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趙雲、徐晃占據關城,緊閉城門,望著城外的張遼、高順,四個人,八目相對,大眼瞪小眼,麵麵相覷,誰也不認識誰,這可如何是好。


    雖然張遼、高順已經簡單說明了原因,可是無憑無據不好相信呐,而且此處正是黑山賊的腹地,形勢不明,不得不防;沒辦法,隻好請趙大寶親自出麵來青泥關一趟了。


    “子龍?公明兄?天幸你二人無事,我自無憂矣。”趙大寶激動的熱淚盈眶。


    趙雲見趙大寶安然無事,也是倍感激動,二人輕輕抱抱肩頭,互道平安,真是兄弟情深。


    “馬超,你也無事吧。”趙大寶不忘關心一下小馬超。


    因為趙大寶早就授意趙雲一定要好好指導馬超的武藝,所以馬超一直跟在趙雲身邊;而且有他的囑咐,趙雲自然不敢大意,把馬超保護的好好的,連點皮兒都沒破。


    見大夥都平安無事,這才放下心來。


    至此,雙方釋疑,趙雲忙給張遼、高順陪禮:“身處險地,多有顧慮,因此不得不防,之前多有怠慢,失禮之處還請見諒。”


    張遼、高順應該早就聽說過常山趙子龍的大名,趕緊還了一禮,口中說道:“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尊容,榮幸至極。”


    趙大寶一聽,心裏挺不是滋味:“那我常山趙大寶的大名呢,就沒讓你們感到很光榮嗎?”


    就你趙大寶?


    混子一個,你就不要多說話了,趕緊歇著吧。


    “子龍和公明兄何故會陷入此兇險之地?”趙大寶感到好奇,不知道這倆人當時是咋想的,突遭伏兵竟然不退反進,而這裏有兩座城池,又是黑山賊的重兵之地,就憑他倆那點兵力根本就不可能打破城池,因此被圍在這裏,哪也去不了。


    好在韓信舊營仍在,他倆趁機奪下營寨,就在那裏堅守。


    趙雲解釋說:“驛道狹窄,而兵勢浩大,若是急退,眾兵擠在一處,必定退無可退,頃刻間盡遭屠戮矣,故而與公明兄不退反進,衝破關隘,堅守於此。”


    好嘛,他說的很輕鬆,可是趙大寶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兇險程度,應該是黑山賊也沒想到他倆不退反進,一時手忙腳亂,防守不足,所以才被他倆趁機衝破了青泥關,進入到上艾地區。


    “不愧是名將,我自歎不如也。”趙大寶又服了。


    誰說不是呢,百忙之中還能沉著冷靜的思考,不僅能穩住軍心而且還能衝破關隘,這就是身為良將的應急能力啊,趙大寶差之遠矣。


    至於他倆為什麽不堅守青泥關呢?


    不是不想,應該是沒能守住吧。


    畢竟他倆隻有八千兵,可是遭到伏擊後傷亡慘重,而且此時兵無戰心,能突破防守應該已經盡了全力了,想守住此關應該幾乎不可能,所以才不得不繼續前進吧。


    幸好這裏有韓信的舊營供他們堅守,要不然,恐怕此時早就全軍覆沒了,即便這樣,傷亡仍然慘不忍睹,他倆手裏也就剩了不到四千人,直接腰斬,能不崩潰已經算是走了大運了。


    而這全都得益於趙雲善攻,而徐晃善守,攻守結合,他倆倒是配合的天衣無縫,因此才在賊首張燕的眼皮底下硬生生扛住了大軍的圍剿,令張燕也不由心生驚懼,再也不敢輕易進攻。


    當張遼、高順反攻青泥關的時候,趙雲、徐晃見叛軍神色慌張,料想是出了大事,因此提前做好準備,伺機而動,果然,一舉斬殺了左校,奪了關城,這下終於可以逃出生天了。


    “好了,到此為止吧,不要再說了,就這樣吧。”趙大寶略顯尷尬,人家八千兵死傷一半,還能擊退張燕的進攻,而且還能在張燕的身邊生存下來,甚至還活得好好的。


    反觀趙大寶,帶著七千多降兵,直接跑了個幹幹淨淨,簡直一點麵子都沒有啊。


    “不拿下此地,就無法繼續進兵,而此地卻並列兩城,又有黑山賊重兵防守,如之奈何。”趙大寶趕緊轉移話題,繼續商討下一步進攻計劃。


    雖然趙大寶已經有了主意,可是眼下身邊聚集了這麽多名將,該商量時還得商量,總得給他們一個表現的機會吧,集眾之長,補己之短嘛。


    要不然搞得趙大寶好像開一言堂似的,說一不二,難免引人心生反感,那就難以凝聚團隊的力量了;人多力量大,不能自毀長城,對不對。


    誰知眾人不說話,竟然把目光全都集中在了趙雲身上。


    這是啥意思?


    趙雲已經這麽重要了嗎?


    那沒辦法,就屬他最厲害,威望也最高,而且他被困在此地多時,也最清楚黑山賊的部署情況,所以,聽他怎麽說就對了。


    “這兩座城池乃是黑山賊的屯糧所在,若能攻破其中一城,賊兵必自亂;依我之意,可集中優勢兵力攻擊平坦城,以此吸引賊兵大軍前來救援;與此同時另派一軍繞路到上艾城埋伏,趁守兵鬆懈之時,可趁機奪取城池,彼時,則平坦城自不足為慮也;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趙子龍很謙虛,但是該他表現的時候他也頗顯穩重。


    “此乃聲東擊西、圍點打援之計,很好,不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沒。”趙大寶比較讚同趙子龍的觀點,但是,別人還沒發表意見呢,總得再問問吧。


    這還用再問嗎?


    你都說‘很好,不錯了’,誰還會再多此一舉,大家都是名將好吧,思想覺悟都高得很,你就直接安排誰去圍攻平坦,誰去偷襲上艾就得了。


    那好,就這樣吧。


    “趙雲、張遼、高順各引一軍攻打平坦,徐晃單獨引一軍偷襲上艾;保境安民,功成名就隻在今朝,望眾軍齊頭並進,萬勿懈怠。”趙大寶很做出了部署。


    可是,為什麽要讓徐晃單獨領一軍去偷襲上艾呢,不應該是高順嗎?


    錯。


    這個時候還是徐晃更合適,請看徐晃的評價:“性儉約畏慎;性嚴。”


    性嚴,以其威重,寬猛並濟,方能統兵禦兵。


    可是性又畏慎,這就有意思了,畏,怕也;慎,小心謹慎也。


    所以這種性格特點就注定了他比較適合單打獨鬥,如果讓他單獨出戰,無人可以依靠,那麽他因擔心受責罰,必能奮力拚搏,則無往而不勝。


    可是如果讓他跟別人配合作戰,這家夥指定會犯小心謹慎的毛病,混在人堆裏摸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摸魚的本事趙大寶最在行了,所以肯定能看透徐晃的心思。


    “雖然我更看重高順,但是,常言道人盡其能,物盡其用;揚長避短,方能各盡所能。”


    好嘛,懂得還挺多。


    但是,你趙大寶除了摸魚,還有其他的一技之長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趙雲是我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清風入我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清風入我心並收藏三國:趙雲是我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