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


    眾位朝臣一時間小聲議論起來。


    這時。


    一名身穿紅色朝服的官員出列啟奏:


    “臣禦史中丞陳寧有本奏!”


    “陛下,戶籍製度乃傳承了數百年,涉及各行各業,大到行政區域,小到裏舍單位,均牽扯其中。”


    “同時,戶籍製度有效的記錄了各行業的成分,以及資產狀況等,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管控人口隨意流動,避免了人口流失。”


    “戶籍製度對於我朝規範管理,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陛下與臣工們一起研究出的良策,萬不可廢除啊!”


    禦史中丞陳寧奏完。


    眾臣紛紛出列。


    “臣,戶部右侍郎田凱,附議!”


    “臣,工部禮部左侍郎江源,附議!”


    “臣,工部主事趙文華,附議!”


    “…”


    隨著不斷有朝臣出班奏稟,一時間朝堂變得混亂起來。


    太子朱標有些憂心的看了眼朱元璋。


    然而。


    朱元璋把這些都看在眼裏,沒有說話,而是朝站立禦階兩側的大漢將軍揮了揮手。


    一名大漢將軍心領神會,快步走出奉天殿。


    不一會。


    大漢將軍拎著一塊染著鮮血的白布包裹走了進來。


    刹那間。


    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上,突兀的泛起一股濃鬱的血腥味。


    在朱元璋的示意下,大漢將軍將白布包裹讓大殿地板上一扔。


    咕嚕嚕!


    白布掀開,三四顆人頭在大殿內亂滾。


    永嘉候朱亮祖怒目圓睜的頭顱,赫然出現在百官麵前。


    還有…


    驚悚駭人的一幕。


    讓在場的百官腿都軟了。


    這些平時在朝堂上玩玩嘴仗的文官們,突兀的見到這血腥的一幕,哪裏還敢說一句話。


    剛才還出頭向皇上施壓的他們,現在一個個不自覺的退了迴去。


    那些心理素質不好的文官,更是抱著殿內柱子,嘔吐起來。


    此刻。


    就連見慣了生死場麵的武將們,也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他們都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諸位愛卿,不要害怕…”


    朱元璋這時站了起來,虎視群臣,淡淡道:


    “朱亮祖這些人,罪不可赦,死有餘辜!”


    “自以為對我大明有些功勞,就可以肆意妄為,魚肉百姓,強占良田。”


    “犯了如此惡行,被關進天牢,依然不知悔改。”


    “咱不得不拿他們開刀。”


    “咱早就跟你們說過,朕的天下乃與百姓共之,而非你們這些勳貴大臣。”


    說到這裏,朱元璋語氣變得冰冷:


    “今後但凡敢與朕的政策相違背的,朱亮祖這些人就是榜樣!”


    “你們記住,為了天下百姓,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敢忤逆我大明決策的,不管是誰,不管什麽身份,咱都一樣開刀。”


    “諸卿以為如何!”


    朱元璋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百官們感覺人人自危。


    尤其是那些還沒將田地,報到戶部的勳貴官員們,更是冷汗直流。


    原以為歸還田地的政策才定下來,還有周旋的餘地,都心存僥幸心理。


    怎料。


    朱元璋如此雷厲風行,僅僅幾天時間,便大開殺戒。


    永嘉候他們幾位侯爺,就這麽掉了腦袋。


    這些可是立過赫赫戰功,被封為二十八候之一的。


    沉默片刻。


    文武百官,山唿聖明!


    哪裏還有一個敢說個不字。


    就連往常最喜歡抬杠、挑刺的禦史大夫們,此刻也不敢說一句廢話,更不敢雞蛋裏挑骨頭。


    “好啊!”


    朱元璋臉上露出滿意微笑,渾不在意道:


    “諸卿乃是我大明棟梁,自然不同於朱亮祖這些跋扈之輩。”


    “朕之所以要廢除戶籍製度,都是為了百姓!”


