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有名氣
女尊:我真不想當帝夫 作者:逸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人,大人!您快來看看這個!”
“什麽事大驚小怪的,我平常不是教過你們,要‘靈山崩於前而不亂’,明不明白?!”
“是,是,大人教訓的是!”侍從低下了頭
“到底是什麽東西阿,拿來我看看。”
“喏,大人,就是這個。”
一旁的侍從將一份試卷小心翼翼地攤開放到方錦蓮的案板前
方錦蓮是關州的州長,天鳳國實行地方軍政一體製,由中央派出的州長,一手總抓地方軍政二事,然先帝創業之時,為穩定天下,減少幹戈,將部分親族及歸降舊族分封至各地
時間一久,隱隱有威脅中央之勢,雖後有科舉進行削弱壓製,但一些地區的實際掌權者,卻仍是被分封者,當然,朝廷對這些並不知情
方錦蓮在這個位子已經快二十載,遙想當初,她也曾是進過殿試麵見過聖上的人,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她也從一介小小的官員,一步一步走到了州長這麽個他人夢寐以求的位子
然,世家的專橫,天災的無情,讓她愈來愈心力交瘁,趁著這次科舉,她想盡可能多地選拔出一些人才,好來為自己接班,可一連看了幾十份,皆是不盡人意
希望這份稍微能看一點吧
這麽想著,方錦蓮將視線重新投向案板上的試卷
入眼的字跡工整細致,就是在一些著力點的處理方麵有些不盡人意,使其看起來有點像是男人寫的,不過無傷大雅
越往下看,方錦蓮便越是激動,無論從軍事方略還是從治國民生角度,這份試卷都將其剖析得清清楚楚,特別是針對一些問題的措施,雖然十分大膽,但卻具有相當的可行性
“大才!世間安有如此神人爾?!”方錦蓮看完之後不由得驚唿連連,特別是末尾的那首《關州詞》,簡直是寫到了她的心坎裏去了
短短四句詩,道盡了她當年參與科舉時的抱負與激情,彼時天鳳國正深受洛川部落其害,邊關數度告急,百姓苦不堪言
方錦蓮本欲借科舉投身軍旅,戍衛北境,效仿那曆史上的無數能人誌士一般,手持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但可惜造化弄人,她最後被調迴關州成為一方父母官,所幸徐莉英橫空出世,一人一槍一馬,護得天鳳國北境二三十年安穩
“速去取我紅函來!”
一旁的下屬雖有些錯愕,但還是忠實地執行著方錦蓮的命令
紅函,科舉推薦特殊人才專用,被裝入紅函試卷的考生,可越過會試直接參與殿試
為培養自己的勢力,擴大自己的話語權,大部分州長都會將每次科舉的紅函權利賦予自己身邊的心腹,或是用以拉攏世家,而方錦蓮的下屬之所以會錯愕,是因為這是她第一次使用
不消時,一封試卷被方錦蓮小心翼翼地放入紅函之中,在蓋上那專屬於關州州長的紅印後,方錦蓮將其遞給自己一名心腹道:
“快馬加急,務必將其送到皇都內!”
“喏!屬下這就動身!”
把紅函包裹著的試卷貼身放好後,那名心腹朝著方錦蓮行了一禮,退了下去
……
禮部尚書張妤熙最近很是煩惱,五年一度的科舉考試開始了,各地所遞交的紅函的如雨點般將她團團圍住
先帝所創此製度的初衷,是怕遺漏有德才兼備,出類拔萃之人,可現如今,卻變成了各大州長結黨營私,謀取私利的工具,實在是令人可悲,可歎
而作為禮部尚書,張妤熙有心阻止,卻無力改變,且不說私自截下紅函會有何等罪名,就那些在地方“一手遮天”的州長,就夠她喝上一壺了
不過,禮部尚書雖無私藏截停之權,卻有評價推薦之利,為了不負自己身上這身衣服,張妤熙也是盡可能地給出自己的評價與建議
“大人,關州的紅函送到!”
“哦,放那吧,我等會兒看。”
“是,大人。”
張妤熙伸了個懶腰,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脖頸,隨後似乎想起了什麽,對著身邊的侍從道:
“等會兒,你剛剛說,是哪裏發來的的紅函?”
“啟稟大人,是關州的。”
“關州?老方頭終於想清楚了?”
