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這麽說,可就是你的不對了,當時我讓你殺我取肉,你於心不忍,所以才要放我一條生路;以此觀之,你也是個光明磊落的英雄,何故要做賊呢。”
這畫風好像突然有點不對勁,難道趙大寶又想招攬張燕了嗎?
那能怪誰,也不知道這個張燕發什麽神經,突然就想跟趙大寶套近乎,難道是想以此為借口來打動趙大寶,然後勸他歸降嗎?
嗬嗬。
巧了,要真是這樣,那他兩人的心思還真是不謀而合,真是英雄所見略同,竟然都想招降對方,這就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嗎?
看來他倆都研究過兵法啊。
“天子暗弱,宦官專權,荼毒天下,以致天下黎民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我隻求天下太平而已,而你為虎作倀,乃是欺天之舉;人可欺,天莫欺,故知你必敗,有何疑之。”張燕不愧是做頭領的人,講起道理來也是一套一套的,別管有用沒用,聽著就很有道理啊。
“常言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為賊,我能殺賊立功,孰善孰惡,還用我再解釋嗎?蒼天有好生之德,何必如此執迷不悟;我敬你是個有情有義的好漢,何不棄暗投明,與我一起匡扶天下,到那時,必能還你天下太平。”勸人向善是好事,趙大寶倒是好心。
其實所謂亂世,隻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隻不過有些人等不到黎明,提前死在了黑暗裏,所以這種時候才需要像趙大寶這種充滿真情的人給他們帶來希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這才叫濟世安民好吧。
行吧,你可真能吹。
“休再多說,我有百萬之眾,你不過數千之兵,這一次我不會再有婦人之仁,定要把你滿城屠戮,你就乖乖引頸就戮吧。”張燕口頭上占不到便宜,隻能來硬的了,希望把他打服。
“切,人多了不起啊,那就來試試啊。”趙大寶才不在乎。
雖然知道黑山賊人多,但是說什麽百萬之眾,也未必真實可靠,畢竟他們之中婦孺老幼病殘等等也大有人在,這些人張嘴吃飯還行,讓他們上戰場不就等於白白送人頭嗎?
而且這裏地形有限,你人數就是再多,擠不開,那不是完犢子嗎?
果然,張燕見趙大寶軟硬不吃,也是無可奈何,隻得退出山穀,堅守在開闊地帶。
等他退走後,典韋可就忍不住了,插嘴問道:“主公,剛才你說的殺你取肉是怎麽迴事?”
這事可就說來話長了,趙大寶微微一笑,心說:“都怪哥們當年太年輕啊,不提也罷。”
可是如果不趁機顯擺一下當年的‘英勇事跡’,心裏也是難受,最後終於還是沒忍住,就簡單說了說,驚得典韋連連大唿:“主公真乃仁義之士也。”
“沒什麽,英雄不提當年勇,這都是過去的事了。”趙大寶故作謙虛,一臉欠揍的表情,哎,又被他裝到了。
就這樣一連對峙了數天,不見張燕有什麽動靜,趙大寶心下疑惑,正欲采取些行動,忽有探馬來報:“報!張燕引軍圍攻馬首邑;大軍圍城,形勢危急。”
嘿,怪不得張燕突然沒動靜了呢,原來是繞到背後劫糧道去了。
“糧道一斷,我軍必亂,某去救援。”張遼二話不說,主動請戰。
趙大寶卻擺擺手,讓他少安毋躁,心裏卻在尋思:“這個時候,是不是應該相信郝昭的本事呢。”
可是他才十五歲,真的沒問題嗎?
