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朱樉:溫文爾雅的林先生,還會出歹毒計策?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作者:顛沛人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經濟二字,密室內的朱元璋和傅友文,不禁相視一笑。
朱標也對大明這個錢袋子,露出了敬佩的目光。
認為他果然學到了,林澈經濟學的真傳。
不然,怎麽可能這麽準確的,猜到了林澈對付高麗的計策。
房間裏的林澈,不知道隔壁密室眾人的想法。
他也拿管仲的經濟戰舉了例子。
還提出了高價購買高麗參,和底價向高麗出售糧食的策略。
整個計策,與傅友文剛才所想如出一轍。
不過,林澈後麵還補充了幾點:“收購高麗參之事,大明朝廷一定不能直接參與。”
“而是要放出流言,比如說高麗參補腎,然後皇宮加大收購力度。”
“高麗參價格必然暴漲,大明商人自然就會,主動跨海和高麗人買參。”
隻要將此事,搞成一場大明民間自動的行為。
朝廷隻需要暗中操控,商人們購買高麗參的價格就行了。
到時候,隻需要安排一兩個托,就能將高價買參的市場穩定下來。
“先生,那麽糧食該怎麽辦”
朱樉覺察到,林澈的計策好像有瑕疵。
小心問了一句:“如今我大明的糧食,也不富裕。”
“而高麗國人口眾多,若是像管仲一般,向高麗出售低價糧食。”
“到時候他們的經濟沒崩潰,大明就自己要鬧糧荒了。”
不同於春秋時期,每個諸侯國的人口,最多也不過百萬的情況。
如今高麗的人口,可是已經上了千萬。
大明雖然國土遼闊,但人口更是龐大。
在化肥沒有大規模推廣的情況下。
種下的糧食,勉強能夠自己吃。
實在不能在高麗,複刻當年管仲的經濟戰。
林澈看著朱樉憂心忡忡的模樣。
不禁大笑起來:“要實行此計策,我大明根本用不著出自己的糧食。”
朱樉人都聽懵了。
要知道,低價糧食可是經濟戰的關鍵一環。
如果大明不能穩定的向高麗百姓,提供低於他們耕種成本的糧食。
那麽即便高麗參的價格再高。
高麗的百姓也不可能,冒著全家餓死的風險,將田地拋荒去挖參賣錢。
如此一來,從根本上摧毀高麗經濟生態的計策,也就施行不下去了。
然而,林澈似乎根本沒想到,拿大明的糧食跟高麗打經濟戰。
不止是朱樉,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密室內的傅友文,也已經將眉頭皺成了川字。
剛才他因為與林澈想出了,相同的計策而得意了半天。
認為自己學到了,林澈經濟學的真傳。
隻是,在聽到朱樉指出,經濟戰中最大的漏洞。
林澈卻表示,此事不過是小問題之後。
傅友文眉宇間的得意,就化作了解不開的尷尬。
因為他根本想不出,到底該如何解決這個幾乎無解的糧食問題。
而在眾人滿心期盼中。
林澈喝著小酒,緩緩揭曉了答案。
“在施行對高麗的經濟戰之前,先以救災的名義,禁止大明糧食出境,違者直接砍頭。”
“其次,便是讓安插在商人裏的托,先將高麗市場上的糧食買完。”
“然後在收購高麗參的時候,按照出售者的家庭人數,按一定比例賣給他們低價糧食。”
林澈的計策雖然還沒說完。
不過朱樉就已經,對自家先生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他從來沒想過,還有用高麗人的糧食,擾亂高麗市場的手段。
誰知,朱柏卻是疑惑的問道:
“先生,如果大肆收購高麗人的糧食,必然會讓他們的糧價上漲。”
“到時候肯定會有人,貪圖糧食的高價,趁著其他人哇參而自己種田。”
“如此一來,高麗的土地豈不是永遠不會拋荒”
有顧眼前利益的百姓,就有目光長遠的人。
這種事無關族群,純粹是人的本能而已。
