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開放通商口岸
重生之劉禪:二鳳是我兒砸 作者:一隻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稅製改革一事, 還望諸卿共勉之。”
“是!官家。”
稅製改革的事情告一段落。
……
“官家,纏足一事,若有百姓寧死不從,家裏也沒有男子需要科舉,那該怎麽辦呢?”
對於纏足一事,有心細的人發現了一個漏洞。
雖然沒有人不想當官,但是萬一人家就想當一個富貴閑人呢?
“既然如此,如果他們要守著纏足這個陋習不放,先找來幾個能工巧匠把那些堅持纏足的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那個石碑就叫恥辱柱!再找來幾個說書人把他們的事跡傳下去。”
劉禪沉思片刻,然後想出來的一個辦法。
“朕是個明君,不會隨便殺人,就讓他們釘在恥辱柱上好了。”
這一番話下來,可謂是誅心之舉。
整天說不纏足有傷風化的那些必然是腐儒,腐儒最在意什麽?
那就是名聲。
名聲沒有了,那他們還會反對嗎?
聽著語氣是皇帝退讓了,但話裏的意思可不是那樣。
要是他們最後還是反對纏足的話,自己的名聲,自己兒孫的前途,還有自己家族都要釘在恥辱柱上了。
而且還是真真正正給釘在\\u0027\\u0027恥辱柱\\u0027\\u0027上。
“對了,傳朕指令:丈量土地之後,家裏女子多的、沒有纏過足的,得到的土地可比纏足的人家多一倍。”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
在中國,沒有人會嫌棄自己的土地多。
“官家聖明!”
又經過了兩個時辰的討論,對於基本的改革變法已經有大概的框架。
隻不過,真的是要苦了左右丞相了。
開端的丈量土地可不是一件輕鬆活啊。
“那,臣等先行告退!”
所以,趙鼎和張浚在得到命令後就想下去準備了。
“噢噢,左相可以先下去,朕還想對右相說一些掏心窩子的話。”
趙鼎:???有啥事是我不能聽的。
諸葛亮:???阿鬥想幹嘛?希望不是我想的那個樣子。
六部尚書:???官家這是要幹啥,早就聽說右相和官家的感情不一般。
而張浚聽到這話,則是迴憶起了一些不太美妙的事情……
劉禪看著各位大臣明明好奇,卻又故作矜持的表情,知道了他們肯定在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而且他沒想到相父也是這樣子想的。
相父啊,張浚都快五十多了,我怎麽可能下得去手。
就算我要下手的話,1142才是比較危險的啊!
“卿們呐,都給朕停止你們的腦洞!朕隻是想讓右相多寫幾篇關於纏足和稅製改革的報道,你們在想什麽!”
眾臣:原來如此。
諸葛亮:幸好幸好!
張浚:“是,官家!”
他就知道,他怎麽說今日右眼狂跳,原來是在這等著。
“嗯,不錯不錯,老張啊,在改革的日子就每天兩篇報道吧,一定要讓老百姓知道朝廷的政令啊,報道這麽重要的事情,你可不能不幹。”
“是,臣定當竭力而為……”
張浚內心慘兮兮道:官家,用不用臣告訴你,你給了臣安排多少事情做了?稅製改革就不說了,火器的報道臣才剛寫好,現在又有了,而且還每天兩篇……
算了算了,官家讓我寫,那是對我的看重。
沒錯,大宋日報離不開我,我也……我也離不開大宋日報……
“官家,既然事情如此緊急,那可否準許臣先行告退,迴去辦事。”
“準了!”
稅製改革由三相和戶部的長官為主要負責人,而纏足由禮部負責,大宋日報那邊發表朝廷政令,讓百姓了解並踐行。
安排好任務後,其他人也想告退了。
“官家,臣等告退?”
“退吧,和珅留下。”
在劉禪讓和珅留下來的時候,諸葛亮內心急了!
和珅雖然一樣是係統那邊出來的,但是他容貌俊美,還年輕,容不得他不多想!
和珅在聽到劉禪的話後,踏出門檻的半隻腳立馬縮迴去,迴到劉禪身邊。
“官家,您要何要事?請您吩咐,小臣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
看著和珅諂媚的笑臉,劉禪恍惚間好像看到了萬俟卨。
萬俟卨那種小人曾經也對他說過這樣子類似的話。
“沒有啥事,朕就是想問問看,依你貪汙多年的功力來看,大宋該怎麽撈錢比較好?”
