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黨其實就是一群沒了根的人,他們本是半身之體,手無縛雞之力,怎麽能抵擋得住禁軍的廝殺,瞬間被殺得七零八落,血流成河。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人跑的稍微慢了些,立時死於亂軍之中;張讓、段珪、曹節、侯覽四人卻遠遠的躲在後麵,因此僥幸躲過一劫。
眼見大勢已去,張讓等人急奔入太後寢宮,誣告曰:“袁紹帶領百官謀反,引軍殺入內宮,事情緊迫,請太後隨臣等出宮。”
何太後驚得花容失色,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時又見少帝以及陳留王在一旁嚇得瑟瑟發抖,遂將他二人摟入懷中,哭道:“我哪也不去。”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是激發了何太後的母性光輝嗎?非也,實是因為她舍不到這剛到手的榮華富貴和權力地位而已。
生死攸關之際,張讓可不慣著她,一揮手,招唿其他三個人上前,一人捉一個,就要挾持太後而去。
何太後拚死掙紮,大唿:“你們要幹什麽,我哪也不去。”嘴裏嚷著,手腳並用連踢帶踹,比過年的豬還難抓。張讓無計可施,隻得撒了手,招唿道:“太後已是無用之人,不要管她了,隻保護皇帝一人出宮即可。”
曹節、侯覽轉身就去捉少帝,少帝懦弱無知,早嚇得六神無主,也不知道躲避,被曹節一把抓起來扛在肩上。這個時候段珪本來捉住了陳留王,聽到張讓喊話,便鬆開了手,誰成想陳留王一把抓住少帝的手,死活不鬆開,又拚命往後拽,弄的曹節踉踉蹌蹌無法走路。
段珪看見,隻好再去拉扯陳留王,因為心裏著急,所以連打帶罵:“小雜種,還不放手。”
陳留王卻相當有骨氣,非但不鬆手,反而抓得更緊,甚至還敢還嘴:“他雖是皇帝,亦是吾兄弟,便是死,也要跟我兄弟在一起。”
“要死,由你去。”連個小孩也擺治不了,段珪頓時被激怒,一把把陳留王抓入懷中,作勢就要往地上摔去。張讓不想多惹是非,及時禁止道:“住手!一起帶走,何必多言。”
段珪也是個沒腦子的,當即埋怨道:“不是說隻帶皇帝一個人嗎?”
張讓都被他氣笑了,苦著臉求他道:“祖宗,你是我祖宗行了吧。別鬧了,趕緊走吧,晚了誰也走不了。”
“這叫什麽事啊。”段珪還有些不服氣,嘴裏嘟囔著,手上也不敢閑著,便扛起了陳留王,緊緊跟在曹節身後,張讓、侯覽在兩旁護衛著,一行人急匆匆出宮而去。
就在要出太後寢宮房門的時候,張讓好死不死的突然說道:“趙厶曾密言,一旦宮中有變,則暗中派人前往孟津渡口接應,事已至此,可速去孟津港等他。”
“吾兒命休矣。”太後聽在耳裏,驚懼交加,頓時感覺一陣天旋地轉,眼前一黑,竟暈厥了。張讓等人也不理會,趁著夜色,在火光的掩映下悄悄溜出皇宮,直奔孟津港而去。
且說曹操殺散宦官,一馬當先來到太後寢宮,見宮門大開,何太後暈倒在地,於是不假思索飛奔趕上前去,毛手毛腳的扯起何太後叫道:“太後醒醒,太後醒醒。”
何太後‘嚶嚀’一聲醒了過來,撩起長發抬眼一看,認得是曹操,知道是來救駕的,心情稍微放鬆,登時就把剛才所受的委屈全都發泄了出來,一時傷心欲絕,竟伏在曹操肩頭哭了起來。
