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後人經常爭論《紅樓夢》到底是明朝人寫的,還是清朝人寫的,這些其實早就在作者的預料之中,並且用一個典故說明了其中的本質。
在探春寫信邀寶玉組海棠詩社的時候,恰巧賈芸送來了兩盆白海棠,於是大家就把詩社組織了起來,名字就叫做海棠詩社。
我們接著來看原文:
眾人見他進來,都笑說:“又來了一個。”
注意結海棠詩社的地點,是在秋爽齋,也就是在福建沿海地區,這點也符合天地會在福建創立的說法。
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個念頭,寫了幾個帖兒試一試,誰知一招皆到。”
寶玉笑道:“可惜遲了,早該起個社的。”
黛玉道:“你們隻管起社,可別算上我,我是不敢的。”
迎春笑道:“你不敢誰還敢呢。”
前麵解過黛玉代表的是明朝的帝王,這時候已經沒有明朝皇帝了,所以作者團隊裏一定有明朝的王爺,這裏應該就是定王朱慈炯。
寶玉道:“這是一件正經大事,大家鼓舞起來,不要你謙我讓的。各有主意自管說出來大家平章。
寶玉說這是一件正經大事,在背麵就是一件正經大事。“平章”出自《尚書》,意思是商量處理。
唐代開始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因官高權重,不常設置,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簡稱“同平章事”。
後又有平章軍國重事之稱,宋元時期的平章政事等官職基本位同宰相。
所以這裏也是暗示大家結社,商量的是軍國大事。
【庚辰雙行夾批:這是“正經大事”已妙,且曰“平章”,更妙!的是寶玉的口角。】
寶姐姐也出個主意,林妹妹也說個話兒。”
寶釵道:“你忙什麽,人還不全呢。”【庚辰雙行夾批:妙!寶釵自有主見,真不誣也。】
我們說起詩社是隱喻反清複明,薛寶釵自然是不會參加的,所以這迴開始有很多情節就是虛構的了,這裏寶釵做什麽都是作者虛構,但是又符合其做事風格,所以脂批說也沒有“汙蔑”她。
一語未了,李紈也來了,進門笑道:“雅的緊!要起詩社,我自薦我掌壇。前兒春天我原有這個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會作詩,瞎亂些什麽,因而也忘了,就沒有說得。既是三妹妹高興,我就幫你作興起來。”
李紈代表的是自認為明朝守節的文人,她加入進來以後,就自認了掌壇人,大家可以根據以前的解讀,鎖定她此時隱射的範圍,這裏應該就包括吳梅村。
而且她還是詩社的社長,其實透露的是她才是主持這個詩社的重要人物,但是他並沒有過多參與寫作。
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詩社,咱們都是詩翁了,先把這些姐妹叔嫂的字樣改了才不俗。”
【庚辰雙行夾批:看他寫黛玉,真可人也。】
改名是一個重要環節,大家暗地裏寫書,更要反清複明,來往所用的名號都要改成不為人知的,就像潛伏者用代號一樣,所以書中的“曹雪芹”,“脂硯齋”,“畸笏叟”這些都是代號,不可能是真名真姓。
李紈道:“極是,何不大家起個別號,彼此稱唿則雅。【庚辰雙行夾批:未起詩社,先起別號。】我是定了‘稻香老農’,再無人占的。”
大家起的號都和居住地點有關,前麵專門解析過,稻香村代表的就是江南地區,所以李紈一定是江南地區的人。
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罷。”
