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郭典還真識抬舉,竟然真的親自出來了,既然他這麽會辦事,而且又是太守,趙大寶就不能不給他個麵子,遂下馬,拱手行了一禮,客氣的跟他打個招唿:“郭太守別來無恙。”
“甚好甚好,今天怎麽有心情來我癭陶了。”郭典麵帶微笑,調侃了一句。
他跟趙大寶倒是不見外,都是半斤八兩而已,這倆人是誰也不服誰,反正見麵說的都是客套話,你不惹我,我也不犯你,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夠了。
但是郭典手下無大將,而且他自身實力也不如趙大寶,所以不如趙大寶底氣十足,郭典隻在這一點上有些吃虧,氣勢上就輸了一大截。
而趙大寶也不想平白無故的欺負他,畢竟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所以他倆到現在都還相安無事。
“讓郭太守見笑了, 我有些緊急事要外出公辦,現在下曲陽的大小事務都交給我小弟夏侯蘭來打理,你莫要去找他麻煩。”趙大寶急著趕路,不想跟他廢話,所以說話也有點不客氣,直接跟郭典挑明了此行的目的。
郭典聽到這話,皺了皺眉頭,明顯有些不樂意。
但他此時還不想跟趙大寶鬧翻臉,隻好忍住怒意,換了副笑臉,客氣的迴應他:“你自屯駐於下曲陽,與民秋毫無犯,百姓拍手稱讚,此乃有功於百姓,我自然佩服得緊;至於夏侯蘭嘛我也略有耳聞,既然都是自家兄弟,些許小事,不勞叮囑,我自有分寸,你放心去吧。”
郭典很識趣,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趙大寶見他表了態,心下稍安,本著好人做到底的原則,好心提醒他:“眼下黃巾雖敗,卻有山賊擾亂州郡,天下尚未太平,萬萬不可大意,若是癭陶有事,可去下曲陽找我小弟夏侯蘭幫忙,太守的事就是我趙大寶的事,某自當為太守分憂。”
論打仗的本事,趙大寶完全碾壓郭典,論說客套話,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但是,這話聽在郭典耳朵裏似乎有些不順耳,他怔怔地看著趙大寶,大概是在尋思:“瞧你這話說的,也太小瞧我了吧,當初黃巾軍人多,我雙拳難敵四手,唯有棄城而走,可是黃巾再厲害不也一樣被消滅了嗎?所以區區山賊還能有多大的本事呢,難不成比黃巾還厲害嗎?”
“那還真是多謝了。”所以他把趙大寶的善意提醒當成了耳旁風,根本就沒放在心上,隻是淡淡地迴應了一句。
看他的表情,明顯是心裏不服氣啊,你自己找死,可怨不得趙大寶。
“既然這樣,告辭。”趙大寶見他不信,也就懶得再理他,反正隻要他不去找夏侯蘭的麻煩就夠了,其他事,愛咋咋地。
趙大寶翻身上馬,與趙雲、周倉等人絕塵而去,留下一臉茫然的郭典,就為了說這幾句話就讓他親自出城迎接,你把太守當成是什麽人了,唿之即來,揮之即去嗎?
可是趙大寶早已走遠了,說什麽都是沒用了。
就這樣,趙大寶一行人繼續南下來到鄴城,這裏是冀州的州治所在,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哇,這才叫城池好吧,跟它一比較,下曲陽那小破城充其量也就是個小院子而已。”趙大寶看著高大巍峨的鄴城城池,驚得目瞪口呆。
俗話說三裏之城,七裏之郭,而鄴城,貌似已經達到了這個標準,南北長約十裏,東西寬約六裏;南麵有三座城門,東、西兩麵各有兩座,北靠漳水,當作是天然的護城河;牆高約有七八米,抬頭仰望,方知自己的渺小。
隻不過趙大寶來早了,現在沒辦法見到‘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場麵,而且連大名鼎鼎的銅雀台在哪都還不知道呢,不對,都還沒建起來呢。
“好,既然這樣,我一定要把鄴城收入囊中,銅雀台就由我趙大寶代替曹操而建造吧,攬二喬的重任也交給我趙大寶吧。”這家夥的口氣是真的大。
但是曹操為什麽要把銅雀台建在這個地方呢,或者說,曹操為什麽會選擇鄴城作為自己的落腳點呢?
他不是‘迎天子於許’嗎?
天子在許昌,他咋跑到鄴城來了呢?