這何太後本來就有幾分姿色,也稱得上是風姿綽約,如今哭得梨花帶雨,更顯嬌媚。曹操是何許人也?看她哭的傷心,頓時起了憐香惜玉之心。卻礙於她是太後的身份,也不敢胡來,隻是怔怔看著何太後的秀發,一時竟心神蕩漾,忍不住想要去撫摸一把。
這時何太後也哭累了,抹著眼淚推開曹操就要坐到榻上,曹操這才恍然醒悟,自知失禮,趕緊撤迴手來並侍立一旁,又擺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拱手拜道:“請太後權攝大事。”
何太後根本不理會曹操在說什麽,先緩了口氣,穩穩心神,突然想起自己的兒子還在張讓手裏,不禁眼眶一紅,又哭了起來,嘴裏喊著:“皇兒……我的皇兒……”
“什麽?”曹操見何太後哭的著急,他比她更著急,那神態,一看就是心裏有鬼,果然是‘事不關心則安,關心則亂’。可是,他的關心對象好像也不對啊,皇帝沒了不知道嗎?難道不應該先去找皇帝嗎?曹孟德啊曹孟德,你還真是一點都不著急。
太後哭道:“張讓、段珪等人劫持皇帝以及陳留王出宮而去,聽說是往孟津港去了,有趙厶為接應。快去救吾兒,晚了,可就來不及了。”
曹操一看,表現的機會來了。於是先溫柔的安慰道:“太後稍安毋躁,某這就派人前去。”說罷,一甩戰袍,大手一揮,威風凜凜的喊道:“傳令,速去孟津港方向尋找皇帝以及陳留王。”他自己卻留下來繼續安撫何太後。這可是太後寢宮,是你曹操能待的地方?何況還是深夜?
先不說曹操是何居心,隻說袁紹這時已經殺盡宦官,正在四處巡視,搜捕漏網之魚,忽聽有軍士喊:“張讓、段珪等人劫持皇帝及陳留王往孟津港方向去了。”
什麽?皇帝被劫跑了,這還了得,袁紹當機立斷,立即引軍前往救駕。看看,這才是做為大臣該有的覺悟,曹操還差得遠呐。
殊不知就在袁紹、曹操對宦官大開殺戒時,河南中部掾吏閔貢正在皇宮內巡視,聽到後宮有喊殺聲,急來查看時,正遇見張讓等人扛著少帝以及陳留王向宮外急奔。閔貢不知道情況如何,也不敢強行阻攔,便遠遠的問道:“張常侍攜帝及陳留王欲往何處?”
張讓頭也不迴的說道:“袁紹謀反,威逼太後,汝速去後宮救太後。”
十常侍的話能信嗎?閔貢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先往後宮救太後還是該保護皇帝及陳留王。就在他愣神的工夫,張讓等人已經出宮而去了,這時又聽到宮內有人叫喊:“張讓、段珪等人劫持皇帝及陳留王往孟津港方向去了。”
“閹狗,膽敢耍我。”閔貢當場發飆,迅速分辨出張讓才是逆臣,於是快馬加鞭追出宮去。張讓等人見他追得急,料想趕不到孟津渡口,於是轉頭向北邙山逃去。
“逆賊休走!”閔貢怒火衝天,誓要把張讓碎屍萬段。張讓驚駭莫名,大唿道:“吾命休矣。不如投河吧,還能留個全屍。”說罷,投河而死。侯覽左右看看,料想逃不脫,於是緊隨其後跳了河。曹節、段珪嚇得六神無主,隻得丟下少帝及陳留王,往山中逃命去了。
閔貢隻望著黑影追去,不時追上曹節、段珪,卻沒看見少帝及陳留王,於是喝問道:“帝在何處!”他倆支支吾吾不能迴答,閔貢不耐煩,抬手便斬了二人,又割下首級掛在馬項下麵,然後四處尋找少帝及陳留王的下落。
原來少帝及陳留王剛逃出魔爪,又不知道追兵是什麽情況,所以不敢以身犯險,隻得藏身到河邊草叢中。