寶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贅。這裏梧桐芭蕉盡有,或指梧桐芭蕉起個倒好。”
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稱‘蕉下客’罷。”眾人都道別致有趣。
黛玉笑道:“你們快牽了他去,燉了脯子吃酒。”
眾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雲‘蕉葉覆鹿’。他自稱‘蕉下客’,可不是一隻鹿了?快做了鹿脯來。”
一開始黛玉說燉了吃酒大家還沒有理解,這裏是用了一個典故,其背後有著非常重要的寓意,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才能明白作者的用意。
蕉葉覆鹿的故事出自《列子》,是道家的一個經典故事。
說的是鄭國有一個人在樹林裏砍柴的時候,遇到了一隻受驚的鹿,鹿他衝撞過來,他抄起斧子便向鹿砍去,鹿便倒地身亡了。
他怕有人看到以後拿走,便把這頭鹿的屍體藏了起來,並且用剛砍下的柴火把它蓋住,也有說法是用芭蕉葉子。
心裏想著晚上迴家吃鹿肉的情況,不禁滿心歡喜,走路都十分開心,不禁一邊走一邊就把事情說了出來。
後來又去砍柴的時候忘了把鹿藏在了什麽地方,便以為自己是做了一個夢。
砍柴的路上,迴家的路上,便一直喋喋不休地說這件事。
旁邊有耳朵好使的,聽到以後,便飛奔到了他說的地方,果然看到有一堆柴火堆在河床裏,扒開柴火,發現裏麵果然有一頭鹿的屍體,便開心地背起來,跑迴了家。
到家以後,告訴了自己的媳婦,說剛才那個樵夫說自己夢裏打死了一隻鹿,卻忘了藏哪裏了;現在讓我得到了,他真的是做了一場夢啊。
他媳婦便說:“你是不是夢到了一個樵夫?夢裏樵夫告訴你他打死了一頭鹿。是不是真的有這個樵夫呢?你今天獲得了一頭鹿,是你的夢成真了吧。”
他便說:“無所謂,反正我得到了鹿,何必知道是我做夢了還是他做夢了呢?“
砍柴的迴到家以後,便對丟失了自己的鹿這件事念念不忘。晚上做夢還夢到了把它藏在了哪裏,還夢到了是誰拿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鹿。
第二天早上,跟著夢裏的路,找到了那個人。於是兩個人爭吵了起來,都說鹿本該屬於自己。
爭論了半天,當然沒有結果,於是便找到了當地的法官,讓他來給自己做主。
法官問:“樵夫你當初確實獲得了一頭鹿,後來你卻自認為是夢;後來又夢到了自己獲得了一頭鹿,又錯誤地認為這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他把鹿拿走了,現在卻在和你爭奪鹿的所有權。
他媳婦又說他是做夢聽說有人打死了一頭鹿,並沒有人真的獲得了一頭鹿。現在卻真的有一頭鹿,那麽你倆就把它分了吧。“
後來兩個人都不服,法官便把案子上報給國君。國君嘲笑說法官也在做夢吧,哪有這麽糊塗辦案的。
於是便去詢問國相怎麽辦。國相說:“是不是做夢,我也不能分辨。想要能分辨的話,這是隻有黃帝、孔夫子才能夠做到的。如今黃帝、孔夫子都死了,誰還能分辨呢?就姑且按照法官的判決就行了吧。
【聽完這個故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麽?】
這個典故需要用心體會,它是一個夢中說夢的故事,顯然就是在《紅樓夢》中說《紅樓夢》。
第一個砍柴人獲得了一頭鹿,他就是《紅樓夢》的第一個作者,探春是起詩社的人,說明這個作者就在隆武朝廷任過職。但是他害怕被人發現,所以用芭蕉葉覆蓋起來,對人說這是一個夢!
