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寫林如海的親支嫡派的兒子死了,餘下的都是旁支堂族而已,正因為如此,才要送林黛玉去榮國府。
林如海為了黛玉將來著想,就委托她的老師賈雨村護送她去,因為黛玉也沒有兄弟姐妹可以幫他,所以說,其實賈雨村是林如海為黛玉留下的唯一一方政治助力。
因為他們是師生關係,在明朝時,朝廷裏有師徒關係的雙方,可以說是一種非常牢靠的政治同盟。
否則的話,林黛玉孤身一人進入偌大的榮國府,難免不被各級人等輕視。
現實中的朱由檢就是這樣,孤身一人接手末世明朝,沒有兄弟可以幫忙,沒有出謀劃策的幕僚團隊,唯有幾個老師還是賈雨村這樣的人。
反過來看就是賈雨村被罷官後,找了個機會投機,通過給林黛玉當老師,重新攀附上了權利,通過林如海推薦給賈政,再次進入了官場上層。
原文說:
雨村正值偶感風寒,病在旅店,將一月光景方漸愈。一因身體勞倦,二因盤費不繼,也正欲尋個合式之處,暫且歇下。
幸有兩個舊友,亦在此境居住,【甲戌側批:寫雨村自得意後之交識也。又為冷子興作引。】因聞得鹽政欲聘一西賓,雨村便相托友力,謀了進去,且作安身之計。
妙在隻一個女學生,並兩個伴讀丫鬟,這女學生年又小,身體又極怯弱,工課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這一段就是曆史上的東林黨謀得了教育朱由檢的機會,沒想到林如海很快就不行了,就托付他幫助朱由檢進入榮國府。
按此林如海又不是單指朱常洛,應是整個朱家皇族,朱:赤心木,獨木不成林,成林則表示有很多木,朱五行屬木,林如海就是按五行起名的朱家皇族。
到這裏原文寫了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以旁觀者的視角介紹了賈府。
然後就是賈雨村的好友張如圭,帶來的都中起複舊官員的消息,古代大量起複舊官員常見於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時,當然也有朝中動蕩,派係變化等其他原因。
原文寫:
冷子興聽得此言,便忙獻計,令雨村央煩林如海,轉向都中去央煩賈政。
這裏賈雨村領其意,作別迴至館中,忙尋邸報看真確了。
邸報:是古代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
聽賈雨村說了這事。
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嶽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
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托內兄務為周全協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於內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
現在理一下各人的隱射:林如海指泰昌皇帝朱常洛,賈政指文官政府,賈雨村指翰林學士東林黨。
泰昌皇帝向文官朝廷推薦東林黨,並所需費用都出了,賈政與賈雨村都不必操心,這就是曆史上的泰昌皇帝發內帑一事。
史書記載:泰昌帝在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發銀100萬兩犒勞遼東等處邊防將士,罷免礦稅、榷稅,撤迴礦稅使,增補閣臣,運轉中樞,“朝野感動”。
朱常洛即位後,便發內帑百萬犒勞邊防將士,由大內銀庫調撥二百萬兩銀子,發給遼東經略熊廷弼和九邊巡撫按官,讓他們犒賞將士;並撥給運費五千兩白銀,沿途支用。朱常洛還專門強調,銀子解到後,立刻派人下發,不得擅自入庫挪為它用。
書中寫林如海將錢財禮品等都交給了賈雨村。
如海遂打點禮物並餞行之事,雨村一一領了。
隻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剛寫了登基發銀子,緊接著就要寫交代後事了,因為泰昌皇帝很快就病重了:
那女學生黛玉,身體方愈,原不忍棄父而往,無奈他外祖母致意務去,且兼如海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甲戌側批:可憐!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
脂批說一句一滴血,可能沒有幾個人看出來這是在交代後事,如果不是知道自己不行了,在交代後事,如何一定要將女兒遠送,如何是一句一滴血之文呢?
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雲不往?”