此前洛陽小兒有童謠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至此果然應了此讖。隻是這麽一來,反而打亂了趙厶的計劃。看來,曆史的年輪並不是那麽容易被更改的。
眼見大勢已去,張讓等人急奔入太後寢宮,誣告曰:“袁紹帶領百官謀反,引軍殺入內宮,事情緊迫,請太後隨臣等出宮。”
何太後驚得花容失色,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時又見少帝以及陳留王在一旁嚇得瑟瑟發抖,遂將他二人摟入懷中,哭道:“我哪也不去。”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是激發了何太後的母性光輝嗎?非也,實是因為她舍不到這剛到手的榮華富貴和權力地位而已。
生死攸關之際,張讓可不慣著她,一揮手,招唿其他三個人上前,一人捉一個,就要挾持太後而去。
何太後拚死掙紮,大唿:“你們要幹什麽,我哪也不去。”嘴裏嚷著,手腳並用連踢帶踹,比過年的豬還難抓。張讓無計可施,隻得撒了手,招唿道:“太後已是無用之人,不要管她了,隻保護皇帝一人出宮即可。”
曹節、侯覽轉身就去捉少帝,少帝懦弱無知,早嚇得六神無主,也不知道躲避,被曹節一把抓起來扛在肩上。這個時候段珪本來捉住了陳留王,聽到張讓喊話,便鬆開了手,誰成想陳留王一把抓住少帝的手,死活不鬆開,又拚命往後拽,弄的曹節踉踉蹌蹌無法走路。
段珪看見,隻好再去拉扯陳留王,因為心裏著急,所以連打帶罵:“小雜種,還不放手。”
陳留王卻相當有骨氣,非但不鬆手,反而抓得更緊,甚至還敢還嘴:“他雖是皇帝,亦是吾兄弟,便是死,也要跟我兄弟在一起。”
“要死,由你去。”連個小孩也擺治不了,段珪頓時被激怒,一把把陳留王抓入懷中,作勢就要往地上摔去。張讓不想多惹是非,及時禁止道:“住手!一起帶走,何必多言。”
段珪也是個沒腦子的,當即埋怨道:“不是說隻帶皇帝一個人嗎?”
張讓都被他氣笑了,苦著臉求他道:“祖宗,你是我祖宗行了吧。別鬧了,趕緊走吧,晚了誰也走不了。”
“這叫什麽事啊。”段珪還有些不服氣,嘴裏嘟囔著,手上也不敢閑著,便扛起了陳留王,緊緊跟在曹節身後,張讓、侯覽在兩旁護衛著,一行人急匆匆出宮而去。
就在要出太後寢宮房門的時候,張讓好死不死的突然說道:“趙厶曾密言,一旦宮中有變,則暗中派人前往孟津渡口接應,事已至此,可速去孟津港等他。”
“吾兒命休矣。”太後聽在耳裏,驚懼交加,頓時感覺一陣天旋地轉,眼前一黑,竟暈厥了。張讓等人也不理會,趁著夜色,在火光的掩映下悄悄溜出皇宮,直奔孟津港而去。
且說曹操殺散宦官,一馬當先來到太後寢宮,見宮門大開,何太後暈倒在地,於是不假思索飛奔趕上前去,毛手毛腳的扯起何太後叫道:“太後醒醒,太後醒醒。”
何太後‘嚶嚀’一聲醒了過來,撩起長發抬眼一看,認得是曹操,知道是來救駕的,心情稍微放鬆,登時就把剛才所受的委屈全都發泄了出來,一時傷心欲絕,竟伏在曹操肩頭哭了起來。
這何太後本來就有幾分姿色,也稱得上是風姿綽約,如今哭得梨花帶雨,更顯嬌媚。曹操是何許人也?看她哭的傷心,頓時起了憐香惜玉之心。卻礙於她是太後的身份,也不敢胡來,隻是怔怔看著何太後的秀發,一時竟心神蕩漾,忍不住想要去撫摸一把。
