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真正的撰寫者並未找到,那些直到最後仍然藏著該書的人也沒有被揪出來,就像各方麵達成了某種奇妙的平衡。所以,延壽君在榮寧一的書房裏看到《國史》一書並未感到驚訝,她相信榮寧一本不打算隱瞞這事。
但延壽君還是感到不安,她翻開了榮寧一書房裏的《國史》,直到確定那是流到外麵的刊印本,這才放了心。然後她翻開了《國史》,從頭看起。
神國的歷史很長,《國史》是挑著寫的,且每一個字都在挑戰官修史書。延壽君的目標很明確,她想要從中找個範例,對於內容反倒沒那麽在意。
終於翻到了那一頁。
是關於神熺和巫神的。
(「神熺」是汜留上神在人間擔任神尊時的尊稱,巫神自然就是裔昭,不過那時候裔昭擔任的職務是「大祭司」)
官修史書裏的記載是,出身巫族九姓的裔昭六歲時與出身士族九姓的宣薔同時成為幼年神熺的伴讀。後來,宣薔為保護神熺英年早逝,裔昭成為神熺唯一的伴讀,並陪著神熺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後來,神熺登上尊位,裔昭成為大祭司。
神熺之女彥桾拜裔昭為師,但是彥桾不滿裔昭族人的專橫,且拒絕與裔氏一族聯姻,轉身就與康氏一族的子弟完婚。康氏一族曾是神熺登上神尊之位的最大障礙,彥桾此舉無疑站到了生母的對立麵。
隨著矛盾的激化,彥桾鋌而走險,刺殺裔昭不成,隨後退到南山神廟自盡,史稱「彥桾之難」。彥桾死後,神熺頗有悔意,但她最終沒有為彥桾翻案,而是任由裔昭獨攬大權。若幹年後,神熺暴斃,裔昭以神熺遺訓扶持年幼的新神尊,並迅速向異己舉起屠刀,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在那之後一直到她一百二十歲過世,大祭司裔昭才是神國真正的「神」。
官修史書強調裔昭權力來源的合法性,所以著重宣揚裔昭與神熺的親密關係,這引起了後人的無限遐想。裔昭在世時,就有流言說裔昭與神熺的關係已經超越了「朋友」二字,這在當時引起了恐慌,而裔昭對此不置可否,倒像是某種程度的默認。由於裔昭是這種態度,野史雜文裏的傳說就更多了。
延壽君當然知道神熺和裔昭那一段往事,隻是她從來都是瞧著官修史書長大的,輕易不敢用旁的觀點。這次偷偷翻閱《國史》,不過是想瞧瞧有沒有更確切的說法,好給與她更多勇氣。隻是,延壽君失算了。
《國史》裏的記載,都是陰謀。
按照《國史》的記載,裔昭成為神熺的伴讀本就是裔家人的算計。按照當時的情況,神熺的親姐姐濋留已經是名正言順的神女,伴讀隻有神女才能擁有。當時尚且不具備資格的神熺擁有伴讀,本就暗示著權力爭鬥。
裔昭到了神熺身邊,漸漸對神熺產生了不尋常的感情,為此她非常厭惡另一位伴讀宣薔。在後來的某一事件中,裔昭藉機除掉了宣薔,同時真正挑撥了神熺姐妹的關係。而神熺因此迎來人生最艱難的時刻,陪在她身邊的人隻有裔昭。
裔昭取得了神熺的完全信任,但她不敢表明心意,隻能默默忍耐。神熺為了獲得榮氏一族的支持,選擇了聯姻,裔昭雖然不樂意,但也無可奈何。不過,在那之後,裔昭不斷挑撥神熺和榮佐的關係,甚至在某些時候引起了神熺的反感。
神熺和榮佐育有一雙兒女,這一雙兒女成為裔昭的眼中釘肉中刺。看著那家四口越發和美,裔昭終於忍不住了,她使了手段,向神熺表明心意的同時也迫使神熺認可了這段感情。也就是在那之後不久,她二人的關係被榮佐撞破。
