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雨從天空上砸落,從稀稀拉拉的小雨,雨逐漸越下越大。


    天空烏雲密布,轟隆隆的雷霆傳遍世間。


    人們抬頭看向天空,並不明白這場雨的開始到底代表著什麽。


    一天、兩天、三天,大雨持續了三天依舊未見停止,來自於異人文明的人們不禁開始擔憂起來。


    經過三天的大雨洗禮,不少從前的窪地,此時都已經變成了湖泊,它們通過四周瀝青的縫隙流淌著水流,分擔著壓力,隻是看樣子並沒有什麽成效。


    上層湖泊水平線上升,代表的是分流向下流淌的河水頗為急促,一些原本身處在河流附近的人都不盡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來自於那些露天農田,這幾天裏麵已經緊急加蓋了遮雨棚,隻是從過分濕潤的土地裏麵可見這一次的農田種植的蔬菜注定是成色不佳,隻有那些適應力極佳的種子才能夠繼續正常成長。


    為何這場雨會這麽久?


    繼續下去道路設施被毀,他們還怎麽生活?


    整天濕噠噠的超級不舒服!


    人們不禁抱怨起來,生活指數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


    隻是他們的抱怨,他們的負麵情緒並沒有什麽良好的見效。


    4天5天6天...


    人們此時已經不禁恐慌起來,向天空看去,烏雲依舊濃密,仿佛就此持續到世界終結。


    人們不禁迴想,是不是他們做了什麽事情?這才導致的這個現象。


    眾所周知,世界上隻有蟲族、異人和植物三族,除此之外,就不存在其他。


    因果論早已出現,隻有出現了某個因才會出現了某個果,否則果不可能憑空出現,就是到目前為止都從沒有出現過差錯的理論。


    人們對此已經抱以了信任和認可,因為有了智慧而懂得多愁善感的他們開始嚐試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是對世界過分的開發所導致的嗎?是為了拿到礦石而我選擇最快捷的炸山所導致的嗎?是完全掌控了水資源的分布所導致的嗎?...


    種種種種都讓人們開始沉思起來,而在他們看來,眾人認為最多的是完全掌握了水資源。


    從三族還未合並開始,水資源費已經轉移到了每個城市的中央之海,從原本的金屬殼換到了現在的玻璃殼,這人造的載器之中早已經經過這麽多年形成了一片獨特又適合的生態。


    但是他們也會定期去降雨,火焰熱水能產生蒸汽,蒸汽能凝聚成雲,雲能產生降雨。


    這些都是智慧生物平日裏隻要觀察一會就能看出的事情。


    他們已經確認過,中央之海並沒有出現火力太大煮海的情況。


    單單是說他們本身也沒有這個能力。


    那現在到底是怎麽迴事?是世界對於他們奪走了水源要擁有權而感到不滿,準備創造新的嗎?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被搶了那麽自己就弄個新的這條理論似乎並沒有什麽問題。


    哦!?難道這就是答案?


    看著那已經幹涸了,不知道多少年,隻有下雨的時候才會微微出現的河床幹道就是早已經河水洶湧。


    經過這6天,天空上的降雨好像也已經下了足夠分量了,怎麽天空好像還沒有任何停雨的情況?


    這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他們猜錯了?


    7天8天9天!


    情況每況日下,三族終於坐不住了,而他們也總算在除了研究感知上,徹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地位提升。


    隻見此時城市四周,一條條藤蔓根須已經包圍了整個城市,他們並不是想要造反,直接把一個城市困住或者一鍋端什麽的。


    而僅僅隻是圍繞在城市四周,隻要有水靠近,隻要落在他們旁邊,水滴便會被快速吸走,從前植物吸收了水基本上都是儲存在身體內的。


    但現在郤不同,水實在太多了,如果真的憋在身體裏麵,絕對得撐死。


    所以他們選擇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衝破造型底下的地鬥將水傳輸到那邊,從而形成地下水儲庫。


    這些水存在於世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通過找尋到他們,直接將水流注入進去,也算是填充了裏麵的水分。


    以後如果遇到了幹旱,這些水還能被拿出來,用來做備用生存資源,怎麽聽怎麽都讓人感覺高興。


    水滿了那就換一個新的點,世界上總有這種地洞。


    嘀嘀嗒嗒的聲音就此持續在每一個被發現的洞窟庫內,它們不停地向下滴著水滴,這些都是從外麵吸收的雨水,隻要沒滿都會是這個畫麵。


    除了城市有被淹了的風險,那些紳士到他這裏就危險了,蟲族麵對這些可能不怕了,而其他兩族,尤其是那些異形就真的是有點難受了。


    如果身上沒帶武器,而且還是威力足夠的武器,單單依靠他們身體的火焰,並不管什麽任務。


    在與自身克製的天地偉力麵前,他們也難得變成了一隻小雞,隻能縮頭等烏龜。


    一個個城市設施都已經限製了人民外出,在運輸城市之間的物質都是相當困難的當下,這些人就別給添亂了。


    往日仰賴運輸的飛行載具無法運行,反而地下成為了這次減緩災情的關鍵,人們的目光不禁開始瞄向地下。


    相比起來看天氣的地麵,如果開辟出一條地下隧道作為運輸,那麽即使雨下再大,路該走還是走。


    當然地震除外,隻是這麽多年來,地震發生的頻率都還是小,相比起現在連番大雨,地下似乎的確有擴展運輸路線的必要。


    反正現在連番大雨,很多地表上的工作也無法進行,不少人力開始轉移到地下開始建設隧道。


    以蟲族作為開道主力,異人作為研究地下載具,植物作為穩定通道的結構固定。


    互相合作,一條條完善又堅固的通道就此形成。


    馬上就有了載具的圖紙,稍微改一下,適合地下通道的載具很快就出現了。


    炫看著和鐵路完全不搭嘎的新載具,不禁陷入到了一個對人生的沉思。


    發展軌跡不同是真的會漏掉很多東西,不管是粗糙的還是驚豔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實元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炫方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炫方塊並收藏真實元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