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到襲人勸說王夫人,讓寶玉搬出大觀園去,被打之後的寶玉一覺醒來,擔心黛玉,於是打發襲人去寶釵那裏借書,叫來晴雯去看看黛玉。


    在這裏讓晴雯帶了兩條手帕交給晴雯,黛玉看到舊手帕,知道了寶玉的心意,於是在手帕上題了三首詩,這就是題帕三絕。


    寶玉讓晴雯去看黛玉,就是寶玉挨打之後,即前麵說的1657年開始遷界禁海之後,東南沿海的明朝勢力,與永曆朝廷失去了聯係,需要與永曆帝重新建立聯係,所以他們就聯合內地的複明人士一起,派人化妝秘密去了西南。


    去的人是晴雯,說明這個使者也是一個清流文官出身。黛玉隱射明朝皇帝,在這裏就是永曆帝。


    晴雯道:“若不然,或是送件東西,或是取件東西,不然我去了怎麽搭訕呢?”


    寶玉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兩條手帕子撂與晴雯,笑道:“也罷,就說我叫你送這個給他去了。”


    晴雯道:“這又奇了。他要這半新不舊的兩條手帕子?他又要惱了,說你打趣他。”


    寶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


    晴雯聽了,隻得拿了帕子往瀟湘館來。隻見春纖正在欄杆上晾手帕子,【蒙側批:送的是手帕,晾的是手帕,妙文。】見他進來,忙擺手兒,說:“睡下了。”


    此處的手帕一定是有某種含義,符合這裏的需要的。


    晴雯走進來,滿屋黑魆。並未點燈。黛玉已睡在床上。問是誰。晴雯忙答道:“晴雯。”


    晴雯是南明東南沿海勢力拍來聯係黛玉的,但是道路已經被滿清隔絕,之前一直尊奉明朝的安南見明朝失勢,也改投清朝,所以當他到西南時,永曆帝已經進入緬甸了。


    黛玉道:“做什麽?”晴雯道:“二爺送手帕子來給姑娘。”


    黛玉聽了,心中發悶:“做什麽送手帕子來給我?”


    因問:“這帕子是誰送他的?必是上好的,叫他留著送別人罷,我這會子不用這個。”


    黛玉問是誰送他的,其實就是以為這是寶釵送給寶玉的,所以這裏是誤解了,因為自己已經逃往國外,她自然以常識認為寶玉接受了寶釵的手帕。


    晴雯笑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舊的。”


    林黛玉聽見,越發悶住,著實細心搜求,思忖一時,方大悟過來,連忙說:“放下,去罷。”


    這裏寶玉為何要送舊手帕子給黛玉,連送帕的晴雯也不解,作者這樣寫,就是激發讀者的好奇心,讓我們定要探個究竟。


    舊的手帕,還是之前黛玉送給寶玉的,所以這其實是寶玉向黛玉表示,我還是堅持木石前盟,不會接受寶釵的,所以他看到帕子,就想明白了。


    這是自己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寶玉向她表衷心,這種情況下,寶玉依然對自己不變心,所以她從此就徹底明白寶玉的心意了。


    晴雯聽了,隻得放下,抽身迴去,一路盤算,不解何意。


    手帕自古就有寄托相思之意,現在我們明白了送舊手帕的意思,就是永曆帝避難緬甸之後,國內依然思念他這朱明的皇帝,並向他表達了出來。


    特意送舊手帕,又表示思念,連起來就是“思舊”的意思,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強製剃發易服,百姓不得不剃了頭發,由於頭發會長出新的來,所以每個月都要再剃。


    但是百姓在正月裏堅決不剃頭,以表達對故國的思念之情,從此以後,國人就有了正月“思舊”不剃頭的習俗。


    這裏林黛玉體貼出手帕子的意思來,不覺神魂馳蕩:寶玉這番苦心,能領會我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這番苦意,不知將來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兩塊舊帕子來,若不是領我深意,單看了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傳遞與我,又可懼;我自己每每好哭,想來也無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時五內沸然炙起。


    永曆帝遠在緬甸,知道這些事之後,感慨淚目,思緒萬千,所以作者將這些都寫在題帕三絕裏了。


    原文寫到:黛玉由不得餘意綿纏,令掌燈,也想不起嫌疑避諱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筆,便向那兩塊舊帕上走筆寫道: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


    尺幅鮫鮹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一個眼空蓄淚描繪了黛玉眼神空洞滿含淚水的畫麵,“淚空垂”又表達了無盡的亡國遺恨,此時再多的淚也都是空垂而已了。


    暗灑閑拋卻為誰?這滿麵的淚水又是為誰而流呢?他此時也在自己問自己。


    第三句的“鮫鮹”出自鮫人織綃,泣珠報恩”的典故,


    傳說南海有鮫人,善於紡織,哭泣時眼中流出的不是眼淚,而是珍珠。後以此典形容精美紡織品,也指手帕;還有以此詠海中奇事。


    作者用這個典故,就是暗示此時寶玉從海上送來的舊帕,黛玉哭泣的就是真正的朱明,所以是“絳珠草,”他對前世灌溉他的寶玉無以為報,隻能以這無盡的亡國血淚還他,這豈能不叫人傷悲呢。


    第二首是:


    拋珠滾玉隻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拋珠滾玉”就是指黛玉此時拋下朱明的江山,隻能偷偷的灑淚,第二句就是說黛玉這時候整日閑暇無事,無心就是看著沒有任何想法,如同行屍走肉,這是他在緬甸避難時的真實寫照。


    但是每到夜裏,枕頭上袖子上都是拭不完的淚,這時候才敢任意的灑淚,亡國之君的悲痛,到這種沒有外人的時候才敢釋放出來。


    第三首是:


    彩線難收麵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這首詩的第一句用了“彩線避兵”的典故,《後漢書·禮儀誌》記載:為了避鬼驅邪,周人在端午節使用“朱索”,即紅色繩線綁在身上,同時也可以用來保佑人躲避兵禍,即躲避戰亂,得以幸存。


    黛玉這裏隱射的永曆帝,正是為了躲避兵禍戰亂,流亡海外。


    但是彩線難收麵上珠,就是這個方法最終還是避免不了兵禍,永曆朝廷初到緬甸時,緬甸國王還對他們很客氣,但那是礙於幾百年大明王朝天下宗主的身份,如今大明都沒了,誰還能一直供奉這個所謂的天朝皇帝。


    緬甸在收留了永曆君臣兩年後,內部發生政變,新國王受到清廷的壓力,決定將永曆君臣交給清朝,這個流亡政權最終還是沒能躲過劫難。


    朱由榔早年是桂王之子,封地在湖南衡陽,所以他被抓捕之後,迴憶起了曾經的歲月,隻是時光流逝,曾經的記憶也已經模糊了,湘江又是湖南的標誌性河流,因此有湘江舊跡已模糊一句。


    如今的瀟湘館也有千杆竹,不識香痕,黛玉的瀟湘妃子典故,即“湘妃,”舜帝的兩個妃子鵝黃,女英,他們是堯帝的兩個女兒,而堯帝是華夏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之一。


    用鵝黃女英堯帝之女的身份,來暗示黛玉也是出自帝王之家,並且是在湘江流域,所以這裏又是指向衡陽的桂王,幫助我們破解黛玉後來隱射的是永曆帝。


    竹書紀年,用染了血淚的斑竹,來比喻《石頭記》這本血淚史,這兩句的意思是後人看了這斑斑淚竹,還會不會記得,曾經的漢家江山?故國朱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夢明亡史全索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庖丁解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庖丁解夢並收藏紅樓夢明亡史全索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