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雪地上出現了一連串的腳印,風雪中,也出現了一連串的人影。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緩緩走來。


    “陛下,臣等參見陛下!”


    眾人拱手。


    李世民掃了他們一眼,拍了拍手邊的地麵:“坐。”


    李君羨立馬再拿來了幾張羊毛毯子,放到了地上,眾人直接和李世民一般,席地而坐。


    “有什麽事情麽?”李世民又是喝了口酒,悶聲道。


    “陛下,告河北道百姓書,發下去了。”


    “但是結果….”


    房玄齡聲音有些苦澀,也充滿了猶豫。


    “說!”李世民盯向了他。


    房玄齡苦笑一聲,沉聲道:“陛下,告河北道百姓書已經有數日了,但,迴來的百姓….不多。”


    房玄齡用了一個詞:不多。


    他終究是沒有告訴李世民,幾乎沒有。


    “河北道的將士們,迴來的,有,差不多有兩三千人。”


    “另外,便是世族門閥的子弟。”


    房玄齡輕聲道。


    “嗬嗬嗬….”


    李世民聽到這話,沒有任何的生氣,他讓李君羨再拿來了幾個酒碗,給幾人擺上,然後,斟滿酒。


    “沒想到,最後守護我大唐的,竟然是世族門閥子弟,看來,之前真的是對他們看錯了啊。”


    “以為世族門閥都是國之蛀蟲,可結果,卻是天壤之別。”


    “百姓們不迴來,他們甘願成為大炎的子民,隻有世族門閥子弟的心,終究是和大唐拴在一起的。”


    李世民說著,又是飲了一口酒。


    “還有其他的事情麽?大軍,可準備好了?”


    李世民聲音陰霾,望向了李靖。


    李靖連忙點頭:“陛下,現在糧草已經開始朝河北道前方運送,將士們日夜正在操練,隻要時機到了,隨時就可出擊!”


    “那就好!”李世民用力的點了點頭,他重重吐了口氣:“等過了冬,各地府兵,也全都調動起來。”


    “這一次,朕帶著你們,再衝鋒一次。”


    “大炎!朕就不相信,真的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李世民雙眸發狠,咬牙切齒的低喝道。


    “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周圍眾人都齊齊吼道。


    “唿….”


    李世民長長吐了口氣,點點頭:“你們的心,朕是絲毫不懷疑的。”


    “河北道那邊,有什麽變化麽?”


    “這段時間,大炎幹什麽了?讓哪裏的百姓竟然如此沉醉,樂不思蜀。”


    李世民再問道。


    “陛下,根據探子來報,大炎朝廷除了組織人手開墾荒地外,就是分發各種種子,而且還是兩種之前從未聽說過的種子,名叫玉米和棉花,另外,大炎先前的土豆種子,也都到了,另外大量的大炎一號種子,也都分發完成,等到明年開春,河北道的百姓,都能栽種上這些莊稼。”


    “另外,就是河北道開始組織明年的科舉選拔考試了。”


    “除此之外,也沒幹什麽事情,他們,好像也在等著明年開春,冬季終究是….不利於開始一些事情。”


    房玄齡匯報導。


    李世民輕輕吐了口氣。


    “這樣啊,好,朕知道了。”


    他有些悵然。


    沒想到,大炎朝廷竟然如此雷厲風行,大炎皇帝的那片詔令上所提到的東西,似乎都開始在河北道落實。


    厲害!


    他,真的是厲害!


    李世民端起酒碗,再仰頭飲盡。


    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他們相識一眼,你看我我看你,都輕輕朝李世民瘋狂使著眼神。


    “有什麽事情,直接說就好。”


    李世民看也不看他們,目光仍舊是鎖定著外麵的大雪。


    房玄齡抿了下嘴唇。


    “陛下,我們,我們幾個商量了很久。”


    “明年和大炎開戰,肯定無比激烈,咱們和大炎的關係也將徹底惡化,可是….可是長安距離大炎,終究是太近了。”


    “臣等,想著在大戰前,讓朝廷離開長安,讓百官,也讓太上皇他們,都離開這裏。”


    “不管是遷都也好,還是暫時離開長安也好,總之,這長安,不能待了。”