“官家,臣隻是比較愛錢而已,沒有貪汙……”
和珅小心翼翼的說,他來到宋朝,忘記了自己原來的老東家愛新覺羅氏,自己又在後方撈錢給宋朝打愛新覺羅的老祖宗——金國,但是自己現在是的的確確沒有貪汙過了。
“真的嗎?”劉禪盯著和珅的眼睛說。
“真的!”和珅急得都要對天發誓了。
“朕也不逗你了,你這些日子的努力,朕也看在心裏,你和朕都不是這個朝代的人,都是係統那邊過來的,也算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而朕現在是遇到了難處,國庫錢財吃緊,朕隻是想問一下你有沒有什麽辦法?”
唿,原來是這樣子啊!嚇死他了!
既然不是問罪,和珅鬆了一口氣,現在的他的主子可不是嘉慶那個癟犢子玩意。
和珅混跡官場多年,對於皇帝說什麽兄弟不兄弟這話肯定是騙人的。
不過說到弄錢,那麽他肯定是有辦法的。
區區搞錢而已!
對於在搞錢這方麵,和珅絕對敢自豪的說一句話。
“那年,我雙手插兜,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你們都不是我的對手。”
如果能解決官家正在為怎麽搞錢發愁,高官厚祿的日子指日可待。
而劉禪知道和珅是有能力的,尤其在錢這一方麵。
乾隆後期,國庫空虛,賑災沒有銀兩,和珅能自掏腰包,先把問題解決了。
當然,他後麵會貪得更多補迴來。
不過,他還能管束他以下所有的貪官,管理能力不容小覷。
和珅清了清嗓子,對劉禪說:“官家,其實大宋的確是富裕,至少比清朝要富裕得多。所以官家無需擔憂。不過,臣在朝堂上說的那些話也是真的,國庫的銀兩確實不夠了。”
“這個朕知道,關鍵是怎麽解決。”
“官家,大宋可開放海禁,大力設置通商口岸,和外國進行通商。”
冷知識:宋朝有海禁,到了南宋時期,海禁的政策繼續執行,隻不過相對北宋而言,力度相對要薄弱得多。
“大宋與外國可相互通商,關稅也可作為一部分收入。臣看了地圖,金國那邊有幾個地方可作為港口,不僅可以進一步完成金人的歸化問題,還可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臣聽說了,就算是普通的商賈出海一次,最少是三到五位的利潤,那些大商船的商賈的話,利潤可以到十位數不止!”
“你說的這些朕不是沒有想過,朕想要的是能快速搞錢的辦法。”
“官家,近來這些日子,您不是搗鼓出了什麽水泥,木牛流馬,琉璃盞,還有玻璃嘛,咱們可以賣這個啊”
“話是這樣子說,可是朕也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快速賣出去啊!百姓也不知道這些商品啊!”
“官家,不需要百姓知道,那些官宦人家知道就好,像是琉璃盞這些東西,可是千金難求。官家可把商品設為低端產品,中端產品進行一般售賣。而高端商品,則可以用拍賣的辦法,那些富貴人家不會放過的這個機會的。”
“那官宦人家也不是冤大頭啊,豈能說買就買?”
劉禪對於玻璃的造價成本可是知道的,也就矽沙和火爐搞的。
“官家,皇家出品,必屬精品,而且就算原本的價值不高,可要是官家說這是宮廷專用呢,那麽收藏的人可不就多起來了!”
和珅神秘一笑,說出來自己的算盤。
“而且拍賣的排場一定得大,賣的東西一定得少,起價不能低於一百兩,物以稀為貴嘛!”
“聽著不錯!”劉禪想了想,事後和相父談一下吧,自己也不知道靠不靠譜。
“那有沒有什麽錢生錢的辦法?”
和珅聽了很詫異,這個官家比他還要愛錢?
“官家,這個臣也研究過,昔日諸葛武侯有一個計謀,讓漢昭烈帝用倉庫裏麵的軍糧向民眾求購金銀珠寶,用金銀賞賜將士,同時采納劉巴的建議,發行大錢。官家何不仿照?”
“今日土豆和紅薯豐收,此計策恐不行。”
“那官家這樣子可以嗎?官家可設立大宋錢莊,讓人可存錢進去,存一百錢一年,第二年可得一百二十錢,這樣子存錢的人有利息拿,官家也可解燃眉之急。而且有國家作為支持,百姓也不用擔心信譽問題。”
“這個好這個好!”劉禪眼睛一亮,這個可以說是解決了目前的問題。
識海裏麵的1142:這不就是國債嘛,和珅這人對錢的話,還真的是敏感。
“馮益,擬旨:和珅官升一品,為戶部尚書,監管大宋錢莊一事。朕的戶部尚書,琉璃盞拍賣一事還有麻煩卿了.。”
劉禪還給了和珅明示:隻要不要太過分,錢你該撈就撈吧!
“是,官家。”和珅心裏美滋滋。
哦耶,升官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可以有更多的錢了!
