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掌櫃沉默半晌後,歎息道:“三掌櫃說的沒錯,我們都是過於因循守舊了。這些阿林從南洋得來的千裏鏡、琉璃窗、水晶鏡……等物都是前所未有之物,著實是令人歎為觀止,以前也未曾見到典籍有過這樣的記載,應是這數百年製作出來的,機關坊這些年有所得,相比這些還是遠遠不如了。
雲峰喜歡機關術,有些天賦,我也是支持他去鑽研的;最初雲峰研製出轉桌,我未曾太在意,待到後麵研製那百寶箱,也沒覺得如何,直到後來雲峰研製出神臂弓,我才發現輕視了雲峰這些年在機關術上的研究,還是範先生更為看重雲峰,從見到轉桌之後,就留在了臨江坊,又支持雲峰建起了機關坊。”
三叔說道:“大掌櫃,這些年已經有了不少轉變,三大鑄坦誠合作已經六年了,所得也是不少;如今五大派也是推誠布公,也是有所得;朝廷也在做一些改變,今年的會試就是以格物和數算來評定了,不再以經史子集為重了,更為務實了;這些勢頭都是不錯,但是相比阿林見聞,還是遠遠不夠。
阿林他大姑姑來信也是感歎我們過於尊崇前人,缺乏進取之心;這些西洋人研製出來的物品,都可以說是有些離經叛道了,其實仔細想來,都是有跡可循的,不會是憑空出現的,也應是在以前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如今這些小輩比我們都大膽一些,能夠想到這一點,都算不錯了,我們也當多支持他們。”
九叔說道:“其實阿林在龍城悟出【人器合一】之說已經是很不錯了,在武學一道和鑄造一道都是難得的突破了,這都要看機緣和個人的,阿林若不是跟隨大掌櫃學得鑄造技藝,也是不能有這些感悟的;當年胡人亂了九州大地,不止是武學、鑄造,世間百藝還有很多都是斷了傳承的,僅是要完善這些傳承都不容易。
南洋我也是去過幾次的,但是卻沒有阿林這機緣了,長島那邊我還想去看看,西洋人這些東西都值得好好探究一番的,以前去都是匆匆忙忙的,要再去仔細了解一番;以前有海運的時候,都是和九州有來往的,那邊或許還有傳承記載留存;阿林,你把那九大家和施紹原的情況都寫給我,我去了之後再找他們談一談。”
盧林聽得九叔還想去長島,這是好事,說道:“好的,九叔,小侄等會就寫給你。”
九叔說道:“也不急這一時,沒這麽快去的,得商議一番,做些準備,估計要明年跟著市舶海船去了。”
大掌櫃說道:“九爺,阿林的鑄造技藝是我教授的,但是自從阿林鑄造完神器之後,我就不能再教授他什麽了,這【人器合一】之說,阿林更早在鑄造神器之時就有感悟,從龍城迴來後是更進一步了。去龍城之前阿林已經結合了三大鑄的雙手錘鍛之術、百煉成鋼之術、鋒刃之術,所得更是超越了三大鑄的鑄造技藝了,也非我所能及,更非是我所傳授,是阿林自己的領悟,是鑄造之幸事。
如今也是明了,阿林猜測五大派三大鑄都是十絕老人的傳承是對的,武學我是不行的,就鑄造一道來說,十絕老人的鑄造技藝在當時是超群絕倫的,其弟子之中沒有人能夠完全傳承其衣缽,因此將其鑄造技藝分別傳授給了四個弟子或是四方,就是後來四大鑄的源頭了,四家是各得了一份傳承;以前記載四大鑄成立之後,都是定期有技藝交流的,但是自從西南鑄造覆滅之後就漸漸沒有了。”
盧林聽得大掌櫃如此說來,連忙問道:“大掌櫃,三大鑄,不,四大鑄都是十絕老人的傳承確認了?”
大掌櫃點了點頭說道:“阿林,如今都證實了,這事三掌櫃清楚,你這猜測都已經證實了,千鋒照和百煉堂那邊都查閱了最初的一些記載,五大派也都去查閱了,都是十絕老人的傳承;三尺溪多半是奪得了西南鑄造碧璽山城的傳承,此事等千鋒照和百煉堂下月過來之後就能夠更明了一些了。”
三叔說道:“阿林,你當初和你八姑姑說及這猜想,確實是出人意料,你八姑姑隨後令人搜集了一些逸聞野史,發現還真有可能,來信告訴我去和五大派三大鑄再一起查了查;得出結果就是這十絕老人應該是何普勝了,當初漢王兵敗降了之後,隱去了本名,以十絕老人之名行事,所以何普勝這個名字在朝野之中都沒有什麽記載。
五大派三大鑄關於十絕老人的記載都有不少,一直以來都以為是傳說,沒有怎麽在意,如今幾家一起去查閱對照才發覺不是傳說,是真有其事了,十絕老人之十絕稱號,就是傳承五大派四大鑄和百藥山這十家之後,是謂十絕,此人以此為名號,非是自大,或許還有些謙虛了,有如此學究天人的才學,數百年來也僅其一人而已。”
盧林對於何普勝之事是查過許多的,後來又在崆峒和千鋒照還有百煉堂查閱了解過關於十絕老人的各種事跡傳聞,還想起一事來,問道:“三叔,何普勝的青烏之術的傳承呢?”
