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盡管已經隱約猜到了戰爭的結局。


    但還是忍不住問道:“先生,後世大明對建奴,是勝多還是敗多”


    林澈甩給了朱樉一個明知故問的眼神。


    用滿是嘲諷的語氣道:“那些自詡眾正盈朝的文臣們,連上戰場之後,都沒忘了搞黨爭。”


    “許多隻需要集結大軍平推過去,亦或是及時支援,就能反敗為勝的戰鬥。”


    “領軍的文臣們,都能因為麾下的將領,與他們不是一派的,而做出命令率軍送死,和玩一手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嘩啦。


    朱樉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可在聽到這些文臣,臉上戰場都不忘鬥來鬥去的。


    他再也壓製不住憤怒的情緒。


    直接將前麵裝著美味佳肴的胖子和碗,全數掃到地上。


    呯!


    隔壁的朱元璋,聽完林澈描繪後世大明,在與建奴的戰爭之後。


    也忍不住一拳狠狠砸在牆上。


    他咬牙切齒的罵道:“這些混賬安敢如此,在戰場上還不忘黨爭。”


    “難道他們不怕全軍覆沒,葬送自己的性命嗎”


    “還是說他們覺得大明國祚太長,迫不及待的想當新朝的臣子”


    朱元璋打了這麽多年仗。


    見過前元軍隊人數雖多,然而軍心不齊,最後被他率領的大軍各個擊破。


    可是前元再爛,至少也沒在戰場上,主動陷害自己的同僚。


    而根據林澈所言,這種坑害友軍的行為。


    在大明與建奴的戰場上,已然是屢見不鮮的行為了。


    劉三吾同樣沒想到,後世大明朝的文臣,居然已經爛到了這種地步。


    ……


    另一邊。


    林澈等到朱樉發完脾氣,繼續講起了遼東戰場的事。


    “正因為文官互相拖後腿,每次還未與建奴交戰,就已經敗了三分。”


    “再加上這些文臣所謂的知兵,最多隻是粗略的看過一些基本兵書。”


    “所以他們提出的戰略,看似花團錦簇,實則一團狗屁,每次都被建奴各個擊破。”


    說到這裏,林澈不禁長歎一聲道:“但凡大明軍隊少當一次運輸大隊長,建奴就會餓死在遼東。”


    “隻可惜,每迴集結大軍征討建奴,最後總是大敗而歸,武器糧食都便宜了建奴。”


    後世小冰河期肆虐的時候,糧食減產嚴重,建奴好幾次都沒過冬糧食。


    以至於,建奴對自己治下的百姓,搞出了殺五穀人的殘暴屠殺。


    然而每次建奴因為缺糧,而撐不過去的時候。


    總會有文官想方設法的,跑到遼東給建奴送糧送人頭。


    林澈做出了總結:“建奴坐大的次要原因,是李成梁養寇之策給玩脫了。”


    “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文官在軍事上無能,以及時刻都不忘黨爭的抽風思維。”


    朱樉不知道該用什麽樣的方式,對這些到死都不忘黨爭的蠢貨,表達自己的憤怒。


    安靜許久的朱柏,卻是忽然弱弱的開口道:“先生,大明後世的黨爭,為何如此厲害”


    以往的朝代不是沒有黨爭。


    可黨爭的雙方,將戰場都限製在朝堂上。


    哪怕是唐朝的牛李黨爭,也不過是雙方內訌。


    縱觀古今,還未出現像林澈描述的,黨爭直接爭鬥到了戰場上,將大明的存續於不顧的情況。


    “有句話,叫做一飲一啄,必有定數。”


    林澈端起酒碗喝下一大口美酒,淡淡道:“我大明中後期的黨爭,其實如今已經埋下了隱患。”


    “齊國楚浙黨之類的文臣同鄉會,在朝堂之上不斷上演,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好戲。”


    “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我大明黨爭的初次原因,等搞明白這一點,你們也就明白,後世黨爭的原因了。”


    朱柏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反而額還多了個後續作業,隻得有氣無力的應了一聲。


    或許是建奴奪了大明天下。


    已經消耗了朱樉太多的怒氣值。


    他因為文臣黨爭而升起的怒火,很快就平息了下來。


    連連灌了自己兩碗酒。


    朱樉趁著林澈剛布置的作業,還沒下逐客令之前。


    提出了朱元璋讓他問的問題:“先生,我昨日看史書,發現每次生產工具革新,因此出現的糧食增產,就會改變社會的結構。”


    “所以我就在想,若是大明百姓都能用上化肥,如今的社會結構,會不會隨著糧食產量暴增,出現更劇烈的變化”


    要不是,朱樉跟林澈學的東西夠多。


    他還真編不出,如此天衣無縫,且不會引起林澈懷疑的假話。


    “伱小子有長進啊,居然從糧食增加,想到社會的改變。”


    林澈透出一口濁氣,將剛才談論建奴和黨爭的壞心情,全部唿了出去。


    他讚許的拍了拍朱樉的肩膀,認真給出了答案。


    “就像你在史書上看到的情況一樣,漢朝大規模推行冬麥種植,一年能收兩季麥子。”


    “多出的糧食,使得大漢人口飆升至六千多萬,間接使世家的勢力急速膨脹。”


    “而大唐已經遍布天下的牛耕,則是又將糧食產量,推上了一個台階,養一個脫產兵所需的數量就變少了。”


    “這使得大唐的士卒的數量,以及兵員的質量,在很長時間裏,都保持著較高的水準。”


    林澈略微講了下,漢唐時期糧食增產,對社會格局最大的改變。


    隔壁房間偷聽的朱元璋屏息凝神。


    已然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唯恐聽漏什麽重要信息。


    不過,林澈對此毫無察覺。


    他站起身在房間走了半圈,稍微活動了下身體後。


    接著剛才話題,說道:“至於,我大明百姓用上化肥之後,第一年應該能過個豐收年。”


    “雖然糧食收多了,難免會出現穀賤傷農的情況,但至少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不過從第二年開始嘛,豪紳地主和縣衙稅吏,甚至是本族的族長,必然會加大對治下的百姓的盤剝。”


    未經世事的朱柏,聽完林澈預測的糧食增產後,大明百姓將要麵對的境遇,不解問:


    “先生,朝廷夭壽的賦稅,不是都定好的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顛沛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顛沛人生並收藏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