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一去不複返,大明丟了民心的話,基本盤就沒有了。


    這不是等著亡國


    就在他覺得莫名其妙的時候,隔壁的太子發出了和他相同的疑惑;


    “這,搶蛋糕,學生愚鈍,沒能領悟到林先生的深意。”


    “還請林先生直言。”


    見朱標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林澈不由啞然失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隨意道:


    “別緊張。”


    “我又沒說要搶老百姓的蛋糕。”


    “老百姓口袋裏能有多少錢”


    “去搶地主豪紳不香嗎”


    “反正他們富得流油,就像韭菜一樣,割完一茬還有一茬,一茬比一茬更鮮嫩。”


    朱標聞言恍然大悟,方才意識到了關鍵。


    要怪就怪,今天震撼的知識太多了。


    一時間難以消化,腦子還是有些暈乎乎的。


    林澈抬頷掃了一眼,沒有理會對方此刻的尷尬,驀然道:


    “大明這才立朝幾年啊”


    “中樞財政便開始告急,國庫更是無比空虛。”


    “已經出現了入不敷出的跡象,再不加以重視隻能越來越窮。”


    “地方財政每年按約定好的方式,上交一部分給中樞,不同地方審核標準不一樣。”


    “從表麵上看沒有問題,但事實上卻是自掘墳墓。”


    林澈笑了笑:


    “比如富庶的江南地區是定額上交,甭管當地這年收入多少,反正每年必須給朝廷上繳那些錢糧,少一個子兒都不行。”


    “可想而知壓力有多大”


    “稅收這些沉重負擔,全都壓在百姓的身上,與地主豪紳並無一點幹係。”


    “這公平嗎”


    朱標倒吸一口涼氣,猛的左右搖了搖頭。


    “而像山東、河北等地區施行的是收入遞增的方式,每年根據你收入增長請款付,上交不同的比例,收成好交的多。”


    “能者多勞,勞者多交,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林澈兩手一攤,無奈道:


    “那些增長溢出的錢糧,真的能送到朝廷手上嗎”


    “精準調控,欺上瞞下,禍國殃民。”


    “還不是便宜了個地方的官員和豪紳。”


    “老百姓辛苦一年等於白忙活,國庫也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充,反倒是當地吆五喝六的官紳賺的盆滿缽滿。”


    “哪有這樣的道理”


    頓了頓,林澈撂下手裏的茶杯,歎道:


    “說白了,這是一場朝廷與經濟,中樞與地方的博弈。”


    “誰贏誰笑到最後。”


    “你老子太過於理想化了,他的辦法根本行不通。”


    話落。


    朱標微微蹙眉,無聲的歎了口氣,即便很想幫父皇解釋一下,那和事實明擺在眼前,由不得找借口詭辯。


    “林先生教訓的是,學生明白了。”


    “那,這場博弈怎樣才能搶占先機”


    林澈斜靠在椅子上,笑了:


    “簡單,這不難,你聽我的就行了!”


    見朱標堅定不移從容不迫的樣子,林澈滿意點了點頭:


    “伱爹那種包盈不包虧的辦法,導致的結果就是中樞財政越收越窮,即便沒有官員從中貪墨,自己也把自己給玩死了。”


    “甚至都不用等以後,就拿當下的大明來看,麵對各地貧富差距日益增大,以及中西部地區的內需枯竭。”


    “平衡的杠杆進一步傾斜,中樞朝廷卻毫無調控之力,因為朝廷也拿不出錢,沒錢政令就出不了奉天殿。”


    “有錢行萬裏路,沒錢寸步難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任誰來當皇帝都沒辦法。”


    “懂我意思嗎”


    話落。


    不光這邊的朱標深以為然,另一邊的朱元璋也是暗暗歎了口氣。


    林澈一番話講的再直白不過,首先政策上就是錯誤的,不管地方是否貪墨,敗局的種子都已經埋下了。


    倘若不改,無力迴天。


    對方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上了,朱元璋要是還聽不明白不知悔改,他也坐不到今天的位置上。


    “林先生說的對,朝廷得吃飯,百姓得吃飯,地方得吃飯。”


    “炕頭上不能光一邊熱,不然遲早要得出問題。”


    “朝廷分文沒有,全靠地方補貼,此舉既不現實有很滑稽。”


    “咱考慮問題還是太片麵了。”


    “多虧有林先生指點迷津。”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馬皇後從旁遞過來一盞清茶,示意對方念叨小聲點,嫌棄道:


    “出不多行了。”


    “有機會便不忘給自己臉上貼金。”


    “這是指點你嗎這是在指點老大!”


    “不是,我就納悶了。”


    “這跟你有啥關係”


    “好好聽得了,哪來的廢話。”


    一語落地,鴉雀無聲。


    朱元璋被懟的差點一口氣沒上來,剛才倒進嘴裏的茶水,差點就直接噴了出來。


    礙於有晚輩在場,又敢怒不敢言,此刻都快憋出內傷了。


    再說另一邊。


    朱標不自覺倒吸一口涼氣,然後鄭重點了點頭,堅定道:


    “是,林先生,學生明白。”


    “沒錢也沒糧的話,連兵馬都掉不懂,何談治國安邦。”


    “內憂外患之下,國家搖搖欲墜,不可不重視。”


    林澈聞言眼底露出些許欣慰,不得不承認太子比他老爹強太多了,起碼能聽進去人話,不至於浪費太多的口舌。


    沒有成功經驗,等於一張白紙,更方便自己填充描繪。


    “不錯,便是如此。”


    “當下日益嚴重的經濟形勢,財稅製度的改革勢在必行。”


    林澈斜靠在椅子上,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輕鬆道:


    “其實很簡單,還是我教過你們的‘法寶’,隻有,把你所謂困難的問題‘本源’找到手,把現狀弄明白,你的這個困難才能容易解決。”


    “‘調研’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


    “說白了,就調查明白了,答案自然有了。”


    無視了朱標的愕然,林澈笑了笑:


    “若是摸著石頭過河,你有多少試錯成本”


    “國家經得起折騰嗎”


    “所以你得動腦子,不能和你爹一樣,想一出是一出。”


    “大明雖說沒有包稅製之名,但卻還在行包稅製之實,必須從頭到尾的革除。”


    “至於破局的方法也很簡單,從此開始實行分稅製就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顛沛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顛沛人生並收藏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