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前迴扮作茅山道士的張仲符,長途跋涉趕到西南,見了永曆朝大學士瞿式耜,又到川東,終於聯係上了督師大學士文安之。


    向他們說明了東南魯王,張煌言會繼續尋求與他們合力夾攻長江,收複金陵。


    張仲符對文安之說:“蒼水先生和虞山公會繼續聯係朱成功,與之合兵北上,江南士紳也會鼎力支持。”


    文安之問:“虞山先生有何話帶來?”


    張仲符道:“隻有唐詩一首: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文安之一聽便知,這首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正符合當下雙方的情形,並以詩表達他等待大軍沿江而下的思念之情。


    他揉眼道:“吾知矣!如今川東還有闖軍餘部數萬,並原大明官兵與土司兵數萬,我等控扼三峽要道,待時機有變,便可上下支援。”


    “闖軍餘部如今戰力如何?”


    “由於李自成意外命喪湘江,他未能指定繼承人,導致其餘部各自為戰。


    自成原有養子二人,一曰李鼎,小名李雙喜,二曰李鼐,就是小名張鼐者。張鼐在山海關戰死,這李雙喜本應繼承李自成之位,但其年齡尚小,威望不足,眾將又恨其未能保護好李自成,責其不得再姓李。


    這樣闖軍主要頭領,便成了其族侄李過,號一隻虎者。李過與高一功領兵數萬,並家眷仆從十數萬投效我隆武朝廷,朝廷便封為忠貞營。


    其餘各部如袁宗第,郝搖旗,劉芳亮,賀珍,劉體純多各自為戰,有時也互相聯合。


    如今他們名義上都歸我節製,共同抗清,如今李過病故,其養子李來亨接任之,受封臨國公,人稱小闖王。”


    “好,待我迴去告知魯王與張兵部,隻望我等能早日會師金陵。”


    說到此,文安之眼神空洞,“可惜如今朝廷內部矛盾加重,秦藩與朝廷為權利奪,相互已勢同水火。”


    張仲符湊近小聲道:“朝廷打算如何對抗?”


    如今唯寄希望於李定國。我們對李定國的戰功、兵力、人品和同孫可望之間的矛盾早已有所了解。


    我已經向朝廷建議召李定國統兵入衛,劉文秀、李定國之交必合,眾誌皆與孫可望背離,但未知事機得失如何也。


    此事定要觀察形勢,秘密行動,否則今上危矣。”


    他說的秦藩便是張獻忠養子孫可望,如今永曆朝廷掌權人,稱孫國主。


    為了擺脫孫可望的嚴密控製,永曆朝廷著手秘密聯絡李定國。


    永曆十年,正月,李定國率軍軍距安龍已不遠,先派傳宣參將楊祥身藏密疏前往安龍,在離城五十裏的板屯江,被劉鎮國部兵擒獲,解送到白文選處。


    白文選詢問其來意,迴答道:“我傳宣參將楊祥也。國主令我來督催道府州縣預備糧草,以候國主之至耳。”


    當即從衣甲內取出龍牌一紙,“為仰安龍道府備糗糧之具。無他也。白文選明知楊祥不是“國主”孫可望的使者,假裝糊塗,命以酒食款待後即任其自由行動。


    楊祥得以入城謁見永曆帝,呈上衣甲後心所藏密疏,署雲“藩臣李定國謹奏”:“臣今統兵迎扈,不日至行畿,先遣奏萬安,勿輕聽奸逆輒行移蹕”。


    永曆帝知道定國大軍即將到達,才比較放心。


    楊祥完成任務後改換衣裝由山路迴報李定國。十六日,葉應禎聽說李定國大軍將至安龍,急忙帶領士卒戎服貫甲入宮,逼迫永曆帝、後立即騎馬前赴貴陽。


    一時“宮中哭聲徹內外”,白文選跋涉而來,見葉應禎蠻橫無狀,把他叫過來說:“國主恐安西歸清,所以迎駕者,恐陷不測也。事須緩寬,若迫促至此,朝廷玉葉金枝,不同爾我性命。萬一變生意外,若能任其責乎?今我往探,若安西果通清兵前來,移蹕未晚。倘止是安西還兵,彼乃一家人,我等何得過為逼迫,自取罪戾!”