三叔說道:“是九華山得了一些傳承,估計隻有個三四成而已。”
盧林聽了也恍然了,當初五大派四大鑄加上百藥山,這十家各自都得了一份傳承,隻是加上九華山的青烏之術,十絕老人這已是傳承十一家了,而且還有更多絕學了,當真是極為罕見的奇才。
隻是三尺溪奪得了西南鑄造碧犀山城的傳承,之後又覆滅了八寶閣,為何還對臨江坊要再度覆滅?這個問題盧林覺得很困惑,又問及了起來。
三叔和大掌櫃也還是不清楚,他們是幾度查看了臨江坊書樓存放的典籍記載了,都沒有發現,當初三叔還以為是【霜寒刀法】刀譜,是因為百年前覃化、陳炳德叛出八寶閣,搶走了刀譜首頁和總綱之故,但是神都大比之後,白雲意使出了右手劍法,便都覺得不可能是【霜寒刀法】了。
三尺溪圖謀如此之大,奪了西南鑄造碧犀山城的傳承,後又能夠輕易安排人進了五大派三大鑄和百藥山,這都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恐是那十絕老人還另有隱秘,這隱秘多半漢王後人清楚,五大派三大鑄和百藥山百餘年來是毫無發現,就是如今知曉了一些,去細查後依然是沒有發現。
朝廷對於此事也是極為重視了,一同詳查了數月,隻是推斷當年十絕老人在傳承了五大派四大鑄和百藥山之時,暗中留有後手,可能是對明月朝朱氏的防範;十絕老人降朱興宗之時是漢王太師何普勝,後來應該是幫過朱興宗,和朱興宗有密契之約定,隻是如今都是查無可查,無人知曉了,或許隻有三尺溪那邊漢王後人知道。
當年西南臨邛苗亂之事,朝廷之中還有明月朝的史籍記載,對得上西南鑄造碧犀山城的時間,漢王當年驅逐胡虜之時,曾經和苗人交情深厚,推斷是漢王後人在高麗被覃家、陳家帶走之後,謀劃了臨邛的苗人起事,意圖占據一方,也趁機奪了西南鑄造碧犀山城的傳承,隻是事敗之後隱忍了下來,直到百餘年前,以三尺溪之名立起了宗門。
傳說的三尺溪祖師為了鑄劍,四處尋山覓水,於辰州天子山中得遇無名溪水,探尋源頭,搭棚觀水半年,再開爐鑄劍一年,得一寶劍,因為溪中流水寬三尺,取名三尺溪,宗門也名為三尺溪;如今再看三尺溪當年選擇了辰州天子山,就這山名,也是寓意深遠了,絕非是什麽溪流三尺寬,這都是三尺溪的障眼法,遮掩其真實意圖。
若是三尺溪沒有暴露出來,還真不好說,這隱患自是極大,當年他們覆滅八寶閣之後,二十餘年沒有動靜,令人無從著手,朝廷和五大派都不能安心;直到他們再度出手,襲擊臨江坊失敗,然後慢慢露出了蛛絲馬跡,再到去年釋門少林寺之役後,三尺溪和曹破磊他們是功虧一簣,隨後大多人都逃離了九州,如今發現的事情是越來越多,對此防範也更為嚴密了。
說及到這些,三叔還說起了伊桃寄送過一些轉譯的典籍記載過來,郭文收到後都給三叔了,然後三叔看過之後,又去信給龍掌門了,龍掌門細查之下,推測曹破磊可能就是誠王後人了,當年伊桃的先人搭載去扶桑就是誠王的兒子和月妃生母,曹破磊姓曹,應該是月妃生母用了誠王生母曹氏的姓氏遮人耳目了。
這些都是推斷,但是大致的脈絡都對應得上,就是沒有辦法去證實,十絕老人留下的隱秘,八寶閣究竟有什麽值得漢王後人三番五次圖謀之物,都隻待日後看看有沒有機會從三尺溪的人以及曹破磊那邊來證實了。
關於十絕老人的師承來曆,都沒有什麽記載傳說了,最早的記載也就是和盧林知曉的差不多,十絕老人少年時是鐵匠,後來學藝歸來,又師從彭翼,然後才改名何普勝,之前叫什麽不清楚,可能是叫做何雲野,這何普勝結識彭翼之前的學藝記載沒有,而且有關彭翼的記載也不多,釋門成為五大派之時就是禪宗興盛,淨土蓮宗當初還有傳承,如今早已經沒落了。
說完這些事情之後,三叔又讓盧林和薑星冉講述起他們感悟,盧林是因為鑄造無人可以請教了,困於如今的境地,隻能自己琢磨,此次南洋之行見到了西洋人的一些奇物,受了啟發,才有這些想法……
盧林和薑星冉說了大約有大半個時辰,一路上行船兩人的商議,以及在神龍溪穀和大姑姑說及的那些感悟,都一一說了出來;他們兩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如此,反正有三叔、九叔、大掌櫃在,都可以幫助分析甄辨的。
