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轉眼即逝,打魚窩的地方不時能看到手臂長的黑影在遊過。


    巫月砂、羽涅、卿卿一人一杆,掛了魚餌,往打魚窩的地方拋竿。


    時間一點點過去,各種雜魚被釣起又放生,但水中手臂長的黑影卻從不咬鉤,眼看著天色將暗,突然一個黑影出現在魚鉤的位置,轉了一圈,又轉了一圈,浮漂也微微的晃動著。


    三位都屏住了唿吸,握著魚竿的手緊張得些微汗濕,屏息不動。


    楚沐陽他們下意識直起身,定定地望著河中,心中默念著咬鉤,咬鉤……


    巫月砂手裏的魚竿猛地往外一扯,巨大的拉力將她拉著往前幾步,腳已經沒入水中,卻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狌狌反應最快,伸手抓住巫月砂的腰,死死拖住;楚沐陽和伊諾紛紛墜在狌狌身後。


    羽涅扔下手中釣竿,伸手握住巫月砂的手,往魚拉扯的法方向拉了拉,又鬆了一下,繼續拉,“收杆得用巧勁兒,單看陰影這魚起碼三尺往上。要是一鼓作氣,恐怕魚線會斷。”


    卿卿瞬間化作蛇形,入水如離弦之箭,快速衝向大魚陰影,畢竟被魚鉤勾住,自己下水也不怕驚了大魚,遊走消失。


    巫月砂合眾人之力拖住大魚。


    卿卿一圈圈盤在大魚上絞緊,讓魚漸漸失去掙紮的力氣,浮到水麵,魚身長足足五尺:“迴拉!”


    巫月砂得了卿卿的信息,才加快了收竿,連魚帶卿卿一起拉迴岸邊。


    卿卿見大魚擱淺,放開魚身,遊迴自己褪去衣衫的地方,從褲管進入後,化作人形。


    大魚沒了控製,緩緩恢複力氣,艱難地掙紮,濺起水花泥漿打得人生疼,但卻是因為魚線拉著沒能再沒入水中,背上的魚鰭收起像根根直立的豬毛,兩個側鰭撐著地麵,似乎並不因離水而缺氧失力,甚至死去。


    山海飛到大魚麵前,大魚像鯽而非鯉,背有豬毛,發出豬嚎,同時周邊的水竟然快速退卻。


    它正在搜尋類似的記錄時,附近的村民聞聲而來,紛紛舉著燭火,見大魚麵露驚恐,紛紛後退:“鱄(音同‘專’)魚,這是鱄魚!快,快殺了它,否則將帶來大旱!”


    其中一名打更人急促地敲響了銅鑼:“鱄魚現,天大旱!來人啊!來人啊!”


    同時幾名壯漢快速迴屋,紛紛拿起魚叉或者鋤頭,一手舉著,小心翼翼地靠近。


    之前的婦人一家也聞聲而來,村中傳言鱄魚現世是百年難遇的大兇之兆。她走近見巫月砂等人,麵色陡然一變:“是你們!你們怎麽引出了鱄魚?這要我們來年怎麽活?”


    村民聞言才注意到大魚旁邊的人,目光不善,緩緩地收縮著包圍圈,將他們都困在其中。


    巫月砂聽聞村民叫之鱄魚,眉頭微皺,這麽大且靈氣十足的魚,竟然不是橫公魚,看這些人的反應,恐怕經此之事,定然不會再讓他們靠近河道,甚至會連夜趕他們出村:“山海,這魚倒底什麽來頭?”


    山海聲音哽了哽,有些震驚:“我們似乎闖禍了。有鱄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可是,可是鱄魚明明在南山經中的雞鳴山才有。怎麽,怎麽北方也有了?這不可能!”


    “眼前的大魚確實體形與鯽魚相似,卻長著豬毛,它的叫聲也和豬一樣,而且,你看看大河中的水已經退了快一丈了。這就是鱄魚。”巫月砂肯定了村民的話,又緊張地問山海:“可有解?不然,今天恐怕不好善了。”


    山海晃了晃身子,閉口不言,它的記載裏就這麽多,並沒說如何能破大旱。


    羽涅將巫月砂護在身後,一招手接了狌狌隨手編的竹簍,一道術法打入,反手一罩,將鱄魚收入其中,目光灼灼地看向村民。


    村民被羽涅一手的術法所震,原本的暴怒稍稍壓製,但絲毫未退開地與他們對峙著。


    人群後些微異動,很快村民中間讓出一條僅供一人經過的縫隙。


    一名帶著兜帽的中年男子走到了人前:“外村人你們為何而來?若是經過歇腳一日,怎麽會釣出百年難遇的鱄魚,要知道鱄魚有靈,非大旱不出水。我勸你們最好說實話,否則,即便你們是修行有成的修士,也別妄想全須全尾地離開!”


    羽涅看向男子,確定對方是這裏的話事人後,才開口交涉,並且一手將竹簍遞出:“我們確實是途徑此地,停留不會超過兩天,並無旁的目的。至於釣出鱄魚,為諸位帶來麻煩,古籍上有一解:‘鱄魚出,天下旱,捉而分食之,可破來年旱災。’鱄魚已捉。”


    眾人生怕中年男子被說動,放他們離開,紛紛出聲:“村長……”


    村長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並未去接羽涅手中的竹樓:“我們憑什麽信你?放你們走了,來年遇旱還不是我們承受!何況即便你所言是真,但鱄魚之大,其皮極厚,我們根本難以破開,更別說分食。”


    “那村長想如何處理此事?若是合情合理,我們願意配合。”羽涅收迴了竹簍,若是他們不想分食,他倒是不介意留著慢慢吃,鱄魚皮厚肉卻細嫩肥美,更重要的是食之可愈各種傷勢。


    巫月砂從羽涅身後伸出個腦袋,手指了指河麵:“河水水位沒有繼續下降了,或許沒有你想的那麽糟糕。”


    “鱄魚現,天下大旱。就算河水水位不再下降,但來年整個河流途徑的地域都會降水不足,靈米靈蔬收成大減,我們這些人該怎麽活?”村長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既然鱄魚是你們弄上岸的,賠付沿河百姓來年的損失不過分吧!”


    “多少?”羽涅想著若是能用靈石彌補倒省事很多。


    村長心中默默盤算,以自己村子作為參考,沿河上下上百座村子:“每個村子一顆極品靈石作為彌補,一共130顆。沒有極品靈石,可以用等價的中級靈石彌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女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嶠並收藏神女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