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花瓶永遠是花瓶,除了好用,隻會添亂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作者:顛沛人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督修山海關關城,先後建成翼城、羅城、甕城和烽火台等,加大了防禦縱深,從而構成一套堅固,完整的軍事防禦體係。
驍勇有謀,善於治軍,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
說白了,也正因為北方有著徐達的鎮守,朱元璋才能在應天府高枕無憂,換了任何一人都不會讓他睡的踏實。
其一聲無比豪華的戰績,足矣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就連北元最後的希望,齊王王保保,也照樣被徐達殺的丟盔卸甲落荒而逃。
然而林澈卻直言說,這次北伐行動,會以慘敗收場
簡直讓人無法理喻。
但凡徐妙雲眼前換一個人,恐怕她這是早已經炸廟了,當著女兒的麵說爹的壞話,這和當眾扇人嘴巴子有何區別
奈何,這些危言聳聽的話是從林澈嘴裏說出來的,讓她不得不加以重視起來。
卻見她深深唿一口氣,壓下心頭的震撼,重新調整好狀態,迎上了林澈古井無波的眼神。
“還請林先生明示,小女子生而愚鈍,不知父親會輸在哪裏並非不信任先生,而是茲事體大,不敢馬虎。”
“請先生恕罪。”
見徐妙雲惴惴不安的樣子,林澈漫不經心的擺了擺手,示意對方不必過於緊張,但也懶得重複那些說過的話了。
再者說告不告訴她,其實沒啥用,充其量就是傳話的,知道多了,反而擔心。
到時還得來煩自己。
想想就麻煩。
“嗯,你自己也說了,茲事體大不容馬虎,所以你覺得,你來追問細節合適嗎”
“伱是能上戰場,還是能出主意”
說著,林澈幫她掖了掖被子,笑道:“你目前唯一的任務,就是趕緊把身體養好了,然後好好伺候我,至於別的事情,和你沒有關係。”
“記住了”
聽完林澈意味深長的調侃,徐妙雲方才意識到自己的失禮冒犯,趕忙低下頭一絲歉意,由衷道:“是,林先生,小女子僭越了,實在不該,望您不要放在心上,以後不會了。”
對於徐妙雲認錯的誠懇,林澈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聽懂人話這件事,還真不是每個人都能的。
就如朱樉那個二愣子,有些話和他講完,他非得刨根問底惹人嫌,道還不是說他是沒腦子,就隻是單純的粘牙,不知哪來那麽大好奇心。
林澈之所以接受徐妙雲,無非也是看重了對方的知性,看不到一點小女子的性子。
如若不然的話,即便是這人美若天仙林澈也不會正眼瞧一眼,花瓶永遠就是花瓶。
除了好用,隻會添亂。
想到這。
林澈無可奈何搖了搖頭。
“無妨,今後注意便是,北伐一事乃是大明的重中之重,上到皇帝,下到百姓,皆尤為重視,如果要是往深處說,是可以左右國運的存在。”
望向一臉認真的徐妙雲,林澈不禁啞然失笑,淡淡道。
“所以,隻要把北伐的事情敲定了,覆滅了北元餘孽的殘留勢力,我們則立於不敗之地。”
“縱使那個人再詭計多端,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了,就此淪為待宰的羔羊。”
“想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
“你懂我意思嗎”
此言一出。
徐妙雲不自覺倒吸一口涼氣,看向林澈眼神充滿了不敢置信,一股上頭的恐懼陡然而生。
麵對極有可能發生的叛亂,率先掌握所有兵權,思路固然是清晰又正確的,但關鍵問題,林澈並不是天家人。
倘若出現一絲一毫的閃失,或者說,立場動了某些不該有的念頭,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對於徐妙雲的瞠目結舌,林澈無所謂的兩手一攤,卻也沒興趣和她解釋太多東西。