“不去-去-不去-去-不去;好,不用去。”趙大寶竟然掰著五根手指頭在心裏默默掐指算吉兇,好嘛,神棍也沒有這麽糊弄人的吧,何況還是糊弄自己了,真有你的。
不管怎麽說,掐指一算,就這麽決定了。
於是下令:“郝昭自有奇謀,必能守住城池,不用管他;眼下可趁張燕攻我背後之際,速速出擊,一舉將關前之敵擊破,若是運氣好,也許能趁機奪取平坦城。”
張遼雖然猜不透趙大寶哪來的底氣,但是,軍令不可不聽,隻得歎息一聲,引兵出戰。
誰知正在這時,又有守衛來報:“報!黑山賊前來攻擊關城。”
嘿,這個張燕,還挺厲害的,竟然能同時進攻兩城,使其首尾不顧,妄想以此把趙大寶一網打盡;可是,你想的,僅僅就是你想的,別指望太多,因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今天,趙大寶就來給你上一課,讓你知道什麽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
“不足為慮,出擊!”趙大寶毫不猶豫的下令張遼繼續出城迎戰。
張遼猶豫了片刻,知道勸也是白費,隻得硬著頭皮出戰。
結果,你猜怎麽著,黑山賊一觸即潰,逃得比兔子都快,把張遼都整不會了,一時呆立當場,甚至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原來張燕自知攻不破龍門塞,所以偷偷引精兵去圍攻馬首邑,以期切斷糧道,令趙大寶不戰自亂,卻又故意安排老弱病殘來攻擊趙大寶,就是想迷惑他,免得讓他分兵去救援。
隻是張燕做夢都沒想到趙大寶竟然敢主動出擊,這下好了,終於知道什麽叫人生無常了。
而趙大寶也是歪打正著,他也沒想到竟然贏的這麽輕鬆,看來有時候果然還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啊。
再說趙雲、高順本來就堅守在平坦城外,這時見黑山賊敗退而來,二話不說衝上去截住退路大殺一陣,城中守將見他三人勇不可擋,嚇得緊閉城門,也不敢放敗軍進城。
敗軍無奈,隻得繞過城池向上艾城方向撤退。
“不能讓他們南下,追擊;在他們進入上艾城之前,務必徹底擊潰。”趙子龍是個實在人,做事嚴謹,既然趙大寶說了要偷取上艾,那就一定不能再讓黑山賊往城中增兵。
高順自然沒有意見,張遼卻勸阻道:“馬首邑正遭到張燕大軍圍城,是否要去救援。”
這就沒辦法了,必須要去救啊。
於是趙子龍讓張遼、高順速速趕迴去救援,他自己單獨引一軍追擊敗軍;救援雖然重要,但是奪取上艾也不能就此放棄,要不然,豈不是前功盡棄。
誰知剛追到半途,卻正好遇到從上艾城趕來的一支黑山軍,原來他們按照張燕的指示,是要前往龍門塞壯聲勢的;這下好了,既然出來了,那就別迴去了。
而且徐晃早已埋伏在上艾城附近,等的不就是這個機會嗎?
“吾乃常山趙子龍,誰敢與我一戰。”
趙子龍畢竟心思縝密,他已經料到徐晃應該已經出兵了,為了給他留出足夠的奪城時間,所以必須把這支黑山軍留在此處。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還有什麽好懷疑的呢。
這畫風好像突然有點不對勁,難道趙大寶又想招攬張燕了嗎?
那能怪誰,也不知道這個張燕發什麽神經,突然就想跟趙大寶套近乎,難道是想以此為借口來打動趙大寶,然後勸他歸降嗎?
嗬嗬。
巧了,要真是這樣,那他兩人的心思還真是不謀而合,真是英雄所見略同,竟然都想招降對方,這就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嗎?
看來他倆都研究過兵法啊。
“天子暗弱,宦官專權,荼毒天下,以致天下黎民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我隻求天下太平而已,而你為虎作倀,乃是欺天之舉;人可欺,天莫欺,故知你必敗,有何疑之。”張燕不愧是做頭領的人,講起道理來也是一套一套的,別管有用沒用,聽著就很有道理啊。
“常言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為賊,我能殺賊立功,孰善孰惡,還用我再解釋嗎?蒼天有好生之德,何必如此執迷不悟;我敬你是個有情有義的好漢,何不棄暗投明,與我一起匡扶天下,到那時,必能還你天下太平。”勸人向善是好事,趙大寶倒是好心。
其實所謂亂世,隻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隻不過有些人等不到黎明,提前死在了黑暗裏,所以這種時候才需要像趙大寶這種充滿真情的人給他們帶來希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這才叫濟世安民好吧。
行吧,你可真能吹。
“休再多說,我有百萬之眾,你不過數千之兵,這一次我不會再有婦人之仁,定要把你滿城屠戮,你就乖乖引頸就戮吧。”張燕口頭上占不到便宜,隻能來硬的了,希望把他打服。
“切,人多了不起啊,那就來試試啊。”趙大寶才不在乎。
雖然知道黑山賊人多,但是說什麽百萬之眾,也未必真實可靠,畢竟他們之中婦孺老幼病殘等等也大有人在,這些人張嘴吃飯還行,讓他們上戰場不就等於白白送人頭嗎?
而且這裏地形有限,你人數就是再多,擠不開,那不是完犢子嗎?
果然,張燕見趙大寶軟硬不吃,也是無可奈何,隻得退出山穀,堅守在開闊地帶。
等他退走後,典韋可就忍不住了,插嘴問道:“主公,剛才你說的殺你取肉是怎麽迴事?”
