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常山趙子龍,賊將休得放肆。”
就在裴元紹放棄抵抗,想要一心赴死的時候,突然聽到樹林外邊傳來一聲熟悉的聲音。
“二哥救我。”
裴元紹內心一陣蕩漾,他知道,聽到這個聲音,就代表著自己不用死了。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裴元紹在生死邊緣走了一圈,對此深有體會,這一聲‘二哥’也喊得情真意切,真是發自肺腑之言啊。
可是,趙雲不是在後方埋伏嗎?
為什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呢?
其實這都多虧了趙雲心細,他在後方等了半天,一直不見裴元紹出現,怕他出什麽意外,於是派出斥候前來打探消息,結果剛好發現裴元紹被黃巾軍給包圍了。
這還了得?
救命如救火,人命關天的事怎麽能耽誤呢?
趙雲救人心切,也顧不得埋伏了,二話不說,馬上就快馬加鞭趕來解救他。
他是真正的快馬加鞭一個人就趕來了。
沒辦法,就他一個人騎著馬,其他人都是步行,然而除了飛毛腿周倉,應該沒人能跟得上馬的速度,可是周倉又不在這裏,所以,最後到達戰場的,其實就趙雲一個人。
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趙雲的品德是多麽的高尚,因為裴元紹又不是多了不起的人物,都被趙大寶當炮灰用了,還能有多重視。
但是在趙雲心裏就不一樣了,這是自家兄弟,絕對不允許任何一個兄弟死在自己麵前,隻要兄弟有危險,那必須得救,哪怕隻有他一個人能趕上,也得救。
看,論行事果斷,還得是常山趙子龍,救自家兄弟,不管什麽時候都絕不含糊。
這樣的趙子龍能處,遇到事兒真上。
隻是苦了那幫黃巾軍,怕什麽來什麽,千算萬算,最終還是沒能躲過趙子龍的陰魂不散。
本來早上裴元紹剛一出現,他們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這一定又是誘敵之計,趙子龍一定在後邊什麽地方等著他們自投羅網呢,所以任由裴元紹百般叫罵他們就是不上當。
但是從早上一直耗到下午的後半晌,他們看到裴元紹罵累了,躲在樹林裏休息,而趙子龍一直都沒有出現,所以他們就有了一個錯覺:“是不是裴元紹不撤退,趙子龍就不會出現呢?”
畢竟趙子龍總是以伏兵的身份出現,一旦提前現身,不就暴露了嗎?
這也就違背了伏兵的真正意義。
所以經過一群黃巾軍的商討之後,最終得出一個結論:“趙子龍短時間內絕對不會出現。”
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們的自信。
然後他們突然又有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不如趕在趙子龍出現之前消滅裴元紹。”
這個想法真是太瘋狂了,八成是真瘋了。
為什麽他們突然就這麽自信了呢?
哎,這可真是小孩沒了娘,說來話長啊。
裴元紹的本事大夥都心知肚明,基本上算是廢柴一根,戰鬥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此時他所在的樹林離癭陶城也就五百米的距離,這是什麽概念呢?
也就是說,如果用博爾特的速度衝過去,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就能把小樹林包圍起來,然後爭取三分鍾以內結束戰鬥,最後再用不到一分鍾的時間撤退迴城內,這樣一來,前後不到五分鍾的時間,裴元紹就稀裏糊塗的完蛋大吉了。
就算萬一不慎走漏了風聲,等趙子龍得到消息趕到這裏,估計黃瓜菜都涼了,就等著給裴元紹收屍就好了。
這幫黃巾軍,一看就是學過數學的,計算題做的一點毛病都沒有,就是不知道他們的速度能不能跟上博爾特。
雖然此時張寶手下已經沒有了大將,但是百人將、都伯之類的小頭領還是有的,大夥聚在一起經過深思熟慮的商討之後,終於達成一致意見:“殺了裴元紹,給趙雲一個教訓。”
嘿,這就讓人看不懂了,殺了裴元紹跟教訓趙雲有什麽關係嗎?
這腦洞也真是夠清新的。
但是不管怎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他們一幫大老爺們就這麽一拍屁股,就把偷襲裴元紹的事給定下來了。
而且為了突出警示效果,他們決定連同裴元紹帶來的五百小兵,一個不留,全部殲滅。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殺雞儆猴嗎?