關於鑄造心得的體悟,盧林已經是寫了兩份出來,一份是給自己的,這都是他的從在廬陵城鐵匠鋪鑄造以來的體悟,也隻有他自己能夠明白,旁人拿去看了也是不明所以;另一份則是盧林想到的,要寫出來給三大鑄的匠師、大匠都能夠看得懂的,就相對淺顯了一些;這也沒辦法的事,有些感悟,盧林他自己是明白,執錘上氈都沒有問題,但是無法表述出來。
大掌櫃聽得盧林還有這樣的安排,頗為驚喜的說道:“阿林,你這麽做確實很好,我們之前就沒有想到過如此做,我跟隨師父學鑄造,也隻是到了後來技藝純熟了,才能夠明白師父教授的這些技藝和道理,沒有想到過其中是有區別的。”
三叔喝了口茶後也感歎道:“阿林能夠有這些想法,對於我們來說也都是很有啟發的;之前傳授弟子都沒有顧及到這些,我們也應該再梳理一下所學了,若是能夠更明白淺顯一些傳授出來,那後輩們也就容易學會,能夠學到更多,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後人在這些曆代積累之中獲益更多才更有可能突破。
我們以後要做的,也就是把我們那些我們自己明白但卻無法言說的感悟,盡量去悟透去簡化,流傳下去,不然我們老死之後,這些也就隻能帶到土裏去了;都說突破奇經十二脈之後,後麵的修煉是要自己悟出招式來,大多數人都是有所得,卻沒有流傳下來;我們這麽去做,也可算是一種推陳出新。
阿林和星冉這些想法是對的,將那些自悟的變成可學可傳承的,這樣可以省卻後人的摸索時光,一直以來都沒有人如此去做……也不能這麽說,就如阿林說的,其實我們所學不管是武學還是鑄造,還是其它百藝百業,都是前人悟透所學積累傳承下來的,隻是不知何時何故,千百年來沒有太大變化了。”
大掌櫃聞言說道:“推陳出新!三掌櫃說的極是。確實我們這些後人過於尊崇前人,若是稍有破格之舉就被視為離經叛道,就鑄造一道來說,鑄造技藝是日趨完善,但是鑄造技法沒有提升,我們都囿於其中而不自知,以至於數百年來都沒有真正的出現過大匠師。
以前三大鑄是三家技藝互通有無,相互傳授,並沒有這般想過,也隻有曲風、雲峰、雷世麟、嶽軻等十餘人對那些更深的鑄造技藝有所得;這次可以探討一番如何讓更多弟子有所得了,等千鋒照和百煉堂的人來了,此次三家會聚交流之後,應該能夠讓更多弟子更進一步了。”
三叔感歎道:“大掌櫃說的是啊,要破除這些觀念不容易啊,非一時能夠做到的,慢慢來吧,這些天我再好好梳理一下,五大派那邊我再去信說及。”
九叔說道:“有些天賦是獨有的,秀兒跟著我這麽多年也是學不到,我也無法傳授,這些就不要去過於強求了,也強求不來;但是其它的感悟是可以慢慢去深入領悟,應該是可以悟透傳授,這個是應該可以做到的,尤其是越是精通了,就越能用最簡單的方式描述講述出來,傳授下去。”
三叔聞言笑道:“老九,你今日這話說得很有見解,我也不如你,就是沐帥他們聽見也要讚你一句。”
九叔笑嗬嗬的說道:“三哥,也就是一點淺見而已,比不得你們這些極境高手,這還是聽了阿林說的才想到的,沒想到還是後輩啟發了我,若是早個二十年聽到這些,我們這些人還都能夠入極境了。”
三叔感歎道:“這都是辦法的事情,機緣還真是他們的了,就現在江湖上突破奇經十二脈的八脈高手已經多了許多了,以後極境高手也肯定要多一些了,以前我還認為梁世還需個十年八年入極境,如今看來,消不得三五年了。”
梁世再有三五年就可以入極境!盧林和薑星冉、蘇師姐、唐遼、郭文聽了都是驚訝不已。
三叔看了幾人說道:“你們也都不要驚訝,梁世本就是厚積薄發,如今有了阿林和星冉這些見解,古羽真人他們知曉之後,也都會好好梳理的,花費一些時間,都將是水到渠成之事,你們以後也更有可能入極境,這些機緣都是你們的,老九羨慕也沒有用。”
九叔說道:“唐遼,你這暗器功夫,不用再去琢磨你家先人的技法了,該學的你都學到了,那些你學不到的,沒有這樣傳承下來,就需要從你自身的特性去練出你獨有的來,阿林在合浦那邊有安排,昭通白氏也過去了,你到時候可以去和白氏多交流一下。”
唐遼聞言眼睛一亮,說道:“多謝九叔指點,小侄明白了。”
蘇師姐連忙問道:“師父,那我呢?”