方錦蓮和張妤熙是同一批進入殿試的人,方錦蓮是探花,張妤熙則是狀元,兩個皆出自於寒門的子弟,並沒有官場那般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反而成為了極度要好的姐妹,一個坐鎮中央,一個鎮守一方,這要落到一些說書人口中,那必然是一番流傳千古的佳話
張妤熙不止一次勸方錦蓮用紅函給自己培養幾個信得過的人互相幫襯,但方錦蓮每次都是婉言拒絕,所以在得知方錦蓮用了紅函之後,張妤熙的第一反應是:方錦蓮想通了?!
小心翼翼地將方錦蓮的紅函拆開後,張妤熙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得十分離譜,這份試卷水平之高,完爆她手頭上所有的紅函,不,就算是放在她所看見過的所有的紅函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再三經過閱讀後,張妤熙將試卷重新疊好,隨即在評價建議書中寫下:此張試卷,老臣反而不知應如何向陛下描述,但老臣認為,它絕對具有讓陛下過目的資格。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好一個‘古來征戰幾人迴,’妙哉!壯哉!真想認識一下這位名叫‘柯啟鴻’的考生!”張妤熙感慨了一句,愈發愛不釋手,遂喚來下屬,提筆將其抄錄下來
而一旁的侍從也在不經意間將這首《關州詞》給背了下來,於是乎,不消幾日時間,柯啟鴻這個名字連同《關州詞》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開始逐漸活躍於皇城(鳳都)的大小各種文壇
“‘葡萄美酒夜光杯’,猶如突然間拉開帷幕,在我們的眼前展現出五光十色、琳琅滿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這景象實在是令人驚喜,使人興奮,沒想到宴席還能如此描寫,在下自愧不如。”
“尤其是那最後兩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它不是在宣揚戰爭的可怕,也不是表現對戎馬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對生命不保的哀歎。
迴過頭去看看那歡宴的場麵:耳聽著陣陣歡快、激越的琵琶聲,將士們真是興致飛揚,你斟我酌,一陣痛飲之後,便醉意微微了。也許有人想放杯了吧,這時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麽,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諸位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迴’,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見這三、四兩句正是席間的勸酒之詞,而並不是什麽悲傷之情,它雖有幾分‘諧謔’,卻也為盡情酣醉尋得了最具有環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妙極,妙極!”
“想不到我有生之年居然可以看到如此曠世之作,哈哈!死而無憾了!”
……
但,遠在關州的柯啟鴻卻對這些事情一無所知,此刻的他,卻是在被另一則事情給纏住了身:
“來,小鴻,這是徐靈珊,你們互相介紹介紹,認識一下。”
“什麽事大驚小怪的,我平常不是教過你們,要‘靈山崩於前而不亂’,明不明白?!”
“是,是,大人教訓的是!”侍從低下了頭
“到底是什麽東西阿,拿來我看看。”
“喏,大人,就是這個。”
一旁的侍從將一份試卷小心翼翼地攤開放到方錦蓮的案板前
方錦蓮是關州的州長,天鳳國實行地方軍政一體製,由中央派出的州長,一手總抓地方軍政二事,然先帝創業之時,為穩定天下,減少幹戈,將部分親族及歸降舊族分封至各地
時間一久,隱隱有威脅中央之勢,雖後有科舉進行削弱壓製,但一些地區的實際掌權者,卻仍是被分封者,當然,朝廷對這些並不知情
方錦蓮在這個位子已經快二十載,遙想當初,她也曾是進過殿試麵見過聖上的人,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她也從一介小小的官員,一步一步走到了州長這麽個他人夢寐以求的位子
然,世家的專橫,天災的無情,讓她愈來愈心力交瘁,趁著這次科舉,她想盡可能多地選拔出一些人才,好來為自己接班,可一連看了幾十份,皆是不盡人意
希望這份稍微能看一點吧
這麽想著,方錦蓮將視線重新投向案板上的試卷
入眼的字跡工整細致,就是在一些著力點的處理方麵有些不盡人意,使其看起來有點像是男人寫的,不過無傷大雅
越往下看,方錦蓮便越是激動,無論從軍事方略還是從治國民生角度,這份試卷都將其剖析得清清楚楚,特別是針對一些問題的措施,雖然十分大膽,但卻具有相當的可行性
“大才!世間安有如此神人爾?!”方錦蓮看完之後不由得驚唿連連,特別是末尾的那首《關州詞》,簡直是寫到了她的心坎裏去了
短短四句詩,道盡了她當年參與科舉時的抱負與激情,彼時天鳳國正深受洛川部落其害,邊關數度告急,百姓苦不堪言
方錦蓮本欲借科舉投身軍旅,戍衛北境,效仿那曆史上的無數能人誌士一般,手持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但可惜造化弄人,她最後被調迴關州成為一方父母官,所幸徐莉英橫空出世,一人一槍一馬,護得天鳳國北境二三十年安穩
“速去取我紅函來!”
