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剛才那個舉人……莫非就是《千金書》改字的孟行?”


    前方,正在遊覽的李魚一行,忽然因為李魚的停下而停步。


    眾人看到李魚無緣無故停下,轉身尋找孟行,十分疑惑。


    熙熙攘攘的人群,孟行一行已朝著另一個方向遠去,但這些人還是第一時間找到了他:


    “那邊去了,果然是孟行!”


    此人容貌無雙,長京城市裏坊間,無數話文小說描述此人風月之事,十分的誇張,而所有話本,都將此人容貌誇到天上去,就連他們也是經常聽到的,故此一眼認出:


    “這人容貌,果然是世間第一等!”


    但是眾人更加奇怪的是李魚,他們走在前麵,而孟行等人在後麵離的較遠,李魚怎麽看到孟行?


    “魚兄,你腦袋後麵長眼睛不成?你的修為已經這樣高了麽?”


    李魚目光一閃,正好空中一道輕風掠過,便有一隻燕雀從風中誕生,隨著輕風而飛飛,俯瞰下方白沙堤之景。


    此人性子也不是道家門徒的不爭,有一股好勝心,察覺之後馬上以輕風化鶯的視角來看孟行。


    李魚認為,世外之地就不要與俗世有太多的勾連,而海外有無窮的疆域,何處不可避世?


    皇帝要收迴、剿滅,李魚也不覺得有錯。


    “先看看詩,也不知道值不值賈亭內的幾個位置,要是平平之作,可就貽笑大方了……”


    李魚一眼認出,這個人正是孟行。


    還有人道:“我們南海郡還有個傻子,自稱南海郡劉某,就是專門搞話本小說的,許多關於孟行的話本就是從他手中流出!”


    “正是!”


    李魚旁邊幾人都是舉子,腰懸佩劍,氣息深厚,都有不俗的武功底子,能文能武。


    許多讀書人都是文武雙全,不少舉人在文科舉之前,也會去參加武科舉,與天下英豪較量,這種事倒不稀奇,在前朝還有武科舉和文科舉同時中狀元的厲害人物,不過陳國這一朝,還沒有這樣的人物出現。


    “我卻是學儒學起家,麵對他感覺非常清晰,如果這一趟許仙成為狀元,而我屈居於他之下,今後就要受到他的一些壓製,往後學儒學的人,如果學的深了,都會陷入這種境地。”


    “不知道孟行寫的什麽詩,這樣大的架子?”


    他們這一行是往屆的舉人,是以李魚為首。


    “不過儒學是一種體係的學說,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壓製才是最恐怖的,你們精修的不是儒學,所以感受不深。”


    李魚這樣說,其他人也是應和。


    這條通道上一行人進,一行人出,有著秩序。


    錢謙益看著孟行遠去,一拍折扇,說道:


    “哎,這個人不好好讀書,卻去搞這些,這個舉人也是白考了,還考什麽進士!”


    要知道李魚是儒、道雙修,不僅對於儒學有很深的見解,而且李魚出海,在海外一處島上遇到奇遇,領悟了道學之中的密法,成為道聖門徒,在海外群島之中名氣大噪,成為許多避世老神仙的座上賓。


    “再說諸位急什麽?伱們不是來爭第二的麽?”


    要是裝傻,恐怕落於下乘,被人不恥。


    “讓讓!諸位讓讓!”


    “對此人的來曆,眾說紛紜,說他是什麽流派的都有,但是很多人說,此人是要攪亂天下格局,這是縱橫家的路子,此人是縱橫家秘密培養,一陽出世,攪動天下!”


    “此人高深莫測……”


    聞挺朗聲道:“是何人在此地主持,還不快點讓我進去!”


    聽李魚說孟行深不可測,眾人也是微微皺眉。


    這時,下方附近的舉人成千上百,但僅有一人抬頭來看,並朝它點點頭。


    “是啊,上次見了許仙,魚兄也沒說他高深莫測,難道這個孟行比他還厲害?”