    “不然,陛下,咱們在前方戰鬥,後麵長安若是被大炎卑鄙的偷襲了,對前方的士氣,影響是巨大的。”


    “大炎從蒲縣發兵,抵達長安不過唿吸之間,陛下,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考慮啊。”


    房玄齡輕聲說道。


    “是啊陛下,到時候,太上皇,皇後娘娘,包括宮中所有的人,都不能繼續留在長安啊陛下。”


    “畢竟,萬一長安有變,陛下,到時候,前方大軍的軍心,動蕩萬分。”


    “這會對陛下,對我大唐的戰事,造成巨大的損失和消耗。”


    長孫無忌附和。


    “陛下,這一點,我們考慮了很多方案,但,不管是去揚州,還是荊州也罷,甚至,暫時遷移到徐州也可,地方都能商量,離開長安是必須的!”


    房玄齡深吸口氣,再次說道。


    李靖、程咬金和秦瓊他們攥著拳頭,眼眸中充滿了不甘。


    可,


    現在麵對這種情況,他們也沒有辦法。


    他們是武將。


    他們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


    他們的宿命,就是馬革裹屍。


    但是現在,他們卻感到了無力,深深的無力,不僅無法幫助大唐脫離困境,甚至還….甚至還要被迫遷都。


    嘶!


    這樣的事情,不論是在那個朝代,都是無比丟人的事情!


    被迫遷都!


    這四個字,一般所伴隨的都是亡國之君!


    陛下現在,也要走上這條路了。


    他們難受,他們憤怒,他們炸裂。


    但….


    不管他們再多麽的充斥著不甘,現在,他們是完全不敢說話的。


    還能說什麽?


    說些:“放心陛下,過一陣子我們定然會重新迎朝廷迴長安!”


    說些:“陛下這些都是暫時的,未將定然破軍萬裏,保大唐周全?”


    笑話!


    這些安慰話,他們現在都說不出口。


    李世民手裏的酒碗一頓。


    然後,胳膊動了動。


    想要放到嘴邊。


    可最終,這一口酒,他終究是沒有喝到嘴裏去。


    啪!


    酒碗放到了地上,發出一聲悶響。


    酒,都灑出來了一些。


    李世民閉上了眼睛。


    他咬著幹裂的嘴唇,有血色彌漫。


    “朕,朕….”


    “朕自玄武門起始,就沒有想過,朕竟然會有這麽一日….嗬!”


    “被迫遷都!不過三年的時間,長安都保不住了。”


    “朕….哎,真的是不知道朕什麽地方做錯了,朕,真的想不到!”


    “於曆朝曆代,朕一直覺得,朕會成為一個不錯的皇帝,但….這三年來,朕都幹了什麽?”


    “什麽都沒有做成,現在,還要成為天下最大的笑話了。”


    “一旦遷都,我大唐氣數,真的還能存多少?”


    李世民再深吸口氣,他緩緩睜開了眼睛,滿臉的苦楚,血紅的雙眸中充斥著哀傷。


    他看了眾人一眼。


    “哈哈哈!”


    突然,他笑了一聲。


    “這幾天,你們知道,朕一直在想什麽麽?”


    “朕,沒有想大炎,沒有想大炎皇帝,也沒有想朝堂政事,朕的腦海中,隻有那一句話,以前楚王的那一句話。”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是以前楚王經常給朕說的,你們,應該也都聽到了。”


    “當時,朕嗤之以鼻,朕認為,隻要為了最大的利益或者說好處,什麽不能做?朕認為,這才是一個皇帝該考慮的事情,朕當初還認為,這才是一個皇帝的格局,拿得起放得下。”


    “但是,現在想想,似乎不是這樣。”


    “現在,朕才有些理解楚王說的這句話。”


    “朕是皇帝,朕不是生意人,朕….也不是梟雄,朕是皇帝啊。”


    “朕自以為很聰明,自以為付出最小的代價換來了巨大的利益,朕當初還沾沾喜喜,但那時候,朕忘記了,一個國家的骨氣,一個民族的靈魂,就這麽被朕算計來算計去,周旋來周旋去,搞得一點不剩!”


    “到現在,大唐都已經少了那種一往無前的魄力,大唐也少了那種,那種熱血的魂魄!一遇到什麽事情,不是想著直接衝上去,而是先想著,先想著取巧。”


    “朕,好像….朕,好像錯了?你們覺得呐?”