高麗必然會有有識之士。
因為糧價上漲,而產生居安思危,收了其他人的拋荒之田,將其種滿糧食的想法。
“這麽簡單的事你都想不籠統。”
朱樉不等林澈解答,就又給朱柏一個腦瓜崩。
得意的說道:“像這種擾亂我大明計劃的人,直接讓都尉府的人送他全家升天便是。”
“隻要殺的夠多,他們這些聰明人,就不會想著種糧食賺錢的事情來。”
朱柏目瞪口呆,要有望著滔滔不絕的朱樉。
沒想到,困擾他半天的難題,居然還有這種簡單的解法。
不過朱柏總覺得,這麽做會留下隱患。
可是因為年齡的關係,卻又想不出來問題到底出在哪。
就隻能向林澈,投去求助的目光。
“你小子別總想著以力破巧。”
林澈沒好氣的給朱樉來了個腦瓜崩。
他用食指敲了敲桌子:“如果要在高麗大開殺戒,那我們又何苦要用計呢”
“對付這種有識之士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塑造成阻撓高麗百姓賺錢的惡人。”
在如今這個時代,種田是一件很費人力的事情。
倘若高麗有人想在經濟戰期間,靠著種田大賺一筆。
那麽必然會讓許多老百姓,隻能眼瞅著其他人挖人參賺錢。
而他們隻能被拴在土地上,不情不願的給老爺們種糧食。
隻要在此期間,造出幾個挖到百年、或者千年老參的幸運兒發財的典型。
都不用大明派人收買挑唆。
眾多被高麗士紳,強行束縛在土地的百姓。
就會拿起鋤頭,砸死這些阻擋他們發財的家夥。
都不用林澈詳細講述,該如何引發高麗百姓,與高麗有遠見的士紳們的矛盾。
朱樉就已經差不多腦補完了。
敢在這場經濟戰裏麵。
螳臂當車,高麗士紳的下場。
朱樉沒想到,平日裏溫文爾雅的林澈,還會給出這種堪稱歹毒的計策。
如果高麗因此而亡。
未來還會有人,嘲笑他們到死都不忘內鬥。
不過,朱樉突然想到。
林澈所說的計策,也隻能將高麗搞的天下大亂。
完全達不到他剛才所說,讓對方將國土拱手送出,同時還要感謝大明的地步。
“以上不過是計劃的前序而已。”
林澈看出了朱樉嚴重的疑惑,笑著解釋一句。
而後提了個問題:“前幾天天我留給你的第一個作業,誰想出答案了”
朱標也對大明這個錢袋子,露出了敬佩的目光。
認為他果然學到了,林澈經濟學的真傳。
不然,怎麽可能這麽準確的,猜到了林澈對付高麗的計策。
房間裏的林澈,不知道隔壁密室眾人的想法。
他也拿管仲的經濟戰舉了例子。
還提出了高價購買高麗參,和底價向高麗出售糧食的策略。
整個計策,與傅友文剛才所想如出一轍。
不過,林澈後麵還補充了幾點:“收購高麗參之事,大明朝廷一定不能直接參與。”
“而是要放出流言,比如說高麗參補腎,然後皇宮加大收購力度。”
“高麗參價格必然暴漲,大明商人自然就會,主動跨海和高麗人買參。”
隻要將此事,搞成一場大明民間自動的行為。
朝廷隻需要暗中操控,商人們購買高麗參的價格就行了。
到時候,隻需要安排一兩個托,就能將高價買參的市場穩定下來。
“先生,那麽糧食該怎麽辦”
朱樉覺察到,林澈的計策好像有瑕疵。
小心問了一句:“如今我大明的糧食,也不富裕。”
“而高麗國人口眾多,若是像管仲一般,向高麗出售低價糧食。”
“到時候他們的經濟沒崩潰,大明就自己要鬧糧荒了。”
不同於春秋時期,每個諸侯國的人口,最多也不過百萬的情況。
如今高麗的人口,可是已經上了千萬。
大明雖然國土遼闊,但人口更是龐大。
在化肥沒有大規模推廣的情況下。
種下的糧食,勉強能夠自己吃。
實在不能在高麗,複刻當年管仲的經濟戰。
林澈看著朱樉憂心忡忡的模樣。
不禁大笑起來:“要實行此計策,我大明根本用不著出自己的糧食。”
朱樉人都聽懵了。
要知道,低價糧食可是經濟戰的關鍵一環。
如果大明不能穩定的向高麗百姓,提供低於他們耕種成本的糧食。
那麽即便高麗參的價格再高。
高麗的百姓也不可能,冒著全家餓死的風險,將田地拋荒去挖參賣錢。