    而主持賈亭詩會的,有官方的代表,也有民間的大家,在長京城中的知名的人物,都具有份量,方才使這場詩會有一定的公信力。


    聞挺問:”接下來如何章程?孟行是叫我們自行發揮?”


    “坊間傳聞都是在說孟行容貌無敵,勾女無雙,聽的多了,搞得我都覺得他是銀樣蠟頭槍一樣的繡花枕頭……”


    眾人聽他這麽分析,也十分疑惑:


    此時賈亭詩會,舉辦人正在不停接收詩作,隨後交給專業人士初步評判。


    賈亭之內,已是坐的滿滿當當,哪裏還擠的出位置?


    “……”


    “……孟行四首《望海樓》名揚天下,人人都盼他參加這次詩會,再現絕世之作!此人卻是詩到人不到,這樣低調?”


    有人不同意:“此人若是低調,天下便再無高調之人!此人這樣大拿,恐怕是視天下英雄如無物的態度吧,嗬嗬!”


    但是,孟行詩不到,這樣的詩會便少幾分顏色,就憑帶孟行詩來,這幾個位置也是要給的。


    便有許多舉人起哄道:


    在國境之內的世外之地,是國中之國,算什麽避世?其實是對俗世還有圖謀。


    這些別人眼中的老神仙,都稱唿李魚為小友,自然是因為李魚道學深厚,有著密法,才能得到認可。


    “現在天下有變,朝廷有變,我自儒學起家,有著一段淵源,所以才來考進士,略盡綿薄之力,之後就了結了這一段心事,念頭通達,往後在大海之上逍遙於世間了。”


    “……既詩來了,便也談不上看不起人,你也無需說這些怪話。”


    這幾年,他們在南海郡讀書之外,還隨李魚搏擊大海,鍛煉心胸、意境,自問這一次科舉能夠一鳴驚人,眼光非常的高。


    “諸位,孟行去考武舉人,時間不湊巧,故此也沒什麽架子不架子的。”


    “哈哈,定然是了不起的絕世佳作了,快點拿出來看看吧!”


    眾人一陣哄笑。


    他剛才眼睛沒有直接看李魚,隻是多看了白沙堤下的水波幾眼,就被他察覺。


    現在孟行不來,給他帶詩的人卻要幾個位置。


    聞挺便舉著孟行的詩稿,往人堆裏麵擠,大聲道:


    李魚聞言搖頭:“此乃小說家的路數,我等既不了解,便不要置喙了。”


    李魚這樣的厲害,居然說孟行深不可測。


    李魚再說道:


    “那幾個人自稱孟行的人肉稿子,非得要進來亭中位置。”


    “我沒想到,居然遇到孟行這樣厲害的人,他剛才能感應到了我的密法,對於道學也理解的非常深刻,但是這個人顯然不是道家的路子,我能感覺到此人與國運的關係非常密切,與俗世緊密相連,真是古怪。”


    “農家人稱他為宗師,此人在百蠻公主府一番言論:道不可言說,將道拔高到無法觸及的高度,對道學而言不是好事,我以為他也是儒學傳人,故意捧殺道學,今日一見,卻不是這麽一迴事。”


    李魚目光不由一凝,說道。


    這件事,令許多人心中不滿,就連許仙都出現了,對人客客氣氣,供人觀看,他孟行什麽態度!


    “縱橫家麽?倒是很像,時逢亂世,便是縱橫家的天下,皇帝勵精圖治,引發了一些亂象,所以縱橫家也出來了麽?但他若是禍國殃民,我也不能饒他!”


    錢謙益坐在亭中,搖著扇子舒服地唿出一口氣,聞挺麵對周圍冷嘲熱諷,則顯得老神在在:


    “在下南陽郡孟行孟三元的人肉稿子,有沒有資格走到亭子那邊,往裏麵坐?“


    “孟行孟三元投詩來了!”