畢竟,老朱這個人的性格極其古怪,誰也不敢保證他的屠刀到底會伸向誰。
簡而言之,林澈從此至終關心的,壓根就不是那個瘋和尚,而是朱元璋對這個事的態度。
隻有拿到了兵權,才可以高枕無憂。
再不濟,推太子上去,讓老朱退位,也不失一個不得已的下策。
林澈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
真正的獵人都是以獵物的形勢出現。
誰是螳螂,誰是黃雀,還有未可知。
還不等徐妙雲發出疑惑,林澈便適時轉移了話題,沒興趣在這件事上麵和對方說太多。
說了也是浪費口舌,不如直接約見徐達。
不多久。
林澈代替徐妙雲寫好了書信,而後差人送到玄武湖大營,雖說也沒有那般緊急,但往返來迴也得花費時間。
早點把後顧之憂解決了,才方便自己接下來的動作
等待的間隙。
林澈先出去沏了一壺茶,方才不急不緩的迴道房間,自顧自的坐到少女床沿邊上。
“嗯,閑著也是閑著,我來考考你,你對‘名家’了解多少”
麵對林澈沒來由的提問,徐妙雲微微一怔,看向前者的眼神充滿了不解,但還是立馬迴答:“迴先生,您說的是,先秦的名家諸子百家之一”
林澈淡淡呷了口茶,點頭示意對方繼續:“名家,有點特殊,他們號稱找到了世界的本質,但後來卻突然銷聲匿跡,他們的理論能駁倒百家,一直被稱之為抬杠的鼻祖。
“是一群很奇怪的人。”
頓了頓,徐妙雲若有所思:
“《史記》中記錄了諸子百家中,六個最有影響力的學派,其中包括了人們熟知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甚至陰陽家。”
“然而第六,便是名家!”
“可,比起上麵的五家學派,名家卻並沒有留下什麽經典,以至於世人了解的程度也很少。”
“至今已然聽不到名家二字。”
“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
“小女子隻知道是一家擅長辯論大學派,大概類似於莊子說的‘子非魚’一樣”
“在故事裏和莊周辯論的惠子,就是名家學派為數不多的代表人物。”
“至於其他的東西,小女子便不知道了。”
“若有說錯的地方,還請先生多擔待。”
“小女子所讀的書籍有限,隻是狹窄,還請先生指點!”
驍勇有謀,善於治軍,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
說白了,也正因為北方有著徐達的鎮守,朱元璋才能在應天府高枕無憂,換了任何一人都不會讓他睡的踏實。
其一聲無比豪華的戰績,足矣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就連北元最後的希望,齊王王保保,也照樣被徐達殺的丟盔卸甲落荒而逃。
然而林澈卻直言說,這次北伐行動,會以慘敗收場
簡直讓人無法理喻。
但凡徐妙雲眼前換一個人,恐怕她這是早已經炸廟了,當著女兒的麵說爹的壞話,這和當眾扇人嘴巴子有何區別
奈何,這些危言聳聽的話是從林澈嘴裏說出來的,讓她不得不加以重視起來。
卻見她深深唿一口氣,壓下心頭的震撼,重新調整好狀態,迎上了林澈古井無波的眼神。
“還請林先生明示,小女子生而愚鈍,不知父親會輸在哪裏並非不信任先生,而是茲事體大,不敢馬虎。”
“請先生恕罪。”
見徐妙雲惴惴不安的樣子,林澈漫不經心的擺了擺手,示意對方不必過於緊張,但也懶得重複那些說過的話了。
再者說告不告訴她,其實沒啥用,充其量就是傳話的,知道多了,反而擔心。
到時還得來煩自己。
想想就麻煩。
“嗯,你自己也說了,茲事體大不容馬虎,所以你覺得,你來追問細節合適嗎”
“伱是能上戰場,還是能出主意”
說著,林澈幫她掖了掖被子,笑道:“你目前唯一的任務,就是趕緊把身體養好了,然後好好伺候我,至於別的事情,和你沒有關係。”
“記住了”
聽完林澈意味深長的調侃,徐妙雲方才意識到自己的失禮冒犯,趕忙低下頭一絲歉意,由衷道:“是,林先生,小女子僭越了,實在不該,望您不要放在心上,以後不會了。”