這就是紅樓夢作者一開始的做法,但是他們知道,這書早晚要名揚天下,真正的作者又必須保密,所以將來可能會有人冒充。
後來別人聽說了這件事,就去找到了他藏起來的鹿,這就是清朝有人得到了《紅樓夢》。
那人得到之後,知道這是別人說的一個夢,所以就把鹿據為己有了,這就像清朝人說《紅樓夢》是他們寫的。
原先打死鹿的人後來又夢到鹿被人偷去了,還夢到了是誰偷去了,就去和他爭論,這就像現在我們又發現了《紅樓夢》的奧秘,說《紅樓夢》是明朝人寫的,而對方堅持說是清朝人寫的。
雙方爭論不休,自然沒有個結果,於是需要法官來判斷,故事裏的法官糊裏糊塗,分不清哪個說的是真夢假夢,就讓雙方分了吧。
而我們現實中的法官更糊塗,直接把鹿判給了清朝的包衣奴才,這應該是作者沒想到的。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極高的推理能力,他們在寫書的時候,就算到了後世會有人冒充作者,所以他們在書中預留了線索,隻要我們足夠用心,就能發現誰才是真正的作者。
在探春寫信邀寶玉組海棠詩社的時候,恰巧賈芸送來了兩盆白海棠,於是大家就把詩社組織了起來,名字就叫做海棠詩社。
我們接著來看原文:
眾人見他進來,都笑說:“又來了一個。”
注意結海棠詩社的地點,是在秋爽齋,也就是在福建沿海地區,這點也符合天地會在福建創立的說法。
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個念頭,寫了幾個帖兒試一試,誰知一招皆到。”
寶玉笑道:“可惜遲了,早該起個社的。”
黛玉道:“你們隻管起社,可別算上我,我是不敢的。”
迎春笑道:“你不敢誰還敢呢。”
前麵解過黛玉代表的是明朝的帝王,這時候已經沒有明朝皇帝了,所以作者團隊裏一定有明朝的王爺,這裏應該就是定王朱慈炯。
寶玉道:“這是一件正經大事,大家鼓舞起來,不要你謙我讓的。各有主意自管說出來大家平章。
寶玉說這是一件正經大事,在背麵就是一件正經大事。“平章”出自《尚書》,意思是商量處理。
唐代開始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因官高權重,不常設置,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簡稱“同平章事”。
後又有平章軍國重事之稱,宋元時期的平章政事等官職基本位同宰相。
所以這裏也是暗示大家結社,商量的是軍國大事。
【庚辰雙行夾批:這是“正經大事”已妙,且曰“平章”,更妙!的是寶玉的口角。】
寶姐姐也出個主意,林妹妹也說個話兒。”
寶釵道:“你忙什麽,人還不全呢。”【庚辰雙行夾批:妙!寶釵自有主見,真不誣也。】
我們說起詩社是隱喻反清複明,薛寶釵自然是不會參加的,所以這迴開始有很多情節就是虛構的了,這裏寶釵做什麽都是作者虛構,但是又符合其做事風格,所以脂批說也沒有“汙蔑”她。
一語未了,李紈也來了,進門笑道:“雅的緊!要起詩社,我自薦我掌壇。前兒春天我原有這個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會作詩,瞎亂些什麽,因而也忘了,就沒有說得。既是三妹妹高興,我就幫你作興起來。”
李紈代表的是自認為明朝守節的文人,她加入進來以後,就自認了掌壇人,大家可以根據以前的解讀,鎖定她此時隱射的範圍,這裏應該就包括吳梅村。
而且她還是詩社的社長,其實透露的是她才是主持這個詩社的重要人物,但是他並沒有過多參與寫作。
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詩社,咱們都是詩翁了,先把這些姐妹叔嫂的字樣改了才不俗。”
【庚辰雙行夾批:看他寫黛玉,真可人也。】
改名是一個重要環節,大家暗地裏寫書,更要反清複明,來往所用的名號都要改成不為人知的,就像潛伏者用代號一樣,所以書中的“曹雪芹”,“脂硯齋”,“畸笏叟”這些都是代號,不可能是真名真姓。
李紈道:“極是,何不大家起個別號,彼此稱唿則雅。【庚辰雙行夾批:未起詩社,先起別號。】我是定了‘稻香老農’,再無人占的。”
大家起的號都和居住地點有關,前麵專門解析過,稻香村代表的就是江南地區,所以李紈一定是江南地區的人。
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罷。”
寶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贅。這裏梧桐芭蕉盡有,或指梧桐芭蕉起個倒好。”