朱常洛此時已著意安排後事,將皇長子交由閣臣小心輔佐,又問了自己的陵墓的營建事宜。
此處沒寫賈璉,應是不合適,以黛玉代替了,後文寫林如海去世時,才特地安排賈璉與黛玉去送殯。
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甲戌側批:實寫黛玉。蒙側批:此一段是不肯使黛玉作棄父樂為遠遊者。以此可見作者之心寶愛黛玉如己。】
隨了奶娘及榮府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隻船,帶兩個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甲戌側批:老師依附門生,怪道今時以收納門生為幸。】
這裏脂批也提示了,是老師依附門生,賈雨村可是翰林學士,這種人一般都是依附皇帝的,這裏也是隱藏的暗示,就看讀者能細心體會到第幾層了。
這一段文是在書中第三迴:金陵城起複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榮國府收養林黛玉前文已經分析過了,就是寫崇禎皇帝登基之事,那麽賈雨村的起複,是緊跟著林黛玉登基之後的。
前文也分析過,賈政與王家共同促成了賈雨村補授了應天府,上任第一個案子,就是拖了很久不能結案的薛蟠打死人一案。
那麽就很清晰了,薛蟠是代指後金的王爺們,賈雨村一定是去了遼東方向,主管的遼東與後金事務。
崇禎登基之後選的薊遼督師,就是鼎鼎大名的袁崇煥,所以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的賈雨村,就是袁崇煥。
下迴開始,詳解袁崇煥是如何亂判糊塗案的。
林如海為了黛玉將來著想,就委托她的老師賈雨村護送她去,因為黛玉也沒有兄弟姐妹可以幫他,所以說,其實賈雨村是林如海為黛玉留下的唯一一方政治助力。
因為他們是師生關係,在明朝時,朝廷裏有師徒關係的雙方,可以說是一種非常牢靠的政治同盟。
否則的話,林黛玉孤身一人進入偌大的榮國府,難免不被各級人等輕視。
現實中的朱由檢就是這樣,孤身一人接手末世明朝,沒有兄弟可以幫忙,沒有出謀劃策的幕僚團隊,唯有幾個老師還是賈雨村這樣的人。
反過來看就是賈雨村被罷官後,找了個機會投機,通過給林黛玉當老師,重新攀附上了權利,通過林如海推薦給賈政,再次進入了官場上層。
原文說:
雨村正值偶感風寒,病在旅店,將一月光景方漸愈。一因身體勞倦,二因盤費不繼,也正欲尋個合式之處,暫且歇下。
幸有兩個舊友,亦在此境居住,【甲戌側批:寫雨村自得意後之交識也。又為冷子興作引。】因聞得鹽政欲聘一西賓,雨村便相托友力,謀了進去,且作安身之計。
妙在隻一個女學生,並兩個伴讀丫鬟,這女學生年又小,身體又極怯弱,工課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這一段就是曆史上的東林黨謀得了教育朱由檢的機會,沒想到林如海很快就不行了,就托付他幫助朱由檢進入榮國府。
按此林如海又不是單指朱常洛,應是整個朱家皇族,朱:赤心木,獨木不成林,成林則表示有很多木,朱五行屬木,林如海就是按五行起名的朱家皇族。
到這裏原文寫了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以旁觀者的視角介紹了賈府。
然後就是賈雨村的好友張如圭,帶來的都中起複舊官員的消息,古代大量起複舊官員常見於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時,當然也有朝中動蕩,派係變化等其他原因。
原文寫:
冷子興聽得此言,便忙獻計,令雨村央煩林如海,轉向都中去央煩賈政。
這裏賈雨村領其意,作別迴至館中,忙尋邸報看真確了。
邸報:是古代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
聽賈雨村說了這事。
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嶽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
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托內兄務為周全協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於內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
現在理一下各人的隱射:林如海指泰昌皇帝朱常洛,賈政指文官政府,賈雨村指翰林學士東林黨。
泰昌皇帝向文官朝廷推薦東林黨,並所需費用都出了,賈政與賈雨村都不必操心,這就是曆史上的泰昌皇帝發內帑一事。
史書記載:泰昌帝在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發銀100萬兩犒勞遼東等處邊防將士,罷免礦稅、榷稅,撤迴礦稅使,增補閣臣,運轉中樞,“朝野感動”。
朱常洛即位後,便發內帑百萬犒勞邊防將士,由大內銀庫調撥二百萬兩銀子,發給遼東經略熊廷弼和九邊巡撫按官,讓他們犒賞將士;並撥給運費五千兩白銀,沿途支用。朱常洛還專門強調,銀子解到後,立刻派人下發,不得擅自入庫挪為它用。
書中寫林如海將錢財禮品等都交給了賈雨村。
如海遂打點禮物並餞行之事,雨村一一領了。
隻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剛寫了登基發銀子,緊接著就要寫交代後事了,因為泰昌皇帝很快就病重了:
那女學生黛玉,身體方愈,原不忍棄父而往,無奈他外祖母致意務去,且兼如海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甲戌側批:可憐!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
脂批說一句一滴血,可能沒有幾個人看出來這是在交代後事,如果不是知道自己不行了,在交代後事,如何一定要將女兒遠送,如何是一句一滴血之文呢?
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雲不往?”
朱常洛此時已著意安排後事,將皇長子交由閣臣小心輔佐,又問了自己的陵墓的營建事宜。
此處沒寫賈璉,應是不合適,以黛玉代替了,後文寫林如海去世時,才特地安排賈璉與黛玉去送殯。
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甲戌側批:實寫黛玉。蒙側批:此一段是不肯使黛玉作棄父樂為遠遊者。以此可見作者之心寶愛黛玉如己。】
隨了奶娘及榮府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隻船,帶兩個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甲戌側批:老師依附門生,怪道今時以收納門生為幸。】
這裏脂批也提示了,是老師依附門生,賈雨村可是翰林學士,這種人一般都是依附皇帝的,這裏也是隱藏的暗示,就看讀者能細心體會到第幾層了。
這一段文是在書中第三迴:金陵城起複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榮國府收養林黛玉前文已經分析過了,就是寫崇禎皇帝登基之事,那麽賈雨村的起複,是緊跟著林黛玉登基之後的。
前文也分析過,賈政與王家共同促成了賈雨村補授了應天府,上任第一個案子,就是拖了很久不能結案的薛蟠打死人一案。
那麽就很清晰了,薛蟠是代指後金的王爺們,賈雨村一定是去了遼東方向,主管的遼東與後金事務。
崇禎登基之後選的薊遼督師,就是鼎鼎大名的袁崇煥,所以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的賈雨村,就是袁崇煥。
下迴開始,詳解袁崇煥是如何亂判糊塗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