這事可就說來話長了,趙大寶微微一笑,心說:“都怪哥們當年太年輕啊,不提也罷。”
可是如果不趁機顯擺一下當年的‘英勇事跡’,心裏也是難受,最後終於還是沒忍住,就簡單說了說,驚得典韋連連大唿:“主公真乃仁義之士也。”
“沒什麽,英雄不提當年勇,這都是過去的事了。”趙大寶故作謙虛,一臉欠揍的表情,哎,又被他裝到了。
就這樣一連對峙了數天,不見張燕有什麽動靜,趙大寶心下疑惑,正欲采取些行動,忽有探馬來報:“報!張燕引軍圍攻馬首邑;大軍圍城,形勢危急。”
嘿,怪不得張燕突然沒動靜了呢,原來是繞到背後劫糧道去了。
“糧道一斷,我軍必亂,某去救援。”張遼二話不說,主動請戰。
趙大寶卻擺擺手,讓他少安毋躁,心裏卻在尋思:“這個時候,是不是應該相信郝昭的本事呢。”
可是他才十五歲,真的沒問題嗎?
“不去-去-不去-去-不去;好,不用去。”趙大寶竟然掰著五根手指頭在心裏默默掐指算吉兇,好嘛,神棍也沒有這麽糊弄人的吧,何況還是糊弄自己了,真有你的。
不管怎麽說,掐指一算,就這麽決定了。
於是下令:“郝昭自有奇謀,必能守住城池,不用管他;眼下可趁張燕攻我背後之際,速速出擊,一舉將關前之敵擊破,若是運氣好,也許能趁機奪取平坦城。”
張遼雖然猜不透趙大寶哪來的底氣,但是,軍令不可不聽,隻得歎息一聲,引兵出戰。
誰知正在這時,又有守衛來報:“報!黑山賊前來攻擊關城。”
嘿,這個張燕,還挺厲害的,竟然能同時進攻兩城,使其首尾不顧,妄想以此把趙大寶一網打盡;可是,你想的,僅僅就是你想的,別指望太多,因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今天,趙大寶就來給你上一課,讓你知道什麽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
“不足為慮,出擊!”趙大寶毫不猶豫的下令張遼繼續出城迎戰。
張遼猶豫了片刻,知道勸也是白費,隻得硬著頭皮出戰。
結果,你猜怎麽著,黑山賊一觸即潰,逃得比兔子都快,把張遼都整不會了,一時呆立當場,甚至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原來張燕自知攻不破龍門塞,所以偷偷引精兵去圍攻馬首邑,以期切斷糧道,令趙大寶不戰自亂,卻又故意安排老弱病殘來攻擊趙大寶,就是想迷惑他,免得讓他分兵去救援。
隻是張燕做夢都沒想到趙大寶竟然敢主動出擊,這下好了,終於知道什麽叫人生無常了。
而趙大寶也是歪打正著,他也沒想到竟然贏的這麽輕鬆,看來有時候果然還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啊。
再說趙雲、高順本來就堅守在平坦城外,這時見黑山賊敗退而來,二話不說衝上去截住退路大殺一陣,城中守將見他三人勇不可擋,嚇得緊閉城門,也不敢放敗軍進城。
敗軍無奈,隻得繞過城池向上艾城方向撤退。
“不能讓他們南下,追擊;在他們進入上艾城之前,務必徹底擊潰。”趙子龍是個實在人,做事嚴謹,既然趙大寶說了要偷取上艾,那就一定不能再讓黑山賊往城中增兵。
高順自然沒有意見,張遼卻勸阻道:“馬首邑正遭到張燕大軍圍城,是否要去救援。”
這就沒辦法了,必須要去救啊。
於是趙子龍讓張遼、高順速速趕迴去救援,他自己單獨引一軍追擊敗軍;救援雖然重要,但是奪取上艾也不能就此放棄,要不然,豈不是前功盡棄。
誰知剛追到半途,卻正好遇到從上艾城趕來的一支黑山軍,原來他們按照張燕的指示,是要前往龍門塞壯聲勢的;這下好了,既然出來了,那就別迴去了。
而且徐晃早已埋伏在上艾城附近,等的不就是這個機會嗎?
“吾乃常山趙子龍,誰敢與我一戰。”
趙子龍畢竟心思縝密,他已經料到徐晃應該已經出兵了,為了給他留出足夠的奪城時間,所以必須把這支黑山軍留在此處。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還有什麽好懷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