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稱‘蕉下客’罷。”眾人都道別致有趣。
黛玉笑道:“你們快牽了他去,燉了脯子吃酒。”
眾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雲‘蕉葉覆鹿’。他自稱‘蕉下客’,可不是一隻鹿了?快做了鹿脯來。”
一開始黛玉說燉了吃酒大家還沒有理解,這裏是用了一個典故,其背後有著非常重要的寓意,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才能明白作者的用意。
蕉葉覆鹿的故事出自《列子》,是道家的一個經典故事。
說的是鄭國有一個人在樹林裏砍柴的時候,遇到了一隻受驚的鹿,鹿他衝撞過來,他抄起斧子便向鹿砍去,鹿便倒地身亡了。
他怕有人看到以後拿走,便把這頭鹿的屍體藏了起來,並且用剛砍下的柴火把它蓋住,也有說法是用芭蕉葉子。
心裏想著晚上迴家吃鹿肉的情況,不禁滿心歡喜,走路都十分開心,不禁一邊走一邊就把事情說了出來。
後來又去砍柴的時候忘了把鹿藏在了什麽地方,便以為自己是做了一個夢。
砍柴的路上,迴家的路上,便一直喋喋不休地說這件事。
旁邊有耳朵好使的,聽到以後,便飛奔到了他說的地方,果然看到有一堆柴火堆在河床裏,扒開柴火,發現裏麵果然有一頭鹿的屍體,便開心地背起來,跑迴了家。
到家以後,告訴了自己的媳婦,說剛才那個樵夫說自己夢裏打死了一隻鹿,卻忘了藏哪裏了;現在讓我得到了,他真的是做了一場夢啊。
他媳婦便說:“你是不是夢到了一個樵夫?夢裏樵夫告訴你他打死了一頭鹿。是不是真的有這個樵夫呢?你今天獲得了一頭鹿,是你的夢成真了吧。”
他便說:“無所謂,反正我得到了鹿,何必知道是我做夢了還是他做夢了呢?“
砍柴的迴到家以後,便對丟失了自己的鹿這件事念念不忘。晚上做夢還夢到了把它藏在了哪裏,還夢到了是誰拿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鹿。
第二天早上,跟著夢裏的路,找到了那個人。於是兩個人爭吵了起來,都說鹿本該屬於自己。
爭論了半天,當然沒有結果,於是便找到了當地的法官,讓他來給自己做主。
法官問:“樵夫你當初確實獲得了一頭鹿,後來你卻自認為是夢;後來又夢到了自己獲得了一頭鹿,又錯誤地認為這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他把鹿拿走了,現在卻在和你爭奪鹿的所有權。
他媳婦又說他是做夢聽說有人打死了一頭鹿,並沒有人真的獲得了一頭鹿。現在卻真的有一頭鹿,那麽你倆就把它分了吧。“
後來兩個人都不服,法官便把案子上報給國君。國君嘲笑說法官也在做夢吧,哪有這麽糊塗辦案的。
於是便去詢問國相怎麽辦。國相說:“是不是做夢,我也不能分辨。想要能分辨的話,這是隻有黃帝、孔夫子才能夠做到的。如今黃帝、孔夫子都死了,誰還能分辨呢?就姑且按照法官的判決就行了吧。
【聽完這個故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麽?】
這個典故需要用心體會,它是一個夢中說夢的故事,顯然就是在《紅樓夢》中說《紅樓夢》。
第一個砍柴人獲得了一頭鹿,他就是《紅樓夢》的第一個作者,探春是起詩社的人,說明這個作者就在隆武朝廷任過職。但是他害怕被人發現,所以用芭蕉葉覆蓋起來,對人說這是一個夢!
這就是紅樓夢作者一開始的做法,但是他們知道,這書早晚要名揚天下,真正的作者又必須保密,所以將來可能會有人冒充。
後來別人聽說了這件事,就去找到了他藏起來的鹿,這就是清朝有人得到了《紅樓夢》。
那人得到之後,知道這是別人說的一個夢,所以就把鹿據為己有了,這就像清朝人說《紅樓夢》是他們寫的。
原先打死鹿的人後來又夢到鹿被人偷去了,還夢到了是誰偷去了,就去和他爭論,這就像現在我們又發現了《紅樓夢》的奧秘,說《紅樓夢》是明朝人寫的,而對方堅持說是清朝人寫的。
雙方爭論不休,自然沒有個結果,於是需要法官來判斷,故事裏的法官糊裏糊塗,分不清哪個說的是真夢假夢,就讓雙方分了吧。
而我們現實中的法官更糊塗,直接把鹿判給了清朝的包衣奴才,這應該是作者沒想到的。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極高的推理能力,他們在寫書的時候,就算到了後世會有人冒充作者,所以他們在書中預留了線索,隻要我們足夠用心,就能發現誰才是真正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