這時何太後也哭累了,抹著眼淚推開曹操就要坐到榻上,曹操這才恍然醒悟,自知失禮,趕緊撤迴手來並侍立一旁,又擺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拱手拜道:“請太後權攝大事。”
何太後根本不理會曹操在說什麽,先緩了口氣,穩穩心神,突然想起自己的兒子還在張讓手裏,不禁眼眶一紅,又哭了起來,嘴裏喊著:“皇兒……我的皇兒……”
“什麽?”曹操見何太後哭的著急,他比她更著急,那神態,一看就是心裏有鬼,果然是‘事不關心則安,關心則亂’。可是,他的關心對象好像也不對啊,皇帝沒了不知道嗎?難道不應該先去找皇帝嗎?曹孟德啊曹孟德,你還真是一點都不著急。
太後哭道:“張讓、段珪等人劫持皇帝以及陳留王出宮而去,聽說是往孟津港去了,有趙厶為接應。快去救吾兒,晚了,可就來不及了。”
曹操一看,表現的機會來了。於是先溫柔的安慰道:“太後稍安毋躁,某這就派人前去。”說罷,一甩戰袍,大手一揮,威風凜凜的喊道:“傳令,速去孟津港方向尋找皇帝以及陳留王。”他自己卻留下來繼續安撫何太後。這可是太後寢宮,是你曹操能待的地方?何況還是深夜?
先不說曹操是何居心,隻說袁紹這時已經殺盡宦官,正在四處巡視,搜捕漏網之魚,忽聽有軍士喊:“張讓、段珪等人劫持皇帝及陳留王往孟津港方向去了。”
什麽?皇帝被劫跑了,這還了得,袁紹當機立斷,立即引軍前往救駕。看看,這才是做為大臣該有的覺悟,曹操還差得遠呐。
殊不知就在袁紹、曹操對宦官大開殺戒時,河南中部掾吏閔貢正在皇宮內巡視,聽到後宮有喊殺聲,急來查看時,正遇見張讓等人扛著少帝以及陳留王向宮外急奔。閔貢不知道情況如何,也不敢強行阻攔,便遠遠的問道:“張常侍攜帝及陳留王欲往何處?”
張讓頭也不迴的說道:“袁紹謀反,威逼太後,汝速去後宮救太後。”
十常侍的話能信嗎?閔貢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先往後宮救太後還是該保護皇帝及陳留王。就在他愣神的工夫,張讓等人已經出宮而去了,這時又聽到宮內有人叫喊:“張讓、段珪等人劫持皇帝及陳留王往孟津港方向去了。”
“閹狗,膽敢耍我。”閔貢當場發飆,迅速分辨出張讓才是逆臣,於是快馬加鞭追出宮去。張讓等人見他追得急,料想趕不到孟津渡口,於是轉頭向北邙山逃去。
“逆賊休走!”閔貢怒火衝天,誓要把張讓碎屍萬段。張讓驚駭莫名,大唿道:“吾命休矣。不如投河吧,還能留個全屍。”說罷,投河而死。侯覽左右看看,料想逃不脫,於是緊隨其後跳了河。曹節、段珪嚇得六神無主,隻得丟下少帝及陳留王,往山中逃命去了。
閔貢隻望著黑影追去,不時追上曹節、段珪,卻沒看見少帝及陳留王,於是喝問道:“帝在何處!”他倆支支吾吾不能迴答,閔貢不耐煩,抬手便斬了二人,又割下首級掛在馬項下麵,然後四處尋找少帝及陳留王的下落。
原來少帝及陳留王剛逃出魔爪,又不知道追兵是什麽情況,所以不敢以身犯險,隻得藏身到河邊草叢中。
此前洛陽小兒有童謠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至此果然應了此讖。隻是這麽一來,反而打亂了趙厶的計劃。看來,曆史的年輪並不是那麽容易被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