    李世民扭頭望著眾人,聲音無比平靜。


    可是這些字,


    一個個的,全部刺進了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的心裏,也刺進了李世民的心裏。


    他們一時間,都呆愣住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陛下,竟然會這麽說。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他們心裏默念著,渾身,冰涼。


    這句話,


    他們幾個人,沒有一個人不清楚的。


    這句話,


    便是去問問長安的百姓,便是沒讀過書的走夫販卒,也都知道。


    這句話,太出名了!


    但是….


    這句話,自從楚王被送到突厥之後,在長安卻也是最讓人安靜沉默的一句話。


    沒有人敢主動提起來,也沒有人敢喊著這句話嚷嚷,因為這句話和大唐從始至終的行事風格,就截然不同。


    朝堂上,更沒有人敢提這句話了。


    李世民對於這句話的厭惡程度,所有人都清楚。


    不過,


    不可否認。


    這句話,他們全都記著呐,甚至是不是心裏都會默默念一念,但,也隻能是念一念罷了。


    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等人他們呆呆的望著李世民。


    唿吸,有些急促。


    喉嚨,有些發癢。


    頭皮,有些發麻。


    陛下….


    嘶!


    陛下竟然,認錯了?!


    他們以為自己聽錯了。


    陛下,怎麽可能認錯了呐?


    李世民也望著他們。


    大殿中,寂靜無聲。


    最後,還是李世民開口的。


    他知道,這話,其他人沒有辦法接。


    畢竟,


    想當初,是自己送走了楚王。


    是他造成的這一切。


    “朕,這些天時常都在想這句話,甚至睡覺的時候,都在想。”


    “朕….似乎真的錯了。”


    “咱們大唐,在朕的領導下,種種行為和這句話,背道而馳,最後,才造就了這樣的局麵。”


    “當然,現在的局麵,不全是因為朕所做的事情不符合這句話,但,起碼是有關係的。”


    “朕先來想去,也越發的覺得,皇帝,不是朕這麽當的!”


    “朕,帶入了秦皇漢武,朕在想,當初,如果是秦始皇,麵對突厥大軍,他會怎麽做?”


    “始皇他老人家,估計會直接帶著城中將士,肯定會帶著城中百姓,死戰不退!這是肯定的,朕,現在無比的篤定。”


    “就算是漢武他老人家,肯定也是這樣的。”


    “而且更別說,當初,大唐的士兵數量明明是占優的,隻是暫時不在長安,玄齡,藥師你們也勸過朕,說隻要堅守數日,等到援軍一到,突厥大軍定然潰散,再加上還有楚王的軍隊,絕對守得住。”


    “可,朕竟然心裏因為恐懼,沒有這麽做,而是選擇了….覺得更加便利更加占便宜的議和。”


    “並且還有些慶幸,終於把楚王這個麻煩給送走了,這樣就沒有人能和承乾搶皇位。”


    “可笑啊可笑!曆朝曆代,千年時光,這片土地上,最最強悍的王朝最最強大的民族,身上最最重要的氣節,竟然讓朕親手給摧毀了!”


    “朕,朕沒有堅持咱們的氣節,朕….朕這是直接把咱們的大唐氣節給賣了!就為了讓突厥趕緊退兵,就為了自己一己私欲,就那麽….就那麽簡單的給賣了!”


    “哈哈哈!


    “笑話啊,真的是笑話!現在想想,朕心裏後悔啊,可惜時光不會流轉,朕….朕錯了!”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句話,看似簡單,看似完不成,看似不考慮任何實際,但,這句話,現在想想,不就是咱們這片土地上所生活過的祖先,所締造的傳承至今的文明,所一點一滴慢慢凝練錘煉出來的魂麽?”


    “這句話,就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魂魄,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筋骨,唯有如此也才能彰顯咱們大唐的氣節,這句話就算是當初朕做不到,但,也應該是朕畢生的追求,而不是….而不是當成了廢話。”


    李世民說著說著,他的腰躬了下去,他的唿吸也粗重了很多,他的精氣神好像都被抽幹了。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質子十年,率百萬大軍歸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圓並收藏大唐:質子十年,率百萬大軍歸來最新章節