九叔說道:“秀兒,我這能夠教你的都教了,教不了的,我也沒有辦法傳授給你,這些時日我也會梳理一下,到時候你再看看能不能有所得吧,劍法你就等著你三師伯這次梳理出來的吧。”
三叔說道:“這些我都會梳理一遍之後傳授給你們,你們大姑姑來信也是這個意思,最後你們能夠從中學到多少看你們自己的了。”
盧林聞言看了看三叔,又看了看大掌櫃。
三叔說道:“阿林,你已有這些見解,就照著你的路子繼續慢慢摸索,你已得了完整的心法,這兩年好好穩固一下,刀法我也不能教你,年底你去臨清的時候再到臨清看看【八門金鎖刀】的記載;鑄造你就要問問大掌櫃了。”
盧林聞言一愣,問道:“三叔,我年底要去臨清?”
三叔說道:“是啊,裴易年底繼任掌門,你們自然是要去的。”
盧林這才想起來裴易是要繼任掌門了,於是點了點頭說好。
大掌櫃說道:“阿林,這次風大師和莫大匠過來後,我們也會好好探討一番,也不知能不能對你有所幫助,說來也是慚愧,我們這些人,這兩年來所得還都是受益於你。”
盧林連忙說道:“大掌櫃,若不是你傾力教授小子,小子也沒有這些感悟的。”
大掌櫃說道:“阿林,你早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都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卻是沒有真正見聞多少這樣的事情,今日有你和星冉這番見解,這種狀況以後應該會有所改觀了;你從小對於金鐵就親近,很多時候的鑄造感悟令人耳目一新,你有如今的成就,說明你這些想法都是對的,你繼續按照你的想法堅持下去,我們都不能再教授你什麽了,鑄造一道已經很久未曾出過大匠師了,你是最有希望的。”
盧林聞言說道:“大掌櫃,小子會盡力去做到,而且我這心法修煉和鑄造技藝是相輔相成提升的,感覺若能夠鑄造技藝提升到大匠師境界,就可入極境;同樣若是修為能夠入極境,也可突破到大匠師,隻是還不知道如何著手,這次迴來想著好好鑄造一些時日,這兩年鑄造有些少了。”
三叔說道:“阿林,你這修煉異於常人,江湖上如你這般年紀有這修為的,可是沒有第二個,你的心法修煉和鑄造息息相關,一直以來並沒有出現什麽岔子,就照此下去即可,這都是你的機緣;以前我和大掌櫃能夠指點你,但是如今你都突破七脈了,已無人可以指點你了,你慢慢把督脈修煉得圓滿,再往後都要你獨自去摸索,你也不要著急,穩著點就可以,可以多琢磨一些招式,機緣到了,自然而然就有感覺的。”
盧林聽得三叔如此說,大掌櫃也支持他的想法,得到這些肯定,也是安心多了,說道:“三叔,小子明白。大姑姑說星冉突破七脈差點機緣,可有什麽說法?”