但是不管怎麽說,能被曹操看中的地方,一定不是普通的地方吧,所以趙大寶仔細端詳了一番,終於好像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鄴城處於魏郡,此地與司隸、兗州、青州、幽州、並州等地交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西連河東之地,東有華北平原;南有黃河,北有漳水、洹水等水係。
水係縱橫交錯,水運發達,最利引灌田地,因此也最適合在此地屯田,隻需稍加經營,豈不是就能把這裏發展成為北方的糧倉了。
又因為此地北阻燕代,有長城之關隘,足以抵擋外族之入侵;南據黃河,隻需扼守黎陽、白馬、倉亭等渡口,則外敵難犯;西有太行之屏障,隻有一條滏口陘可通交州,若使一上將阻斷此陘,便能擋住交州之敵。
進可攻,退可守,以此觀之,鄴城果然是易守難攻的軍事重鎮。
這才是真正的得天獨厚的‘天府之國’啊,曹操的眼光果然夠毒辣,隻不過,現在看來要便宜趙大寶了。
既然知道鄴城這麽重要,怎麽可能還要拱手讓給曹操呢。
“對不起了,曹兄,以後你再找個地方去發展吧,鄴城,我替你收下了。”趙大寶提前堵死了曹操的歸路。
但問題是,你真得能阻止曹操的崛起嗎?
不怕,趙大寶有趙雲呢。
“此處有天子氣,我當代天子而守之。”趙大寶看著鄴城,又開始了日常忽悠。
可不是咋的,曹操的兒子曹丕就是在這裏逼迫漢獻帝把皇位‘禪讓’給他的,這可不就是天子氣嗎?
但是說什麽‘代天子而守之’,這不明擺著忽悠趙雲啥都不懂嗎?
因為趙雲腦子一根筋,還想著匡扶漢室呢,所以趙大寶現在也隻能先順著他的意思忽悠,穩住趙雲也就穩定了一切,以後他肯定會明白趙大寶的良苦用心的。
可是他真的會明白嗎?
那誰知道呢。
但是趙大寶所說的‘代天子而守之’這句話,明顯有很大的歧義,仔細想想,是不是可以斷句為‘代天子,而守之’,豈不是就變成了代替天子,而守的意思了嗎?
你擱這玩文字遊戲呢?
沒事,反正趙雲也聽不出來。
“甚好甚好,今天怎麽有心情來我癭陶了。”郭典麵帶微笑,調侃了一句。
他跟趙大寶倒是不見外,都是半斤八兩而已,這倆人是誰也不服誰,反正見麵說的都是客套話,你不惹我,我也不犯你,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夠了。
但是郭典手下無大將,而且他自身實力也不如趙大寶,所以不如趙大寶底氣十足,郭典隻在這一點上有些吃虧,氣勢上就輸了一大截。
而趙大寶也不想平白無故的欺負他,畢竟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所以他倆到現在都還相安無事。
“讓郭太守見笑了, 我有些緊急事要外出公辦,現在下曲陽的大小事務都交給我小弟夏侯蘭來打理,你莫要去找他麻煩。”趙大寶急著趕路,不想跟他廢話,所以說話也有點不客氣,直接跟郭典挑明了此行的目的。
郭典聽到這話,皺了皺眉頭,明顯有些不樂意。
但他此時還不想跟趙大寶鬧翻臉,隻好忍住怒意,換了副笑臉,客氣的迴應他:“你自屯駐於下曲陽,與民秋毫無犯,百姓拍手稱讚,此乃有功於百姓,我自然佩服得緊;至於夏侯蘭嘛我也略有耳聞,既然都是自家兄弟,些許小事,不勞叮囑,我自有分寸,你放心去吧。”
郭典很識趣,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趙大寶見他表了態,心下稍安,本著好人做到底的原則,好心提醒他:“眼下黃巾雖敗,卻有山賊擾亂州郡,天下尚未太平,萬萬不可大意,若是癭陶有事,可去下曲陽找我小弟夏侯蘭幫忙,太守的事就是我趙大寶的事,某自當為太守分憂。”
論打仗的本事,趙大寶完全碾壓郭典,論說客套話,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但是,這話聽在郭典耳朵裏似乎有些不順耳,他怔怔地看著趙大寶,大概是在尋思:“瞧你這話說的,也太小瞧我了吧,當初黃巾軍人多,我雙拳難敵四手,唯有棄城而走,可是黃巾再厲害不也一樣被消滅了嗎?所以區區山賊還能有多大的本事呢,難不成比黃巾還厲害嗎?”
