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大明,閉關鎖國,死路一條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作者:顛沛人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監室內。
林澈放下酒盞,朱樉連忙上前,將酒斟滿。
林澈滿意點點頭,繼續說道:
“咱們還得說這秦國。”
“一旦敵人強大時,秦國就關起門來自己發展;敵人弱小時,便整頓兵馬殺出函穀關,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
“咱大明也應如此!”
看了眼規規矩矩坐著聽課的朱樉,林澈問:
“我說了這些,你能懂我的意思?”
聽到林澈提問,朱樉抓了抓頭皮,對林澈的四海八荒的解讀,他隻能說是一知半解。
朱樉沒弄明白多少,一牆之隔的朱元璋卻被震撼到了。
“從小地圖…跨入大地圖?”
“竟然蘊含這這樣的道理!”
“如此說來,華夏曆朝曆代隻有兩宋走錯了路,被異族欺淩。”
“大漢、大唐自不待言…”
“就連蒙元韃子都知道,向外征伐,開疆拓土,吸納大地圖上外族資源。”
朱元璋死死握住椅柄,嘴唇緊咬,喃喃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咱懂了!”
“怪不得林先生一直批評咱的治國方略…”
“原來自己差點將大明帶進了死胡同!”
“縱然華夏再如何強大,也不可能抵禦住七十國,甚至七百國的圍攻啊!”
“就如同戰國時的‘五國伐齊’那般…險些就把勢力最大的齊國給瓜分了。”
林澈通過生動的例子,將朱元璋閉塞的思路一下子打開,有種醍醐灌頂感覺。
震驚的同時,也是驚出一身冷汗。
“父皇!”
一直奮筆疾書的朱標也停下了記錄,忍不住說道:
“兒臣以為,林先生所言絕非危言聳聽。”
“縱覽華夏曆史長河,漢家文化傳承了數千年,雖然也遭遇幾次重大危機,但最終都化險為夷。”
“可是曆史傳承到了兩宋時期,兩宋朝廷不思進取,敗光了祖宗傳承下來的基業,磨滅了咱漢人的血性,折斷了漢人的脊梁…”
“致使,中原王朝第一次落入異族之手,也讓漢人成為最低等人,被異族奴役,奇恥大辱!”
朱標眼神堅定,正色道:
“父皇!”
“兩宋朝廷的不思進取,被異族滅國,讓咱漢人遭奴役,就是老天對咱漢人的懲罰!”
“…咱大明不可再走老路了!”
“閉關鎖國,死路一條。”
“坐吃山空,大明危矣!”
聞言,朱元璋若有所思,悵然道:
“老大說道沒錯!”
“咱當初製定那些政策時,想法太簡單了!”
“一頭鑽進死胡同裏,轉不出來了…”
“咱多虧林先生及時驚醒啊!”
“不然的話…或許咱也要成為千古罪人了!”
說著,朱元璋惆悵的站起來,走到朱標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大,這些都怪咱,咱過了幾天好日子,難免有點舍不得,這才…”
不等他說完,朱標站起來,躬身道:
“父皇不必自責!”
“兒臣從來沒有怪您,天下的老百姓更沒有怪您!”
“咱大明關起門,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父皇是想讓天下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您的初衷沒有錯!”
朱標說著,將身子站直,沉聲道:
“可是,咱漢人乃是炎黃子孫,生來便有複興中華的重任!”
“祖宗打下來的小地圖,不是讓後世子孫…苟且偷生的!”
聽聞此言。
朱元璋欣慰了露出了笑容,用了拍了拍太子:
“不愧是咱老朱的兒子!”
“咱大明的太子、儲君,話說的就是漂亮!”
“你這話說到了父皇的心坎上了!”
“等咱迴宮,就把咱寫的那些破玩意全都燒了,破規矩也給廢了!”
“屁用沒有,隻能壞事!”
朱標被朱元璋說的一愣一愣的,下意識問道:
“父皇,都是啥東西?”
朱元璋臉色一沉,大手一揮:
“你就別問許多,反正不是啥好東西!”
“你還是記你的筆記,這些都跟你沒關係!”
見狀。
朱標縮了縮脖子,乖乖坐迴到座位上,心裏似乎猜到了什麽…
應該就是林先生所說的做錯了事,走錯了路。
父皇給朱家的後世子孫,立了一大堆規矩,父皇說的就是這些吧!
……
另一邊。
朱樉將林澈所講的內容,在腦子裏過了一遍。
抬頭看了眼對方,艱難道:
“按照先生所說,這征戰四方、開疆拓土,根本就不是什麽窮兵黷武,而是遵從祖宗之意!”