三叔說道:“星冉,你的機緣就是【秋水】了,你修習了【天師劍法】,人與劍與劍法如此契合,也是江湖罕見,古羽真人也對你寄予厚望的,你修習【道門十三劍】就剩最後一劍,你也不用過於上心,見到古羽真人和梁世你去請教即可,【天師劍法】你已超越龍虎山的曆代天師,如今應該用心琢磨劍招,【天師劍法】沒有自悟的招式,你從此入手更為合適。”
薑星冉聞言說道:“多謝三叔指點,星冉明白了。”
此時三嬸過來了,說道:“你們這說得不吃飯了麽?”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這一說不知不覺已經酉時過半了,嚴大廚已經做好了飯菜,大掌櫃和郭文也都在這裏一起吃飯了。
雲峰喜歡機關術,有些天賦,我也是支持他去鑽研的;最初雲峰研製出轉桌,我未曾太在意,待到後麵研製那百寶箱,也沒覺得如何,直到後來雲峰研製出神臂弓,我才發現輕視了雲峰這些年在機關術上的研究,還是範先生更為看重雲峰,從見到轉桌之後,就留在了臨江坊,又支持雲峰建起了機關坊。”
三叔說道:“大掌櫃,這些年已經有了不少轉變,三大鑄坦誠合作已經六年了,所得也是不少;如今五大派也是推誠布公,也是有所得;朝廷也在做一些改變,今年的會試就是以格物和數算來評定了,不再以經史子集為重了,更為務實了;這些勢頭都是不錯,但是相比阿林見聞,還是遠遠不夠。
阿林他大姑姑來信也是感歎我們過於尊崇前人,缺乏進取之心;這些西洋人研製出來的物品,都可以說是有些離經叛道了,其實仔細想來,都是有跡可循的,不會是憑空出現的,也應是在以前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如今這些小輩比我們都大膽一些,能夠想到這一點,都算不錯了,我們也當多支持他們。”
九叔說道:“其實阿林在龍城悟出【人器合一】之說已經是很不錯了,在武學一道和鑄造一道都是難得的突破了,這都要看機緣和個人的,阿林若不是跟隨大掌櫃學得鑄造技藝,也是不能有這些感悟的;當年胡人亂了九州大地,不止是武學、鑄造,世間百藝還有很多都是斷了傳承的,僅是要完善這些傳承都不容易。
南洋我也是去過幾次的,但是卻沒有阿林這機緣了,長島那邊我還想去看看,西洋人這些東西都值得好好探究一番的,以前去都是匆匆忙忙的,要再去仔細了解一番;以前有海運的時候,都是和九州有來往的,那邊或許還有傳承記載留存;阿林,你把那九大家和施紹原的情況都寫給我,我去了之後再找他們談一談。”
盧林聽得九叔還想去長島,這是好事,說道:“好的,九叔,小侄等會就寫給你。”
九叔說道:“也不急這一時,沒這麽快去的,得商議一番,做些準備,估計要明年跟著市舶海船去了。”
大掌櫃說道:“九爺,阿林的鑄造技藝是我教授的,但是自從阿林鑄造完神器之後,我就不能再教授他什麽了,這【人器合一】之說,阿林更早在鑄造神器之時就有感悟,從龍城迴來後是更進一步了。去龍城之前阿林已經結合了三大鑄的雙手錘鍛之術、百煉成鋼之術、鋒刃之術,所得更是超越了三大鑄的鑄造技藝了,也非我所能及,更非是我所傳授,是阿林自己的領悟,是鑄造之幸事。
如今也是明了,阿林猜測五大派三大鑄都是十絕老人的傳承是對的,武學我是不行的,就鑄造一道來說,十絕老人的鑄造技藝在當時是超群絕倫的,其弟子之中沒有人能夠完全傳承其衣缽,因此將其鑄造技藝分別傳授給了四個弟子或是四方,就是後來四大鑄的源頭了,四家是各得了一份傳承;以前記載四大鑄成立之後,都是定期有技藝交流的,但是自從西南鑄造覆滅之後就漸漸沒有了。”
盧林聽得大掌櫃如此說來,連忙問道:“大掌櫃,三大鑄,不,四大鑄都是十絕老人的傳承確認了?”
大掌櫃點了點頭說道:“阿林,如今都證實了,這事三掌櫃清楚,你這猜測都已經證實了,千鋒照和百煉堂那邊都查閱了最初的一些記載,五大派也都去查閱了,都是十絕老人的傳承;三尺溪多半是奪得了西南鑄造碧璽山城的傳承,此事等千鋒照和百煉堂下月過來之後就能夠更明了一些了。”
三叔說道:“阿林,你當初和你八姑姑說及這猜想,確實是出人意料,你八姑姑隨後令人搜集了一些逸聞野史,發現還真有可能,來信告訴我去和五大派三大鑄再一起查了查;得出結果就是這十絕老人應該是何普勝了,當初漢王兵敗降了之後,隱去了本名,以十絕老人之名行事,所以何普勝這個名字在朝野之中都沒有什麽記載。
五大派三大鑄關於十絕老人的記載都有不少,一直以來都以為是傳說,沒有怎麽在意,如今幾家一起去查閱對照才發覺不是傳說,是真有其事了,十絕老人之十絕稱號,就是傳承五大派四大鑄和百藥山這十家之後,是謂十絕,此人以此為名號,非是自大,或許還有些謙虛了,有如此學究天人的才學,數百年來也僅其一人而已。”
盧林對於何普勝之事是查過許多的,後來又在崆峒和千鋒照還有百煉堂查閱了解過關於十絕老人的各種事跡傳聞,還想起一事來,問道:“三叔,何普勝的青烏之術的傳承呢?”