此外,劉禪還下旨徹底解除海禁,設鎮江,平江,泉州……等多地適合開設港口的地方作為通商口岸。
“是!官家。”
稅製改革的事情告一段落。
……
“官家,纏足一事,若有百姓寧死不從,家裏也沒有男子需要科舉,那該怎麽辦呢?”
對於纏足一事,有心細的人發現了一個漏洞。
雖然沒有人不想當官,但是萬一人家就想當一個富貴閑人呢?
“既然如此,如果他們要守著纏足這個陋習不放,先找來幾個能工巧匠把那些堅持纏足的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那個石碑就叫恥辱柱!再找來幾個說書人把他們的事跡傳下去。”
劉禪沉思片刻,然後想出來的一個辦法。
“朕是個明君,不會隨便殺人,就讓他們釘在恥辱柱上好了。”
這一番話下來,可謂是誅心之舉。
整天說不纏足有傷風化的那些必然是腐儒,腐儒最在意什麽?
那就是名聲。
名聲沒有了,那他們還會反對嗎?
聽著語氣是皇帝退讓了,但話裏的意思可不是那樣。
要是他們最後還是反對纏足的話,自己的名聲,自己兒孫的前途,還有自己家族都要釘在恥辱柱上了。
而且還是真真正正給釘在\\u0027\\u0027恥辱柱\\u0027\\u0027上。
“對了,傳朕指令:丈量土地之後,家裏女子多的、沒有纏過足的,得到的土地可比纏足的人家多一倍。”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
在中國,沒有人會嫌棄自己的土地多。
“官家聖明!”
又經過了兩個時辰的討論,對於基本的改革變法已經有大概的框架。
隻不過,真的是要苦了左右丞相了。
開端的丈量土地可不是一件輕鬆活啊。
“那,臣等先行告退!”
所以,趙鼎和張浚在得到命令後就想下去準備了。
“噢噢,左相可以先下去,朕還想對右相說一些掏心窩子的話。”
趙鼎:???有啥事是我不能聽的。
諸葛亮:???阿鬥想幹嘛?希望不是我想的那個樣子。
六部尚書:???官家這是要幹啥,早就聽說右相和官家的感情不一般。
而張浚聽到這話,則是迴憶起了一些不太美妙的事情……
劉禪看著各位大臣明明好奇,卻又故作矜持的表情,知道了他們肯定在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而且他沒想到相父也是這樣子想的。
相父啊,張浚都快五十多了,我怎麽可能下得去手。
就算我要下手的話,1142才是比較危險的啊!
“卿們呐,都給朕停止你們的腦洞!朕隻是想讓右相多寫幾篇關於纏足和稅製改革的報道,你們在想什麽!”
眾臣:原來如此。
諸葛亮:幸好幸好!
張浚:“是,官家!”
他就知道,他怎麽說今日右眼狂跳,原來是在這等著。
“嗯,不錯不錯,老張啊,在改革的日子就每天兩篇報道吧,一定要讓老百姓知道朝廷的政令啊,報道這麽重要的事情,你可不能不幹。”
“是,臣定當竭力而為……”
張浚內心慘兮兮道:官家,用不用臣告訴你,你給了臣安排多少事情做了?稅製改革就不說了,火器的報道臣才剛寫好,現在又有了,而且還每天兩篇……
算了算了,官家讓我寫,那是對我的看重。
沒錯,大宋日報離不開我,我也……我也離不開大宋日報……
“官家,既然事情如此緊急,那可否準許臣先行告退,迴去辦事。”
“準了!”
稅製改革由三相和戶部的長官為主要負責人,而纏足由禮部負責,大宋日報那邊發表朝廷政令,讓百姓了解並踐行。
安排好任務後,其他人也想告退了。
“官家,臣等告退?”
“退吧,和珅留下。”
在劉禪讓和珅留下來的時候,諸葛亮內心急了!
和珅雖然一樣是係統那邊出來的,但是他容貌俊美,還年輕,容不得他不多想!
和珅在聽到劉禪的話後,踏出門檻的半隻腳立馬縮迴去,迴到劉禪身邊。
“官家,您要何要事?請您吩咐,小臣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
看著和珅諂媚的笑臉,劉禪恍惚間好像看到了萬俟卨。
萬俟卨那種小人曾經也對他說過這樣子類似的話。
“沒有啥事,朕就是想問問看,依你貪汙多年的功力來看,大宋該怎麽撈錢比較好?”
“官家,臣隻是比較愛錢而已,沒有貪汙……”
和珅小心翼翼的說,他來到宋朝,忘記了自己原來的老東家愛新覺羅氏,自己又在後方撈錢給宋朝打愛新覺羅的老祖宗——金國,但是自己現在是的的確確沒有貪汙過了。
“真的嗎?”劉禪盯著和珅的眼睛說。
“真的!”和珅急得都要對天發誓了。
“朕也不逗你了,你這些日子的努力,朕也看在心裏,你和朕都不是這個朝代的人,都是係統那邊過來的,也算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而朕現在是遇到了難處,國庫錢財吃緊,朕隻是想問一下你有沒有什麽辦法?”