“可是朝堂上那些文官,卻對皇上出兵漠北,都是意見很大,勸諫皇上要休兵息戰,與民休養生息。”
“這不是與祖宗之意相違背?”
林澈用手一拍桌子,森然道:
“這些文官就知道放屁,你不要將這些儒腐的話放在心上。”
“你可以縱覽曆史,不難發現,從古至今的帝王,隻要不受這些文官擺弄,史書上這些帝王都得不到什麽好評價。”
“相比春秋戰國時期,那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文臣,現在這些文臣差太多了,聽信這些腐儒的話,遲早得亡國。”
林澈說到這頓了下,繼續道:
“弱小就要挨打,國家也是同理。”
“四海八荒的資源是有限的,你多一些,我就少一些。”
“在充滿競爭的時代,強者更強,弱者亡國。”
“大明要麵對的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未來,天下大勢或將重新洗牌,華夏這條巨龍是屹立不倒,還是由盛轉衰,受他國仰望,受蠻夷欺淩,都將由大明來奠基!”
林澈說的激情四射,朱樉忍不住站起來撫掌叫好,激動道:
“先生所言大快人心!”
說著豁然離席,給林澈來了個深深一禮:
“學生受教了!”
舉手投足,滿滿敬意。
對此,林澈淡淡揮了揮手:
“不必多禮!”
“今天講的課程有些深,現在未必適合你,等你到了一定位置,就會有深的感悟。”
“有些不懂就算了,你隻要懂得這個世界上,從來隻有恃強淩弱,以大欺小這一叢林法則。”
此言一出。
一牆之隔的密室。
父子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望著對方。
沉默少頃。
“父皇…就這麽簡單粗暴?”
“嗯,粗暴是粗暴了些,但林先生所言似乎又有道理!”
麵對朱標的猶豫,朱元璋嚴肅道:
“國與國之間邦交,趁他病,要他命,沒有什麽道理好講的。”
“就比如北元餘孽、還有龜縮在遼東叢林中的女真一族,咱還能放他們休養生息不成?”
“林先生之前講的你全忘了?”
“若是草原上的北元餘孽,或女真一族再冒出一個霸主來,整合了所有部落的勢力,咱大明隻會麵臨更大的威脅。”
“作為皇帝,大明之主,目光要放長遠些,咱的眼光夠差了,你可不能跟咱學…”
“林先生說的沒有錯,等你當政了要多聽林先生的意見!”
朱標點頭答應,看著牆壁聽甕,若有所思…
林澈放下酒盞,朱樉連忙上前,將酒斟滿。
林澈滿意點點頭,繼續說道:
“咱們還得說這秦國。”
“一旦敵人強大時,秦國就關起門來自己發展;敵人弱小時,便整頓兵馬殺出函穀關,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
“咱大明也應如此!”
看了眼規規矩矩坐著聽課的朱樉,林澈問:
“我說了這些,你能懂我的意思?”
聽到林澈提問,朱樉抓了抓頭皮,對林澈的四海八荒的解讀,他隻能說是一知半解。
朱樉沒弄明白多少,一牆之隔的朱元璋卻被震撼到了。
“從小地圖…跨入大地圖?”
“竟然蘊含這這樣的道理!”
“如此說來,華夏曆朝曆代隻有兩宋走錯了路,被異族欺淩。”
“大漢、大唐自不待言…”
“就連蒙元韃子都知道,向外征伐,開疆拓土,吸納大地圖上外族資源。”
朱元璋死死握住椅柄,嘴唇緊咬,喃喃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咱懂了!”
“怪不得林先生一直批評咱的治國方略…”
“原來自己差點將大明帶進了死胡同!”
“縱然華夏再如何強大,也不可能抵禦住七十國,甚至七百國的圍攻啊!”
“就如同戰國時的‘五國伐齊’那般…險些就把勢力最大的齊國給瓜分了。”
林澈通過生動的例子,將朱元璋閉塞的思路一下子打開,有種醍醐灌頂感覺。
震驚的同時,也是驚出一身冷汗。
“父皇!”
一直奮筆疾書的朱標也停下了記錄,忍不住說道:
“兒臣以為,林先生所言絕非危言聳聽。”
“縱覽華夏曆史長河,漢家文化傳承了數千年,雖然也遭遇幾次重大危機,但最終都化險為夷。”
“可是曆史傳承到了兩宋時期,兩宋朝廷不思進取,敗光了祖宗傳承下來的基業,磨滅了咱漢人的血性,折斷了漢人的脊梁…”
“致使,中原王朝第一次落入異族之手,也讓漢人成為最低等人,被異族奴役,奇恥大辱!”
朱標眼神堅定,正色道:
“父皇!”
“兩宋朝廷的不思進取,被異族滅國,讓咱漢人遭奴役,就是老天對咱漢人的懲罰!”