其實,從神國建國到神熺所處的時代,對於上層男男女女之間超越朋友關係的感情是司空見慣的,尤其是神女與伴讀之間的親密關係。所以,當時榮佐對此並沒有說什麽,而裔昭則是惱羞成怒,定要置榮佐於死地。
榮佐知曉裔昭的意圖,自己也是小心翼翼,不過他從來沒打算公開處理這件事,所以終於防不勝防。在榮佐臨死前,他掌握了足夠的證據,那些證據能讓裔昭身敗名裂。隻是榮佐深知神熺對裔昭的縱容,且放眼望去,整個神國並無能對付裔昭的人,便與裔昭做了個交易,要求裔昭無論如何保全榮氏一族。
裔昭雖然惱怒,但是考慮到榮家的根基,還是準備遵守承諾。誰知榮佐行事不夠嚴密,漸漸傳了些風言風語,彥桾得了些消息,開始不斷挑釁裔氏。眼看著彥桾身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局麵就要失控。於是,裔昭設下毒計,引誘彥桾犯下大罪,逼著神熺殺了彥桾,而史書上不過留下「彥桾退至南山神廟,自刎」寥寥數字。
彥桾死後,裔昭聯合翊武桓氏掌控內外大權,神熺對她沒奈何,也不打算採取實際行動,在深宮裏鬱鬱而終。裔昭仿照神熺的筆跡寫下假的遺訓,出任攝政,邁出了成為神的第一步。
延壽君那翻書的手有點發抖,也不知是氣的還是嚇的。此時天氣還很熱,她一點要流汗的意思都沒有。
誠然,《國史》一書承認了裔昭與神熺的感情,但更多時候強調的是裔昭的主動與算計。相比之下,官修史書裏形象無比高大的神熺頓時成為被人操縱的傀儡。更要命的是,這《國史》所說是能從官修史書裏品出些味道來的,它能自圓其說。
撰寫《國史》的人無疑的惡毒的,他不過用一支筆就改寫了神國歷史,讓神國最輝煌的時代變成一個充滿陰謀的時代,同時讓那個時代最有名的兩個人分別成了陰謀家和笑話,好手段。
但延壽君還是感到不安,她翻開了榮寧一書房裏的《國史》,直到確定那是流到外麵的刊印本,這才放了心。然後她翻開了《國史》,從頭看起。
神國的歷史很長,《國史》是挑著寫的,且每一個字都在挑戰官修史書。延壽君的目標很明確,她想要從中找個範例,對於內容反倒沒那麽在意。
終於翻到了那一頁。
是關於神熺和巫神的。
(「神熺」是汜留上神在人間擔任神尊時的尊稱,巫神自然就是裔昭,不過那時候裔昭擔任的職務是「大祭司」)
官修史書裏的記載是,出身巫族九姓的裔昭六歲時與出身士族九姓的宣薔同時成為幼年神熺的伴讀。後來,宣薔為保護神熺英年早逝,裔昭成為神熺唯一的伴讀,並陪著神熺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後來,神熺登上尊位,裔昭成為大祭司。
神熺之女彥桾拜裔昭為師,但是彥桾不滿裔昭族人的專橫,且拒絕與裔氏一族聯姻,轉身就與康氏一族的子弟完婚。康氏一族曾是神熺登上神尊之位的最大障礙,彥桾此舉無疑站到了生母的對立麵。
隨著矛盾的激化,彥桾鋌而走險,刺殺裔昭不成,隨後退到南山神廟自盡,史稱「彥桾之難」。彥桾死後,神熺頗有悔意,但她最終沒有為彥桾翻案,而是任由裔昭獨攬大權。若幹年後,神熺暴斃,裔昭以神熺遺訓扶持年幼的新神尊,並迅速向異己舉起屠刀,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在那之後一直到她一百二十歲過世,大祭司裔昭才是神國真正的「神」。