一旁的下屬雖有些錯愕,但還是忠實地執行著方錦蓮的命令
紅函,科舉推薦特殊人才專用,被裝入紅函試卷的考生,可越過會試直接參與殿試
為培養自己的勢力,擴大自己的話語權,大部分州長都會將每次科舉的紅函權利賦予自己身邊的心腹,或是用以拉攏世家,而方錦蓮的下屬之所以會錯愕,是因為這是她第一次使用
不消時,一封試卷被方錦蓮小心翼翼地放入紅函之中,在蓋上那專屬於關州州長的紅印後,方錦蓮將其遞給自己一名心腹道:
“快馬加急,務必將其送到皇都內!”
“喏!屬下這就動身!”
把紅函包裹著的試卷貼身放好後,那名心腹朝著方錦蓮行了一禮,退了下去
……
禮部尚書張妤熙最近很是煩惱,五年一度的科舉考試開始了,各地所遞交的紅函的如雨點般將她團團圍住
先帝所創此製度的初衷,是怕遺漏有德才兼備,出類拔萃之人,可現如今,卻變成了各大州長結黨營私,謀取私利的工具,實在是令人可悲,可歎
而作為禮部尚書,張妤熙有心阻止,卻無力改變,且不說私自截下紅函會有何等罪名,就那些在地方“一手遮天”的州長,就夠她喝上一壺了
不過,禮部尚書雖無私藏截停之權,卻有評價推薦之利,為了不負自己身上這身衣服,張妤熙也是盡可能地給出自己的評價與建議
“大人,關州的紅函送到!”
“哦,放那吧,我等會兒看。”
“是,大人。”
張妤熙伸了個懶腰,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脖頸,隨後似乎想起了什麽,對著身邊的侍從道:
“等會兒,你剛剛說,是哪裏發來的的紅函?”
“啟稟大人,是關州的。”
“關州?老方頭終於想清楚了?”
方錦蓮和張妤熙是同一批進入殿試的人,方錦蓮是探花,張妤熙則是狀元,兩個皆出自於寒門的子弟,並沒有官場那般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反而成為了極度要好的姐妹,一個坐鎮中央,一個鎮守一方,這要落到一些說書人口中,那必然是一番流傳千古的佳話
張妤熙不止一次勸方錦蓮用紅函給自己培養幾個信得過的人互相幫襯,但方錦蓮每次都是婉言拒絕,所以在得知方錦蓮用了紅函之後,張妤熙的第一反應是:方錦蓮想通了?!
小心翼翼地將方錦蓮的紅函拆開後,張妤熙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得十分離譜,這份試卷水平之高,完爆她手頭上所有的紅函,不,就算是放在她所看見過的所有的紅函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再三經過閱讀後,張妤熙將試卷重新疊好,隨即在評價建議書中寫下:此張試卷,老臣反而不知應如何向陛下描述,但老臣認為,它絕對具有讓陛下過目的資格。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好一個‘古來征戰幾人迴,’妙哉!壯哉!真想認識一下這位名叫‘柯啟鴻’的考生!”張妤熙感慨了一句,愈發愛不釋手,遂喚來下屬,提筆將其抄錄下來
而一旁的侍從也在不經意間將這首《關州詞》給背了下來,於是乎,不消幾日時間,柯啟鴻這個名字連同《關州詞》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開始逐漸活躍於皇城(鳳都)的大小各種文壇
“‘葡萄美酒夜光杯’,猶如突然間拉開帷幕,在我們的眼前展現出五光十色、琳琅滿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這景象實在是令人驚喜,使人興奮,沒想到宴席還能如此描寫,在下自愧不如。”
“尤其是那最後兩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它不是在宣揚戰爭的可怕,也不是表現對戎馬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對生命不保的哀歎。
迴過頭去看看那歡宴的場麵:耳聽著陣陣歡快、激越的琵琶聲,將士們真是興致飛揚,你斟我酌,一陣痛飲之後,便醉意微微了。也許有人想放杯了吧,這時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麽,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諸位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迴’,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見這三、四兩句正是席間的勸酒之詞,而並不是什麽悲傷之情,它雖有幾分‘諧謔’,卻也為盡情酣醉尋得了最具有環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妙極,妙極!”
“想不到我有生之年居然可以看到如此曠世之作,哈哈!死而無憾了!”
……
但,遠在關州的柯啟鴻卻對這些事情一無所知,此刻的他,卻是在被另一則事情給纏住了身:
“來,小鴻,這是徐靈珊,你們互相介紹介紹,認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