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你可真是孝死我了!
重生之劉禪:二鳳是我兒砸 作者:一隻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段時間,朝廷下達了多項政令,可以說自上而下,都是十分忙碌的。
所以劉禪天天和諸葛亮倒苦水。
“相父,阿鬥好累啊!”
“相父,阿鬥不想做皇帝了!”
“……”
對此,諸葛亮已經習慣了,一如既往給阿鬥順毛。
“陛下乖,批完今天的奏疏,今天就沒有奏疏要批了。”
劉禪:???
總感覺自己被相父給忽悠了?
今天的奏疏批完了,明天不還是要繼續嗎?
不過也還是乖乖把奏疏批完了。
“好吧,相父,阿鬥知道了。”
……
約莫過了三個月,事情已經慢慢步入了正軌,但是劉禪在這個時候終於受不了這種生活了。
雖然不是想擺爛,但是一直在高壓情況下,誰能受得了?
“相父,你說我讓大臣們監國,我和你一起去川蜀看看我父皇怎麽樣?”
為了能擺脫這種快要猝死的皇帝生活,劉禪都把冷落已久的漢昭烈帝劉備都給搬出來當借口了。
諸葛亮心動了,無論過了多久,先帝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都沒齒難忘。
所以他來到了大宋,就算一直在忙,心裏也想找時間去緬懷一下先帝。
不過,想是想,心動是一迴事,行動又是另外一迴事。
“陛下,大宋現在離不開您,您還是悠著點,莫要鬧了。”
“噢,好吧。”
見這個借口不行,劉禪有點鬱悶。
1142見狀從識海裏麵出來,圍繞在劉禪身邊。
“宿主大大,你忘記了嗎?你之前嚷嚷著去川蜀看武侯祠,但是大臣們攔著不讓去,後來你不是找人修了一個新的武侯祠嗎?你還說著這個是給你相父的大禮呢,去這裏看看也行啊!”
單純的1142以為劉禪隻是想看他父皇,所以提醒劉禪武侯祠的事情。
諸葛亮聽到1142的話,差點控製不住自己的表情管理,手中的羽扇都差點拿不住了。
啥玩意?
大禮嗎?
如果自己還是死了的狀態,自己肯定會感歎阿鬥的孝心,還給他建了一座武侯祠。
可是現在他活過來了,建祠是想怎麽樣(?o?)
自己去拜自己嗎?
怎麽感覺怪怪的呢?
曆史上,除了皇族,其他官員和普通人極少能夠立祠。
諸葛亮死後,因為季漢財政問題,季漢政府並沒有馬上給他立廟。
而是直到諸葛亮死後的第二十九年,後主劉禪,才正式下詔立祠。
值得一提,蜀中父老懷念諸葛亮,到了南北朝時期,在漢昭烈廟將劉備諸葛亮君臣合祀。
但是因為諸葛亮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久而久之大家就習慣性地把漢昭烈廟也稱為武侯祠了。
而真正由季漢官方修建的武侯祠,則在漢中的沔陽(今勉縣),那裏也是諸葛亮長眠的地方。
劉禪聽了1142的話,瞬間也提起來了精神,雖然不能夠去一趟川蜀,但是能夠出門散散心也不錯。
當即向諸葛亮建議:“相父,咱們出武侯祠看看吧,而且相父最近這麽累,可不能一直工作,得勞逸結合才行。”
“行吧……”
對於劉禪的話,隻要不是很過分,諸葛亮都會同意。
隻不過這次真的是自己去拜自己了……
1142看到諸葛亮無奈的樣子,雖然是個統子,但是也反應過來了。
哪個好人家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有自己的生祠了啊?
而且,武侯去拜武侯。
就像是冷鑊子裏爆出熱栗子,葫蘆藤上結南瓜,都是不可能的事。
“宿主大大,你就沒有發現這個事情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嗎?”
1142忍不住開口,想要知道劉禪的腦子裏到底裝了什麽東西。
“怎麽了⊙_⊙”劉禪實在想不出來有啥不對勁的地方。
“就是,武侯去拜武侯,這個事真的不奇怪嗎?”
“這有啥?新建的武侯祠可是彰顯了我對相父的一片孝心!”劉禪對於自己的\\u0027\\u0027英明\\u0027\\u0027決定很是滿意。
“而且新建的武侯祠又在臨安城,南宋時的臨安,是一個國際性的大都會。與其有外貿關係的國家和地區,多到60個以上,人流量大,我要讓相父享譽全球!
況且,我相父又那麽有名,不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烈之臣的典範。他們知道這裏有武侯祠不得去拜一拜啊?我這是在給我相父增加知名度。”
1142:“不愧是你啊……”完全沒有抓住重點!
劉禪轉過來興致衝衝對諸葛亮說:“相父,咱們就去武侯祠看看吧!順便讓趙鼎,張浚他們也都叫過來,一起去拜一拜。”
“對了對了,還有朕認的大哥嶽飛,朕的大侄砸嶽雲也都叫過來吧!”
劉禪可沒有忘記嶽飛也是武侯的小迷弟,之前去嶽飛府上,書房裏還有好幾頁嶽飛臨摹的《出師表》。
“那……好吧。”諸葛亮無奈的迴答。
畢竟諸葛亮向來是把劉禪當成自己孩子來看的。
這個要求也不算太過分……
去就去吧!