三叔說道:“是九華山得了一些傳承,估計隻有個三四成而已。”
盧林聽了也恍然了,當初五大派四大鑄加上百藥山,這十家各自都得了一份傳承,隻是加上九華山的青烏之術,十絕老人這已是傳承十一家了,而且還有更多絕學了,當真是極為罕見的奇才。
隻是三尺溪奪得了西南鑄造碧犀山城的傳承,之後又覆滅了八寶閣,為何還對臨江坊要再度覆滅?這個問題盧林覺得很困惑,又問及了起來。
三叔和大掌櫃也還是不清楚,他們是幾度查看了臨江坊書樓存放的典籍記載了,都沒有發現,當初三叔還以為是【霜寒刀法】刀譜,是因為百年前覃化、陳炳德叛出八寶閣,搶走了刀譜首頁和總綱之故,但是神都大比之後,白雲意使出了右手劍法,便都覺得不可能是【霜寒刀法】了。
三尺溪圖謀如此之大,奪了西南鑄造碧犀山城的傳承,後又能夠輕易安排人進了五大派三大鑄和百藥山,這都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恐是那十絕老人還另有隱秘,這隱秘多半漢王後人清楚,五大派三大鑄和百藥山百餘年來是毫無發現,就是如今知曉了一些,去細查後依然是沒有發現。
朝廷對於此事也是極為重視了,一同詳查了數月,隻是推斷當年十絕老人在傳承了五大派四大鑄和百藥山之時,暗中留有後手,可能是對明月朝朱氏的防範;十絕老人降朱興宗之時是漢王太師何普勝,後來應該是幫過朱興宗,和朱興宗有密契之約定,隻是如今都是查無可查,無人知曉了,或許隻有三尺溪那邊漢王後人知道。
當年西南臨邛苗亂之事,朝廷之中還有明月朝的史籍記載,對得上西南鑄造碧犀山城的時間,漢王當年驅逐胡虜之時,曾經和苗人交情深厚,推斷是漢王後人在高麗被覃家、陳家帶走之後,謀劃了臨邛的苗人起事,意圖占據一方,也趁機奪了西南鑄造碧犀山城的傳承,隻是事敗之後隱忍了下來,直到百餘年前,以三尺溪之名立起了宗門。
傳說的三尺溪祖師為了鑄劍,四處尋山覓水,於辰州天子山中得遇無名溪水,探尋源頭,搭棚觀水半年,再開爐鑄劍一年,得一寶劍,因為溪中流水寬三尺,取名三尺溪,宗門也名為三尺溪;如今再看三尺溪當年選擇了辰州天子山,就這山名,也是寓意深遠了,絕非是什麽溪流三尺寬,這都是三尺溪的障眼法,遮掩其真實意圖。
若是三尺溪沒有暴露出來,還真不好說,這隱患自是極大,當年他們覆滅八寶閣之後,二十餘年沒有動靜,令人無從著手,朝廷和五大派都不能安心;直到他們再度出手,襲擊臨江坊失敗,然後慢慢露出了蛛絲馬跡,再到去年釋門少林寺之役後,三尺溪和曹破磊他們是功虧一簣,隨後大多人都逃離了九州,如今發現的事情是越來越多,對此防範也更為嚴密了。
說及到這些,三叔還說起了伊桃寄送過一些轉譯的典籍記載過來,郭文收到後都給三叔了,然後三叔看過之後,又去信給龍掌門了,龍掌門細查之下,推測曹破磊可能就是誠王後人了,當年伊桃的先人搭載去扶桑就是誠王的兒子和月妃生母,曹破磊姓曹,應該是月妃生母用了誠王生母曹氏的姓氏遮人耳目了。
這些都是推斷,但是大致的脈絡都對應得上,就是沒有辦法去證實,十絕老人留下的隱秘,八寶閣究竟有什麽值得漢王後人三番五次圖謀之物,都隻待日後看看有沒有機會從三尺溪的人以及曹破磊那邊來證實了。
關於十絕老人的師承來曆,都沒有什麽記載傳說了,最早的記載也就是和盧林知曉的差不多,十絕老人少年時是鐵匠,後來學藝歸來,又師從彭翼,然後才改名何普勝,之前叫什麽不清楚,可能是叫做何雲野,這何普勝結識彭翼之前的學藝記載沒有,而且有關彭翼的記載也不多,釋門成為五大派之時就是禪宗興盛,淨土蓮宗當初還有傳承,如今早已經沒落了。
說完這些事情之後,三叔又讓盧林和薑星冉講述起他們感悟,盧林是因為鑄造無人可以請教了,困於如今的境地,隻能自己琢磨,此次南洋之行見到了西洋人的一些奇物,受了啟發,才有這些想法……
盧林和薑星冉說了大約有大半個時辰,一路上行船兩人的商議,以及在神龍溪穀和大姑姑說及的那些感悟,都一一說了出來;他們兩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如此,反正有三叔、九叔、大掌櫃在,都可以幫助分析甄辨的。
