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史裏,明朝是亡於崇禎,對於南明的政權是不予承認的,並在修史的時候對這之後的事情進行了抹黑,不允許私自修史。


    這就導致了在清朝時,人們對於明末曆史的不了解,人們也無法了解崇禎之後的真實曆史。


    我們現在對於那段曆史的了解,還是因為在清朝滅亡以後,無數的曆史工作者付出大量的努力,才找到一些那時隱藏的曆史,如錢海嶽,顧城等人。


    所以《紅樓夢》中對於那個時期曆史真相,本質的還原,就顯得尤為珍貴。


    我們普通人簡單來看,可以說明朝是亡於兩線作戰,外線是後金不斷的叩關,內線是亡於流寇農民起義。


    真正推翻崇禎朝廷的還是李自成的大順軍,但是李自成真正做大做強還是比較晚的。


    崇禎登基之後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政策的搖擺,在先解決外還是先解決內的問題上,不同時期嚐試過不同的政策。


    在對內政策上也經曆過招撫為主和剿滅為主的階段,我們後人都知道起義軍是剿不滅的,但是具體到細節上是怎麽樣的一個剿不滅,我們可以看看《紅樓夢》中是如何還原其本質的。


    在早期應對流民問題時,崇禎朝廷選擇了以招撫為主,這在劉姥姥一進榮國府裏,作者進行了描寫。


    這大概是崇禎三年到四年,之後明朝進行了多年的剿滅和招撫,一直不能解決流寇問題。直到崇禎十年,內閣首輔溫體仁請辭迴鄉,崇禎重用楊嗣昌之後,采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流寇進行全麵的圍剿,並在一年內取得了表麵上的成功,對,就是表麵上的“成功”。


    至於最終又是怎麽失敗的,從這一迴開始,我們看看作者是如何寫的。


    前文在看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王熙鳳隱射的軍權派遣官員楊鶴任陝西三邊總督並招撫流民,也就是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和一些物品的事。


    後來招撫失敗,原因很簡單,朝廷調集的糧食本就不夠流民吃的,還發不到真正的災民手裏。


    糧食到了基層手裏,如鄉紳保甲,當他們代發賑災糧食的時候,災民根本就不在家鄉,否則就不會叫流民了,糧食最後發到了誰手上也就無法查證了。


    而像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流寇,負責剿滅他們的官軍還欠著軍餉沒發呢,更不願意把糧餉給這些人了。流寇吃完了糧食,隻能繼續造反了。


    楊鶴論罪下獄,而他的兒子楊嗣昌,在崇禎十年上任兵部尚書主持軍事以後,吸取了父親的經驗教訓。


    他認為對流寇招撫是行不通的,必須全力剿滅,這就有了著名的十麵張網的策略。


    他以為,父親的撫局失敗,都是因為流寇的原因,現在改為剿滅,十個省份的軍力聯合封鎖,全力追剿,就一定能平定流寇問題。


    那麽,到後來他親自去往前線督師剿寇,臨死之前他才會明白,根本就不是流寇的問題,無論他采取何種策略,流寇都是剿不滅的。


    現在就跟隨作者的筆,去看看這是為什麽。


    楊氏父子是明末真正的清流,也是最後的清流,在他們之後,甚至到後來的清朝,都沒有這種理想主義的清流文官了。


    那麽在解說書中的這件事之前,先要明白這個所謂的十麵張網到底是個怎麽一迴事。


    楊嗣昌主持剿寇事宜後,向皇帝提出了這個策略。


    崇禎皇帝對楊嗣昌的建議十分入耳,每次接見都談得很久,甚至可以說是對嗣昌的建議言聽計從,十分禮遇,常說:“恨用卿晚。”


    楊嗣昌提出了有名的欲攘外,必先安內之策,認為流寇之亂不平,國家便無法專心對外。


    他對平定流寇提出的方針就是四正六隅,十麵張網之策。


    具體說來,就是以陝西,河南、湖廣、鳳陽這四個流寇活動的主要地區為四正,責成這四個地方的巡撫“分任剿而專任防”,即以追剿為主,防守為輔。


    以延綏、山西、山東、應天、江西、四川這六地為六隅,責成這些地方的六個巡撫“時分防而時協剿”,即以堵擊起義軍進入自己管轄地區為主,必要時也參加協剿。


    另以陝西三邊總督統率西北邊兵,同中原地區的五省軍務總理直轄的兵力作為主力,“隨賊所向,專任剿殺。”