如此一來,從根本上摧毀高麗經濟生態的計策,也就施行不下去了。
然而,林澈似乎根本沒想到,拿大明的糧食跟高麗打經濟戰。
不止是朱樉,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密室內的傅友文,也已經將眉頭皺成了川字。
剛才他因為與林澈想出了,相同的計策而得意了半天。
認為自己學到了,林澈經濟學的真傳。
隻是,在聽到朱樉指出,經濟戰中最大的漏洞。
林澈卻表示,此事不過是小問題之後。
傅友文眉宇間的得意,就化作了解不開的尷尬。
因為他根本想不出,到底該如何解決這個幾乎無解的糧食問題。
而在眾人滿心期盼中。
林澈喝著小酒,緩緩揭曉了答案。
“在施行對高麗的經濟戰之前,先以救災的名義,禁止大明糧食出境,違者直接砍頭。”
“其次,便是讓安插在商人裏的托,先將高麗市場上的糧食買完。”
“然後在收購高麗參的時候,按照出售者的家庭人數,按一定比例賣給他們低價糧食。”
林澈的計策雖然還沒說完。
不過朱樉就已經,對自家先生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他從來沒想過,還有用高麗人的糧食,擾亂高麗市場的手段。
誰知,朱柏卻是疑惑的問道:
“先生,如果大肆收購高麗人的糧食,必然會讓他們的糧價上漲。”
“到時候肯定會有人,貪圖糧食的高價,趁著其他人哇參而自己種田。”
“如此一來,高麗的土地豈不是永遠不會拋荒”
有顧眼前利益的百姓,就有目光長遠的人。
這種事無關族群,純粹是人的本能而已。
高麗必然會有有識之士。
因為糧價上漲,而產生居安思危,收了其他人的拋荒之田,將其種滿糧食的想法。
“這麽簡單的事你都想不籠統。”
朱樉不等林澈解答,就又給朱柏一個腦瓜崩。
得意的說道:“像這種擾亂我大明計劃的人,直接讓都尉府的人送他全家升天便是。”
“隻要殺的夠多,他們這些聰明人,就不會想著種糧食賺錢的事情來。”
朱柏目瞪口呆,要有望著滔滔不絕的朱樉。
沒想到,困擾他半天的難題,居然還有這種簡單的解法。
不過朱柏總覺得,這麽做會留下隱患。
可是因為年齡的關係,卻又想不出來問題到底出在哪。
就隻能向林澈,投去求助的目光。
“你小子別總想著以力破巧。”
林澈沒好氣的給朱樉來了個腦瓜崩。
他用食指敲了敲桌子:“如果要在高麗大開殺戒,那我們又何苦要用計呢”
“對付這種有識之士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塑造成阻撓高麗百姓賺錢的惡人。”
在如今這個時代,種田是一件很費人力的事情。
倘若高麗有人想在經濟戰期間,靠著種田大賺一筆。
那麽必然會讓許多老百姓,隻能眼瞅著其他人挖人參賺錢。
而他們隻能被拴在土地上,不情不願的給老爺們種糧食。
隻要在此期間,造出幾個挖到百年、或者千年老參的幸運兒發財的典型。
都不用大明派人收買挑唆。
眾多被高麗士紳,強行束縛在土地的百姓。
就會拿起鋤頭,砸死這些阻擋他們發財的家夥。
都不用林澈詳細講述,該如何引發高麗百姓,與高麗有遠見的士紳們的矛盾。
朱樉就已經差不多腦補完了。
敢在這場經濟戰裏麵。
螳臂當車,高麗士紳的下場。
朱樉沒想到,平日裏溫文爾雅的林澈,還會給出這種堪稱歹毒的計策。
如果高麗因此而亡。
未來還會有人,嘲笑他們到死都不忘內鬥。
不過,朱樉突然想到。
林澈所說的計策,也隻能將高麗搞的天下大亂。
完全達不到他剛才所說,讓對方將國土拱手送出,同時還要感謝大明的地步。
“以上不過是計劃的前序而已。”
林澈看出了朱樉嚴重的疑惑,笑著解釋一句。
而後提了個問題:“前幾天天我留給你的第一個作業,誰想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