關於鑄造心得的體悟,盧林已經是寫了兩份出來,一份是給自己的,這都是他的從在廬陵城鐵匠鋪鑄造以來的體悟,也隻有他自己能夠明白,旁人拿去看了也是不明所以;另一份則是盧林想到的,要寫出來給三大鑄的匠師、大匠都能夠看得懂的,就相對淺顯了一些;這也沒辦法的事,有些感悟,盧林他自己是明白,執錘上氈都沒有問題,但是無法表述出來。
大掌櫃聽得盧林還有這樣的安排,頗為驚喜的說道:“阿林,你這麽做確實很好,我們之前就沒有想到過如此做,我跟隨師父學鑄造,也隻是到了後來技藝純熟了,才能夠明白師父教授的這些技藝和道理,沒有想到過其中是有區別的。”
三叔喝了口茶後也感歎道:“阿林能夠有這些想法,對於我們來說也都是很有啟發的;之前傳授弟子都沒有顧及到這些,我們也應該再梳理一下所學了,若是能夠更明白淺顯一些傳授出來,那後輩們也就容易學會,能夠學到更多,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後人在這些曆代積累之中獲益更多才更有可能突破。
我們以後要做的,也就是把我們那些我們自己明白但卻無法言說的感悟,盡量去悟透去簡化,流傳下去,不然我們老死之後,這些也就隻能帶到土裏去了;都說突破奇經十二脈之後,後麵的修煉是要自己悟出招式來,大多數人都是有所得,卻沒有流傳下來;我們這麽去做,也可算是一種推陳出新。
阿林和星冉這些想法是對的,將那些自悟的變成可學可傳承的,這樣可以省卻後人的摸索時光,一直以來都沒有人如此去做……也不能這麽說,就如阿林說的,其實我們所學不管是武學還是鑄造,還是其它百藝百業,都是前人悟透所學積累傳承下來的,隻是不知何時何故,千百年來沒有太大變化了。”
大掌櫃聞言說道:“推陳出新!三掌櫃說的極是。確實我們這些後人過於尊崇前人,若是稍有破格之舉就被視為離經叛道,就鑄造一道來說,鑄造技藝是日趨完善,但是鑄造技法沒有提升,我們都囿於其中而不自知,以至於數百年來都沒有真正的出現過大匠師。
以前三大鑄是三家技藝互通有無,相互傳授,並沒有這般想過,也隻有曲風、雲峰、雷世麟、嶽軻等十餘人對那些更深的鑄造技藝有所得;這次可以探討一番如何讓更多弟子有所得了,等千鋒照和百煉堂的人來了,此次三家會聚交流之後,應該能夠讓更多弟子更進一步了。”
三叔感歎道:“大掌櫃說的是啊,要破除這些觀念不容易啊,非一時能夠做到的,慢慢來吧,這些天我再好好梳理一下,五大派那邊我再去信說及。”
九叔說道:“有些天賦是獨有的,秀兒跟著我這麽多年也是學不到,我也無法傳授,這些就不要去過於強求了,也強求不來;但是其它的感悟是可以慢慢去深入領悟,應該是可以悟透傳授,這個是應該可以做到的,尤其是越是精通了,就越能用最簡單的方式描述講述出來,傳授下去。”
三叔聞言笑道:“老九,你今日這話說得很有見解,我也不如你,就是沐帥他們聽見也要讚你一句。”
九叔笑嗬嗬的說道:“三哥,也就是一點淺見而已,比不得你們這些極境高手,這還是聽了阿林說的才想到的,沒想到還是後輩啟發了我,若是早個二十年聽到這些,我們這些人還都能夠入極境了。”
三叔感歎道:“這都是辦法的事情,機緣還真是他們的了,就現在江湖上突破奇經十二脈的八脈高手已經多了許多了,以後極境高手也肯定要多一些了,以前我還認為梁世還需個十年八年入極境,如今看來,消不得三五年了。”
梁世再有三五年就可以入極境!盧林和薑星冉、蘇師姐、唐遼、郭文聽了都是驚訝不已。
三叔看了幾人說道:“你們也都不要驚訝,梁世本就是厚積薄發,如今有了阿林和星冉這些見解,古羽真人他們知曉之後,也都會好好梳理的,花費一些時間,都將是水到渠成之事,你們以後也更有可能入極境,這些機緣都是你們的,老九羨慕也沒有用。”
九叔說道:“唐遼,你這暗器功夫,不用再去琢磨你家先人的技法了,該學的你都學到了,那些你學不到的,沒有這樣傳承下來,就需要從你自身的特性去練出你獨有的來,阿林在合浦那邊有安排,昭通白氏也過去了,你到時候可以去和白氏多交流一下。”
唐遼聞言眼睛一亮,說道:“多謝九叔指點,小侄明白了。”
蘇師姐連忙問道:“師父,那我呢?”