“…咱大明不可再走老路了!”
“閉關鎖國,死路一條。”
“坐吃山空,大明危矣!”
聞言,朱元璋若有所思,悵然道:
“老大說道沒錯!”
“咱當初製定那些政策時,想法太簡單了!”
“一頭鑽進死胡同裏,轉不出來了…”
“咱多虧林先生及時驚醒啊!”
“不然的話…或許咱也要成為千古罪人了!”
說著,朱元璋惆悵的站起來,走到朱標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大,這些都怪咱,咱過了幾天好日子,難免有點舍不得,這才…”
不等他說完,朱標站起來,躬身道:
“父皇不必自責!”
“兒臣從來沒有怪您,天下的老百姓更沒有怪您!”
“咱大明關起門,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父皇是想讓天下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您的初衷沒有錯!”
朱標說著,將身子站直,沉聲道:
“可是,咱漢人乃是炎黃子孫,生來便有複興中華的重任!”
“祖宗打下來的小地圖,不是讓後世子孫…苟且偷生的!”
聽聞此言。
朱元璋欣慰了露出了笑容,用了拍了拍太子:
“不愧是咱老朱的兒子!”
“咱大明的太子、儲君,話說的就是漂亮!”
“你這話說到了父皇的心坎上了!”
“等咱迴宮,就把咱寫的那些破玩意全都燒了,破規矩也給廢了!”
“屁用沒有,隻能壞事!”
朱標被朱元璋說的一愣一愣的,下意識問道:
“父皇,都是啥東西?”
朱元璋臉色一沉,大手一揮:
“你就別問許多,反正不是啥好東西!”
“你還是記你的筆記,這些都跟你沒關係!”
見狀。
朱標縮了縮脖子,乖乖坐迴到座位上,心裏似乎猜到了什麽…
應該就是林先生所說的做錯了事,走錯了路。
父皇給朱家的後世子孫,立了一大堆規矩,父皇說的就是這些吧!
……
另一邊。
朱樉將林澈所講的內容,在腦子裏過了一遍。
抬頭看了眼對方,艱難道:
“按照先生所說,這征戰四方、開疆拓土,根本就不是什麽窮兵黷武,而是遵從祖宗之意!”
“可是朝堂上那些文官,卻對皇上出兵漠北,都是意見很大,勸諫皇上要休兵息戰,與民休養生息。”
“這不是與祖宗之意相違背?”
林澈用手一拍桌子,森然道:
“這些文官就知道放屁,你不要將這些儒腐的話放在心上。”
“你可以縱覽曆史,不難發現,從古至今的帝王,隻要不受這些文官擺弄,史書上這些帝王都得不到什麽好評價。”
“相比春秋戰國時期,那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文臣,現在這些文臣差太多了,聽信這些腐儒的話,遲早得亡國。”
林澈說到這頓了下,繼續道:
“弱小就要挨打,國家也是同理。”
“四海八荒的資源是有限的,你多一些,我就少一些。”
“在充滿競爭的時代,強者更強,弱者亡國。”
“大明要麵對的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未來,天下大勢或將重新洗牌,華夏這條巨龍是屹立不倒,還是由盛轉衰,受他國仰望,受蠻夷欺淩,都將由大明來奠基!”
林澈說的激情四射,朱樉忍不住站起來撫掌叫好,激動道:
“先生所言大快人心!”
說著豁然離席,給林澈來了個深深一禮:
“學生受教了!”
舉手投足,滿滿敬意。
對此,林澈淡淡揮了揮手:
“不必多禮!”
“今天講的課程有些深,現在未必適合你,等你到了一定位置,就會有深的感悟。”
“有些不懂就算了,你隻要懂得這個世界上,從來隻有恃強淩弱,以大欺小這一叢林法則。”
此言一出。
一牆之隔的密室。
父子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望著對方。
沉默少頃。
“父皇…就這麽簡單粗暴?”
“嗯,粗暴是粗暴了些,但林先生所言似乎又有道理!”
麵對朱標的猶豫,朱元璋嚴肅道:
“國與國之間邦交,趁他病,要他命,沒有什麽道理好講的。”
“就比如北元餘孽、還有龜縮在遼東叢林中的女真一族,咱還能放他們休養生息不成?”
“林先生之前講的你全忘了?”
“若是草原上的北元餘孽,或女真一族再冒出一個霸主來,整合了所有部落的勢力,咱大明隻會麵臨更大的威脅。”
“作為皇帝,大明之主,目光要放長遠些,咱的眼光夠差了,你可不能跟咱學…”
“林先生說的沒有錯,等你當政了要多聽林先生的意見!”
朱標點頭答應,看著牆壁聽甕,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