“那還真是多謝了。”所以他把趙大寶的善意提醒當成了耳旁風,根本就沒放在心上,隻是淡淡地迴應了一句。
看他的表情,明顯是心裏不服氣啊,你自己找死,可怨不得趙大寶。
“既然這樣,告辭。”趙大寶見他不信,也就懶得再理他,反正隻要他不去找夏侯蘭的麻煩就夠了,其他事,愛咋咋地。
趙大寶翻身上馬,與趙雲、周倉等人絕塵而去,留下一臉茫然的郭典,就為了說這幾句話就讓他親自出城迎接,你把太守當成是什麽人了,唿之即來,揮之即去嗎?
可是趙大寶早已走遠了,說什麽都是沒用了。
就這樣,趙大寶一行人繼續南下來到鄴城,這裏是冀州的州治所在,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哇,這才叫城池好吧,跟它一比較,下曲陽那小破城充其量也就是個小院子而已。”趙大寶看著高大巍峨的鄴城城池,驚得目瞪口呆。
俗話說三裏之城,七裏之郭,而鄴城,貌似已經達到了這個標準,南北長約十裏,東西寬約六裏;南麵有三座城門,東、西兩麵各有兩座,北靠漳水,當作是天然的護城河;牆高約有七八米,抬頭仰望,方知自己的渺小。
隻不過趙大寶來早了,現在沒辦法見到‘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場麵,而且連大名鼎鼎的銅雀台在哪都還不知道呢,不對,都還沒建起來呢。
“好,既然這樣,我一定要把鄴城收入囊中,銅雀台就由我趙大寶代替曹操而建造吧,攬二喬的重任也交給我趙大寶吧。”這家夥的口氣是真的大。
但是曹操為什麽要把銅雀台建在這個地方呢,或者說,曹操為什麽會選擇鄴城作為自己的落腳點呢?
他不是‘迎天子於許’嗎?
天子在許昌,他咋跑到鄴城來了呢?
但是不管怎麽說,能被曹操看中的地方,一定不是普通的地方吧,所以趙大寶仔細端詳了一番,終於好像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鄴城處於魏郡,此地與司隸、兗州、青州、幽州、並州等地交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西連河東之地,東有華北平原;南有黃河,北有漳水、洹水等水係。
水係縱橫交錯,水運發達,最利引灌田地,因此也最適合在此地屯田,隻需稍加經營,豈不是就能把這裏發展成為北方的糧倉了。
又因為此地北阻燕代,有長城之關隘,足以抵擋外族之入侵;南據黃河,隻需扼守黎陽、白馬、倉亭等渡口,則外敵難犯;西有太行之屏障,隻有一條滏口陘可通交州,若使一上將阻斷此陘,便能擋住交州之敵。
進可攻,退可守,以此觀之,鄴城果然是易守難攻的軍事重鎮。
這才是真正的得天獨厚的‘天府之國’啊,曹操的眼光果然夠毒辣,隻不過,現在看來要便宜趙大寶了。
既然知道鄴城這麽重要,怎麽可能還要拱手讓給曹操呢。
“對不起了,曹兄,以後你再找個地方去發展吧,鄴城,我替你收下了。”趙大寶提前堵死了曹操的歸路。
但問題是,你真得能阻止曹操的崛起嗎?
不怕,趙大寶有趙雲呢。
“此處有天子氣,我當代天子而守之。”趙大寶看著鄴城,又開始了日常忽悠。
可不是咋的,曹操的兒子曹丕就是在這裏逼迫漢獻帝把皇位‘禪讓’給他的,這可不就是天子氣嗎?
但是說什麽‘代天子而守之’,這不明擺著忽悠趙雲啥都不懂嗎?
因為趙雲腦子一根筋,還想著匡扶漢室呢,所以趙大寶現在也隻能先順著他的意思忽悠,穩住趙雲也就穩定了一切,以後他肯定會明白趙大寶的良苦用心的。
可是他真的會明白嗎?
那誰知道呢。
但是趙大寶所說的‘代天子而守之’這句話,明顯有很大的歧義,仔細想想,是不是可以斷句為‘代天子,而守之’,豈不是就變成了代替天子,而守的意思了嗎?
你擱這玩文字遊戲呢?
沒事,反正趙雲也聽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