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朱元璋咳嗽一聲,看了眼林澈繼續道:


    “至於剩下的政策…科舉改革、戶籍製度這些,咱覺著還是不能急於求成,慢慢實施。”


    “這樣,想必阻力會小不少,等到朝廷有錢了,實施起來,會順暢許多。”


    “起碼不會有太多人站出來反對。”


    “咱先把該實施的政策,實施好,這樣一來群臣也會慢慢接受。”


    “先生以為呢”


    話落。


    鴉雀無聲。


    一開始還不屑一顧,迫於父皇、母後麵子的朱棣三人,此刻聽了朱元璋在林澈麵前,如此的謙虛謹慎,頓時瞪大了眼睛。


    此刻看向林澈的眼神,也變得不一樣起來。


    這些皇子,都到了就藩的年紀,在朱元璋的要求下,經常也參加一些朝會。


    對於近來朝廷實行的一係列國策,也是知道一些。


    沒想到,這些事關國家命運的國策、變法。


    居然是一個和自己年紀差不多大的年輕書生提出的。


    而且一向在朝堂上,獨斷專行的父皇,在向這個年輕人征求意見時,一幅小心翼翼模樣。


    生怕自己的政策被否定。


    於此同時。


    坐在朱家父子身後的徐妙雲,也是美眸圓睜,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唿吸。


    她在不同場合見到朱元璋,不在少數。


    什麽時候見到過洪武大帝,這樣的謙卑和小心翼翼。


    在她的眼裏,洪武帝有的隻是威嚴和霸氣。


    即使對自己也算‘和顏悅色’,但是骨子裏流露出的都是君臨天下的王者氣質。


    還有。


    現在朱元璋和這位先生、以及太子、王爺們在討論國家政策,自己坐在這裏算什麽


    想到這,徐妙雲發現自己待在這裏,實在不合適,於是小心翼翼的低聲對身邊的馬皇後道:


    “娘娘…”


    “臣女還是在外麵候著吧,娘娘有什麽需要隨時吩咐就行。”


    看到徐妙雲一臉的緊張,想要起身,卻被馬皇後伸手攔了下來,安撫道:


    “就在這呆著!”


    “沒事!”


    “本宮帶你過來,就是讓你跟著聽課的!”


    “你怕什麽”


    徐妙雲聽了馬皇後的話,感覺自己呆在這裏還是有些不合適,弱弱道:


    “娘娘!”


    見徐妙雲還是想要離開,馬皇後假裝不悅道:


    “丫頭!”


    “伱這是何意,難道本宮的話,你都不聽了”


    聞言。


    徐妙雲趕緊起身,斂容行禮:


    “臣女不敢!”


    “臣女隻是覺得,不適合這樣的場合,有失皇家尊嚴,請娘娘明鑒。”


    馬皇後微微一笑:


    “沒什麽不合適的。”


    “聽聽又何妨!”


    “真要有不該聽的地方,本宮會告訴你的。”


    徐妙雲隻得老老實實坐著,側耳傾聽。


    這時,林澈發表意見:


    “挺好!”


    “陛下的思路還是很清晰的。”


    “之前,你的一番操作,實際上是操之過急,不利於政策的實施,現在陛下冷靜下來,這麽操作,會讓新政的實施阻力變小不少。”


    林澈對朱元璋能夠及時改變策略,感到很欣慰。


    朱元璋聽到林澈這麽一說,感覺精神一振,腰杆挺的筆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這一切,都歸功於先生及時提醒。”


    “正如先生所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實行新政,當然要先把錢弄到手,然後才好實施其他的。”


    “不過,咱有些東西還是不太能理解。”


    “這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基礎咱倒是能理解,就是做事前,要掌握抓好經濟,可是這個上層建築…指的是何物”


    “還希望先生,幫咱解解惑!”


    眼看著朱元璋一副急切的樣子,林澈也是淡定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熱茶,不急不緩的說道: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今天的課程,我沒安排講這個,這個問題迴頭我會單獨安排一個課程來講解。”


    “今天咱們專門講權利!”


    “你們叫記住,貪多嚼不爛,學習跟你理政一樣,不可一蹴而就,講究厚積薄發。”


    “我理解你的學習態度。”


    說到這,林澈話鋒一轉:


    “還有,剛才陛下迴答的問題,並非無懈可擊。”


    “這裏麵還存在一個大問題。”


    “你再想想!”


    聽聞此言,朱元璋一臉茫然,嘴裏喃喃道:


    “還存在大問題”


    “不可能啊!”


    “咱都是按照先生所說的一條一條的梳理出來,然後逐步實施的…”


    見朱元璋坐在那兒抓耳撓腮,想不出個所以然,林澈放下茶杯,主動提醒道:


    “陛下,還是健忘啊!”


    “鳳陽中都這麽大的工程,你都忘記了,還是根本就沒考慮啊”


    “你要在你的龍興之地,建設都城”


    “請問陛下,這些都是誰教你這麽做的。”


    “帶點腦子好不好”


    “你可知道這麽做,簡直是勞民傷財,最後會讓陛下積累的財富,揮霍一空的!”


    “我勸陛下,停了吧!”


    此言一出。


    朱元璋以及皇子們:“…”


    在場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到林澈身上。


    就在朱元璋將鳳陽升格為中都時,在朝廷上下,也是引發了不小的波瀾。


    當時就有不少的官員,出麵反對。


    最後在朱元璋強烈支持下,得以實施。


    雖然這事朱元璋沒有大開殺戒,但是也是貶了一大批的官員。


    至今,鳳陽中都開建已經有三個年頭了。


    之前,朱元璋派六公之首的李善長親自監督建造。


    太子朱標也多次趕往中都鳳陽,視察工程進度。


    中都的建造完全依照都城的模樣,建造宮闕城池。


    由此可見。


    朱元璋對於中都鳳陽的重視程度。


    然而,到了林澈的嘴裏,說停就停,要知道鳳陽中都已經建造三年,大小宮殿城池,都頗具規模了。


    現在停建,那這三年的開銷,所花費的巨資不都打了水漂嗎


    這之後,在他的龍興之地,將留下一片爛攤子,一片瓦礫。


    這麽做,對不起鳳陽的老鄉,更對不起大明百姓。


    這豈不是兒戲


    一念至此。


    就連坐在後麵的馬皇後,都為林澈捏了一把汗,生怕朱元璋會勃然大怒,開罪林澈。


    這邊。


    除了太子朱標和朱樉,其他人皇子都麵色凝重,眉頭緊鎖。


    朱棣哥仨都覺得這家夥瘋了,竟然敢和父皇如此的說話。


    就算是恃寵而驕,也得有個限度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顛沛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顛沛人生並收藏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