    “百姓乃我大明立國之本,苦了誰也不能苦了老百姓啊!”


    “朕知道爾等日子不好過,可是再難過也都好於那些百姓吧!”


    “百姓興,則大明興;百姓苦,則大明衰!”


    “諸卿都是明白人,自然清楚這個道理!”


    話音未落。


    又是一輪山唿聖明。


    見狀。


    朱元璋捋了捋胡須,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擺手道:


    “來人。”


    “將這些雜碎的腦殼扔到街上喂狗去!”


    不多時。


    滿地亂滾的人頭,被收拾的幹幹淨淨,地板上的血跡也被清理了一遍。


    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


    唯有大殿的空氣中殘留的血腥味,在刺激著大臣們的神經。


    “諸位愛卿,誰來說一下,對於咱取消戶籍製度,還有何看法?”


    朱元璋沿著禦階走了下來,站在眾大臣麵前,虎目注視著大家:


    “不要害怕,該怎麽說,就怎麽說!”


    “我知道你們都是忠君之臣,大膽說出來!”


    “古語說的好,身正不怕影子斜,各位沒做什麽虧心事,又怕什麽呢!”


    “有不同的意見,就要說出來,剛才陳寧不是說的很好嘛!”


    “各位不要被剛才的場麵嚇到,把你們的心裏話說出來,朕不怪你們。”


    話落。


    文武百官,噤若寒蟬。


    紛紛眼觀鼻鼻觀心,大氣都不敢喘一聲,更別提發表自己的看法了。


    朱亮祖他們不過就是多買了些良田,就被哢嚓了。


    廢除戶籍製度這事可比購置良田的事大多了。


    何況廢除戶籍製度,直接受影響的人,不是大臣們自己,最多未來享受的便利會少些。


    但是和小命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麽!


    就在群臣各懷心事時,站在文官第一位的胡惟庸拱手出班:


    “啟稟陛下!”


    “微臣以為,取消戶籍製度,乃利國利民的好事!”


    此言一出。


    群臣頓時抬起頭,不可思議的看著胡惟庸。


    不知道這位丞相大人,又有何‘高見’。


    朱元璋虎目盯著胡惟庸,眼底露出一抹不可言喻的嘲弄,隨即道:


    “哦!”


    “胡愛卿有何高見啊!”


    “你可是中書丞相,百官之首,做什麽都要起到帶頭作用,可不能像上次一樣,隨便說些好聽的糊弄咱啊!”


    胡惟庸聞言神情一凝,趕緊躬身說道:


    “迴稟陛下!”


    “微臣所說句句屬實,全都是肺腑之言,不敢有絲毫奉承之意。”


    “還望陛下明鑒!”


    朱元璋微微點頭,走上禦階,坐迴龍椅,眼神示意對方繼續:


    “戶籍世襲製度,本就是前朝留下的弊政…”


    “自陛下榮登大寶以來,勵精圖治,勤政愛民,更是廢除了前朝很多弊政,有的將一些政策優化為我朝所用!”


    “然,陛下雖然做出許多,但依然存在著很多的隱患和弊政,還有很多的百姓生活沒有得到大的改善。”


    胡惟庸抬頭看了眼,高高在上的朱元璋,提高了聲音:


    “更有甚者,一些弊政嚴重破壞我大明的中興之路!”


    “就譬如這世襲‘吏職’,很多都是一些紈絝子弟,橫行鄉裏,迫害百姓,並且這類事情還屢禁不止!”


    “又譬如世襲‘獄卒’在大獄內,吃拿卡要,大肆收受賄賂,不給就各種手段虐待囚犯,有的甚至置其死亡。”


    “這種代代相傳的製度,致使這些看不上眼的小吏,給國家和百姓帶來巨大的傷害,成為國家的毒瘤!”


    “如今,陛下廢除這項不合理製度,讓能者居之,可謂是我大明之福,百姓之福。”


    “陛下聖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顛沛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顛沛人生並收藏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