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林澈的哲學觀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作者:顛沛人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林澈微微抬頷示意但說無妨,她方才慢條斯理道:
“接收是學習的過程,可以理解為是‘知’,不管是一篇文章,還是一個總結。”
“始終是別人的智慧,別人理解的方法,而非我自己的。”
“隻有當我真正理解那一刻,才能跳出了先輩們的框架,產生了獨屬於自己的智慧。”
說著,徐妙雲意識到音調有點高,此刻的情緒更有點激動,趕忙垂下頭補充了一句:
“小女子見識淺薄,尚未理解先生深意。”
“讓您見笑了。”
林澈環抱起肩膀,不由的搖頭失笑,心想:
老朱家的熊孩子們,若是都有這般出色的悟性,我一節課得少說多少廢話
從老大開始往下遞減,越往後越沒有個人樣。
“總結的很好,大方向對了,不枉我講了這麽多…”
林澈隨意點評了兩句,驀然道: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導致別人的方法,很難在人們的身上應驗。”
“包括我講的課程,也隻是給你提供思路,暴力灌輸並不可取…”
徐妙雲滿是感激的點了下頭,眉宇間的崇拜欣賞都快溢出來了。
“所以,你需要獨立思考,將所學的知識化為自己所用。”
“就拿算學來說,大家學習了同一個公式,但大家的解題思路卻大不相同。”
“那些對數字敏感的人,往往都能想出一種別出心裁的解題方法,從來不照搬照抄書本上的內容。”
“這個就是典型的化為自己所用。”
林澈兩手一攤,笑了:
“那,為什麽要過渡到行”
徐妙雲張了張嘴,欲言又止,不敢拿一知半解來賣弄,落落大方直言不知。
林澈見狀倒也沒難為她,繼續道:
“因為如果長時間關注一件事物,但事物本身卻無法及時給予你正麵的反饋。”
“那要不了多久,伱就會對事物產生排斥。”
“而人們之所以對美人和美酒上癮,其實也是因為這些東西能夠快速給人們帶來一個正麵的反饋。”
“或許是緩解壓力,亦或是獎懲製度。”
“我這樣說你能理解嗎”
徐妙雲深吸一口氣,壓下了激動的心情,無比謙卑道:
“多謝林先生開蒙。”
“小女子會努力嚐試去理解的。”
“不敢辜負先生厚望。”
聽聞此言。
林澈把手肘墊在扶手上,單掌拖著下巴,欣慰道:
“理解多少看你的造化。”
“畢竟學習這件事,是你自己的事情,外力左右不了太多。”
“來,我們接著往下說…”
“自我和超我,明確的知道讀書學習有益,但本我和腦子卻不這樣認為,它隻是感覺到累,責怪你為什麽不讓它放鬆。”
“倘若你讀書學習之後,瞬間得到了旁人的誇獎,或者是其他什麽能夠讓你高興的反饋…”
“那讀書學習本身就形成了閉環。”
林澈笑道:
“長此以往,便不再需要極高的意誌力。”
“人們厭惡讀書學習,是因為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反人性的行為,它並不符合趨利避害的特點。”
“人們現在努力讀書學習,對當下的生活會有什麽影響嗎”
徐妙雲貝齒緊咬紅唇,微微搖了搖頭。
“對,沒有。”
“這個世界上大多好的東西,都需要長時間的付出,才能夠換來迴報。”
林澈轉了轉脖子,歎道:
“但人本身,卻厭惡長時間沒有迴報的付出,這又是一個矛盾的地方。”
“當然除了主動的尋求反饋之外,你也可以被動的強迫自己換來反饋。”
“想一想,你該如何去做”
話落。
徐妙雲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如何去做”
麵對林澈突如其來的問題,徐妙雲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被動,強迫,換來正麵的反饋
這未免難度也太大了!
