輕聲道,我去傳膳?
閉嘴,嬴政和孫逸同時大喝道!
明將軍耷拉著腦袋,真特娘的晦氣!
孫逸用手指頭敲了敲案牘,思考一會兒道,這文信侯肯定被逼急了,要不然不會行此下策,逼宮,簡直是自尋死路!
鄭國是韓國派來的間諜,目的是為了疲秦,而水渠又是呂不韋主持的,鄭國還是呂不韋舉薦的,鄭國是間諜,那呂不韋脫不了幹係,一旦坐實鄭國是間諜,呂不韋脫不了幹係!
那麽流言必是呂不韋的政敵,散布的,目的就是置呂不韋於死地,呂不韋的政敵排第一的就是羋氏。
明將軍咋舌道,這事也就孫逸敢說。
再說呂不韋當了十二年的相邦,敵人遍地走。
俗話說,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呂不韋這棵大樹快倒了!
孫逸心中暗道,此策是致呂不韋於死地,呂不韋反擊,也純屬正常,問題是這事明擺著大王要借此事敲打他,畢竟呂不韋的食邑太多,引起太多人的不滿。
嬴政想讓呂不韋上書向他認錯,嬴政借機削減呂不韋的食邑,這事就算揭過去了,以後誰在針對呂不韋,就是針對秦王!
可惜呂不韋不識趣,對於嬴政拋出的橄欖枝,理都不理,嬴政想護呂不韋都護不了,他是大秦的王,又不是賤骨頭,熱臉貼冷屁股!
孫逸攤了攤手道,臣也沒辦法,這老匹夫作死,臣不助他一臂之力,都是他祖上積德,想讓臣保他,臣做不到!
嬴政指著孫逸道,你,睚眥必報,小肚雞腸!
孫逸聳聳肩,臣就這樣,呂不韋對於臣來說,是敵非友!
嬴政拍著案牘道,你知不知道,文信侯對兩代秦王有大恩,寡人必須保他!
孫逸道,關臣何事,他挾恩圖報,臣又攔不住,再說,他文信侯,對臣一點恩惠也沒有!
反之,臣有發財的路子都賣給他一成股份,他是怎麽對臣的,恨不得臣死,他一五十歲的老頭,臣對他有什麽威脅,不過是臣擋著他的子嗣和門客的路罷了!
嬴政聞言沉默了,孫逸就是不待見呂不韋,所有賺錢的東西,他都賣與呂不韋一成,為了誰?還不是為了秦王政,要不然,孫逸是那熱臉貼冷屁股的主兒?
早就掀桌子了,孫逸可是脾氣暴躁的很!
孫逸轉頭看向明將軍道,我餓了,要吃一隻羊!
明將軍臉色一黑,對孫逸怒目而視,大怒道,我再怎麽說也是嬴氏宗親,不是你的下人!
孫逸也不搭理,喝口茶水道,大王,我餓了!
嬴政擺擺手道,明將軍,去傳膳吧!
喏,明將軍耷拉著臉,退出大殿!
心中怒道,孫逸此子簡直不是個東西,唿之即來,揮之即去,真把他當下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