    在白文選的幹預下,葉應禎被迫退讓。二十二日淩晨,大霧彌漫,忽然有幾十名騎兵直抵城下,繞城喊道:“西府大兵至矣!”城中歡聲雷動,葉應禎所領劫駕兵倉猝逃迴貴陽。


    接著炮聲由遠及近,李定國親統大軍到達安龍。入城朝見時,永曆帝說:“久知卿忠義,恨相見之晚。”


    李定國激動得淚流滿麵,說:“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欲取兩粵以迎鑾輿,乃不惟不副臣願,且重貽陛下憂,至萬死無能自贖。”


    由於李定國在新會戰役中損失兵員較多,貴州地區又是孫可望的勢力範圍,因此他在朝見迴營後就同白文選商議移蹕事宜,兩人一致意見以遷往雲南昆明為上策。


    定議後,李定國“自選帳下五百人衛宮眷先行”,二十六日,永曆君臣離開安龍,向雲南進發。二月十一日,到達雲南曲靖。


    定國請永曆帝暫時停留在這裏,自己帶領精兵前往昆明料理。當時,在昆明的大將有撫南王劉文秀、固原侯王尚禮,另有將軍王自奇部騎兵駐於楚雄、賀九義部兵五千人紮於武定,總兵力約有二萬。


    王尚禮、王自奇、賀九義是聽命於“國主”孫可望的;劉文秀和李定國一樣擁護永曆朝廷,同孫可望有矛盾,他地位雖高,兵權卻不大。


    李定國保駕已至曲靖的消息傳到昆明,劉文秀和王尚禮、沐天波等人會商應付辦法,拿不定主意。因為若是開門迎接永曆帝近於背叛“國主”,可是出兵相拒又顯然不恰當。


    盡避永曆帝在王尚禮等人心目中不過是個傀儡,但又不能不奉他的“正朔”,承認他的皇帝地位,何況護駕而來的李定國是原大西軍四大台柱之一,其影響也不可忽視。正在左右為難之際,忽然得到報告李定國已親統兵馬來到昆明城外。


    王尚禮慌了手腳,在劉文秀的勸說下勉強隨眾出城迎接。定國同文秀定議迎接永曆帝入昆明,王尚禮既不便違抗二王,又不清楚定國部實力,不敢輕舉妄動。


    三月二十六日左右,永曆帝在李定國的護衛靳統武、總兵張建帶領的軍隊保護下進入昆明。


    有明一代,雲南被視為偏遠之地,真所謂天高皇帝遠,這時定國和文秀決定暫時把雲南貢院大西軍入滇後這裏曾經是定北將軍艾能奇的住所,作為永曆帝的行宮,視朝聽政。


    永曆十年,四月,永曆帝封李定國為晉王、劉文秀為蜀王、白文選為鞏國公、原固原侯王尚禮加封保國公、將軍王自奇為夔國公、賀九義為保康侯、秦王護衛張虎為淳化伯、水軍都督李本高為崇信伯。


    黔國公沐天波是明初以來世襲鎮守雲南勳臣,自然得到永曆帝的信任,除了遇有緊急事件可以隨時入奏外,還讓他執掌禁衛軍……


    張仲符作為聯絡之人,將這些消息都帶迴東南,並告訴虞山等人。


    紅豆館的園林裏,一座假山邊,隨意擺放著幾座石凳子,凳子上慵懶的斜坐著幾人。


    老翁虞山搖擺頓挫,吟出一首詩:


    曾伴浮雲歸晚翠,


    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


    一片傷心畫不成。”


    歸妹道:“是高蟾的金陵晚望一首,隨即也搖頭晃腦吟出一首: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雲滿故城。


    這首韋莊的金陵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夢明亡史全索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庖丁解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庖丁解夢並收藏紅樓夢明亡史全索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