對於讀書學習這件事,她還是很有發言權的,一開始肯定是興趣索然,後來則成了迴應家人的期待。
哪怕她已經很累了,但卻還是不敢休息,唯恐辜負了父親美好的憧憬。
沒有了正麵的反饋,久而久之,全憑意誌。
起初的興趣早已經煙消雲散,甚至產生了一些抵觸的心裏。
過了少頃。
徐妙雲抿了抿嘴唇,表情突顯落寞,直言不知;
“小女子才疏學淺,讓林先生失望了。”
“還請先生指教。”
林澈聞言倒是不意外,畢竟人的認知有限,做到她如今的程度,已經實屬不易了,不能再要求更多。
生而知之,鳳毛麟角。
“無妨。”
“坐。”
“我舉一個例子,你便能理解了。”
林澈嘴角泛出淡淡的笑意,饒有興趣道:
“按照正麵反饋的邏輯,軍隊裏麵的士兵,明明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卻還是能養成良好的內務習慣。”
“無非四個字…熟能生巧。”
“如果有極高的意誌力,或者是被環境所迫,能夠讓自己不斷的重複一件,並不喜歡的事情或工作。”
“那也能夠完善從‘知’到‘行’的思維模式,從而成為心的主人。”
望向愕然的徐妙雲,林澈從容道:
“這句話乍一聽像是廢話,就像是再說努力就能成功一樣。”
“但,努力就能成功嗎”
“不一定。”
“一個人心的改變,就是學習的本質,也是知的本質。”
徐妙雲有些雲裏霧裏,突兀跟不上林澈的思路,頓時表現的更為認真了。
“如果按照人心的改變,進行強弱程度的分類,可以大體分為三種。”
“其一,即時改變。”
“其二,短期改變。”
“其三,長期改變。”
林澈曲起一根手指,有節奏的輕敲案牘。
“即時改變很常見,就如同幼稚兒童麵對家人的訓斥,立刻停止做某件事。”
“短期改變也很多,就如你早起晨讀,就如你要早起鍛煉等,你可以堅持一陣子,但卻堅持不了一輩子。”
“而長期改變則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也就是長期改變帶來的‘知’可以影響到你的‘心’”
“這種結構上的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到‘行’,到了這裏才算理解了什麽才是知行合一。”
“接收是學習的過程,可以理解為是‘知’,不管是一篇文章,還是一個總結。”
“始終是別人的智慧,別人理解的方法,而非我自己的。”
“隻有當我真正理解那一刻,才能跳出了先輩們的框架,產生了獨屬於自己的智慧。”
說著,徐妙雲意識到音調有點高,此刻的情緒更有點激動,趕忙垂下頭補充了一句:
“小女子見識淺薄,尚未理解先生深意。”
“讓您見笑了。”
林澈環抱起肩膀,不由的搖頭失笑,心想:
老朱家的熊孩子們,若是都有這般出色的悟性,我一節課得少說多少廢話
從老大開始往下遞減,越往後越沒有個人樣。
“總結的很好,大方向對了,不枉我講了這麽多…”
林澈隨意點評了兩句,驀然道: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導致別人的方法,很難在人們的身上應驗。”
“包括我講的課程,也隻是給你提供思路,暴力灌輸並不可取…”
徐妙雲滿是感激的點了下頭,眉宇間的崇拜欣賞都快溢出來了。
“所以,你需要獨立思考,將所學的知識化為自己所用。”
“就拿算學來說,大家學習了同一個公式,但大家的解題思路卻大不相同。”
“那些對數字敏感的人,往往都能想出一種別出心裁的解題方法,從來不照搬照抄書本上的內容。”
“這個就是典型的化為自己所用。”
林澈兩手一攤,笑了:
“那,為什麽要過渡到行”
徐妙雲張了張嘴,欲言又止,不敢拿一知半解來賣弄,落落大方直言不知。
林澈見狀倒也沒難為她,繼續道:
“因為如果長時間關注一件事物,但事物本身卻無法及時給予你正麵的反饋。”
“那要不了多久,伱就會對事物產生排斥。”
“而人們之所以對美人和美酒上癮,其實也是因為這些東西能夠快速給人們帶來一個正麵的反饋。”
“或許是緩解壓力,亦或是獎懲製度。”
“我這樣說你能理解嗎”
