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這些!”


    “老大,夫子廟旁邊的那套院子收拾的怎麽樣了?”


    “明天林先生就要出獄了,到時候你把人接出來直接帶過去。”


    “還有夫子廟那邊處於集市,人員繁雜,你將毛驤帶過去,做好護衛,同時不要讓林先生覺得有什麽不舒服的。”


    “你懂我的意思?”


    朱標對父皇的安排有些不太理解:


    “父皇!”


    “夫子廟那套宅院緊靠秦淮河,那裏是咱應天府最熱鬧的地方,人來船往的…”


    “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安排林先生住那裏…兒臣覺得有些不太妥當…”


    “請父皇重新考慮!”


    “應天府宅院千千萬,幹嘛非要選那麽個地方?”


    聽了朱標的一番抱怨,朱元璋嘿嘿一笑道:


    “老大,這你就不知道了吧!”


    “越是魚龍混雜的地方,越不顯眼,越能保障林先生的安全。”


    “燈下黑你聽過嗎?這就叫做出其不意!”


    “咱這麽做,準沒錯!”


    “你就聽咱的,快去辦吧,後麵還有一堆事等著呢!”


    “是,父皇!”


    朱標答應一聲,對著朱元璋和馬皇後行了一禮,匆匆離開大殿。


    ……


    眼看天色將暗。


    詔獄內已經點起了火把。


    豪華監室。


    朱樉渾身酒氣躺在床榻上,鼾聲雷動。


    詔獄內那些明天待斬的死囚們的尖嚎聲,絲毫沒影響到他。


    林澈監舍跟他隔著好幾間監舍,依然能清晰聽到唿嚕聲。


    微微搖頭。


    林澈對這個學生也是無語,人家到詔獄等著砍頭,這小子倒好來詔獄度假!


    將準備好的筆墨紙硯放在桌子上。


    閑著也是閑著,林澈準備將遺言寫下來。


    畢竟來這一世也不容易,總得給自己留下點大明痕跡吧!


    否則迴到前一世,某天想起來,會覺得遺憾。


    林澈不急不慌將紙攤開,研磨、提筆寫了一段關於這一世的觀感和看法。


    埋頭又思怵片刻,提筆在另一張紙上寫下:大明二世現波折,當心朱允炆!


    林澈放下筆,看著自己最後的‘遺言’。


    他想到了不久之後,發生在洪武朝的‘胡惟庸案’和‘藍玉案’,覺得沒必要再劇透了。


    畢竟這兩件案子,對大明王朝的走向沒產生絲毫影響。


    隨著皇後和太子朱標先後薨逝,老朱為了大明江山的穩固,定然會大開殺戒,誰都沒法阻止。


    就算提醒了也無濟於事。


    林澈在這一世沒有什麽朋友,也沒有什麽親人。


    唯一有點關係的,就是和自己相處了半個多月,有著‘師生’情誼的那個愣頭青——朱二。


    這小子為人仗義,重情重義,就是脾氣太燥,容易招惹是非。


    一旦進入官場難免會吃虧。


    “算了,咱已經提點的夠多了,後麵他混的怎樣就看他自己了。”


    “盡人事,聽天命!”


    “但願他能躲過洪武朝這些波折,以及後麵的‘靖難’這道生死口。”


    林澈站在囚窗下,望著昏暗的天空,萬千思緒,湧上心頭。


    大明這個漢人最後一個王朝,處在世界新舊體製的分界線上。


    可是大明卻沒有從世界快速崛起中,分一杯羹,更是走錯了很多彎路,讓華夏民族逐漸落後於世界之林。


    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遺憾。


    林澈作為一名華夏子孫,骨子裏也有著漢家兒郎的血性,他不想大明在今後的錯路上越走越遠。


    他想著能改變大明這一狀況,可惜他即將迴到前一世。


    再說了他也不是聖人,能改變世間的一切。


    林澈搖搖頭,突然心生感慨:


    “要是太子朱標不死就好了…”


    “大明就不會出現那麽多的波折,還有大將軍藍玉不被處死,有著這位繼徐達之後又一位戰神守護,大明的江山將異常穩固。”


    “還有驍勇善戰的燕王朱棣,鎮守北方,蒙元韃子不敢跨長城一步。”


    “還有沐英王爺鎮守雲南,安南、交趾遲早會加入華夏大家庭。”


    “大明怎麽看都是千秋霸業!”


    “要是沒有如果…”


    收迴思緒。


    林澈忍不住微微搖頭,不去再想那些和自己無關的煩心事。


    他走出監室,看到一名獄卒,向獄卒要了盆清水,準備簡單洗一洗。


    他不想自己臨死前,弄的髒兮兮的。


    體體麵麵的離開這個突兀而來的世界。


    在詔獄中也隻有這點想法了。


    ……


    與此同時。


    應天府北城,魏國公府。


    “丫頭,你算得真準,上位背後的確有高人出謀劃策,這位高人就在詔獄,每天給詔獄裏的二皇子講課。”


    “上位帶著太子也天天去‘聽課’。”


    “聽說這位高人是這屆會試的貢生,嘖嘖嘖,當時會試時,咱錯過了,真是可惜。”


    “爹,您去詔獄?見到這位高人沒有?”


    “沒見到麵,咱去了詔獄,就在隔壁聽了一會,高人就是高人,講課就是與那些學堂裏的先生不同。”


    “不但見解獨特,還能注重實踐,居然能改進火銃,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居然還會‘帝王術’。


    “怪不得上位像著了魔一樣,一天一天往詔獄跑。”


    “咱大明什麽時候出了這麽一號人物。”


    見父親一臉神往,徐妙雲秀眉微怵,嘴裏喃喃念叨著:


    “一個貢生,居然有如此水平,能改進槍械,還會‘帝王術’,這未免也太神奇了!”


    “這樣的天之驕子,怎麽以前沒發現,突然之間就冒了出來…”


    徐妙雲望向徐達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奇怪道:


    “這位高人既然是位貢生,想必年紀也不會太大…”


    “爹,您征戰四方,見多識廣,可曾在江湖上聽到過這號人物?”


    “有沒有可能是山中隱世之才…改頭換麵而來的。”


    讀書做學問,如同醫者行醫,年紀越大資曆越深,這是毋庸置疑的。


    初出茅廬,涉世未深,會有多大能耐?


    反之,鶴發銀絲的老者,才更能符合高人的身份。


    見女兒一本正經的模樣,徐達不禁搖頭失笑,深知女兒的好勝心又上來了。


    被冠以‘女諸生’之稱的徐妙雲,從幼時起,被她打擊過的少年天才,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不管是坐而論道,亦或是起而行之,甚至比較武藝,論兵法,徐妙雲都不輸任何男子。


    真正是巾幗不讓須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顛沛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顛沛人生並收藏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