但是,這得是多大仇多大恨,才能起到這麽大的殺心呢,五百人一個不留,這事做的可真是夠絕的。
不過這也從側麵說明了他們對趙子龍真是恨入骨髓啊,恨到極致就是狠,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趙雲這麽完美的人,竟然還成了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了,真是造孽啊。
而且這幫黃巾軍為了能夠速戰速決,特意挑選了五千名精兵強將,老弱病殘一概不用。
好家夥,任誰看了都得直唿一聲好家夥。
就為了對付裴元紹這根廢柴,竟然出動了五千人,而且還是特意挑選出來的精兵強將,這也太看得起裴元紹了吧。
他隻是個炮灰啊兄弟們,值得你們這麽大動幹戈嗎?
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就算是高射炮打蚊子,也沒你們玩的這麽豪橫吧。
這一幕,絕對是裴元紹這輩子的高光時刻,如果這都能逃出去,絕對夠他吹三輩子了。
好在裴元紹命不該絕,也幸虧他是跟趙子龍組團出來刷黃巾軍,趙子龍多實在啊,所以關鍵時刻能救他一命,要是換成趙大寶試試,就算他被人砍成八瓣,估計趙大寶都發現不了。
也多虧了趙子龍的馬快,風馳電掣一人一騎率先趕了過來,麵對密密麻麻的黃巾軍,他絲毫不懼,眉頭都不皺一下,出口喝道:“吾乃常山趙子龍,賊將休得放肆。”
‘常山趙子龍’這五個字可不是浪得虛名,聽聞其名,如雷貫耳,離他最近的黃巾軍直接嚇得一臉懵逼,稍遠一點的勉強還能喊一聲:“趙子龍來了,快逃啊。”
再遠一點的,也不用看了,直接撒丫子跑就是了,隻要能跑得過隊友,然後在一分鍾的時間內跑進城門,那就萬事大吉了。
常言道兵敗如山倒。
常言又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然而這幫可憐的黃巾軍,散沙一盤,連個帶領他們的大將都沒有,一個人逃跑,帶動了全軍的恐慌。
五千人,如潮水一樣退去,瞬間逃了個幹幹淨淨。
現場隻留下一臉懵逼的趙子龍。
一人一騎嚇退五千兵,這事要是說出去,有人信嗎?
就在裴元紹放棄抵抗,想要一心赴死的時候,突然聽到樹林外邊傳來一聲熟悉的聲音。
“二哥救我。”
裴元紹內心一陣蕩漾,他知道,聽到這個聲音,就代表著自己不用死了。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裴元紹在生死邊緣走了一圈,對此深有體會,這一聲‘二哥’也喊得情真意切,真是發自肺腑之言啊。
可是,趙雲不是在後方埋伏嗎?
為什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呢?
其實這都多虧了趙雲心細,他在後方等了半天,一直不見裴元紹出現,怕他出什麽意外,於是派出斥候前來打探消息,結果剛好發現裴元紹被黃巾軍給包圍了。
這還了得?
救命如救火,人命關天的事怎麽能耽誤呢?
趙雲救人心切,也顧不得埋伏了,二話不說,馬上就快馬加鞭趕來解救他。
他是真正的快馬加鞭一個人就趕來了。
沒辦法,就他一個人騎著馬,其他人都是步行,然而除了飛毛腿周倉,應該沒人能跟得上馬的速度,可是周倉又不在這裏,所以,最後到達戰場的,其實就趙雲一個人。
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趙雲的品德是多麽的高尚,因為裴元紹又不是多了不起的人物,都被趙大寶當炮灰用了,還能有多重視。
但是在趙雲心裏就不一樣了,這是自家兄弟,絕對不允許任何一個兄弟死在自己麵前,隻要兄弟有危險,那必須得救,哪怕隻有他一個人能趕上,也得救。
看,論行事果斷,還得是常山趙子龍,救自家兄弟,不管什麽時候都絕不含糊。
這樣的趙子龍能處,遇到事兒真上。
隻是苦了那幫黃巾軍,怕什麽來什麽,千算萬算,最終還是沒能躲過趙子龍的陰魂不散。
本來早上裴元紹剛一出現,他們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這一定又是誘敵之計,趙子龍一定在後邊什麽地方等著他們自投羅網呢,所以任由裴元紹百般叫罵他們就是不上當。
但是從早上一直耗到下午的後半晌,他們看到裴元紹罵累了,躲在樹林裏休息,而趙子龍一直都沒有出現,所以他們就有了一個錯覺:“是不是裴元紹不撤退,趙子龍就不會出現呢?”