九叔說道:“秀兒,我這能夠教你的都教了,教不了的,我也沒有辦法傳授給你,這些時日我也會梳理一下,到時候你再看看能不能有所得吧,劍法你就等著你三師伯這次梳理出來的吧。”
三叔說道:“這些我都會梳理一遍之後傳授給你們,你們大姑姑來信也是這個意思,最後你們能夠從中學到多少看你們自己的了。”
盧林聞言看了看三叔,又看了看大掌櫃。
三叔說道:“阿林,你已有這些見解,就照著你的路子繼續慢慢摸索,你已得了完整的心法,這兩年好好穩固一下,刀法我也不能教你,年底你去臨清的時候再到臨清看看【八門金鎖刀】的記載;鑄造你就要問問大掌櫃了。”
盧林聞言一愣,問道:“三叔,我年底要去臨清?”
三叔說道:“是啊,裴易年底繼任掌門,你們自然是要去的。”
盧林這才想起來裴易是要繼任掌門了,於是點了點頭說好。
大掌櫃說道:“阿林,這次風大師和莫大匠過來後,我們也會好好探討一番,也不知能不能對你有所幫助,說來也是慚愧,我們這些人,這兩年來所得還都是受益於你。”
盧林連忙說道:“大掌櫃,若不是你傾力教授小子,小子也沒有這些感悟的。”
大掌櫃說道:“阿林,你早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都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卻是沒有真正見聞多少這樣的事情,今日有你和星冉這番見解,這種狀況以後應該會有所改觀了;你從小對於金鐵就親近,很多時候的鑄造感悟令人耳目一新,你有如今的成就,說明你這些想法都是對的,你繼續按照你的想法堅持下去,我們都不能再教授你什麽了,鑄造一道已經很久未曾出過大匠師了,你是最有希望的。”
盧林聞言說道:“大掌櫃,小子會盡力去做到,而且我這心法修煉和鑄造技藝是相輔相成提升的,感覺若能夠鑄造技藝提升到大匠師境界,就可入極境;同樣若是修為能夠入極境,也可突破到大匠師,隻是還不知道如何著手,這次迴來想著好好鑄造一些時日,這兩年鑄造有些少了。”
三叔說道:“阿林,你這修煉異於常人,江湖上如你這般年紀有這修為的,可是沒有第二個,你的心法修煉和鑄造息息相關,一直以來並沒有出現什麽岔子,就照此下去即可,這都是你的機緣;以前我和大掌櫃能夠指點你,但是如今你都突破七脈了,已無人可以指點你了,你慢慢把督脈修煉得圓滿,再往後都要你獨自去摸索,你也不要著急,穩著點就可以,可以多琢磨一些招式,機緣到了,自然而然就有感覺的。”
盧林聽得三叔如此說,大掌櫃也支持他的想法,得到這些肯定,也是安心多了,說道:“三叔,小子明白。大姑姑說星冉突破七脈差點機緣,可有什麽說法?”
三叔說道:“星冉,你的機緣就是【秋水】了,你修習了【天師劍法】,人與劍與劍法如此契合,也是江湖罕見,古羽真人也對你寄予厚望的,你修習【道門十三劍】就剩最後一劍,你也不用過於上心,見到古羽真人和梁世你去請教即可,【天師劍法】你已超越龍虎山的曆代天師,如今應該用心琢磨劍招,【天師劍法】沒有自悟的招式,你從此入手更為合適。”
薑星冉聞言說道:“多謝三叔指點,星冉明白了。”
此時三嬸過來了,說道:“你們這說得不吃飯了麽?”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這一說不知不覺已經酉時過半了,嚴大廚已經做好了飯菜,大掌櫃和郭文也都在這裏一起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