徐妙雲深吸一口氣,壓下了激動的心情,無比謙卑道:
“多謝林先生開蒙。”
“小女子會努力嚐試去理解的。”
“不敢辜負先生厚望。”
聽聞此言。
林澈把手肘墊在扶手上,單掌拖著下巴,欣慰道:
“理解多少看你的造化。”
“畢竟學習這件事,是你自己的事情,外力左右不了太多。”
“來,我們接著往下說…”
“自我和超我,明確的知道讀書學習有益,但本我和腦子卻不這樣認為,它隻是感覺到累,責怪你為什麽不讓它放鬆。”
“倘若你讀書學習之後,瞬間得到了旁人的誇獎,或者是其他什麽能夠讓你高興的反饋…”
“那讀書學習本身就形成了閉環。”
林澈笑道:
“長此以往,便不再需要極高的意誌力。”
“人們厭惡讀書學習,是因為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反人性的行為,它並不符合趨利避害的特點。”
“人們現在努力讀書學習,對當下的生活會有什麽影響嗎”
徐妙雲貝齒緊咬紅唇,微微搖了搖頭。
“對,沒有。”
“這個世界上大多好的東西,都需要長時間的付出,才能夠換來迴報。”
林澈轉了轉脖子,歎道:
“但人本身,卻厭惡長時間沒有迴報的付出,這又是一個矛盾的地方。”
“當然除了主動的尋求反饋之外,你也可以被動的強迫自己換來反饋。”
“想一想,你該如何去做”
話落。
徐妙雲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如何去做”
麵對林澈突如其來的問題,徐妙雲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被動,強迫,換來正麵的反饋
這未免難度也太大了!
對於讀書學習這件事,她還是很有發言權的,一開始肯定是興趣索然,後來則成了迴應家人的期待。
哪怕她已經很累了,但卻還是不敢休息,唯恐辜負了父親美好的憧憬。
沒有了正麵的反饋,久而久之,全憑意誌。
起初的興趣早已經煙消雲散,甚至產生了一些抵觸的心裏。
過了少頃。
徐妙雲抿了抿嘴唇,表情突顯落寞,直言不知;
“小女子才疏學淺,讓林先生失望了。”
“還請先生指教。”
林澈聞言倒是不意外,畢竟人的認知有限,做到她如今的程度,已經實屬不易了,不能再要求更多。
生而知之,鳳毛麟角。
“無妨。”
“坐。”
“我舉一個例子,你便能理解了。”
林澈嘴角泛出淡淡的笑意,饒有興趣道:
“按照正麵反饋的邏輯,軍隊裏麵的士兵,明明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卻還是能養成良好的內務習慣。”
“無非四個字…熟能生巧。”
“如果有極高的意誌力,或者是被環境所迫,能夠讓自己不斷的重複一件,並不喜歡的事情或工作。”
“那也能夠完善從‘知’到‘行’的思維模式,從而成為心的主人。”
望向愕然的徐妙雲,林澈從容道:
“這句話乍一聽像是廢話,就像是再說努力就能成功一樣。”
“但,努力就能成功嗎”
“不一定。”
“一個人心的改變,就是學習的本質,也是知的本質。”
徐妙雲有些雲裏霧裏,突兀跟不上林澈的思路,頓時表現的更為認真了。
“如果按照人心的改變,進行強弱程度的分類,可以大體分為三種。”
“其一,即時改變。”
“其二,短期改變。”
“其三,長期改變。”
林澈曲起一根手指,有節奏的輕敲案牘。
“即時改變很常見,就如同幼稚兒童麵對家人的訓斥,立刻停止做某件事。”
“短期改變也很多,就如你早起晨讀,就如你要早起鍛煉等,你可以堅持一陣子,但卻堅持不了一輩子。”
“而長期改變則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也就是長期改變帶來的‘知’可以影響到你的‘心’”
“這種結構上的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到‘行’,到了這裏才算理解了什麽才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