畢竟趙子龍總是以伏兵的身份出現,一旦提前現身,不就暴露了嗎?
這也就違背了伏兵的真正意義。
所以經過一群黃巾軍的商討之後,最終得出一個結論:“趙子龍短時間內絕對不會出現。”
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們的自信。
然後他們突然又有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不如趕在趙子龍出現之前消滅裴元紹。”
這個想法真是太瘋狂了,八成是真瘋了。
為什麽他們突然就這麽自信了呢?
哎,這可真是小孩沒了娘,說來話長啊。
裴元紹的本事大夥都心知肚明,基本上算是廢柴一根,戰鬥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此時他所在的樹林離癭陶城也就五百米的距離,這是什麽概念呢?
也就是說,如果用博爾特的速度衝過去,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就能把小樹林包圍起來,然後爭取三分鍾以內結束戰鬥,最後再用不到一分鍾的時間撤退迴城內,這樣一來,前後不到五分鍾的時間,裴元紹就稀裏糊塗的完蛋大吉了。
就算萬一不慎走漏了風聲,等趙子龍得到消息趕到這裏,估計黃瓜菜都涼了,就等著給裴元紹收屍就好了。
這幫黃巾軍,一看就是學過數學的,計算題做的一點毛病都沒有,就是不知道他們的速度能不能跟上博爾特。
雖然此時張寶手下已經沒有了大將,但是百人將、都伯之類的小頭領還是有的,大夥聚在一起經過深思熟慮的商討之後,終於達成一致意見:“殺了裴元紹,給趙雲一個教訓。”
嘿,這就讓人看不懂了,殺了裴元紹跟教訓趙雲有什麽關係嗎?
這腦洞也真是夠清新的。
但是不管怎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他們一幫大老爺們就這麽一拍屁股,就把偷襲裴元紹的事給定下來了。
而且為了突出警示效果,他們決定連同裴元紹帶來的五百小兵,一個不留,全部殲滅。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殺雞儆猴嗎?
但是,這得是多大仇多大恨,才能起到這麽大的殺心呢,五百人一個不留,這事做的可真是夠絕的。
不過這也從側麵說明了他們對趙子龍真是恨入骨髓啊,恨到極致就是狠,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趙雲這麽完美的人,竟然還成了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了,真是造孽啊。
而且這幫黃巾軍為了能夠速戰速決,特意挑選了五千名精兵強將,老弱病殘一概不用。
好家夥,任誰看了都得直唿一聲好家夥。
就為了對付裴元紹這根廢柴,竟然出動了五千人,而且還是特意挑選出來的精兵強將,這也太看得起裴元紹了吧。
他隻是個炮灰啊兄弟們,值得你們這麽大動幹戈嗎?
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就算是高射炮打蚊子,也沒你們玩的這麽豪橫吧。
這一幕,絕對是裴元紹這輩子的高光時刻,如果這都能逃出去,絕對夠他吹三輩子了。
好在裴元紹命不該絕,也幸虧他是跟趙子龍組團出來刷黃巾軍,趙子龍多實在啊,所以關鍵時刻能救他一命,要是換成趙大寶試試,就算他被人砍成八瓣,估計趙大寶都發現不了。
也多虧了趙子龍的馬快,風馳電掣一人一騎率先趕了過來,麵對密密麻麻的黃巾軍,他絲毫不懼,眉頭都不皺一下,出口喝道:“吾乃常山趙子龍,賊將休得放肆。”
‘常山趙子龍’這五個字可不是浪得虛名,聽聞其名,如雷貫耳,離他最近的黃巾軍直接嚇得一臉懵逼,稍遠一點的勉強還能喊一聲:“趙子龍來了,快逃啊。”
再遠一點的,也不用看了,直接撒丫子跑就是了,隻要能跑得過隊友,然後在一分鍾的時間內跑進城門,那就萬事大吉了。
常言道兵敗如山倒。
常言又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然而這幫可憐的黃巾軍,散沙一盤,連個帶領他們的大將都沒有,一個人逃跑,帶動了全軍的恐慌。
五千人,如潮水一樣退去,瞬間逃了個幹幹淨淨。
現場隻留下一臉懵逼的趙子龍。
一人一騎嚇退五千兵,這事要是說出去,有人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