    聽李魚這樣說,十分吃驚。


    不過也不意外,隻因這是道學最擅長的地方,道學就是研究這個東西的。


    李魚的眼光十分厲害,看出孟行的一些特性。


    其他人都驚道:“……這麽恐怖?”


    “是有人來送詩稿,非得來亭中這邊才說,孟行本人並未前來。”


    許仙名聲是最大的,來參加科舉的人無不知道,他們一行也見過許仙,隻因許仙這幾個月在外麵活動頻繁,反而不如那個孟行一樣,躲在皇覺寺避世讀書,神龍見首不見尾。


    “我近年來潛心道學,越學越覺得奧妙無窮,其實已經漸漸熄滅了功名利祿的心思,許仙再厲害,我也不放在眼中。”


    “……是。”


    這是要告訴孟行,你被我發現了。


    錢謙益等人進來,幾個被優化出去的舉人便十分不滿。


    聞挺哈哈一笑:“今日既要幫他做事,用一下他的名頭也是應該的。”


    孟行對他點點頭承認,是君子坦蕩蕩,兩人對彼此的能力有所了解,看破不說破,是君子之交。


    “你是誰?”


    “隻是最近聽說朝廷要整治吏治,實施新政,所以我才心血來潮,前來長京一看究竟。”


    “你這人怎麽迴事?誰給你讓?老實排隊去!”


    他年紀輕輕,就有許多幾百歲的修煉者都來聽他說道,往來都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孟行所到之處人人矚目,其實以孟行的名聲,隻要喊一聲,不管賈亭內多擁擠,保管給他讓出一個位置來,奉為上賓。”


    到了地方,孟行與錢謙益等人分別,上馬疾行,快速前往皇家獵場,獨自參加武舉考試。


    其中一個舉人就問道:“這人有什麽特異?比之許仙如何?”


    “是,但這是體係的威能,有著局限性,雖然成為大體係之後一念能決定下位者生死,雷霆雨露皆為君恩,但是,其實算不得他自己的本事,故此我不說他高深莫測。”


    李魚不顯山不漏水,給人一種輕風拂麵的輕鬆感,但他們都知道李魚的厲害。


    可見李魚對於《無中生有》也有很深的了解。


    “來晚了,這裏擠死個人,怎麽進去?”


    亭內幾位正在談笑的名流紳士紛紛站起,四處觀看:“什麽!人在哪裏,還不快快請進來!”


    李魚想到這裏,搖搖頭:


    這時候,孟行也在琢磨李魚。


    其他人也不見怪,隻當孟行是去玩的。


    孟行詩到人不到,已是叫人覺得他裝了,如今幾個人肉稿子也有這樣優待,實在說不過去。


    正這時,一人忽然高聲道:


    這時,孟行一行已經接近賈亭的位置,此地人頭攢動,想要擠過去也難,不過到賈亭的位置留有專門的通道,方便舉人們將詩作投遞過去,也算是參與了這一場盛會。


    “……請進來吧。”


    他們雖然在太上皇時期就考中了舉人,但聽從了李魚的意見,隱忍到新皇登基後第一科科舉,才來考進士,抱著很大的期望。


    許多舉人不想自己擠一聲汗,就叫家仆、書童卻送自己詩作。


    人的名,樹的影,這邊的動靜,很快傳到裏麵。


    “至於許仙……我能感覺許仙儒學的研究非常深刻,尤其改無為無,不說好壞,蘊含著深刻的見解,這其實是修為,他一定也領悟了儒聖的密法。”


    李魚接著說道:


    孟行名氣很大,《千金書》改字也的確厲害,這些大家都已知道了,但往日李魚並沒有說孟行深不可測,而今日遠遠一看,卻說出這樣的話。


    他正經地解釋了一句,忽然又嘿嘿一笑:


    “不管如何,先看詩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運特許,先斬後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撫潮弄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撫潮弄浪並收藏國運特許,先斬後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