對於徐妙雲認錯的誠懇,林澈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聽懂人話這件事,還真不是每個人都能的。
就如朱樉那個二愣子,有些話和他講完,他非得刨根問底惹人嫌,道還不是說他是沒腦子,就隻是單純的粘牙,不知哪來那麽大好奇心。
林澈之所以接受徐妙雲,無非也是看重了對方的知性,看不到一點小女子的性子。
如若不然的話,即便是這人美若天仙林澈也不會正眼瞧一眼,花瓶永遠就是花瓶。
除了好用,隻會添亂。
想到這。
林澈無可奈何搖了搖頭。
“無妨,今後注意便是,北伐一事乃是大明的重中之重,上到皇帝,下到百姓,皆尤為重視,如果要是往深處說,是可以左右國運的存在。”
望向一臉認真的徐妙雲,林澈不禁啞然失笑,淡淡道。
“所以,隻要把北伐的事情敲定了,覆滅了北元餘孽的殘留勢力,我們則立於不敗之地。”
“縱使那個人再詭計多端,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了,就此淪為待宰的羔羊。”
“想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
“你懂我意思嗎”
此言一出。
徐妙雲不自覺倒吸一口涼氣,看向林澈眼神充滿了不敢置信,一股上頭的恐懼陡然而生。
麵對極有可能發生的叛亂,率先掌握所有兵權,思路固然是清晰又正確的,但關鍵問題,林澈並不是天家人。
倘若出現一絲一毫的閃失,或者說,立場動了某些不該有的念頭,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對於徐妙雲的瞠目結舌,林澈無所謂的兩手一攤,卻也沒興趣和她解釋太多東西。
畢竟,老朱這個人的性格極其古怪,誰也不敢保證他的屠刀到底會伸向誰。
簡而言之,林澈從此至終關心的,壓根就不是那個瘋和尚,而是朱元璋對這個事的態度。
隻有拿到了兵權,才可以高枕無憂。
再不濟,推太子上去,讓老朱退位,也不失一個不得已的下策。
林澈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
真正的獵人都是以獵物的形勢出現。
誰是螳螂,誰是黃雀,還有未可知。
還不等徐妙雲發出疑惑,林澈便適時轉移了話題,沒興趣在這件事上麵和對方說太多。
說了也是浪費口舌,不如直接約見徐達。
不多久。
林澈代替徐妙雲寫好了書信,而後差人送到玄武湖大營,雖說也沒有那般緊急,但往返來迴也得花費時間。
早點把後顧之憂解決了,才方便自己接下來的動作
等待的間隙。
林澈先出去沏了一壺茶,方才不急不緩的迴道房間,自顧自的坐到少女床沿邊上。
“嗯,閑著也是閑著,我來考考你,你對‘名家’了解多少”
麵對林澈沒來由的提問,徐妙雲微微一怔,看向前者的眼神充滿了不解,但還是立馬迴答:“迴先生,您說的是,先秦的名家諸子百家之一”
林澈淡淡呷了口茶,點頭示意對方繼續:“名家,有點特殊,他們號稱找到了世界的本質,但後來卻突然銷聲匿跡,他們的理論能駁倒百家,一直被稱之為抬杠的鼻祖。
“是一群很奇怪的人。”
頓了頓,徐妙雲若有所思:
“《史記》中記錄了諸子百家中,六個最有影響力的學派,其中包括了人們熟知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甚至陰陽家。”
“然而第六,便是名家!”
“可,比起上麵的五家學派,名家卻並沒有留下什麽經典,以至於世人了解的程度也很少。”
“至今已然聽不到名家二字。”
“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
“小女子隻知道是一家擅長辯論大學派,大概類似於莊子說的‘子非魚’一樣”
“在故事裏和莊周辯論的惠子,就是名家學派為數不多的代表人物。”
“至於其他的東西,小女子便不知道了。”
“若有說錯的地方,還請先生多擔待。”
“小女子所讀的書籍有限,隻是狹窄,還請先生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