    又在每個府州縣增加鄉勇團練,死守地方,封鎖流寇流動,增兵數為府一千,州七百,縣五百。


    這樣四正六隅,每個城池,每條道路全部連為一體,全力封鎖,象一張大網一樣,網住流寇,是為四正六隅,十麵張網。


    從表麵上看,楊嗣昌“張十麵之網”的部署似乎非常嚴密,大有“滴水不漏”之勢。但是這張網,它缺銀子,沒銀子,一切無從談起。


    流民軍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戰,實力和作戰經驗都已大大提高,楊嗣昌規劃的“十麵張網”根本就沒有成型過,就是個樣子罷了。


    楊嗣昌為了實現一舉蕩平流寇,建議增兵十二萬,具體方案是:


    鳳陽和泗州祖陵官兵五千,承天祖陵官兵五千,各堅守不動;陝西三邊總督官兵三萬,總理軍門官兵三萬,作為追剿起義軍之用;鳳陽、陝西二巡撫官兵各一萬,湖廣、河南二巡撫官兵各一萬五千。


    兵增加了,餉自然也得隨著增加。按楊嗣昌計算,十二萬官兵中,步兵七萬四千名,每名每天發給餉銀五分,一年共需銀一百三十三萬二千兩;馬兵三萬六千名,每名每天支餉銀、草料銀一錢,一年共需銀一百二十九萬六千兩,兩項合計共需銀二百六十二萬八千兩。


    後來經過戶部尚書程國祥計算,這個餉額隻夠供十一萬名兵員之用,還需增加一萬名官兵的餉銀十八萬兩,總計籌餉二百八十萬八千兩。


    在當時民間困難重重時,要籌集這樣一筆龐大的軍餉,辦法隻有讓皇帝、親王、勳戚和大官地主拿出銀子來。


    然而此路不通,先皇帝在崇禎十年四月二十七日召對大臣時說道:“去歲諭令勳威之家捐助,至今抗拒,全無急公體國之心。


    就是省直鄉紳也不捐助。及至賊來,都為他所有了,怎麽這等愚?”


    他說:“賊定要大剿,定要用大兵,隻是錢糧若不出於民間,就該發帑藏了。目今帑藏空虛。因糧與加派無異,前查約數若幹限二日內奏奪,如何不見奏來?”


    崇禎沒錢,皇帝叫窮,勳戚和鄉紳也抗拒不捐,增加的兵餉就隻有全部壓到髓乾血盡的貧苦農民和軍戶身上了。楊嗣昌的建議,這二百八十萬兩銀子的主要來源是按田畝加派。


    在這以前加派的方法是根據盧象升的建議,凡繳納地畝糧稅在五兩以上的加征若幹。這種方法稱之為因糧,其特點是由納稅糧多的地主承擔加派。


    盧象升的建議多少考慮到了當時的實際狀況。他明白,農民們之所以紛紛起義是因為無以為生,再要從他們身上榨取更多的銀錢,勢必驅使更多的人參加起義。


    楊嗣昌作為官僚地主的代言人,堅決反對這種“分別貧富”的“因糧輸餉”,主張不再區分稅糧多少,按田畝一體加征。


    他說:“因糧輸餉,前此盧象升奏行一年,不能應手。良由宦室富民從來飛灑、詭寄,以避大戶差徭,如今欲分貧富,其事甚難,隻分得個巧拙而已。”


    皇帝急於把流民起義鎮壓下去,能拿到養兵的銀子就不計後果,立即同意楊嗣昌的建議,一律按畝均輸,這便是改因糧為均輸。


    後人評價此策無異於“飲鴆止渴!相當於在一個病危體弱的人身上下了一計猛藥。”


    當時也有人反對,不過他們隻會反對,也拿不出更為行之有效的策略來,最後還是按楊嗣昌之計執行了。


    這十麵張網,其實就是一個囚牢戰法,各地之間,死死鎖住通道,形成一個大大的囚網,罩在華夏大地上。


    而到《紅樓夢》書中,作者當然不能這麽寫,所以這些都是由別人人或物來代替了,如果我們搞錯了書中是如何用角色代指這些的,那麽我們就自然看不懂《紅樓夢》的背麵故事。


    比如我們讀者不知道賈寶玉隱射的是大明,那我們就無論如何也看不明白,這十麵張網,網在大明的土地上,到了書中,就成了寶玉身上的“雀金裘”。


    而楊嗣昌這個清流文官,自然就是由代指清流的晴雯來隱射,下迴開始,我們就詳細的看一看明朝庭為何剿不滅流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夢明亡史全索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庖丁解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庖丁解夢並收藏紅樓夢明亡史全索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