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良久。


    朱樉抬起頭,雙眼迷茫的看著林澈:


    “咱…想不明白,還請先生賜教!”


    就在這時。


    外麵再次傳來死囚們的嚎叫聲,林澈皺了皺眉頭,走過去將門關了起來。


    坐迴椅子上,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道理無非就是,立朝後的大明不缺奇才,缺的是幹吏。”


    “劉伯溫在戰爭中計謀百出,幫助當今皇帝決勝千裏,一舉奪取江山。”


    “然而進入到王朝建立,皇上不在需要這些奇謀妙計,需要的在朝堂上,服從指揮,堅決執行皇帝決策的幹吏。”


    “劉伯溫天縱奇才,卻在朝廷體係之下,無從發揮。”


    “而李善長則遊刃有餘。”


    朱樉聽了似懂非懂。


    隔壁朱元璋卻是心頭一震。


    沉默片刻。


    “林先生還真是一針見血。”


    “將咱的心思摸得透透的,簡直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樣。”


    “咱是真的服了!”


    坐在旁邊記錄的朱標,看到朱元璋搖頭苦笑,忍不住道:


    “父皇!”


    “林先生這話的意思是,大明建立,伯溫先生便不再好用了。”


    “而韓國公卻是如魚得水,很好的與朝廷契合?”


    朱元璋聞言,露出欣慰的表情,點頭讚道:


    “正是如此!”


    “林先生說的一點沒錯。”


    “劉伯溫這個人啊!滿腦子都是計謀,還善於揣測咱的心思,什麽事咱隻要開了口,他就能立刻明白咱下麵的意思。”


    “不僅如此,他這個人做事情走一步看百步,事情做的滴水不漏。”


    “而李善長則正好相反,他做事就沒這麽多顧忌,明知會犯錯,但為討咱歡心,依然會去做,並且還能把事情做圓滿…”


    朱元璋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朱標麵前,低頭問道:


    “假若你是皇帝,你更喜歡用誰?”


    朱標若有所悟,感慨道:


    “所以…即使李善長身為淮西集團領袖,可是在父皇麵前依然是個透明,不論是李善長、還是胡惟庸想什麽,做什麽事情,都瞞不過您。”


    “因此,眼見淮西集團勢力越來越大,您依然不擔心,因為這些勢力都在您掌握的範圍。”


    “您根本不擔心,他們會掀起什麽風浪來!”


    眼見太子完全領會了自己的意思,朱元璋甚是欣慰:


    “不錯!”


    “你是儲君,未來的皇帝,你要做到會識人用人,對能夠一眼就能看透的臣子,你會放心讓他幫你辦事。而對於不能掌握的臣子,則要慎重用之。”


    “這就是咱明知劉伯溫有本事,卻不讓他掌握中書省的原因。”


    “明知胡惟庸貪戀權欲,卻任命他掌管中書省。”


    聽到這裏,朱標豁然開朗,躬身道:


    “謝父皇解惑!”


    “兒臣頓悟了!”


    朱元璋大咧咧一揮手:


    “老大,你是太子,咱教你是應該的。”


    “不過,迴頭你應該多謝林先生,是林先生點破了咱的心思,咱順勢將問題頗析給你聽。”


    “說到底,還是林先生給了你啟蒙!”


    朱標站起來,拱手道:


    “是父皇!”


    另一邊。


    朱樉的反應沒有隔壁的皇帝和太子快,但也很快領悟了林澈的深意。


    “林先生我懂了!”


    “在朝堂之上,做官不能像劉伯溫一樣,一天到晚揣測皇帝的心思,做事畏首畏尾,這樣做官也太累了,還出力不討好,引得皇帝的不滿。”


    “啪!”


    “啪!”


    “啪!”


    林澈擊掌讚道:


    “孺子可教也!”


    “你說對了!”


    “像劉伯溫這樣聰明的人,就是因為太聰明了,聰明反被聰明誤…”


    “到頭來,落得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不論哪個皇帝,都不喜歡太聰明的臣子,不喜歡自己的心思被臣子猜透。”


    “所以皇帝喜歡用那些自己能掌控的臣子,這樣他會用起來舒服一些。”


    “伴君如伴虎,當官真的不易啊!”


    “朱二,你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朱樉看著林澈的眼神充滿崇敬,恭敬道:


    “是,林先生!”


    “咱一定記著您的教誨!”


    林澈滿意點點頭,接著提醒道:


    “還有一點,對你來說也是最關鍵的。”


    “倘若你今後真的進入官場,你的升遷之路,我希望你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曲線上升!”


    “官場上,若是短時間內,眾人把你抬到一個你根本不能掌握的高度,讓你平步青雲。”


    “這對你來說,絕對不是件好事,甚至等待你的…”


    “或許是萬丈深淵、萬劫不複!”


    一語落地,寂然無聲。


    隔壁的皇帝父子,心照不宣的對視了一眼,震撼到無以複加。


    要知道這種情況,洪武朝就發生過。


    當年的楊憲還是寂寂無名之輩,在胡惟庸等人的吹捧下,迅速攀升到中書省高位,即使是中書左丞相李善長也是退避三舍。


    楊憲升遷太快,以至於忘乎所以,目中無人。


    不但遭到淮西集團的嫉恨,就連浙東集團也沒人說他一句好話。


    最後,李善長略施小計,就將楊憲拉下馬。


    楊憲更是被淩遲處死。


    時間僅僅就兩年。


    朱元璋目光盯著牆壁,感歎道:


    “老大你聽見沒有,你雖然跟著咱參加朝政好幾年了,林先生從來就沒進過朝堂,但人家就比你看問題透徹,想問題周全。”


    說著,朱元璋抓起桌上的茶盞,呷了一口:


    “林先生是不世出的大才!”


    “這為官之道,不能是條直線,曲線上升…說的真好啊!”


    “老大,這段話你一定要記牢了,然後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領悟,當皇帝亦是同理!”


    聽了這話,朱標連連點頭。


    拿筆在這段話上標注了重點。


    然後,全神貫注,緊握筆杆,等待著下言。


    “啊?”


    朱樉聞言,差點咬到舌頭,不可置信的望著林澈。


    “林先生,官場真的有這麽可怕?”


    “一著不慎,就是萬丈深淵,萬劫不複,您是不是太誇張了?”


    “我看與我父…父親交好的大臣們都挺和善的!”


    “朝堂沒你說的這麽兇險吧!”


    林澈看著對方笑了笑,反唇相譏:


    “不然呢!”


    “官場如戰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殺人不見血,更不用動刀子!”


    “當年嶽王爺是怎麽死的,隻不過朝堂上幾句饞語,就被十二道金牌將之召迴,加上莫須有的罪名,哢嚓一聲,一代抗金英雄就此隕落!”


    “這就是朝堂之威力,之可怕!”


    “再驍勇善戰的將軍,進入朝堂這個大染缸裏,都得跪下做舔狗!”


    “你說這官場可怕不可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顛沛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顛沛人生並收藏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