官修史書強調裔昭權力來源的合法性,所以著重宣揚裔昭與神熺的親密關係,這引起了後人的無限遐想。裔昭在世時,就有流言說裔昭與神熺的關係已經超越了「朋友」二字,這在當時引起了恐慌,而裔昭對此不置可否,倒像是某種程度的默認。由於裔昭是這種態度,野史雜文裏的傳說就更多了。
延壽君當然知道神熺和裔昭那一段往事,隻是她從來都是瞧著官修史書長大的,輕易不敢用旁的觀點。這次偷偷翻閱《國史》,不過是想瞧瞧有沒有更確切的說法,好給與她更多勇氣。隻是,延壽君失算了。
《國史》裏的記載,都是陰謀。
按照《國史》的記載,裔昭成為神熺的伴讀本就是裔家人的算計。按照當時的情況,神熺的親姐姐濋留已經是名正言順的神女,伴讀隻有神女才能擁有。當時尚且不具備資格的神熺擁有伴讀,本就暗示著權力爭鬥。
裔昭到了神熺身邊,漸漸對神熺產生了不尋常的感情,為此她非常厭惡另一位伴讀宣薔。在後來的某一事件中,裔昭藉機除掉了宣薔,同時真正挑撥了神熺姐妹的關係。而神熺因此迎來人生最艱難的時刻,陪在她身邊的人隻有裔昭。
裔昭取得了神熺的完全信任,但她不敢表明心意,隻能默默忍耐。神熺為了獲得榮氏一族的支持,選擇了聯姻,裔昭雖然不樂意,但也無可奈何。不過,在那之後,裔昭不斷挑撥神熺和榮佐的關係,甚至在某些時候引起了神熺的反感。
神熺和榮佐育有一雙兒女,這一雙兒女成為裔昭的眼中釘肉中刺。看著那家四口越發和美,裔昭終於忍不住了,她使了手段,向神熺表明心意的同時也迫使神熺認可了這段感情。也就是在那之後不久,她二人的關係被榮佐撞破。
其實,從神國建國到神熺所處的時代,對於上層男男女女之間超越朋友關係的感情是司空見慣的,尤其是神女與伴讀之間的親密關係。所以,當時榮佐對此並沒有說什麽,而裔昭則是惱羞成怒,定要置榮佐於死地。
榮佐知曉裔昭的意圖,自己也是小心翼翼,不過他從來沒打算公開處理這件事,所以終於防不勝防。在榮佐臨死前,他掌握了足夠的證據,那些證據能讓裔昭身敗名裂。隻是榮佐深知神熺對裔昭的縱容,且放眼望去,整個神國並無能對付裔昭的人,便與裔昭做了個交易,要求裔昭無論如何保全榮氏一族。
裔昭雖然惱怒,但是考慮到榮家的根基,還是準備遵守承諾。誰知榮佐行事不夠嚴密,漸漸傳了些風言風語,彥桾得了些消息,開始不斷挑釁裔氏。眼看著彥桾身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局麵就要失控。於是,裔昭設下毒計,引誘彥桾犯下大罪,逼著神熺殺了彥桾,而史書上不過留下「彥桾退至南山神廟,自刎」寥寥數字。
彥桾死後,裔昭聯合翊武桓氏掌控內外大權,神熺對她沒奈何,也不打算採取實際行動,在深宮裏鬱鬱而終。裔昭仿照神熺的筆跡寫下假的遺訓,出任攝政,邁出了成為神的第一步。
延壽君那翻書的手有點發抖,也不知是氣的還是嚇的。此時天氣還很熱,她一點要流汗的意思都沒有。
誠然,《國史》一書承認了裔昭與神熺的感情,但更多時候強調的是裔昭的主動與算計。相比之下,官修史書裏形象無比高大的神熺頓時成為被人操縱的傀儡。更要命的是,這《國史》所說是能從官修史書裏品出些味道來的,它能自圓其說。
撰寫《國史》的人無疑的惡毒的,他不過用一支筆就改寫了神國歷史,讓神國最輝煌的時代變成一個充滿陰謀的時代,同時讓那個時代最有名的兩個人分別成了陰謀家和笑話,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