唿,原來是這樣子啊!嚇死他了!
既然不是問罪,和珅鬆了一口氣,現在的他的主子可不是嘉慶那個癟犢子玩意。
和珅混跡官場多年,對於皇帝說什麽兄弟不兄弟這話肯定是騙人的。
不過說到弄錢,那麽他肯定是有辦法的。
區區搞錢而已!
對於在搞錢這方麵,和珅絕對敢自豪的說一句話。
“那年,我雙手插兜,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你們都不是我的對手。”
如果能解決官家正在為怎麽搞錢發愁,高官厚祿的日子指日可待。
而劉禪知道和珅是有能力的,尤其在錢這一方麵。
乾隆後期,國庫空虛,賑災沒有銀兩,和珅能自掏腰包,先把問題解決了。
當然,他後麵會貪得更多補迴來。
不過,他還能管束他以下所有的貪官,管理能力不容小覷。
和珅清了清嗓子,對劉禪說:“官家,其實大宋的確是富裕,至少比清朝要富裕得多。所以官家無需擔憂。不過,臣在朝堂上說的那些話也是真的,國庫的銀兩確實不夠了。”
“這個朕知道,關鍵是怎麽解決。”
“官家,大宋可開放海禁,大力設置通商口岸,和外國進行通商。”
冷知識:宋朝有海禁,到了南宋時期,海禁的政策繼續執行,隻不過相對北宋而言,力度相對要薄弱得多。
“大宋與外國可相互通商,關稅也可作為一部分收入。臣看了地圖,金國那邊有幾個地方可作為港口,不僅可以進一步完成金人的歸化問題,還可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臣聽說了,就算是普通的商賈出海一次,最少是三到五位的利潤,那些大商船的商賈的話,利潤可以到十位數不止!”
“你說的這些朕不是沒有想過,朕想要的是能快速搞錢的辦法。”
“官家,近來這些日子,您不是搗鼓出了什麽水泥,木牛流馬,琉璃盞,還有玻璃嘛,咱們可以賣這個啊”
“話是這樣子說,可是朕也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快速賣出去啊!百姓也不知道這些商品啊!”
“官家,不需要百姓知道,那些官宦人家知道就好,像是琉璃盞這些東西,可是千金難求。官家可把商品設為低端產品,中端產品進行一般售賣。而高端商品,則可以用拍賣的辦法,那些富貴人家不會放過的這個機會的。”
“那官宦人家也不是冤大頭啊,豈能說買就買?”
劉禪對於玻璃的造價成本可是知道的,也就矽沙和火爐搞的。
“官家,皇家出品,必屬精品,而且就算原本的價值不高,可要是官家說這是宮廷專用呢,那麽收藏的人可不就多起來了!”
和珅神秘一笑,說出來自己的算盤。
“而且拍賣的排場一定得大,賣的東西一定得少,起價不能低於一百兩,物以稀為貴嘛!”
“聽著不錯!”劉禪想了想,事後和相父談一下吧,自己也不知道靠不靠譜。
“那有沒有什麽錢生錢的辦法?”
和珅聽了很詫異,這個官家比他還要愛錢?
“官家,這個臣也研究過,昔日諸葛武侯有一個計謀,讓漢昭烈帝用倉庫裏麵的軍糧向民眾求購金銀珠寶,用金銀賞賜將士,同時采納劉巴的建議,發行大錢。官家何不仿照?”
“今日土豆和紅薯豐收,此計策恐不行。”
“那官家這樣子可以嗎?官家可設立大宋錢莊,讓人可存錢進去,存一百錢一年,第二年可得一百二十錢,這樣子存錢的人有利息拿,官家也可解燃眉之急。而且有國家作為支持,百姓也不用擔心信譽問題。”
“這個好這個好!”劉禪眼睛一亮,這個可以說是解決了目前的問題。
識海裏麵的1142:這不就是國債嘛,和珅這人對錢的話,還真的是敏感。
“馮益,擬旨:和珅官升一品,為戶部尚書,監管大宋錢莊一事。朕的戶部尚書,琉璃盞拍賣一事還有麻煩卿了.。”
劉禪還給了和珅明示:隻要不要太過分,錢你該撈就撈吧!
“是,官家。”和珅心裏美滋滋。
哦耶,升官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可以有更多的錢了!
此外,劉禪還下旨徹底解除海禁,設鎮江,平江,泉州……等多地適合開設港口的地方作為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