不就是自己拜自己嘛,現在他是宋朝的諸葛亮,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關他啥事?
所以劉禪天天和諸葛亮倒苦水。
“相父,阿鬥好累啊!”
“相父,阿鬥不想做皇帝了!”
“……”
對此,諸葛亮已經習慣了,一如既往給阿鬥順毛。
“陛下乖,批完今天的奏疏,今天就沒有奏疏要批了。”
劉禪:???
總感覺自己被相父給忽悠了?
今天的奏疏批完了,明天不還是要繼續嗎?
不過也還是乖乖把奏疏批完了。
“好吧,相父,阿鬥知道了。”
……
約莫過了三個月,事情已經慢慢步入了正軌,但是劉禪在這個時候終於受不了這種生活了。
雖然不是想擺爛,但是一直在高壓情況下,誰能受得了?
“相父,你說我讓大臣們監國,我和你一起去川蜀看看我父皇怎麽樣?”
為了能擺脫這種快要猝死的皇帝生活,劉禪都把冷落已久的漢昭烈帝劉備都給搬出來當借口了。
諸葛亮心動了,無論過了多久,先帝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都沒齒難忘。
所以他來到了大宋,就算一直在忙,心裏也想找時間去緬懷一下先帝。
不過,想是想,心動是一迴事,行動又是另外一迴事。
“陛下,大宋現在離不開您,您還是悠著點,莫要鬧了。”
“噢,好吧。”
見這個借口不行,劉禪有點鬱悶。
1142見狀從識海裏麵出來,圍繞在劉禪身邊。
“宿主大大,你忘記了嗎?你之前嚷嚷著去川蜀看武侯祠,但是大臣們攔著不讓去,後來你不是找人修了一個新的武侯祠嗎?你還說著這個是給你相父的大禮呢,去這裏看看也行啊!”
單純的1142以為劉禪隻是想看他父皇,所以提醒劉禪武侯祠的事情。
諸葛亮聽到1142的話,差點控製不住自己的表情管理,手中的羽扇都差點拿不住了。
啥玩意?
大禮嗎?
如果自己還是死了的狀態,自己肯定會感歎阿鬥的孝心,還給他建了一座武侯祠。
可是現在他活過來了,建祠是想怎麽樣(?o?)
自己去拜自己嗎?
怎麽感覺怪怪的呢?
曆史上,除了皇族,其他官員和普通人極少能夠立祠。
諸葛亮死後,因為季漢財政問題,季漢政府並沒有馬上給他立廟。
而是直到諸葛亮死後的第二十九年,後主劉禪,才正式下詔立祠。
值得一提,蜀中父老懷念諸葛亮,到了南北朝時期,在漢昭烈廟將劉備諸葛亮君臣合祀。
但是因為諸葛亮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久而久之大家就習慣性地把漢昭烈廟也稱為武侯祠了。
而真正由季漢官方修建的武侯祠,則在漢中的沔陽(今勉縣),那裏也是諸葛亮長眠的地方。
劉禪聽了1142的話,瞬間也提起來了精神,雖然不能夠去一趟川蜀,但是能夠出門散散心也不錯。
當即向諸葛亮建議:“相父,咱們出武侯祠看看吧,而且相父最近這麽累,可不能一直工作,得勞逸結合才行。”
“行吧……”
對於劉禪的話,隻要不是很過分,諸葛亮都會同意。
隻不過這次真的是自己去拜自己了……
1142看到諸葛亮無奈的樣子,雖然是個統子,但是也反應過來了。
哪個好人家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有自己的生祠了啊?
而且,武侯去拜武侯。
就像是冷鑊子裏爆出熱栗子,葫蘆藤上結南瓜,都是不可能的事。
“宿主大大,你就沒有發現這個事情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嗎?”
1142忍不住開口,想要知道劉禪的腦子裏到底裝了什麽東西。
“怎麽了⊙_⊙”劉禪實在想不出來有啥不對勁的地方。
“就是,武侯去拜武侯,這個事真的不奇怪嗎?”
“這有啥?新建的武侯祠可是彰顯了我對相父的一片孝心!”劉禪對於自己的\\u0027\\u0027英明\\u0027\\u0027決定很是滿意。
“而且新建的武侯祠又在臨安城,南宋時的臨安,是一個國際性的大都會。與其有外貿關係的國家和地區,多到60個以上,人流量大,我要讓相父享譽全球!
況且,我相父又那麽有名,不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烈之臣的典範。他們知道這裏有武侯祠不得去拜一拜啊?我這是在給我相父增加知名度。”
1142:“不愧是你啊……”完全沒有抓住重點!
劉禪轉過來興致衝衝對諸葛亮說:“相父,咱們就去武侯祠看看吧!順便讓趙鼎,張浚他們也都叫過來,一起去拜一拜。”
“對了對了,還有朕認的大哥嶽飛,朕的大侄砸嶽雲也都叫過來吧!”
劉禪可沒有忘記嶽飛也是武侯的小迷弟,之前去嶽飛府上,書房裏還有好幾頁嶽飛臨摹的《出師表》。
“那……好吧。”諸葛亮無奈的迴答。
畢竟諸葛亮向來是把劉禪當成自己孩子來看的。
這個要求也不算太過分……
去就去吧!
不就是自己拜自己嘛,現在他是宋朝的諸葛亮,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關他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